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百科苗木病虫害防治要求(苗木害虫及防治)

苗木病虫害防治要求(苗木害虫及防治)

更新:2023-03-30 02:18:06归类:鲜花百科人气:1

1. 苗木害虫及防治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我县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县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蛴螬: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金针虫

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 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咬食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为害后造成的典型为害状,此外,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

蝼蛄 :俗称拉拉蛄、蜊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我国记载有6种,我县主要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成虫、若虫均为害严重。咬食各种作物的种子的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不能发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谷苗、麦苗最怕蝼蛄窜,一窜就是一大片,损失非常严重。

地老虎: 俗称切根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 地老虎可为害多种粮食作物,棉花、蔬菜、烟草、中药材、果树等,低龄幼虫昼夜均可取食作物的子叶,嫩叶和嫩茎,3龄后昼伏夜出,高龄幼虫可将幼苗近地表部位咬断,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

根据虫情,因地制宜,做到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幼虫结合治,田内田外选择治。

(一)农业防治

1、摘好农田基建,消灭虫源滋生地,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消灭沟坎荒坡,植树种芽,消灭地下害虫滋生地,创造不利地下害虫发生的环境。

2、合理轮作倒茬,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茎、块根类大田作物,对芝麻、油菜、麻类等直根系作物不喜取食,因此合理轮作可以明显地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3、深耕翻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在土壤表层的翻到深层,将生活在深层的翻到地面,暴晒、鸟雀吻食等一般可消灭蛴螬,金针虫50%—70%。

4、合理施肥:一定要施用腐熟的猪粪厩肥等有机农家肥,否则不腐熟的易招引金龟甲、蝼蛎等产卵,又取因腐蚀、熏莹作用起到一定希伤地下害虫的作用。

5、合理、适时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地下害虫下潜成孔亡,可以减轻为害。

(二)化学防治

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简便,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种子处理常用的药剂有50%辛硫乳油,40%乐果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播种时先用种子重量的5%—10%的水将药剂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喷拌于种子上,堆闷6—12小时,使药液充分渗透到种子内即可播种,应严格控制药量,以免药剂烧份种子,影响出苗率。

2、土壤处理:结合播种前整地,用药剂处理土壤。

常用方法有:①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然后浅锄或犁入土中②撒施颗粒剂③将药剂与肥料混合施入,即使用肥料农药的复合肥④沟施或穴施,应选用一些高效、低残留类杀虫剂。如苗酯类,灭幼叩水有机磷类。

3、毒饵诱杀:姜饵诱杀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

4、其它施药方法:

5、喷粉:选用1.5%乐果粉剂,2.5%乙敌粉等。

6、喷雾:40%乐果乳油或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等喷洒在寄主植物上,对多种食叶金龟甲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7、内吸剂涂树干,在寄主树干离地面1.5m左右处涂上40%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等内吸杀虫剂,致金龟甲食叶后中毒死亡。

(三)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农林虫害的方法。

1、以虫治虫

2、以菌治虫

地老虎的天敌种类很多,应加以保护利用,地老虎颗粒体病毒对地老虎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四)物理防治:

蝼蛄、多种金龟甲、沟叩头甲雄虫等具有较强的翅光性,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效果显著,试验表明黑绿单管双光灯诱杀效果更理想。

(五)其它防治措施

人工捕捉,金龟甲晚上取食树叶时,振动树干,将假死坠地的成虫拣拾杀死,对蛴螬、金针虫也可采取犁后拾虫的方法消灭。

挖窝毁卵、消灭蝼蛄,蝼蛄产卵盛期结合夏锄,发现蝼蛄卵窝,深挖毁掉。

2. 苗木害虫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作为树干内部病害,木本植物枯萎病向来就难以治愈,加上目前尚未得知病原菌属,更是无行之有效治疗方法。因此防治该病。重点是在控制生长条件和日常管理,如控制合理种植密度、加强清沟排水、严控刺吸式害虫危害等。

对于发病中心较高的苗木,可以通过截杆来获得重生。操作方法是找到发病中心,然后从发病中心以下10厘米处倾斜锯掉即可。

另外,冬季应彻底清园,对苗木喷一次3-5美波度石硫合剂或树干涂白,可杀死部分越冬病原菌、有效降低来年发病几率。

3. 苗木害虫主要有

1、天牛类:

天牛在蛀干害虫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所有蛀干害虫中最难防治的虫害,危害健康木或衰弱木,成虫补充营养啃食树皮,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造成生理上和工艺上的损失。

3-5月份幼虫还是危害,6、7月出现成虫,啃食叶片或嫩皮补充营养,5-7天即产卵,多产于2年生枝条上,7月为产卵盛期,8-10月份又出现一波幼虫危害高峰期。

容易蛀干的天牛种类主要有:引光肩星天牛、桑天牛、青杨天牛、青杨脊虎天牛、松墨天牛、锈色粒肩天牛、云斑白条天牛、红缘天牛、桃红颈天牛等等。

2、小蠹类:

一般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全部飞出,成虫有在原坑道或新蛀道内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危害全株,其坑道为复纵坑,很长,在立木上为一上两下。子坑道为横向。每年成虫先蛀侵入孔,在树皮下筑交配室。在树干上以胸高2米范围内最多。

3、象甲类:

杨干象:主要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取食为害,蛀孔处常常有红褐色的树液流出,虫道也如油浸状,并且该处的树皮常常裂开,形如刀砍状,有时树皮脱落形成伤疤,成虫具假死性。

红棕象甲:主要危害椰子、油棕、枣椰、糖棕、甘蔗、龙舌兰。以幼虫蛀食茎干内部及生长点取食柔软组织,造成隧道,导致受害组织坏死腐烂,并产生特殊气味,严重时造成茎干中空,遇风很易折断。

椰心叶甲:椰心叶甲以成虫、幼虫2种虫态危害寄主尚未展开和初展开的心叶,影响寄主植物的生长。该虫幼虫孵化后,沿箭叶叶轴纵向取食叶片的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深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食痕连成坏死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导致树势减弱、果实脱落、茎干 变细,直至植株死亡。成虫一般产卵于棕榈科植物未展开的心叶,卵上常覆盖排泄物或嚼碎的叶片。

臭椿沟眶象:又名椿小象,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主要蛀食危害臭椿和千头椿。初孵幼虫先危害皮层,导致被害处薄薄的树皮下面形成一小块凹陷,稍大后钻入木质部内危害。沟眶象常与臭椿沟眶象混杂发生。幼虫主要蛀食根部和根际处,造成树木衰弱以至死亡。

4、螟蛾类

一般幼虫在树干(第一年)和土中(次年,幼虫老熟后入土)。6月出现成虫,有趋光性,产卵于粗枝树皮粗糙处。幼虫蛀入枝、干和根颈的本质部内为害,蛀成不规则的坑道,造成树木的机械损伤,破坏树木的生理机能,使树势减弱,形成枯梢或枝、干遇风折断,甚至整株死亡。常见种类有:白杨透翅蛾、木蠹蛾、咖啡豹蠹蛾、螟蛾。

5、白蚂蚁类(黑翅土白蚁)

此虫营土居生活,是一种土栖性害虫。主要以工蚁危害树皮及浅木质层,以及根部。造成被害树干外形成大块蚁路,长势衰退。当侵入木质部后,则树干枯萎;尤其对幼苗,极易造成死亡。采食危害时做泥被和泥线,严重时泥被环绕整个干体周围而形成泥套,其特征很明显。

6、吉丁虫类

又称爆皮虫、串皮虫、板头虫、梨吉丁等。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杏、山楂等果树,其中梨树受害重,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以幼虫在形成层和木质部之间纵横蛀食,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树干逐渐枯死,以致全树死亡。一般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伤口多的树受害重,树势健壮受害轻。

7、茎蜂类:

月季茎蜂(Neosyrista similes M.)又名钻心虫,属膜翅目、茎蜂科。分布华北、华东各地。主要危害月季、蔷薇、玫瑰、十姐妹、白蜡等花木。以幼虫蛀食花卉的茎干,常从蛀孔处倒折、萎蔫,对月季危害很大。

4. 苗木害虫及防治知识

森林病虫害种类繁多,根据危害部位可分为:林木种子和苗木病害、林木叶部和果实病害虫、林木枝干病虫害、林木根部病虫害。

防治方法:营林措施、化学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植物检疫

5. 苗木的病虫病防治技术

一、蓝莓根腐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根腐病的症状:发病初期仅仅是须根发病,细根会先变成褐色,随后腐烂,然后便会蔓延至整个根系,直到病根的颜色变成黑褐色,然后就会死亡。

蓝莓根腐病防治:发病较重时,需要把土地里的蓝莓植株全部清除掉,然后用药剂对土壤进行熏蒸消毒处理,一般可以用溴甲烷处理。

二、蓝莓灰霉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灰霉病的症状表现:幼果受害后会出现水浸状的病部,颜色为淡褐色,随后病部凹陷腐烂,在发病后期,病部上会有灰色或者灰白色的霉层。

蓝莓灰霉病的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一般可以用腐霉利、百菌清等保护剂进行防治;发病严重时,需要及时把病叶、病花、病果、病茎摘除掉,随后带出园区深埋。

三、蓝莓枝枯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枝枯病的主要症状:发病初期,病部会有紫红色的圆形病斑,随后病斑会迅速形成梭形病斑,而在发病后期,病斑的中央则为灰白色,边缘则为紫红色。

蓝莓枝枯病的防治方法:在春剪、秋剪完成后需要及时喷施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广谱保护性杀菌剂,避免病菌从枝条的伤口处进行侵染。同时要及时移除被侵染的枝条,切断侵染源。

四、蓝莓枯焦病的症状与防治

蓝莓枯焦病的症状:在发病初期,花朵会萎蔫并少量死亡,受到侵害且发生萎蔫的花朵一般不能够发育成果实。

蓝莓枯焦病的防治方法:选择无该病病毒的定植园,同时要保证邻近园也没有此类病毒并定植无病毒的苗木,一旦发现受害植株,则要马上清除烧毁,防止疾病进一步蔓延。

五、蓝莓主要虫害的防治

(1)针对天牛、食心虫等少量的枝干害虫,可用药棉人工堵塞蛀干孔,达到杀灭幼虫的目的。

(2)针对毒蛾、刺蛾、大蚕蛾等叶部害虫,可在夜晚实施灯光诱杀成虫。

(3)可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和金龟子成虫,一般重点防治的时间在4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若在林区种植蓝莓,需要防止鸟类啄食。

6. 苗木病虫害防治

油茶烟煤病:主要危害油茶枝叶,发病初期在叶面及树枝表面上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沿叶面主脉扩展,逐渐增多,形成厚厚的一层黑色煤污状的覆盖层,导致油茶树光合作用减弱,长势差,受害严重时油茶成片枯死。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 0.6%-0.7%波尔多液,发病盛期用石硫合剂全树喷雾。若病虫同时发生,应先治虫、后治病,所以要经常防治蚜虫和介壳虫。发现蚜虫后可啶虫脒、吡虫啉等防治。

油茶软腐病:感病叶片产生乳黄色或淡灰色的类似小磨菇状的子实体,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叶缘出水渍状黄色斑点开始,连续阴雨天病斑扩展迅速,边缘不明显。叶肉腐烂后仅剩表皮,病叶2-3天脱落。如遇天气转晴,病叶不易脱落,病斑外围有几道紫色细线隆起轮纹,呈“枯斑型”。果实感病后,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步发展为土黄色或褐色病斑,发病部位开始腐烂,发软、有水汁,干燥后感病果实常开裂。油茶树枝下部嫩叶最先发病,下部越稠密越容易感病,雨天密林或潮湿地段发病重;排水不良、杂草丛生圃地上苗木发病也较重。软腐病

防治措施:在冬季清理病枝病叶的基础上,每年4月10日左右用1:1:100的波尔多液全树喷雾;发病初期用80%大生1000倍液叶面喷雾。隔10天左右连续2-3次。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华南苗木供应(南方苗木基地) 皂户李镇苗木协会(皂户李乡所有村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