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鲜花分类月季白粉病的分离方法(月季白粉病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月季白粉病的分离方法(月季白粉病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更新:2023-02-16 09:30:07归类:鲜花分类人气:2

1. 月季白粉病的分离方法有哪些

很可能是感染了白粉病,该病害在5-7月发病率最高。发病后叶片上会有白色粉状物,不及时处理会出现黄叶、落叶的情况。发现植株患病后,需尽快喷洒多菌灵来处理。并增强养护环境的通风性,将它和其他植株隔离开,适当增加见光的时间,养护环境内的湿度不要过高。

2. 月季白粉病怎么弄

  挺好使的。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自治药物:

  大葱液:取大葱50克捣成泥状,加水50克,浸泡12小时,过滤后用滤液喷施,一天多次,连喷3~4天,可治白粉病。

  米醋液:米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用稀释150~200倍的米醋溶液喷洒于叶面,每隔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可防治白粉病、黑斑病、霜霉病等。

  小苏打溶液:取5克小苏打(又名碳酸氢钠),先用少量酒精使其溶解,然后加水约1000克,配成0.5%浓度的溶液,喷洒植株,可防治白粉病。

3. 月季白粉病怎么形成的

是白粉病,这种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

4. 月季白粉病的特征

黑斑病 黑斑病是月季的顽固病害,并且对月季影响非常大,并且治疗比较困难,往往以预防为主。

症状初期: 在叶片正面出现红褐色或者黑褐色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周围出现黄化,一般表现在老叶子上,尤其接近地表的部分。严重时整个植株叶片脱落干净,甚至导致死亡。

发病规律: 黑斑病主要发病的诱因就是水,连续长时间的湿润环境加上相对较高的温度会使黑斑病病菌快速繁殖导致蔓延。所以阴雨高温,尤其在夏秋大雨过后非常容易发病。

防治: 主要以预防为主。

1.在春末夏初雨季来临的季节尽可能的减少月季长时间不间断的淋雨。

2.修剪过于密集的枝条以及植株底部过多的老叶片。 化学预防相对简单:

1.一般在冬季休眠时候清园使用石硫合剂,在春节月季发芽后喷施氟硅唑进行预防。

2.在雨季来临之间15-20天喷一次就行,大雨后的晴天要补喷。在夏末秋初季节基本上10天左右就要预防一次。

治疗: 发现病斑后及时处理掉病叶,并且加治疗药品进行治疗,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霜霉病 霜霉病是月季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可谓月季病害里的头号杀手。 对月季的嫩枝、嫩叶、花苞危害极其严重,发病时间短,传播速度快,往往24小时就会造成毁灭性灾难,是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造成绝收的病害。

虽然霜霉病很厉害,但是它的发病条件比较苛刻,要求湿度必须100%。

霜霉病主要是温室病害,在温室大棚内发病严重,露天种植偶尔会发生。

症状: 当叶片挂满水珠或者种植环境湿度过大,仔细观察叶片背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的毛。

当看到叶片上有不规则的红色或者红褐色的小斑块偶尔有斑块出现溃疡状的时候就已经发病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用药基本很快就会传播出去。

发病规律:

1.霜霉病一般在温室大棚比较容易发病:通风不好,长时间低温寡照,或是植株氮肥过多叶片过于肥嫩。

2.露天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也很容易发病。

3.最近几年霜霉病的发病范围很广,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个病害。

这个病害在低温,高湿度,湿度达到100%时候极其容易发生。一般在10月-3月份是发病高发期,这个病发病速度快。 很多人都可能注意到一个现象,在低温的季节下过雨或者浇过水后第二天早上会发现月季小叶子上每个锯齿的尖上都挂了一个水珠,这个水珠就是告诉我们要预防霜霉病的时候到了,如果不预防很容易感染。

防治: 以预防为主。霜霉病治疗预防相对都比较容易,但是如果发现不及时,那么及时治疗好了叶片也保不住了,花也不用看了。

1.主要为种植密度不能过大,注意种植环境通风。

2.在发病季节多使用磷钾肥提高抗病性。

3.在植株叶片边缘锯齿上出现水珠的时候要及时喷药预防(当叶片边缘的锯齿上灌满水珠就是已经达到了霜霉病快速扩散的基础了,这时候必须防治了) 药物防治:

1.在低温高湿的季节的晴天要及时喷药预防(主要是大棚以及有阳光房的花友,露天种植只要密度不是非常大的花友基本不用考虑)。

2.在9月底每半个月使用一次代森锰锌或者丙森锌进行预防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露天种植在下霜后基本可以停药,到次年月季嫩枝长到15厘米,3-4片叶子的时候继续预防。

霜霉病的药都是内吸性非常好的,所以你只需要喷到叶片上就可以,但是为了彻底的消灭病菌最好是全株喷洒。

当出现病变的叶片就要高度注意了,它的病斑一般在叶片上成溃疡或者水渍状,叶片背面长有灰白色像霜一样的孢子。

这个时候要加强通风,及时喷洒杜邦克露或者霜霉威进行治疗,有条件的提高环境温度(超过35度2小时以上可以有效杀死病菌孢子) 另外霜霉病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物理治疗(主要针对大棚): 在晴天的上午十点钟喷药然后把大棚所有的通风设施关闭,使大棚内温度升上到30度以上,超过3个小时,这样一来大多数的霜霉孢子就死掉了。

5. 月季白粉病是怎么形成的

月季白粉病。

一、去掉病梢、病叶,并烧毁。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白灰病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潮湿,光照不足,而且空气不流通导致滋生病害。

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三、减少浇水,月季白粉病是在温度较低而且环境较湿润的时候容易产生的,因此春季病发之后可以减少浇水,尽量量土壤保持干燥。否则水分过多会让植株出现吐水的现象,而吐水的情况越严重就越容易产生白粉病。

6. 月季 白粉病

月季花颜色艳丽,品种丰富,受到很多花友的喜爱,但是月季花也是知名的“药罐子”,特别是夏季,最容易生病了,白粉病就是月季花经常会爆发的病害。

用药喷洒消毒,最常用的是高锰酸钾,兑水稀释后喷洒在枝叶上,进行消毒和杀菌,10天左右使用一次,能够很好的控制白粉病,多菌灵也是非常实用的杀菌药,养月季或者其他花卉都是必备的,很多病虫害都会用到它。

7. 月季白粉病不管它会怎样

月季的枝干上出现一些白色的霉菌,很大的可能性是感染了白粉病。白粉病是月季的常见病害之一,此病会危害到植株,导致叶子、嫩枝、花蕾出现问题,使叶子、枝条上出现白色的霉斑,花蕾也难正常开花、开花较小。

染病之后,叶子上下两面会出现白粉层,进而使叶子皱缩、发卷,枝干上具有一层白色的霉菌,相互传染,要是一直不管的话,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8. 月季白粉病处理

月季花根部有白菌是得了白粉病,在空气湿度高的时候特别容易发生,而且治疗起来很困难。

如果白菌主要分布在花蕾根部位置,我们可以用酒精或醋液擦拭,来进行杀菌。

酒精或醋稀释150倍,用大棉签沾取,在感染白粉病的部位反复擦拭,把白粉擦掉。酒精和醋都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所以建议先稀释150倍,擦拭后观察效果,如果效果很好,擦拭的部位没有出现灼伤,就可以继续使用这个倍数的容易擦,如果有灼伤就需要加大稀释倍数,因为枝条的成熟度不同,耐受力会有差异。

如果擦拭后,觉得效果不明显,可以稀释100倍再尝试,甚至稀释到50倍,稀释的倍数越小,肯定杀菌的效果越好,但是灼伤的可能也会越大,所以开始不要急,从大倍数开始。只是擦拭还不够,擦完明显的病害部位之后,还要整株喷撒,因为可能有些部位已经被白粉病感染,但还没有明显的症状,喷洒酒精溶液或醋溶液能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只要坚持每天擦拭加喷洒1-2次,白粉病就能被较好的治理。

9. 月季白粉病的危害

是月季白粉病(1) 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花卉。在嫩叶上出现白粉似的现象,称之白粉病,可用600倍液的粉锈宁或400倍液的退菌特。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樱花嫁接方法(樱花嫁接方法图解) 茉莉花的养殖方法什么土好(茉莉花的养殖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