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端的图片(叶脉叶柄叶片图片)
1. 叶脉叶柄叶片图片
树叶叶片包括叶柄,表皮,叶肉,叶脉。在表皮上分布有气空孔,气孔一般由两个肾型的保卫细胞组成。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子中,叶片组织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如族组织组成。
2. 叶子叶片叶柄叶脉托叶图片
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有上表面(腹面)和下表面(背面)之分。有些植物叶片的两面或仅在背面生有各种毛状物,如柔毛、茸毛、硬毛、刺毛、鳞片状毛,或者有分枝的向四面辐射的星状毛等。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的叶的主要部分。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下表皮。表皮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叶片的形态和机能随着植物的种类而有种种不同,但一般是从叶原基的上部发育而产生的扁平状结构,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旺盛地进行光合作用。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通常因上下两面的性质不同而形成背腹面,也有的叶片呈圆柱形,完全没有两面的区别。叶脉的走向(脉系)以及叶片的顶端(叶尖)、边缘(叶缘)、茎部(叶茎)等形态是区别植物种类的重要性状之一。
3. 叶柄的图片
血路草别明刺血红
茎圆形,具棱,木质。叶对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8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白色柔毛;具短叶柄,叶柄基部有一对向下的针刺,呈紫红色。
4. 叶柄叶脉叶肉图片
叶柄,叶脉,和叶肉,叶柄,托叶。叶片又包括表皮,叶肉,叶脉。
5. 叶柄叶脉叶片的图片
七个叶子的植物七叶莲图片
七叶莲的野生植物,它的大名就是七叶一枝花,不过有不少的花友会叫它别称,七叶一枝花的别称有华重楼、七叶楼、铁灯台、草河车、重楼、金线重楼、灯台七、蚤休、白河车、枝花头、海螺七、螺丝七等,可见它的别称非常多。它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的叶片有一些特点,比如大部分的七叶一枝花叶片是7片,同时可以开出一朵花,所以就称为“七叶一枝花”了,其实有些七叶一枝花叶片有十几片。
6. 叶子的叶脉叶片结构图
秋天一到,各种树木的叶片相继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如:
①银杏:叶片由绿变为金黄,且在树上持续一定的时间后才脱落。
②枫树:叶色由绿变黄或红,也有一定的滞留时间供人欣赏。
③黄栌、柿树、火炬树:同样在秋季时节,由绿色转变成红火一般的色彩。
④悬铃木:叶色由绿变为黄褐色,呈间歇性脱落,有些叶片能在树上挂至春节。
⑤柳树:虽然为落叶类植物,但叶片即使是在深秋,照样翠绿。
⑥黄杨:在深秋时节,天气转凉后,叶色由绿转为棕红色,有时因气温不算太低而呈现出绿红相晕的色彩。
⑦白杨:在深秋如果不下霜,一般均为绿色且不脱落,如果下霜,则叶色变深,且脱落。
⑧紫薇:叶色由绿变棕色,并脱落迅速。
7. 叶柄 叶脉
茎的主要作用是将根吸收的水、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有机物进行输导,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详细:水和无机盐的输导是由茎的导管完成的。水分和无机盐为什么能沿着导管上升呢?这是因为受到根压和叶的蒸腾拉力作用的结果。根压是由根部产生的一种压力,根压使溶液进入导管,并在导管里沿管壁上升。如果把向日葵或山核桃的茎在靠近基部的地方切断,就可以看到有液体从伤口处流出的现象,这是由于根压作用的结果。叶的蒸腾拉力,是叶在不断蒸腾水分的时候,产生一股向上拉取水分的力量,使水分沿着导管不断地上升。
有机物的输导是由茎的筛管完成的。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茎韧皮部的筛管向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输送的。筛管中输送的有机物,必须是分子较小而且能溶于水的物质。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分解,变成小分子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简单的有机物,筛管才能输导。如果树皮遭到大面积的破坏,植物根部就会因长期得不到足够的有机养料而死亡,进而会引起整株植物的死亡。
8. 叶柄和叶脉叶片图片
银杏树的叶子象扇形。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 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厘米,具多数叉状并歹帕细脉。在长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它的叶脉形式为“二歧状分叉叶脉”。 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柄长3-10厘米,幼树及萌生枝上的叶常较而深裂,有时裂片再分裂(这与较原始的化石种类之叶相似),叶在一年生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3~8叶呈簇生状,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
9. 叶脉叶柄叶缘
首先,茶树叶是茎尖的叶原基发育而来的,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茶农的生活对象。叶形有卵圆形、倒卵形、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披针形等。
其次,叶片的大小以叶面和表示,或以叶长乘叶宽表示。通常计算叶面积的简便方法是:叶长乘叶宽乘(0.7)系数,用平方厘米表示。茶树品种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三类,即以此为依据。面积在28—50平方厘米之间,或长10—14厘米乘宽4—5厘米,称大叶种。面积在15—28平方厘米之间,或长7一10厘米乘宽3—4厘米,称中叶种。面积在15平方厘米以下,或长七厘米以下乘宽三厘米以下,称小叶种。
茶树叶子叶面有光暗、粗糙、平滑之分,叶子表面通常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叶质有厚薄、软硬之分。叶尖形状有长短、尖钝之分,分锐尖、钝尖、渐尖、圆尖等。叶子边缘有锯齿,一般有16—32对;锯齿上有腺细胞,老叶脱落后留下褐色疤痕。
茶树叶子叶脉网状,侧脉伸展至叶缘三分之二处,向上弯曲成弧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叶片在茎上的着生状态分上斜、水平、下垂3种。
从茶叶的形态特征去识别茶树品种,可作为选育良种的株型指标,还可作为诊断茶树营养的标志,。因此,了解、认识茶树叶子的形态特征,是茶树栽培的基础,也是利用和改造茶树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