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竹子种植密度(景观竹子的种植密度)

更新:2022-12-14 09:19归类:鲜花分类人气:77

1. 景观竹子的种植密度

看个人想法了,可多可少和选择的品种和母竹的大小来确定。专用小母苗就得多点60到70株。再有就是成年母株了,它密度就大了。

最主要的是看个人想法,多少年出利润来种植,根茎粗细和它生长期,品种好次直接关系到出林率。

我自己00年买的成年母苗,每株260/元7年成林开始卖竹子

2. 竹子种植间距多大

选择合适的土壤,青竹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百分之零点一的轻盐土亦能生长。浇灌适量的水分,忌排水不良。喜阴凉通风。

注意:养青竹的要点在于选择合适的土壤,浇灌适量的水分。青竹适应酸性土至中性土,但PH8.5左右的碱性土及含盐0.1%的轻盐土亦能生长,但忌排水不良。

青竹繁殖环境要求:

青竹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青竹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青竹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竹是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具地上茎和地下茎。竹杆常为圆筒形,极少为四角形,由节间和节连接而成,节间常中空,少数实心,节由箨环和杆环构成。每节上分枝。叶有两种,一为茎生叶,俗称箨叶;另一为营养叶,披针形,大小随品种而异。竹花由鳞被、雄蕊和雌蕊组成。果实多为颖果。竹类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为营养生长阶段,一旦开花结实后全部株丛即枯死而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3. 竹子种植深度和要求

一、种植时间竹子喜欢温暖的气候,在春末夏初种植比较好,正好气候适宜,符合生长的需求,种植后能尽快促进生长成活。时间太早太晚都不合适,都可能会影响到成活

二、种植地点选好竹子的种植地点,可选在向阳背风的位置,可以保证好光照,利于竹子生长

三、种植土壤竹子种植,土壤的选择也很重要,可选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一定不能选择黏重、板结不透气的土壤。为了保证好营养,可以施足基肥,可选择有机肥料,施足肥料后进行深耕,保持土壤疏松。

四、选择竹鞭竹子一般是用竹鞭来种植,可选择一到两年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竹芽饱满的竹鞭,一些干瘪的竹鞭很难成活。

五、进行种植将竹鞭栽种到土壤中,一般深度在20-25厘米左右,不用种植的太深,具体的深度要根据土壤决定。竹鞭栽种进去后,覆盖上土壤浇足水分。

4. 竹子栽植密度

造林地选择:

1、交通方便:造林地点须利于竹林作业,管护以及产品、物资的运输。

2、土壤条件:毛竹生长快,有强大的地下系统(竹鞭、竹根)。要求土壤深度在60厘米以上,呈酸性,微酸性或中性的通透性能好的沙质壤土,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3、地形:毛竹造林最好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背风朝阳的山谷,山麓地带。坡度在20度以下为好,南坡比北坡日照强,温度高,有利于竹笋、竹材产量提高。

二、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工作一般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种类可分为:全垦、带垦和穴垦等。

1、全垦整地:包括清理林地,全面开垦和挖定植穴三个工序。造林地上如有杂草、灌木,在全面开垦前应将柴草劈下,干燥后放火炼山。挖栽植穴前,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离,根据各地的经验,毛竹造林密度为30-35株/亩,株行距为5×4米,按此要求定点挖穴,栽植穴规格长、宽、深为:1米×0.5米×0.4米。全面垦复能彻底改变造林地,有利于毛竹造林成活,又可在造林后的二、三年内,实行竹农混作,以耕代抚。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山脚应留2米宽的草带。林地坡度在15度以上的不宜推行全垦。

2、带垦和穴垦:带垦用于坡度为20°-30°的造林地,沿等高线带状垦挖,带宽及带间距离可根据竹种及植被条件确定,一般毛竹移杆造林带宽3米,带距2米。带的坡向为南北向,在有风害的地方可与主风向垂直。穴垦主要用于坡度大于30°的造林地,按品字型设置穴垦。当坡面长超过200米,每隔100米,保留3米左右的水平植被带,或修筑1-2米宽的环山林道,以保持水土;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保留山顶、沟边地段的自然植被。

三、造林季节:

一般来说,竹子造林除大伏天、冰冻天和竹笋生长期外,其它时间均可种植,但毛竹以早春为好,春季雨水多,湿度大、造林成活率高,竹鞭生长快。

四、造林方法:

竹子造林的方法主要是移竹造林,现简述如下:

1、母竹的选择:线竹的选择是造林的关键。优质母竹造林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质母竹不易栽活成林,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和生长状况等方面。母竹年龄最好是一、二年生,这时竹鞭处于壮龄阶段,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这种母竹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三年生以上的老竹,不宜作母竹。造林母竹胸径3-6厘米为宜。粗大的母竹易受风吹摇晃,不易栽活;过细的竹子,往往生长不良,也不适宜作母竹,母竹长势以生长健壮,分枝较低的为好。病虫竹、开花竹均不宜作母竹。

2、母竹的挖掘:挖掘母竹的工具常用锋利的山锄,挖竹前应先判断竹鞭的走向,挖掘母竹时,先在距竹子30-50厘米处用山锄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来鞭、去鞭两侧,按一定长度截取,留来鞭20-30厘米,去鞭30-40厘米。挖母竹时,不要摇动竹杆,否则容易损伤螺丝钉,不易成活。挖出母竹后,留枝四、五盘,砍去顶梢,要求切口平滑,鞭蔸多留宿土。

3、母竹的运输:短距离搬运母竹不必包扎。但必须防止鞭芽和螺丝钉受伤以及宿土震落。挑运或抬运时,可用绳绑在宿土上,竹秆直立,切不可把母竹扛在肩上,这样容易使螺丝钉受伤,宿土震落。

5. 景观竹子的种植密度要求

竹,四季青翠,傲雪凌霜,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因其寓意而备受中国人喜爱。竹子很好种植,通常1平方米可以种植10棵左右的竹子。但是不同粗细不同大小的竹子种植密度也会有所改变,但是通常种植的竹子株距都在25厘米左右,并且种植深度以15-20厘米左右为宜。竹子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土壤潮湿且肥沃有利于竹子生根发芽。

6. 竹子种植宽度

毛竹的规格一般是这样规定的,1.67起围,看围径是否有0.3米。就是从毛竹底部向上1.67米的地方测量它的直径或周长超过0.3米算合格的毛竹,不到0.3的就是不合格。

6寸就是一米五处量围径也叫周长20厘米,直径就是10厘米,根部离地一米五处量不到直径,所以只能量周长,7寸就是周长23厘米

7. 竹子的栽植深度及间距

4根一根竹子30cm加间距60cm等于90cm,所以3根就是270cm,还差30cm(一根竹子的直径)270cm+30cm等于300cm=3m

8. 景观竹子怎么种啊

碧竹的种植方法和要求

碧竹种植首先为苗圃地做好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或高锰酸钾溶液对翻土后的苗地进行消毒,消毒1-2天后进行整地,苗床高10-15厘米,上层铺2厘米厚的河沙,畦宽1米左右较适宜,畦沟宽20-30厘米。苗圃地在使用前5-7天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50毫升加水6-12千克稀释喷洒消毒。为防止地下虫咬伤竹穗的竹眼而影响扦插成活率,可采用50%辛硫磷2克每平方米拌适量细土,撒于苗床面进行杀虫。竹条的扦插,碧竹可采用竹兜育苗的方法。每年的10-11月份开始扦插,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竹条。取回后除去有病虫害的竹条。最好在上午的时候进行采集,把采集的竹条放在阴凉处进行修剪,留4个竹节,竹条上部切口要斜切平滑,下端竹兜要除去竹择,不伤竹眼。用配制好的营养土包在竹兜上在营养土中加入生根粉以促进竹兜发根,坭团视竹兜的大小而定。采用斜插,直接插在经过消毒的苗圃地上,扦插深度,以留2节竹眼露出土面为宜。扦插的株距5-10厘米,行距15-20厘米为佳。插后压实并浇足水,使插条与土壤密接。插后搭遮荫棚。用竹片在苗床侧弯曲成弓型,做成高80厘米的拱型架,四边压实,插前两周内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地温控制在20-25℃左右,温度过高时要适当通风,注意观察,作好保温、保湿、除病工作。待竹眼长出竹叶后,将遮光网两头揭去,使棚内通风,使幼苗逐渐适应外面环境,以后逐步揭去遮光网,增强光照。这时最好施一次浓度0.1-0.2的速效氮肥,促进根系发达及竹苗生长,翌年3-4月份即可移植造林。碧竹造林方法与大麻竹相似,立地条件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由于黄金间碧竹不耐霜冻,最好选择阳光充足,土地疏松,腐殖质厚,湿润,保水良好的阳坡。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前改善林地环境的重要工序。造林前林地应做好炼山垦地,清除杂物。碧竹适合带状造林,在带状上整地挖穴,间距长4米,宽3米,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9. 室内种植景观竹子的种类

真正的竹子需要阳光。

图片上面的竹子活不长的,长期缺光会生长不良。

室内最好种夏威夷竹、开运竹这些观赏品种。

10. 景观竹子的种植密度是多少

竹子的栽植密度:竹子深栽不易出笋,太浅易被风吹倒。 中型竹种植密度按每平方米4至8株,最高到10株。如实行大面积片植,每亩600至1000株;种植穴长×宽×深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大型竹密度可按需要选择,但要保证通风透光,种植穴长×宽× 深为80厘米×60厘米×50厘米。

上一篇:速生竹子做筷子(什么竹子可以做一次性筷子) 下一篇:竹子在水里泡着烂根(竹子水多会烂根吗)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