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百科 >

中国茶花之乡(中国茶叶之乡)

更新:2022-12-03 17:07归类:鲜花百科人气:64

1. 中国茶叶之乡

凤庆。

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东经99°31′~100°13′,北纬24°13′~25°02′,濒澜沧江两岸。北与保山市昌宁县、大理州巍山县接界,东与大理州南涧县、临沧市云县交界,南与云县、永德县接壤,西与昌宁县毗邻。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1千米,土地总面积3323.78平方千米。

全县辖凤山镇、鲁史镇、营盘镇、小湾镇、洛党镇、勐佑镇、三岔河镇、雪山镇、诗礼乡、大寺乡、新华彝族苗族乡、腰街彝族乡、郭大寨彝族白族乡等13个乡(镇),183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792个村(居)民小组。境内居住着汉、彝、白、苗、回、傣、佤、布朗、傈僳、拉祜等23个民族。

凤庆是世界滇红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目前拥有茶园面积31.33万亩。闻名世界的“滇红”茶即首创于此。境内有树龄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秀茶王。

凤庆是中国核桃之乡。目前拥有核桃面积172.14万亩。2004年率先推出的“五个一”种植标准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定为示范种植标准;同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

凤庆是滇西南文化重镇。设府置县600多年,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明万历元年,即创“聚书楼”,建学宫、设书院。清初,义学、私塾遍布城乡。县内有滇西南保存最完整的文庙群,建于乾隆年间的石洞寺,建于光绪14年的红龟山文笔塔,有保存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驿站—鲁史古镇。

2. 中国茶叶之乡前三名

华祥苑茗茶:福建安溪百年制茶世家肖氏所创,拥有安溪铁观音种植基地5000亩,信阳毛尖种植基地3700亩,在全国发展了独具特色的茶叶专卖店800多家。

清雅源茗茶:清雅源原名清雅园,是福建著名老字号,1992年进入公司化运作后更名为清雅源,企业名为福建清雅工贸有限公司,主营范围铁观音、红茶、武夷岩茶、绿茶、普洱茶、白茶等。

茗腾茶叶:茗腾茶叶成立于1993年,隶属于明腾工贸有限公司,经过18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厦门知名的茶企,现在在名茶之乡安溪感德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拥有2000多亩的茶叶生产基地。

品品香茶业: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茶之乡”——福鼎,创立于1992年,公司主营“品品香”和“晒白金”系列白茶产品、“香朵朵”茉莉花茶,其中“品品香”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3. 中国茶叶之乡江西遂川

赣州市。

简称“虔”,别称虔城、赣南,江西省辖地级市,是江西省的南大门。赣州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章江、贡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

截至2020年6月,全市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辖3个区、1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赣州市常住人口为897.0014万人。2020年,赣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45.2亿元。

赣州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迹,尤其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有“江南宋城”之誉;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称“客家摇篮”。仍有600余幢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赣州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已形成了“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生态家园、世界橙乡、堪舆圣地”六大旅游品牌。

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Ⅱ型大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保税区。赣州钨与稀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赣州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2021年,国务院支持赣州振兴发展纳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4. 中国茶叶之乡金坛茅山

江苏的茶园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的太湖沿岸及岛屿,无锡,常州的宜兴,溧阳的宜溧山地,常州金坛的茅山等地。

从气候来说,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度,加上太湖水体的调节,热量充足;降水量在1100---1200毫米之间,降水丰富,多雨多雾。

从地形来看,分布于低山丘陵的缓坡,利于排水;从土壤来看,微酸性土壤,适合茶树生长。江苏是我国的产名茶省份之一,有苏州洞庭碧螺春;宜兴红茶;常州溧阳的寿眉、金坛的雀舌,茅山青峰(旗枪)等。

5. 中国茶叶之乡婺源

茶校还不错,但离县城有点远啊。但学校管理不是很健全吧,看本人了,想学东西就学得到东西,想玩的话,就学不到东西了。不过茶文化,在以后的市场还是比较走俏的。

6. 中国茶叶之乡泰顺

总的来说虽然摆脱了贫困县的头衔但是与温州其它县相比经济较落后。 近几年来,泰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大县”战略目标,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绿色产业,求民富县强。现已初步走出一条以有机农业、清洁型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01年财政总收入超 泰顺县大坝 亿元。全县涌现出一大批种养专业村和种养专业户,各类农业综合开发基地45万亩,并建成全省最早的有机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的茶叶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天然、安全、保健为特征的“雪龙”有机茶、“山友”绿色食品等畅销国内外市场。以小水电开发、竹木加工和矿产深加工为主的清洁型工业不断壮大,40多种竹木工艺品走销欧洲、日本及台湾地区,辉绿岩、叶蜡石等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已连续四年外贸出口供贷值超亿元。同时,打响了“廊桥”牌和生态牌,精心培育生态旅游业,编制完成全县生态旅游规划,开辟了氡泉生态保健游、九峰重走红军路、乌岩岭生物探密游和古廊桥古民居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共引资近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仕水碇步元,建成浙南大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日益增多。   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以绿色为支点,化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全面建设生态大县,已成为泰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如今,泰顺正按照“2005年基本实现小康、2015年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开拓创新,推进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跨越”,即跨越先发展后治理阶段,以保护生态为前提超前发展;跨越先粗放后集约阶段,以科技为手段提升绿色产业层次;跨越先工业化后城市化阶段,建立独具特色的生态城镇体系。   增强造血功能,壮大县域经济——立足丰富的生态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有机农业、清洁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经济体系,实现农民增收,县级综合实力增强。    增强集聚功能,优化县域经济——按照“小县大城关、小乡大集镇”的要求,以“521”交通工程(到杭州5小时,到温州2小时,到各乡镇1小时)、特色工业园区和县城新城区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人口、产业等要素集聚。增强辐射功能,放大县域经济——充分利用“蓝天、青山、碧水”和“天然大氧吧”的良好生态环境,建成浙南闽北的旅游度假中心和绿色食品基地,成为温州最大的后花园。   2007年,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增长20.5%;完成财政总收入2.7亿元,增长2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7亿元,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6亿元,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增长22.8%。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4.99亿元,增长2.5%。新增和改造农业基地1.2万亩,建成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7个,新增省市级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示范组织6家、名牌产品5个、著名(知名)商标3只。实现茶叶产值超亿元,改造初制茶厂15家,“三杯香”茶叶被评为浙江省名牌农产品,浙江·泰顺茶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全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落户我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19.03亿元,增长3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96亿元,增长30.2%;完成工业性投资3.62亿元,增长20.2%,其中技改投入6400万元。新引进招商项目13个,实际引进内资2.38亿元,增长62.8%,合同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万美元,新开工项目14个、投产6个。竹木制品等传统产业稳中有升,不锈钢、橡胶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建筑业发展迅速,产值、税收分别突破30亿元和3000万元。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11家木制玩具企业获得出口产 泰顺县 品质量许可认证。县轴承厂、盐业公司改制完成,杨辽电站、医药公司改制工作有序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增长25.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亿元,增长88.1%。氡泉-九峰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通过论证,氡泉、乌岩岭入选“温州十大避暑胜地”,岭北乡村尾村、泗溪镇下桥村被评为“浙江100佳美丽乡村”。新增示范性农家乐11家,综合收入3100多万元。同时,市场经济秩序逐步规范,金融、保险、商贸、烟草、运输、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较快发展。   2007年,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深入开展文明县城创建活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初步通过考核验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效整合职业成人教育资源,建成“新农村新校园”工程147个,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普宣传,科技带动能力逐步增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提线木偶获国家“文化遗产日奖”,“元宵节·泰顺百家宴”由省里推荐申报国家级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提线木偶戏列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加强计生工作基础保障,完善利益导向机制,1592名计划生育对象得到奖励扶持,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扎实推进工伤保险、被征地农民保障等工作,逐步健全五保集中供养制度,提高低保标准,出台优待老年人规定,发放困难群众物价补贴323.5万元,清欠543名农民工工资430万元,特殊群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保障。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公积金缴存比率从8%提高到10%。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两查两保”专项整治,妥善处置“8·10”重大交通事故,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防灾抗灾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加强综治、信访、普法工作,积极推进“两所一庭一中心”建设,社会保持安定和谐。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进。同时,民族、宗教、体育、外事、侨台、接待、人防、移民、统计、档案、地方志、保密、气象等工作,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慈善、残疾人事业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7. 中国茶叶之乡有几个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二、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三、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

8. 中国茶叶之乡莒南

山东省种植茶叶基本形成鲁东南沿海、鲁中南山区和胶东半岛三大茶叶产区。

1、鲁东南沿海茶区:主要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和临沭等市县。

2、鲁中南茶区:临沂、泰安和莱芜等地。

3、胶东半岛茶区:海阳、乳山、文登、荣成、即墨、莱西和平度等县市。

9. 中国茶叶之乡遂昌

西湖龙井 · 诸暨石笕茶 · 兰溪毛峰茶 · 泉岗辉白茶 · 天台华顶云雾茶 · 婺州东白茶 · 大方茶 · 绍兴日铸茶 · 新昌大佛龙井 · 泰顺香菇寮白毫 · 宁海望海茶 · 建德苞茶 · 余姚仙茗 · 江山绿牡丹 · 九曲红梅 · 雁荡毛峰茶 ·旗枪 · 天目青顶茶 · 永嘉乌牛早茶 · 鸠坑毛尖 · 松阳银猴茶 · 明月峡茶 · 千岛玉叶 · 婺州举岩茶 · 富阳岩顶茶 · 温州黄汤茶 · 临海蟠毫 · 余杭径山茶 · 骆驼牌眉茶 · 普陀佛茶 · 遂昌银猴茶 · 安吉白片茶 · 磐安云峰茶 · 双龙银针茶 · 莫干黄芽茶 · 顾渚紫笋茶 · 骆驼牌珠茶 · 景宁惠明茶 · 开化龙顶 · 平水珠茶

10. 中国茶叶之乡是哪里

答:河源市是茶叶传统产区,也是广东历史名茶产区之一。“东江三大名茶”——上莞仙湖茶、康禾茶、紫金黄花茶均是有着数百年发展历史的名优茶。据《河源县志》记载:“河源县上管(今上莞)、康禾诸村,居民生计半赖于茶”;“春夏之交,贾人丛集”(同治《河源县志》卷一《茶类》引《乾隆志》)。又据《紫金县志》载,黄花崖婆咀茶迄今已有500多年悠久的产茶历史,这为河源茶叶异军突起奠定了丰厚物质底蕴。

河源市龙川县产的绿茶被称为岭南绿茶鼻祖,传承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据南朝宋(公元451一536年)沈怀远《南越志》记载“龙川出皋卢,叶似茗、味苦涩、士为饮”。史料载河源康禾茶为南宋贡品之一,饮誉于东南亚,有一千多年历史。据当地一些老茶农称,在清朝康熙至嘉庆期间,康禾茶作为朝廷贡品送往京城。清朝乾隆年间《河源县志•物产卷》载:“岭南山地产茶者多,而河邑独盛。上莞、康禾诸约,居人生计,多半赖此……”

11. 中国茶叶之乡福安

现有农村的茶叶品种主要有两类:福安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他们的特点是产量高,品质好。经过加工之后(摊凉一杀青一揉捻一烘干)汤色碧绿,味道香醇。福建许多农村是茶叶之乡,历史悠久,种茶经验也是十分的丰富。这些年国家也给茶农一些补贴。让农村的茶业发展的越来越好。

上一篇:茶花十八学士(茶花十八学士和五色赤丹哪个好看) 下一篇:茶花落叶是怎么回事怎样处理(茶花落叶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