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百科碗豆病虫图(碗豆病虫害防治图谱)

碗豆病虫图(碗豆病虫害防治图谱)

更新:2023-04-18 22:30:09归类:鲜花百科人气:8

1. 碗豆病虫害防治图谱

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18至25摄氏度,15摄氏度以下、28摄氏度以上不能结果,出现大量落花现象。其次花期注意水分及氮肥用量,增施磷钾。叶面用磷酸二氢钾+硼钼肥喷雾处理,7-10天打一次,连续2-3次。

幼苗期应采取预防保护措施:播种时可用甲霜灵可湿性粉和米乐尔颗粒剂拌种,可预防根腐病和豆杆黑潜蝇。出苗后(苗高3-5cm时)如发现根腐病和豆杆黑潜蝇为害可采用3%广枯灵水剂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500倍液进行喷雾,重点喷在根、茎部,每隔7天再喷一次药,连续2-3次。当出现斜纹夜蛾幼虫剪吃幼苗时,可采用粤绿1号悬浮剂80-100ml/亩防治。

当白粉病初露现时,要及时用 15%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40%腈菌唑800倍液防治。单独防治豆荚螟时,可用鱼藤酮800倍液防治。开花至幼荚期,使用的药剂宜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为主,以免造成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出口。

2. 豌豆病害防治

豌豆最晚的种植时间不能超过11月份。正常18-20℃最适合豌豆生长发育,豌豆可承受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所以播种时间越晚的话,周围气温也就越低,种子出苗的速度自然就随温度降低而减缓。

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预先进行挑选,挑选出干瘪、病虫害、不完整的种子,然后把剩余完好的种子放进温水中浸泡一天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3. 豌豆虫有什么可治

1、首先,把豌豆尖放清水浸泡15分钟。

2、然后搅拌一下。

3、再冲洗个5分钟。

4、把豌豆尖给捞出来。

5、也可以把豌豆尖放入清水中反复清洗几次捞出,再淋一下水,这样就可以把青虫给冲出来。

4. 碗豆病害防治技术图谱

基部侧芽可移去,通风透光,增加光照和功能,减少冠层封闭,降低湿度,避免下枝与地面接触引起的病害。

它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为主枝提供养分,进而使主枝变粗、结荚。

5. 豌豆病害

1、选地整地

豌豆地应要选择地势平坦,便于排水的田地,土壤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沙壤土或是黏土都可,PH值偏微酸或是中性。在播种前要将土地翻耕一边,保证土壤的通透排水性。且地在一年之内没有种过豆科类作物,不然容易引发病害,要将土地施足基肥,基肥数量视情况而定。

2、选种播种

豌豆种子要选择无病种子或者是在播种前将种子消毒,风干后在进行播种,这样是为了降低病害发生几率。在长江流域的朋友多在秋季进行播种,也可以在立春后进行播种,主要是避过南方夏季的高温与雨季,避免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在华南地区则是在立秋前后进行播种,悉心照顾可在冬季或是春季进行采收。

3、田间管理

在播种至采收期间最少要除2-3次草,要促进根部生长与吸收能力,减少根部的竞争压力。未出苗时如果高温少雨应及时浇灌,促进种子发芽出苗速度。出苗后土壤湿度不宜过高。防治积水将根沤烂。但如果遇到了阴雨天气,连续下雨,也要及时将水排出,要保持土壤的湿度适中,防止过湿过干,引起花果掉落。

4、病害防治

豌豆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与霜霉病,在播种前可以将种子浸入药剂进行消毒。播种完后可用多菌灵与甲霜灵喷洒进行防治,如果有病株产生,应立即拔除与其他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传染源与病菌源,注意园间卫生与湿温度,及时拔除杂草,温湿度控制不当也是影响病菌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5、适时采收

豌豆由于生长的季节与种植的方式不一样,采收的天数差距也很大。例如在夏季种植时,由于气温高,豌豆荚的生长速度较快,从播种到成熟也只需要半个月左右。但是在冬季种植时,气温低,从开花到采收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所以我们要根据你对豌豆的实际用途去采收,例如你是要采食用豌豆,豌豆荚已经鼓起来,用手捏感觉果实较大,这时便可以采收了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竹舌子病虫(竹虫害虫) 植物有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