凤尾蕨品种(凤尾蕨图片大全)
1. 凤尾蕨图片大全
凤尾蕨要养得好,首先要了解凤尾举得生长习性。凤尾蕨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和稍潮湿环境,也耐半阴,极耐干旱。凤尾蕨能耐寒零下9℃的低温,但温度一低于零下10℃,叶梢就会出现冻害。有土种植时较耐干旱,怕积水,野外常见在砂壤土或岩石、台阶缝隙和墙壁砖隙间生长。
水培凤尾蕨首先要抖去凤尾蕨植株根茎上的砂土,置于清水中,用软毛刷清理凤尾蕨根系上的泥土。然后将凤尾蕨放入空玻璃缸中,注入能浸入凤尾蕨1/3根部的清水,添加8克小苏打浸泡杀菌3-5天。等到凤尾蕨长出新根后,另加1.5%的复合肥溶液,调节水的深度至凤尾蕨的根系1/2部位。
因为凤尾蕨植株为多枝干形,整体植株叶冠较分散,而且叶片又细长,因此宜选择圆形玻璃缸或方形玻璃缸。凤尾蕨抗病虫害能力强,目前仍未见到它出现病害问题。
水培凤尾蕨需平均每20天更换一次玻璃缸中的营养液。另外,凤尾蕨喜欢湿润的空气,每天可以用小喷雾向凤尾蕨的叶片喷洒1、2次水,来增加凤尾蕨生活环境的空气湿度。
凤尾蕨既没有花,又没有种子,凤尾蕨原来是以无性孢子生殖的,凤尾蕨的孢子在孢囊中发育成熟后,就爆裂离开母体,飞播到地上,在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下又发育成了一株新凤尾蕨。凤尾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繁殖也较容易。
凤尾蕨分株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注意遮荫保湿。建筑物的背阴处和屋后井边较多野生品种,也可将其挖取上盆。凤尾蕨用孢子繁殖则应在孢子成熟后,用信封收集起来,然后撒在由腐叶土和碎砖混合的基质上,放阴湿处,不久即可萌发,待苗长至一程度时分栽上盆。
2. 凤尾蕨科植物
不是
凤尾草(学名:Pteris multifida Poir)是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主要以其叶形和生态环境来命名,别名很多,如金鸡尾、鸡脚草、井栏边草等,喜生长在荫蔽、湿润、温暖处。
3. 凤尾蕨长什么样
繁殖:凤尾蕨的养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养殖也较容易。
分株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注意遮荫保湿。建筑物的背阴处和屋后井边较多野生品种,也可将其挖取上盆。用孢子养殖则应在孢子成熟后,用信封收集起来,然后撒在由腐叶土和碎砖混合的基质上,放阴湿处,不久即可萌发,待苗长至一程度时分栽上盆。
温度:凤尾蕨适宜的温度为16℃~28℃,高于30℃或低于15℃皆生长不良,过冬时不能低于5℃,冬季养护需要加温设备,如果没用加温设施,可采用双层保温设施。
夏季养护需要有降温设备。如果没有加温和降温设备,夏天中午要加强遮荫和通风,补充叶面水和地面水达到降温的目的。
浇水:凤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3天浇水一次即可。
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凤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凤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修剪:凤尾蕨快速生长时期,生长快,叶丛过密导致生长衰弱,底层老叶通风、通光不良出现叶枯或叶片长时间积攒水珠,容易发生叶片腐烂现象。
因此,快速生长期间,应及时修剪换盆。最好在秋季修剪,去除死叶、黄叶,保证既能促进植株间通气顺畅,又保持植株整体美观。
4. 凤尾蕨图片大全欣赏
宜做成组合盆栽主要有五大类:
1、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品种很多,大多小巧美观,宜做成组合盆栽。成型的一座仙人山,周围种上半支莲,开放的花朵微微向上翘起,争艳献美,把仙人山烘托其中,更显得巍峨壮观。
2、观叶植物
黄绿暗红淡紫色的彩叶草,叶形奇特;色泽深绿的龟背竹(或春羽),茎干丛生直立,叶披针形和顶端呈伞状的旱山草合植一盆,表现出艳而不妖,刚劲有力。
3、木本植物
在一盆独株成型,高约1米的夹竹桃周围呈三角形地栽上冬珊瑚、小棵黄杨、石榴各一颗,夏秋季赏花,冬季现果,常青墨绿,一年四季都有叶、花、果可欣赏。
4、草本植物
盆中央栽一株一串红(或羽状鸡冠),四周定植3~5株孔雀花,沿盆边缘种上几株旱金莲。这几种草本花卉组合,中心挺拔热烈红火,中间花朵似锦,旱金莲沿盆蔓生,缕缕垂下,整体造型明快,绚丽多彩,立体感强。
5、草木本植物
在一个花盆里,种几株牵牛花、酢浆草,更有风趣。艳丽的牵牛花,每天清晨衬托串串葡萄,加上纤秀的酢浆草,令人赏心悦目。两种植物种在一起,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表现“相亲相爱”,相互助长;有些则冤家对头,“八字相克”,搞得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就是植物间的相亲相克行为。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相生的花卉植物。
金盏菊与月季种在一起,能够有效的控制土壤线虫,能使月季茁壮生长。金盏菊根部分泌汁液能杀死土中的线虫,土里虫没了,花自然就好了。
牡丹和芍药种在一起,能明显促进牡丹生长,可以使牡丹枝繁叶茂,花大色艳。书上说牡丹是帝王,芍药是宰相,一起种会更漂亮。可能是芍药牡丹同属芍药科,种在一起,两种花会互传花粉,通过杂交会出现新的品种,越开越漂亮。
另外,百合和玫瑰种养或瓶插在一起,可延长花期。朱顶红和夜来香、山茶红葱兰、石榴花和太阳花、一串红和豌豆花种在一起,双方都有利。
5. 凤尾蕨的图片
鸡毛草是蔷薇科、委陵菜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细长,并有稀疏侧根。茎平展,上升或直立,叉状分枝,基生叶羽状复叶,叶柄被疏柔毛或脱落几无毛;小叶互生或对生,无柄,小叶片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圆钝或缺刻状锯齿,两面绿色,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向上小叶对数逐渐减少;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全缘,有齿或分裂。花茎上多叶,萼片三角卵形,顶端急尖,萼片稍长或近等长;花瓣黄色,倒卵形,瘦果长圆形,先端尖,3-10月开花结果。
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及部分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长在海拔100-2000米的田边、荒地、河岸沙地、草甸、山坡湿地。
6. 凤尾蕨盆栽
凤尾竹是丛生竹,孝顺竹的变异。原产中国南部。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能够吸收甲醛,净化空气,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各地,日本、印度都有栽培。
凤尾草是凤尾蕨科植物井栏边草的全草。凤尾草味微苦,药性凉。归胃、肝、大肠经。凤尾草的主要成分为黄酮、萜、甾醇、挥发油、苯丙素等。其中,凤尾草中的黄酮是主要的活性成分。
两者是有区别的
7. 凤尾蕨观赏价值
凤尾蕨孢子囊群通常沿着叶背边沿连续生殖,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
8. 凤尾蕨叶子干
凤尾蕨有个美丽的名称,也有着美丽的叶形,它一片片大而鲜亮的叶片就如同凤凰的尾巴一样抢眼。凤尾蕨的养殖并没有什么很难掌握的地方,只要了解它的习性,让它呆在适宜的环境中即可。
一、凤尾蕨的形态特征
根状茎直立,有条状披针形鳞片。
叶二型,簇生,纸质,无毛;叶柄禾秆色,光滑;能育叶卵圆形,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叶通常分叉,有时基部一对还有1-2片分离小羽片宽1-1。5厘米,边缘锐尖锯齿。孢子囊群沿羽叶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囊群盖狭条形。
二、凤尾蕨的生长习性
凤尾蕨喜温暖阴湿环境,此草有一定的耐寒性,但低于-10度时叶梢会冻枯黄,稍耐旱,怕积水,很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钙质土壤中。
原产中国和日本,广泛分布于除云南外的长江以南,向北到河南南部。不论山地丘陵、平原、海岛或城市、乡村均有生长。多生于山谷石缝,井边或灌木林缘阴湿处。适应性强,喜阳光充足和稍潮湿环境,也耐半阴,极耐干旱。生长适温昼温为21-26度,夜温为10-15度,耐寒,越冬温度不低于5度,冬季在室内养护,叶片仍柔嫩翠绿,冬季时要少浇水,多见阳光。
在夏季畏直射阳光,应适当遮光,否则直射时间过长会造成叶片卷曲。
三、凤尾蕨的养殖方法
繁殖:凤尾蕨的养殖主要用分株法,用孢子养殖也较容易。
分株全年都可进行,只要注意遮荫保湿。建筑物的背阴处和屋后井边较多野生品种,也可将其挖取上盆。用孢子养殖则应在孢子成熟后,用信封收集起来,然后撒在由腐叶土和碎砖混合的基质上,放阴湿处,不久即可萌发,待苗长至一程度时分栽上盆。
温度:凤尾蕨适宜的温度为16℃~28℃,高于30℃或低于15℃皆生长不良,过冬时不能低于5℃,冬季养护需要加温设备,如果没用加温设施,可采用双层保温设施。
夏季养护需要有降温设备。如果没有加温和降温设备,夏天中午要加强遮荫和通风,补充叶面水和地面水达到降温的目的。
浇水:凤尾蕨宜保持盆土湿润,生长季节水分应供应充足,一般可以2-3天浇水一次即可。
虽然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对凤尾蕨来说,浇水间隔期间轻度的干燥也是无妨的。凤尾蕨也不能浇水过多,水分过多会可导致叶片脱落。
修剪:凤尾蕨快速生长时期,生长快,叶丛过密导致生长衰弱,底层老叶通风、通光不良出现叶枯或叶片长时间积攒水珠,容易发生叶片腐烂现象。
因此,快速生长期间,应及时修剪换盆。最好在秋季修剪,去除死叶、黄叶,保证既能促进植株间通气顺畅,又保持植株整体美观。
四、凤尾蕨的病虫害防治
凤尾蕨生长期不易受病、虫害影响。
但是如果生长环境温度太低、通风、通光性差、空气湿度太高时,极易感染灰霉病、立枯病,并伴有红蜘蛛、介壳虫、蛞蝓等害虫出没,导致植株出现叶萎、下垂,甚至枯死。为避免上述情况,应经常检查叶片,保证叶片不要太湿,注意通风透气,盆土有积水时,停止浇水,出现死苗,及时连同盆土倒掉。
凤尾蕨是不是很好养呢?现在居室养殖凤尾蕨大多采用水培的方法,这样就避免了挑选基质的麻烦事儿,只要定期给它换水和浇营养液就可以了,如果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试一试养殖凤尾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