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诗大全(草花古诗词)
1. 草花古诗词
《挂兰》[元] 谢宗可
并济刚柔簇簇生,清风飘动颤金藤。翩跹仙鹤凌空舞,雪朵洁姿绽玉容。
释义:写吊兰生活的环境,兰花谢绝在江浦栽培,移植楚国,写了吊兰的高洁与超尘脱俗,同时也是在写人。借用屈原《离骚》典故,以兰喻贤才,以草莱喻小人。赞美吊兰的同时,也赞颂屈原。由吊兰幽香自天上来,暗指希望当权者用贤才远小人。
《咏吊兰》[元]谢宗可
何年一掬草,婆娑在盆中。叶瘦轻拖绿,花小不飞红。根疏杯水淡,格高冷意浓。无关冬与夏,飘洒自得风。
释义:这首《咏吊兰》正是诗人对身边事物的描摹,诗人在序言中说:“此草花已养多年,仍然生意盎然,故作。”看来,诗人是惊叹吊兰的生命力顽强而命笔,此诗虽然咏物,却又是涉及植物的题材,而与花草树木相关的范畴又扩展了文字本身的叙事空间,诗人对主题和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类似于工笔花鸟的细致雕琢,全篇以小处见长。
2. 花草的古诗句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草【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杨柳枝词【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要问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绝句 杜甫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 花草 古诗词
宋·朱熹《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唐·钱起《山花》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汉·乐府民歌《古诗兰若生春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韩愈《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 花草古诗大全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碧玉状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要问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之章
5. 花花草草的古诗词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春 日
朱 熹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注词释义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
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
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动画视频欣赏——古诗 春日:。
6. 花草类的古诗
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4: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题菊花
唐代: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6: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7: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版本二)
8: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0:草
【唐】(白居易)
离离园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11:杨柳枝词
【唐】(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12: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 关于花草古诗词大全
植物相关的诗歌有很多,比如说青松翠竹,白梅兰。青山有幸埋忠骨。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