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牡丹花象征什么意义?

更新:2022-12-17 23:50归类:鲜花分类人气:96

牡丹象征意义和精神品质

牡丹花象征着高洁、高雅、高贵、国色天香、守信、端庄秀雅的精神品质,它是我国的名花,也是洛阳、菏泽、牡丹江、铜陵市的市花。牡丹在开花时繁花似锦、颜色鲜艳,花姿优雅,代表着人民对于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寓意着国家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牡丹也是美的化身,深受人们的喜爱。

“1、富贵祥和:牡丹的花型较为硕大,花色鲜艳,代表着富贵高贵的含义。

2、纯洁的爱情:牡丹的花朵多为白色、粉色或者红色,是纯洁爱情的象征。

3、繁荣昌盛:牡丹的花形雍容华贵,有着祖国繁荣的含义。

4、不畏强权:牡丹不畏严寒与炎热。”牡丹花作为国花,意义非同寻常!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吗?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抑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为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俭”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忍内敛,与开放性的国家政策稍有出入。国花无法确定的背后似乎是上述理念冲突在起作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国花。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确定国花的大国。请看2007年03月14日06时05分 中安在线 报导。(摘录)

连日来,代表、委员们关于尽快敲定国花的呼声再次成为“两会”热点,安徽代表团姜彦秋等代表也纷纷提交确定国花的建议。

  悬而未决的国花到底采用梅花还是牡丹?3月12日晚,享有“梅花院士”美誉的90岁高龄中国工程院皖籍院士陈俊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双国花”最能体现社会和谐。没有国花真的很遗憾

记者:为什么要尽快确定国花?

陈俊愉:国花是一个国家的“名片”。

  我国号称“世界园林之母”,有2000个以上的花卉品种传播到世界各国。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拥有国花,“妈妈”怎么能没有国花呢?没有国花真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2008年奥运会就要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将接踵而至,中国再没有国花会让国人觉得更尴尬。

  

“国花之争”应该休战

记者:目前,关于国花是牡丹还是梅花存在着十分激烈的争论,您如何看待这种“国花之争”?

陈俊愉:这种争论已经持续有好几十年,应该休战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应该是把梅花与牡丹作为“双国花”,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没必要再去斗气。

  

梅花和牡丹在历史上都曾经被定为国花。千万不要以为我研究梅花,就一心一意想把梅花作为国花。我认为最好是两种,如果只是其中一种,不但不能体现社会和谐的需要,而且可能带来新的社会问题。1982年我提出把梅花作为国花,后来又提出“一国两花”,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双国花”象征两个文明

记者:那么,“一国两花”有什么寓意呢?

陈俊愉:梅花象征着坚贞不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的是精神文明;牡丹象征着富贵、安定、繁荣,体现的是物质文明。基于我国国情的考虑,两个文明缺一不可,确定国花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觉得还有一个深刻含义,就是海峡两岸认同国花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我曾经和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探讨过这个事情,他也非常赞同我关于“一国两花”的提法。

国花会在北京奥运会前敲定

记者:您为国花已经奔走了20多年,有什么新的进展?

陈俊愉:我提出“一国两花”的建议后,利用“两院”大会和出席其他活动的时机,采用了多种方式来推动。

  尽管也碰了好多钉子,但刚刚传来的好消息是:目前签名赞同的院士已经从62个扩大到102个,其中包括袁隆平等以及一些皖籍院士。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由这么多的院士就一个单一问题联名倡议,打破了记录,让我感到很欣慰。

记者:能否透露一下,相关部门对评国花持什么意见?国花什么时候能够确定?

陈俊愉:可能中国的花卉太丰富了,让人挑花了眼。

  我尤其感到欣慰的是,原来一些对梅花作为国花有意见的部门现在也同意我的观点。对于一些依然持反对意见的人,我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根据相关部门的答复,国花肯定会在2008年奥运会前评下来,至于是否是今年,我没有绝对把握。

  在中国工程院会议上,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陈俊愉向与会院士呼吁,尽早确定梅花、牡丹为我国双国花,倡议一经发出,得到了袁隆平、沈国舫、吴良镛等61位院士的签名响应。国花之争已经数十年,“一国两花”的方案能否确定我国的国花?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陈俊愉院士。

  

■为何“难产”

一花难代表全中国

牡丹和梅花在历史上都曾作为中国的国花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院士1982年首次发表文章倡议以梅花作为中国的国花,1988年他又提出以梅花、牡丹作为中国的双国花。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曾讨论过国花的方案,但最终任何一个方案都因分歧过大没有通过。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把国花政治化了。”陈院士在电话里告诉记者,自己热心推动国花一事已有几十年了,但每次都不了了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没有明白国花的性质,“国花不同于国歌、国旗、国徽,是不需要写进宪法的,国花只是老百姓的事,实际上与政治没有关系。

  ”

另外,他还认为,程序上的障碍也让国花至今难以产生,“分歧太大了,没有任何一种花能代表全中国。”

今年,再次把国花方案拿出来,陈俊愉主要出于这样几个考虑:“首先,作为大国,没有国花是很尴尬的事情;另外,2008年奥运会就要到了,我们在这时把国花推出国门是最好的时机。

  ”

■为何两花

梅花牡丹代表南北

陈俊愉指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巨大可能是造成众口难调的直接原因,“有人说牡丹,有人说梅花,各有各的道理,所以很难做出选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花的各种主张纷纷呈现。

  一种是单一国花,其中又分为拥梅花和拥牡丹的“两派”;二是“一国两花”,即由梅花、牡丹同任国花;三是一国四花,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春夏秋冬四季;四是一国五花,以“一主四辅”五种名花同为国花———牡丹为主国花,兰(春)、荷(夏)、菊(秋)、梅(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陈俊愉认为,最终被广大群众接受的可能就是一国两花方案,“国花太多了会分散,就没有意义了,太少了又无法获得更多人的赞成。而梅花和牡丹加一起刚好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陈俊愉的这一观点源于20多年前北京确定市花的过程。“当时,有人推菊花,有人推月季,两派争执不下,后来我提出个折中方案,一市两花,最终皆大欢喜。

  ”陈俊愉回忆说。

■如何产生

评选要靠民间推动

回顾我国1994年国花评选的程序,是“自上而下”的,由国家主管林业的部门和专家学者组成评选领导小组,在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收集、上报评选结果的基础上推出候选方案和候选名单,最后由全国评选领导小组评选。

  

“我认为,这次不该按这套程序进行,因为国花完全是老百姓约定俗成的事情,最终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发表意见,最终方案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赞同。”按陈俊愉的设想,评选国花的第一步是要先为国花方案预热,“让方案尽人皆知,引起大家的重视,吸引大家持续关心这件事,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意见发表出来。

  ”

“第二,适时成立一个民间团体,制订计划和时间表,继续做国花普及和宣传教育。第三,把经过研究的方案(大多数人赞同的方案)递送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就是人大批准通过了。” 。

我出生在牡丹花盛开的洛阳,也是在第一届牡丹花会时候出生的,目前牡丹花会已经开始了,有兴趣的朋友去洛阳王城公园去看看啊!欢迎欢迎!

国色天香惹人艳!国花国花!

上一篇:风信子的花语及象征意义是什么? 下一篇:牵牛花追肥(牵牛花怎样施肥)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