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北于多肉大棚(大棚枣和露天枣)
1. 大棚枣和露天枣
大荔冬枣8月一9月上市。
大荔的冬枣分为大棚种植和露天种植,大棚种值的冬枣成熟较早一些,在8月就能采摘,但是它的品质不佳,露天种植的冬枣,成熟期相对晚一些,在9月中旬上市,这种条件下种码冬枣其外观,口感品质,营养价值都是最好的,相对来说,后熟的冬枣是最好的,这时采摘的冬枣糖分足,营养成份更全面,果肉水分充足。
2. 露天冬枣跟大棚冬枣哪个好吃
1。设施投入成本
一个冬枣大棚一般占地1.5到2亩,温室冬枣第1年新建大棚时,枣农需要投入的成本大概在5000元左右。其中购买塑料薄膜大约1100元左右,搭建所需要的竹竿、铁丝、檩条等物品约4000元左右。大棚第一年建成后,往后每年只需更换塑料薄膜就可以了,投入明显减少。
露地冬枣不需要搭建设施,则没有这方面的投入。
2。价格产量对比
大棚冬枣比露地冬枣上市早20天左右至一个月,有的甚至可达两个多月。早成熟可不单单是时间的差距,早成熟就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卖出更高的价格。这是一笔“时间账”,但更是一笔“金钱账”。同样的品种,提前成熟两个月,价格提高三、四倍,这种反季上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农民朋友辛辛苦苦在地里忙碌一年不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吗?
大棚冬枣每亩可收获的产量为2500斤左右,因为上市早,平均一斤冬枣可以买到8元-10元的价格(最高价能卖到20-30元)。这样算下来,一亩地总收入约为2万元~2万五千左右,减去设施大棚的投入约5000元,纯收入也在为1.5万元~2万元左右。
露地冬枣一般在10月中旬成熟,而这时在北方已经有点冷了。这一时期的冬枣价格也比较低,平均售价在2-5元。(有些地方的地头价低至1元)一般露地冬枣的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一亩地总收入约为4000~10000元左右。
综上我们可以知道,大棚冬枣的产量比露地冬枣更高,价格也更高;从每亩地的纯收入来看,大棚冬枣显然比露地冬枣更挣钱,收入能多1万元左右
3. 冬枣是大棚的好吃还是露天的好吃
东营冬枣在露天环境下大多数是10—11月成熟的。能在夏季6—7月成熟的冬枣实际上都是温室冬枣,也就大棚里的。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冬季的大棚蔬菜是吃得最多的大棚农产品。因为冬天北方地区露天环境下基本上种不出来菜,只能扣大棚吃大棚蔬菜。
4. 冬枣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吗
冬枣和葡萄可以一起在大棚里种植。
1、冬枣和葡萄生长季节不一样,管理和施肥互不影响,都以施有机肥为主。
2、葡萄先成熟,冬枣后成熟,保花保果,采摘都没有什么影响。
3、葡萄生长时所需最低气温约12℃-15℃,最低地温约为10℃-13℃,花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日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较好。葡萄春季萌芽后。如温度上升快,则易造成枝条徒长,表现为节闻长不充实,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机质,尽量减少氮肥。
4、冬枣对磷肥需求量较高,栽植时可株施过磷酸钙0.5公斤,有机肥25公斤。每年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追施1次化肥。秋季沟施有机肥,株施农家肥50至70公斤和氮磷肥0.5至1公斤或同量三元素复合肥。枣树萌芽前、花前、幼果膨大期和越冬前各灌1次透水,其他时间视旱情适当灌水,雨季及时排水,雨后及时中耕除草。秋季耕翻树盘。
5. 大棚枣图片
新世(距今1200万~1400万年)矽藻土中山旺枣(Zizyphus.miojujuba Hu et Chang)叶化石,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叶化石与现代酸枣很相似。据此可以证明我国在1200万年前就有酸枣。因此酸枣原产我国无可非议。
关于枣树的起源和演化,近20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许多证据表明,枣的野生种是酸枣,枣是由酸枣演化而来。在形态学特征方面,枣和酸枣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枣果有圆形、椭圆形、卵形、长卵形、葫芦形,酸枣也有相应果形,且酸枣的果形类型多于枣。在果实大小、果肉厚度、果肉甜酸度、核大小、枝叶特征等许多性状方面,酸枣和枣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这些性状的变异是一个连续过程。在枣和酸枣之间存在许多过渡类型,如甜溜溜、老虎眼、算盘子、牛奶子等。在生物学方面,酸枣和枣也非常相似。两者物候期基本相同,枝芽特性和开花结果习性也很相似,不同的是酸枣的结实能力较强。枣属植物有很多种,枣与酸枣这两个种在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方面最为相似,而枣与其他种相差较大,说明枣来源于酸枣的可能性最大。
6. 枣树如何在大棚中种植
因为冬枣分化雷的适合温度25度左右,所以底于这个温度就不会分化蕾的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