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对花卉的影响(温度对花卉的影响)
1. 温度对花卉的影响
一般来说,植物生长需要的基本条件是:适度阳光、空气和适量水分。
植物生活所必需的五大要素是: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养料,它们是植物的生命线。温度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影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间期和不同的发育阶段,都需要不同的,一定的合适温度;水是植物的重要构成部分;空气中的氧、氮、二氧化碳对植物生活影响极大;植物需要的养料很多,有碳、氢、氧、氮、磷、钾、钙、硫、镁、铁等10 多种元素。
空气影响动植物的生活。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一氧化碳,动物的呼吸需要氧气等。
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日储存能量。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些植物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小麦、玉米等。
2. 温度对花卉的影响论文
大鹏花卉温湿度调整还要看花卉的品种而定,尤其是混养情况,建议按习性分棚养护。
一:湿度对植物的影响不是太大,湿度太低,会加速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大对水分的消耗,湿度太高,容易滋生病菌。二:温度对植物的生长的作用根据品种不同而不同,有些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是太敏感,只要是一般生物的生存温度都可以,比方落叶乔木。有些植物喜热,如很多热带植物,有些植物则喜寒,如天上雪莲;有的植物在较高的温度就会进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比如菠菜,有些必须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才会分化花芽,比如小麦,所以对于温度跟植物的生长关系要根据品种来定。三、大棚的控温可以采用遮光、通风(湿帘降温),湿度一般就是采用喷雾来调节 四、调控过程中温湿度以温度调控优先,之后才考虑湿度。3. 温度对花卉的影响英语
玫瑰除了rose就没有英文了。
玫瑰是所有花卉中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一种。几个世纪以来,玫瑰一直备受推崇。历史证据表明,它们大约在5000年前在中国生长,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在历史中发挥作用。无论是古希腊人、罗马人、基督徒、共济会或其他人,玫瑰始终是爱、美和平等的永恒象征。
4. 花卉对温度的要求
许多花卉的适宜生存温度为15℃~20℃,但是冬季大多数休眠或者落叶植物一定要有足够低的温度使其落叶并越冬(如:牡丹花冬季得0℃以下生存),可有些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仍需较高温度才能越冬(如:含羞草(落叶植物)和桂花(常绿植物)必须生存于5℃以上),所以,花卉越冬温度要因品种而异,一般来说,北方花卉控温于零下摄氏度,不需太暖;南方花卉控温于10℃左右就行了,不会冻伤。
5. 温度对花卉的影响有哪些?如何理解花卉的温度三基点?
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够生长。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是综合的,它既可以通过影响光合、呼吸、蒸腾等代谢过程,也可以通过影响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等代谢过程来影响植物的生长,还可以直接影响土温、气温,通过影响水肥的吸收和输导来影响植物的生长。
由于参与代谢活动的酶的活性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具有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三基点。植物只能在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范围内生长。虽然生长的最适温度,就是指生长最快的温度,但这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因为在最适温度下,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消耗过多,植株反倒长得细长柔弱。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培育健壮植株,常常要求低于最适温度的温度,这个温度称协调的最适温度。
这与植物的原产地气候条件有关。原产热带或亚热带的植物,温度三基点偏高,分别为10℃、30~35℃、45℃;原产温带的植物,温度三基点偏低,分别为5℃、25~30℃、35~40℃;原产寒带的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更低,北极的或高山上的植物可在0℃或0℃以下的温度生长,最适温度一般很少超过10℃。
同一植物的温度三基点还随器官和生育期而异。一般根生长的温度三基点比芽的低。例如苹果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3~26℃,最高温度为28℃。而地上部分的均高于此温度。
在棉花生长的不同生育期,最适温度也不相同,初生根和下胚轴伸长的最适温度在种子萌发时为33℃,但几天后根下降为27℃,而下胚轴伸长上升为36℃。多数一年生植物,从生长初期经开花到结实这三个阶段中,生长最适温度是逐渐上升的,这种要求正好同从春到早秋的温度变化相适应。
播种太晚会使幼苗过于旺长而衰弱,同样如果夏季温度不够高,也会影响生长而延迟成熟。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