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论述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1. 论述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中国苏州,南宁,贵阳等城市园林树木种质资源最多
2. 简述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我国是植物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1990年生物多样性专家把我国生物多样性排在12个全球最丰富国家的第8位。在北半球国家中,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如下。
1.物种高度丰富 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2.特有属、种繁多 我国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 3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约占19%。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等。
3.区系起源古老 由于中生代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上升为陆地,在第四纪冰期又未遭受大陆冰川的影响,所以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着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成分。如松杉类植物,世界现存7个科中,我国有6个科。动物中的大熊猫、白鳍豚、羚羊、扬子鳄、大鲵等都是古老孑遗物种。
4.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种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 我国有数千年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对自然环境中所蕴藏的丰富多彩的遗传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培植繁育,因而我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度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例如,我国有经济树种1 000种以上。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有地方品种50 000个;是大豆的故乡,有地方品种20 000个;有药用植物11 000多种等等。
5.生态系统的类型丰富 我国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之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6.空间格局繁复多样 我国地域辽阔,地势起伏多山,气候复杂多变,从北到南,气候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生物群落包括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从东到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在北方,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向西依次更替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典型荒漠和极旱荒漠;在南方,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江南丘陵)和西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云贵高原)在性质上有明显的不同,发生不少同属不同种的物种替代。
3. 我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
植物来说,它是有多样性的,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也称作基因多样性,是指种内个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例如菊花是常见的观赏花卉,目前已形成近3000多个品种;辣椒的品种也很多,果实形态相差很大。由上述可知,一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很丰富的,人类可以诱导、积累并丰富栽培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如果通俗来说,植物多样性指的就是地球上的植物及其与其他生物、环境所形成的所有形式、层次、组合的多样化。一般我们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来理解,也就是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所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指的就是植物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这不但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而且也可以指全球范围内的物种的多样化。中国高等植物约3万余种,占世界总数的10.5%左右。保存了许多特有的植物类群,有银杏科、杜仲科、珙桐科、独叶草科、芒苞草科、伯乐树科和大血藤科等7个特有科,243个特有属,15000多个特有种。这些物种有可能具有某些对人类有用的潜在价值。如,素有水果之王美称的猕猴桃,原产我国,目前已在新西兰成为主要的出口水果。然而猕猴桃属的主要分布地则是我国,全世界共有54种猕猴桃,单我国就有52种。我们现在不能预测哪种猕猴桃的生理、生态特性是人类所急切需要的,所以一定要保护这些物种和它的生存条件。
所谓植物生态习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指的就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和生态环境之间所形成的多种多样的生态适应性以及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化。植物生态适应性使得它们在各自的生态系统中占据了一定的生态位,让它们能够稳定地生存在各自特定的环境条件。如寄生植物、腐生植物、共生植物、食虫植物以及热带雨林中的绞杀植物等。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般生态系统都是以植物的物种来命名的,所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和植物息息相关的。
我们疆域广阔,气候和地貌类型较复杂,南北跨越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高原山地约占4/5,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海岸线漫长,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我国的生态系统极其丰富多样。总结一下,我国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有森林212类、灌丛113类、草甸77类、沼泽19类、红树林18类、草原55类、荒漠52类、冻原及高山垫状植被17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有各类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等;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田地、果园、防护林等农田生态系统,举不胜举。
4. 论述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楼上的说法完全错误。
将中国称为“世界园林之母”的这个说法,首先是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在他1929年出版的China,Mater of Gardens一书中提出的。就他个人的原意而言,这句话指的是中国受到大自然的格外眷顾而拥有丰富的园林花卉种质资源,令全世界的园林为之受惠,毫无他意。像楼上摘抄的那些片段,基本可以认为是中国园林界自吹自擂的话。实际上中国园林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影响甚微,顶多是作为一种为了满足猎奇心理的陪衬,和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产生关系也是极其有限的。5. 试述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与各自的特点
早期的园林植物育种多从天然授粉实生后代中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自然变异,从而培育新品种。如中国在唐、宋时即通过这一途径选育了重瓣、大花的菊花、牡丹、芍药新品种。稍后又在牡丹、菊花等的育种中应用芽变选种。到明、清时期,中国园林植物育种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明代选育成的蔷薇、月季品种类型约20个,清初凤仙花品种多达233个,内有很多奇品,实为18世纪中国花卉育种的里程碑。
18世纪末以后,中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陆续外流,不论栽培花卉品种或野生花草原种,均被欧美国家引种并大量利用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从而使世界园林植物的栽培种类和品种在数量上大大增加,在质量上显著提高。[1]
6. 简述我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
植物园以其生态园林风貌与植物文化相融合而著称,是集植物种质资源保育、科研科普、旅游休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7. 论述我国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根据其来源可分为:本地品种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