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百科黄杨会得白粉病吗(黄杨会得白粉病吗视频)

黄杨会得白粉病吗(黄杨会得白粉病吗视频)

更新:2023-05-02 08:27:08归类:鲜花百科人气:5

1. 黄杨会得白粉病吗视频

常见的金边大叶黄杨的病虫害如下:

1、 黄杨绢叶螟:幼虫吐丝连结周围叶片、嫩枝作临时巢穴,然后在其中取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苗木死亡。可通过人工捕杀,在成虫产卵期,结合苗木修剪,摘除卵块、虫苞,集中烧毁。也可以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杀。幼虫危害严重时,可喷施杀螟松乳剂;或高效氯氰菊酯。

2、桃粉蚜: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吸汁危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防治上需要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也可用药剂防治,选用菊杀乳油或吡虫啉粉剂喷施。

3、白粉病:危害金边大叶黄杨叶片,被害植株叶片表现皱缩畸形,影响生长。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粉锈宁,甲基托布津,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2. 大叶黄杨的白粉病

黄杨是常见的常绿灌木,叶子枯黄通常是由于生长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对应的补救方法:

1. 缺水:黄杨喜欢湿润的环境,如果土壤过于干燥,就容易导致叶子枯黄。应该加强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2. 缺肥:黄杨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如果土壤中的养分不足,就容易导致叶子枯黄。可以施用适当的肥料,如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按照说明进行施肥。

3. 病虫害:黄杨容易受到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的侵扰,这些害虫会导致叶子脱落或枯黄。可以使用农药或生物防治措施进行治疗。

4. 太阳曝晒:黄杨喜欢半阴湿的环境,如果长期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就容易导致叶子枯黄。可以移动黄杨的位置,或者使用遮阳网等措施遮蔽阳光。

5. 土壤质量不佳:黄杨对土壤质量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土壤质量不佳,就容易导致叶子枯黄。可以添加有机质或者更换土壤,改善土壤质量。

总之,黄杨叶子枯黄的原因可能有很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不确定原因,可以请专业园艺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3. 黄杨会得白粉病吗视频讲解

是得了白粉病

1.

对于有白点的大叶黄杨,剪去较易感病的病叶和病枝。修剪下来的枝叶要集中焚烧。

2.

白色粉末应该从植物中去除。直接用水枪冲洗,然后喷低浓度洗衣粉液。

3.

药物处理采用20%福·腈菌唑可湿性粉剂水喷雾,杀菌剂和双烯啶酮防治效果好,最好。

4.

大叶黄杨感染白粉病后,主要会危害植株的叶片,导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早衰,严重影响其生长。发病初期,可喷洒50%苯醚甲环磷可湿性粉剂1000次,每周1次,连续3~4次。另外,要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氮磷钾复合肥的用量。结合修剪,及时剪去病叶烧掉。

4. 黄杨白毛病用什么药

这是某种寄生在树枝上的真菌,真菌正在吸取树枝上的营养,从图上来看该树枝已经被真菌给弄死了,建议尽早发现此类情况,去农药店买一些专门杀树枝真菌药

5. 黄杨白粉病严重

大叶黄杨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一、主要虫害

  

  1、扁刺蛾:主要危害叶片,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在浅土层中越冬,幼虫5月化蛹,6月初开始羽化,卵一般产于叶片上,卵期6~8天,6月中旬至8月中旬均有危害,8月下旬起入土化蛹越冬,多栖于叶片,食叶肉,幼虫发生量较大时,可将植株叶片吃光。

  

  防治方法:挖除越冬茧,杀灭越冬幼虫,如有幼虫危害可喷洒Bt乳剂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杀。

  

  2、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受精雌成虫在土块、落叶及枯枝上越冬。3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均能对植株危害,高温干旱季节危害更为严重,植株受害后,叶片极易脱落,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早春萌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成虫,如有发生可喷施1.8%阿维菌素6000~8000倍液或30%克螨特可湿性颗粒500倍液进行防治。

  

  3、褐边绿刺蛾:主要危害叶片,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6月上旬化蛹,7月出现成虫。成虫产卵成块,孵化期约一周,8月上中旬可见幼虫,9月起老熟幼虫下树结茧越冬。

  

  防治方法: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期采用Bt乳剂500倍液或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颗粒300倍液喷洒。

  

  4、棉蚜:主要危害叶片,以卵在冬寄主的枝条缝隙处越冬,3月中下旬寄主萌芽时开始孵化,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发生高峰期,10月中旬在冬寄主上产卵越冬,棉蚜藏于叶背上进行危害,使叶片卷曲,影响生长和观赏,还易导致煤污病。

  

  防治方法:5月中旬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000倍液,进行防治;如已发生,可先将卷曲的叶片修剪掉,然后再喷施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

  

  5、丝棉木金星尺蛾:主要危害叶片,一年发生1~3代,蛹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羽化成虫,下旬为羽化盛期,在叶背产卵,5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幼虫喷洒25%灭幼脲13号胶悬剂1000倍液或Bt乳剂500~800倍液或20%灭扫剂乳油2000倍液。

  

  6、双斑锦天牛:主要危害较粗大的基干,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根部越冬,3月下旬开始继续危害,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中旬成虫陆续羽化,7月下旬产卵,孵化期约一周。

  

  防治方法:成虫产卵盛期向植株干基部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2000倍液,或于成虫期喷洒绿色威雷500倍液。

  

  7、卫矛矢尖盾蚧: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2代,以雌成虫在枝条和叶片上越冬。3月中旬开始危害,4月中下旬产卵,5月为第1代若虫孵化期,一个半月后进入成虫期,雄虫于6月上旬化蛹,6月中旬羽化。7月上旬2代若虫孵化,雄虫8月下旬开始化蛹,9月上旬进入成虫期,雌雄交尾后雄成虫死亡,雌成虫于11月下旬越冬。

  

  防治方法:在若虫孵化期喷洒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防治,若虫结蜡初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8、日本龟蜡蚧:主要危害叶片,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虫越冬,越冬雌虫5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若虫开始孵化,初孵若虫爬向树叶上危害植株,固定后开始分泌蜡质,形成星芝状蜡壳,45天后雌雄开始分化,8月下旬雄虫羽化,与雌虫交尾后雄虫死亡,受精雌成虫于9月中旬陆续由叶片转移到枝条上,11月上旬进入越冬。

  

  防治方法:在若虫初孵期喷施1.2%烟参碱乳剂1000倍液进行喷杀;若虫结蜡初期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颗粒1500倍液防治。

  

  二、常见病害

  

  1、黄杨褐斑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的叶片,重者可使叶片提早脱落,树势减弱。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上具有深黄色圆状斑点,后逐渐变棕褐色,夏季高温高湿时期为发病高峰期。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状,发病后期,病斑变成赭石色或灰色。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座在落叶上越冬,翌春形成分生孢子,随风雨或浇水传播。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落叶并消毁,减少浸染源;早春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加强通风透光,及时修剪过密枝条;发病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700倍液,每7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防治。

  

  2、大叶黄杨白粉病

  

  大叶黄杨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梢。发病时,叶片上着生有白色圆形斑,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展,连接成不规则状大病斑,手抹可有白色粉状物,发病严重者可使嫩叶畸形,老叶皱缩,嫩梢萎缩。华北中部从3月初至10月中下旬均有发病,病原菌在秋末和初冬产生灰色膜状菌层越冬,春天温度适宜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浇水传播。

  

  防治方法:冬季及时清除落叶并烧毁;发病时可喷施70%硫菌灵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用10%多效霉素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防治病情。

  

  3、大叶黄杨煤污病

  

  大叶黄杨煤污病主要侵染大叶黄杨的叶片,发病初期呈点片状煤烟状,以后逐渐扩大连接成片,重者可覆盖整个叶面,常出现薄片状,会开裂、剥落。此病系多种煤污菌侵染所致,这些病菌主要寄生在蚜虫、介壳虫等排泄物和分泌物上。在荫蔽、高湿、高温和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此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寄主植物上越冬,翌春寄主植物上出现介壳虫和蚜虫排泄物或分泌物时,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便萌发,对植株叶片进行侵染。病菌可多次侵染,使病害反复发生。

  

  防治方法: 及时杀灭蚜虫、介壳虫;种植不可过密,及时修剪,加强通风透光;如有发生可喷洒0.3波美度石硫合剂两次,每15天一次,或在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防治病情。

  

  4、大叶黄杨立枯病

  

  患病的大叶黄杨最初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呈青枯失水状,最终叶片呈黄白色而整株死亡。病源菌多以根部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7、8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防治方法:(1)加强疫情检查,不引进带病植株;(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3)如发现有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烧毁,对栽培地1m2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5~6kg/m2 ,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也可用硫磺粉0.5kg与土壤充分拌匀,进行消毒;(4)对于初发病的植株,如病症较轻,可在用杀菌剂灌根的同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1000倍液对植株进行交替喷雾,连喷2~3次。

6. 黄杨生白粉打什么药

黄杨和崖柏比较,是崖柏木料好。崖柏无论价值还是稀奇性都要明显高于黄杨。

崖柏,是柏科,崖柏属灌木或乔木。枝条密,开展,生鳞叶的小枝扁。叶鳞形,生于小枝中央之叶斜方状倒卵形,有隆起的纵脊,有的纵脊有条形凹槽,长1.5至3毫米,宽1.2至1.5毫米,先端钝,下方无腺点,侧面之叶船形,宽披针形,较中央之叶稍短,宽0.8至1毫米,先端钝,尖头内弯,两面均为绿色,无白粉。雄球花近椭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约8对,交叉对生,药隔宽卵形,先端钝。幼小球果长约5.5毫米,椭圆形,种鳞8片,交叉对生,最外面的种鳞倒卵状椭圆形,顶部下方有一鳞状尖头。未见成熟球果。

主要价值

崖柏根雕:中国华北地区太行山脉岩石缝中枯死的崖柏树根、树干由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吸天地精气.并经历崖风强力吹刮,形成的飘逸、弯曲、灵动的造型。 

盆景:将死或半死的崖柏经过抢救种植.可成为造型独特、沧桑道劲的盆景艺术作品。 绿化:宜孤植或丛植.或用作绿篱。 

家居:用崖柏做成的茶海广受欢迎。 饰品:被做成佛珠手串、手排、平安牌等,广受欢迎。由于树料的油性,做成手串戴久了会越来越油亮,浅木色渐渐变深,甚至会盘成酱紫色.非常具有观赏性。

7. 黄杨球白粉病

黄杨白粉病是春季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最早就出来危害的,轻者可造成叶片白斑,重者会因其植物叶片萎缩甚至死亡,所以早发现早防治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下黄杨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多发生于叶背。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病斑逐渐扩展成圆形白粉层,老病斑上的白粉层变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2】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翌春在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一般峰值出现于4-5月。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每年春夏季和秋季产生大量孢子多次侵染叶片和新梢。病斑的发展也与叶的幼老关系密切,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园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病斑扩展几乎无限,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以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7-8月,在白粉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

【3】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

1、在发病期间雨水多则发病严重;

2、徒长枝叶发病重;

3、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绿篱较绿球病重。

【4】防治办法

1、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

2、针对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淇林净白或者田钧进行喷雾防治。若病发严重时,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黄杨的施肥(黄杨施肥时间) 杜英冬天掉叶吗(杜英树冬天会落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