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长出小的如何分株(小米竹怎么分株)
1. 小米竹怎么分株
移栽米竹一般长江以南地区以冬季为佳,偏北地区以春天3~4月种植最好,北方可延至5月上旬。这段时间将竹子与竹笋一起移栽,盆竹发笋量多,节间短而粗壮,成竹质量好。
移栽后要及时修剪株和枝叶,以保持竹形美观和通风透光。将盆内放好基质土,压实,盆土低于盆口3~10厘米,以备出笋时加土。选用直径50厘米的花盆,每盆种3~7株,株距10厘米,行距15厘米,种植深度为13~15厘米。
2. 米竹怎样分株
可以
米竹九月份是可以分株的。但是需要控制好室内温度,而且此时分株的话,它恢复生长的周期会比较长。所以,最好还是选在春季进行分株,3-4月份最宜。此时温度回升,有利于它的恢复。
分株具体操作如下:
1.挑选适宜的植株:要选择长了2-3年的米竹,这时它的根系较旺盛,分株更容易成活。同时要选择根部新芽萌发较多的,可以分出更多丛小株。
2.浇水脱盆:为了安全取出植株不伤及其根部,需要提前一天浇水。这样就能使盆壁和盆土分离,更容易脱盆。
3.分株:取出的米竹要用刀具切分成多丛。每一丛要有3-5枝芽,将其分别栽种到新盆中。需要注意的是,栽种完成后短期内不要浇水。
4.后期养护:分株完成后,需要将它放在通风处,避免见到阳光,这样可以让它快速服盆。另外,服盆前不宜浇水,可以用喷壶给植株喷点水,保持湿度。
3. 小米竹的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喜欢光照,在光照足的环境下会更好的生长。光照足利于开花。但注意夏季的光照比较强烈,一定要及时避开,不可暴晒。浇水:浇水的时候可掂量盆土重量,明显变轻的时候浇灌一次透水。气候干燥的时候勤向周围洒水,提高湿度。施肥:生长季消耗的养分多,要薄肥勤施给它追肥。此外,还要注意及时修剪。,
4. 米竹能分株吗?
通常情况下,繁殖凤尾竹会采用三种方法,分别是分株、扦插、播种。
如果是家庭盆栽用于观赏,专家建议采用分株或者扦插,如果是大规模种植那么播种可以一次繁殖多株。
5. 米竹如何分株
摘要 凤尾竹青葱翠绿,十分适合观赏,那么凤尾竹应该如何繁殖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凤尾竹的繁殖
凤尾竹的繁殖可以分为分株、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不过因为竹类很难得到种子,采用扦插的方法又难以发根,所以凤尾竹主要采用分株进行繁殖。
凤尾竹的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在春季2~3月份,结合换盆时进行。将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用刀子在植株的根茎处切开,另行上盆,同时避免伤害根部。切分时每个笋芽都至少带一枝老竹,同时要尽可能的保留须根,以保证凤尾竹的成活。将新分的植株栽在合适的盆中,培以沃土,保持湿润,并将其放置于半阴处,笋芽会迅速成长。
凤尾竹的种子繁殖
适合在4~5月进行,种子在播种前用温水浸泡1~2天。播后40天左右可以发芽。幼苗生长的比较慢,大约半年之后才可以移栽培养。
凤尾竹的扦插繁殖
凤尾竹不便采用横埋法,通常采用垂直扦插进行繁殖。
6. 米竹怎么种植方法
米竹播种要选背风,向阳,排水,灌水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块。先整地,施加基肥,保证地块松软,肥沃。还要提前做好宽一米左右的苗床。种子要浸泡,吸饱水分才可更快萌发,出苗率也会大大提高。播种可用点播法,条播法或者是直接撒播,不过更推荐用点播法。点播时控制好密度,种下后适量洒水保湿,环境适宜很快便可出苗。
米竹种子如何种植
一、选地整地
米竹播种要选背风,向阳,排水,灌水方便且土壤肥沃的地块来种植。在种植之前要先深翻一次,深度大概在30厘米左右。整地之后还要施加基肥,保证地块松软,肥沃才行,这样的土壤环境下种子可更好的萌发,也利于小苗的生长。
二、整地作床
米竹种子播种通常都是选在春季进行的,气候温度较为适宜,方便管理,也利于种子出苗。地块整理好之后需要做成宽一米左右的苗床,方便后期管理。或者选择盆栽也行,准备松软,透气,肥沃的土壤,装入花盆中备用就行。
三、处理种子
米竹的种子在播种之前需要浸泡处理,直接放在温水里面浸泡就行,让种子吸足水分,这样能促使后期更好出苗,出苗率也会大大提高。
四、播种入土
播种的时候可用点播法,条播法或者是直接撒播也行,但更推荐用点播法,能节省种子,也方便管理。播种穴的株行距控制在20×20厘米,穴深度1厘米左右就行。种下之后要及时覆盖土壤,并喷洒水分保湿处理,环境适宜很快就会出苗,出苗率是比较高的。
7. 米竹如何繁殖
竹子是多年生一次开花植物,竹子开花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属于竹子结籽繁殖的一个过程。竹子开花后不久就死了。所以竹子花不能繁殖。 竹子的繁殖方式: 竹子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 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 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
8. 米竹苗怎么栽盆里,用分开栽吗
一、苗圃地选择
苗圃地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酸性砂质壤土。
二、整地作床
冬季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30厘米深,同时施入基肥。早春对土壤进行细整后,做成宽1米,长以地形而定的苗床。
三、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10°C时进行播种。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并每天换一次清水,连续浸种两天,待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即可捞出播种。播种方法可分为点播、条播和撒播。但点播较有利于管理和节约种子,播种穴的株行距为20×20厘米,穴深1厘米,每穴播种子15粒左右。每亩用种1.5—2公斤。播种后覆土0.5厘米。床面上再盖1厘米厚的稻草,以保持土壤湿润。
毛竹种子无休眠期。种子采收后就能播种。有温室或塑料大棚的地方,最好在秋季种子采收后播种,因此时种子发芽率高,毛竹种子采收后发芽率为50%。放置第二年春季后,发芽率降至20%左右,一年后无发芽能力。
四、苗圃管理
1、洒水。播种结束盖草后,立即洒水,使土壤保持湿润。土壤缺水时,应及时洒水补墒,这是保证种子出苗的重要环节。
2、搭荫棚,当有50%以上竹苗出土后,应及时搭起荫棚,揭去盖草。荫棚的透光度初期为40%,随着竹苗分蘖次数的增加,透光度可扩大为60%。秋后拆除荫棚。
3、除草、培土,竹苗出土后,对苗床的杂草要及时进行清除,对因洒水冲刷裸露的种子要及时进行培土,除草后要及时洒水,以利于竹苗与土壤密接。
4、追肥和防治病虫。竹苗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出苗达80%以上时,应每隔10天喷一次波尔多液,可防治多种病害。苗木生长初期每隔10天用0.5%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9. 米竹用什么土种植
米竹适宜在每年春季的2-3月份的时候种植
因为此时的温度较低,有利于植株发芽出土,而且春季的光照时间过长,可以使竹子生长的更为旺盛,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天气状态进行调整,提高竹子的发芽率。种植竹子时,需要将其种子播撒在偏酸性的土壤中,并根据竹子的生长状态进行浇水和施肥,使植株的生长速度加快。
10. 米竹怎么移栽
可以
米竹全剪了还能再生,它是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只要根系没有损伤腐烂,经过细心养护后,米竹会长出葱绿的叶片。要将其移栽到疏松透气、养分充足、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中,白天保证有柔和的阳光照射,并且在米竹的生长期间,要间隔20天施加一次稀薄的液态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