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芽的碗莲翻盆(碗莲出芽后怎样种植)
1. 碗莲出芽后怎样种植
要晒太阳的
1、土壤
碗莲发芽以后想养好,一定要准备合适的培养土,购买种子的时候可以找店家一起配过来,或是用塘泥也可以。
2、花盆
碗莲是一种植株比较小的植物,平时不用准备过大的花盆,直径在三十到四十厘米之间就可以,不超过二十厘米就可以,准备好花盆以后把准备好的盆土放入到花盆中。
3、碗莲入土
把已经发芽的碗莲轻轻取出来,直接用手把它按进入到柔软的泥土中,并把它们种植在花盆中的中间部位,这时一定要让刚长出的芽露出泥层,并保持在比较浅的水位上,直到它长出新的叶子。
4、日常管理
碗莲发芽入土以后日常管理也很重要,平时一定要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如果在室内养殖,最好把它放到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它的嫩芽快速生长成浮叶,在他长出浮叶以后,可以把水深增加到3到5厘米,在进入夏季以后,应该把花盆中的水增加到十厘米左右,并及时施用磷钾肥,这样可以促进碗莲开花。
5、安全过冬
碗莲是一种耐寒性比较强的植物,但在进入冬季以后也要注意管理,这时温度降低,花盆中的水位也要降低,只要让花盆中有少量水就可以,另外碗莲会在这个时期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大家可以及时去掉它的枯枝残花,并把它搬到温暖的向阳处,只要做到这些就能让碗莲安全过冬。
2. 碗莲出芽后多久开花
种藕栽种的碗莲,开花速度比较快,一般50~60天就能见花。但这个时间并不准确,天气状况、光照好坏和碗莲的品种都会影响开花时间。天气晴好,温度高,光照充足,碗莲生长速度快,开花就早。反之,温度低,碗莲生长慢,光照差,开花也就慢。
3. 碗莲翻盆过早
碗莲应该每年翻一次盆,翻盆不仅可以去除土下老化的根茎,还可以松土,增加土壤的肥力。如果长期不翻盆,会影响碗莲开花。翻盆前要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不要浇水,尽量保持盆土干燥。等到土变干,盆与土呈分离状。倒扣过来,省时省力,还容易除去旧土而不会伤根茎。然后小心翼翼的取出藕,不要碰断藕芽。对藕进行整理,颜色深的是去年的,可以扔掉了!整理完,就可以吧藕根和土一起放回盆里,浇水就好了!
4. 碗莲翻盆后怎么播种
4月份移栽最好。
等芽长到10CM左右,可以移栽。根据碗莲种植的需要,选择土壤装入花钵内后,放入清水,并将土、肥拌和均匀。待泥水澄清后,将水培苗定植于花钵的中央,以种子全部入泥为度,使叶片自由舒展于水面。移植时应注意,不可折断叶柄,以免影响生长。
植后保持3~5厘米水层,但千万不可把叶片淹没水中。碗莲喜光,花钵应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幼苗娇嫩,遇阳光日灼有的会焦枯,但一般会发芽成活。浇水也不要过多,以提高水温,促进生长。待长出7~13片浮叶后即可出现立叶。一般来说,多花品种,在长出5~17片立叶后可始现花蕾。现蕾早晚,视品种而异,有的品种在立叶长出之前就现苗开花。
5. 碗莲翻盆不发芽
1、增加光照
碗莲是喜光植物,在全日照的条件下生长繁茂,若是在平时养护期间给予的光照过少,会导致叶片发黄徒长,最后会逐渐枯萎,最好在生长期间的时候每天给予的光照时间不低于7~8小时,以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
2、增加养分
碗莲喜欢在养分充足的基质中生长,若是栽培土壤过于贫瘠,或者施加钾肥过少,会导致叶片生长不良,出现发黄枯萎的现象,那么碗莲叶子枯萎怎么办,此时要及时施加一次磷钾肥,进行松土处理后,之后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进行。
3、加温处理
碗莲是喜温植物,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如果周围的气温低于12℃的情况下,时间长了就会造成叶片发焉枯萎,这时候应将植株移入温室中栽培,控制室温在15℃以上,气温很低的时候采用灯光加温处理。
4、经常换水
若是水培碗莲的时候,如果直接选用自来水,或者经常不换水,会导致根系腐烂,叶片也会逐渐变黄枯萎,这时候要进行换水处理,水质主要以暴晒后的自来水为主,之后还要根据根系的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换水。
6. 碗莲 翻盆 一个月开花
可以。
如果新手,那就等到15℃再翻盆,种植经验比较丰富的,可以选择10℃,最低温低于10℃温度,就不要翻盆了,或者是翻盆之后放到室温高于10℃的地方泡水保存,等到种植温度稳定的时候再去定植。温度太低,加上昼夜温差过大,容易造成僵苗死亡,得不偿失,就是应了那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碗莲喜暖,生长繁殖速度很快,晚种几天,气温合适,开花时间也不一定会比早种的晚;而早种的,温度低,生长慢,加上倒春寒的影响,很容易先天不足,苗弱,营养不足,花苞容易消苞,也不一定开花早。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