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牵牛花角(野生牛角花)

更新:2023-10-12 13:38归类:鲜花分类人气:73

一. 牵牛花角

牵牛花,原名:牵牛,别名:喇叭花、筋角拉子、大牵牛花、勤娘子,拉丁文名:Pharbitis nil (L.) Choisy.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缠绕草本花卉。蔓生茎细长,约3~4米,全株多密被短刚毛。叶互生,全缘或具叶裂。聚伞花序腋生,1朵至数朵。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除栽培供观赏外,种子为常用中药,名丑牛子(云南)、黑丑、白丑、二丑(黑、白种子混合),入药多用黑丑,白丑较少用。有泻水利尿,逐痰,杀虫的功效。

牛角花的药用与功效

中药属性:

  【药物名称】:牵牛子

  【类 别】:种子类

  【英文名称】:pharbitis Seed

  【别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化学成分】:含牵牛子甙、牵牛子酸C、D、顺芷酸、尼里酸等。

  【性 味】:性寒,味苦;有毒。

  【功能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附注】:同属植物裂圳牵牛P. nil(L.)Choisy的种子亦作牵牛子入药。

  牵牛花的药用价值较高,明代吴宽写诗赞道:“本草载药品,草部见牵牛。薰风篱落间,蔓出甚绸缪。”

  药理研究分析,牵牛子含有牵牛子甙、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裸麦角碱、野麦碱等成分,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强烈的泻下作用。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量,不可多服,牵牛子的药用名称为二丑、黑丑、白丑。黑丑为黑牵牛子,白丑为白牵牛子,二丑为黑白丑的混和物。

【牵牛花食用功效】:

  具有泻下、利尿、消肿、驱虫等功效,主治肢体水肿、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便秘、虫积腹痛等症。

二. 种植方法

  科学种植牵牛花,必须用盆栽。这样既便于科学管理,又便于展览评比,还便于保证优良品种的采种。

  盆栽大花牵牛还可使它不爬蔓,养成矮化丛生、丰美的株型。当小苗长出5片至6片叶时,栽到二缸筒盆(内径23厘米)中。随即掐尖促发2~3个侧芽,其余抹掉。侧芽展叶伸蔓时,再留2~3片叶去尖。这样一次可开花10朵左右。花谢后当即摘掉,促其侧枝再发新芽,酌留几个,多余抹去,仍照前法掐尖。如此可保持株丛始终丰满,花卉不断。

牵牛花角(野生牛角花)

4、整形修剪

  主要进行地栽,作绿篱装饰:当主蔓生出7~8片叶时进行摘心,留4片叶,待长出3个支蔓后再留4片叶进行摘心。待长出9条支蔓后,均匀分布于篱笆或墙垣进行绑扎,仃其生长,很快即可形成绿篱和花墙。

  盐栽室内观赏时,可在小苗高约6厘米时在盆内设立花支架,令其缠绕而上。也可在7~8片叶时留4片叶摘心,长出3个支蔓后再留l片叶摘心。使每盆植株不超过9个花蕾。这样可使株形丰满花大。也可采用篮式栽培方法。

5、留种

  好的品种一定要留好种子,待入秋成熟后取种分类标注保存。如出现变种,更应加意留存。牵牛花的杂交在选好母本和父本后,在开花的前一天黄昏将花苞上端剪去,然后除去雄蕊,用蜡纸袋包扎。第二天清晨取下蜡纸袋,用父本的雄蕊进行人工授粉,然后再用蜡纸袋包扎,一二周后可除去蜡纸袋,但授粉的子包一定要作好标记,作好记录。翌年要把所杂交的全部种子种好,待开花后看成果,由之可以研究各种遗传因子的作用。

  有经验的牵牛花爱好者可以根据子叶的形状分出优劣,以便早期除去劣种。他们还能根据幼茎的颜色估计出花色来,如白青色为白色花,深紫色为紫色花等等。子叶形状异样,真叶形状异样,花的形状也异样。

上一篇:牵牛花打顶(牵牛花打顶几次) 下一篇:牵牛花的科属(牵牛花的科属是什么)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