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怎么养
一、洛阳牡丹怎么养
牡丹除露地栽培外,还可以进行盆栽观赏。栽植季节以9-10月为最好。盆栽牡丹应选择适应性强、早开花、花型较好的洛阳红、胡红、赵粉等品种。植株宜选用芍药作砧木嫁接的3-4年小棵牡丹或具有3-5个枝干的分株苗。 盆栽时,盆底可用粗砂或小石子铺3-5厘米厚,以利排水。盆土宜用黄砂土和饼肥的混合土,或用充分腐熟的厩肥、园土、粗砂以1:1:1的比例混匀的培养土。填土要使根系舒展,不能卷曲;覆土后要用手压实,使根系与泥土紧密接触,才易于成活。上盆后浇一次透水,放半阴处缓苗。转入正常管理后,可放置向阳处,保证其有充分的阳光照射。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每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复合肥。新上盆的牡丹,不能施肥,特别忌施浓肥,否则肉质根会发霉烂死。半年后可逐渐施些薄肥,如腐熟的鸡粪水或豆水等,肥水比例以20%-30%为宜。新上盆的牡丹第一年不一定能开出好花,但培养1-2年后,就能连年开花。牡丹一年在4月中、下旬开花,开花前可追施1-2次液肥;开花后半个月再追施1-2次液肥;伏天可用麻酱渣(每盆约40-50克)施1次干肥,以利花芽分化。 牡丹系肉质根,稍能耐旱,最怕积水,故浇水是否得当,是盆栽牡丹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早春出室的牡丹,应先施一次肥水,然后浇透水,水稍干后松土。以后浇水应根据天气、盆土情况,适时、适量进行,经常保持盆土湿润,有利牡丹生长开花。合理的浇水,应该是见干见湿,不宜浇大水,防止盆内积水,以免烂根落叶。 牡丹开花时,可设棚覆盖或暂时放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可延长开花期,对主枝顶芽是叶芽的,应摘去,以免徒长,影响开花。为使牡丹开花鲜艳,花期可用0.5%-1%的磷酸二氢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3次。牡丹花谢后,要进行一次整形修剪,及时剪去残花及花梗,不令结籽,保留茎部的1-2个外侧芽,这样可使植株生长旺盛,保证次年开花。 牡丹虽然较耐寒,但在华北等寒冷的地区,立冬前后,应搬入室内,放在房间的向阳处,室温保持0度左右即可。次年出室不宜过早,须待清明前后再出室。不太寒冷的地区,可选隐风处将花盆埋入土壤内,使盆面与地面平齐,以保持盆土的湿度和温度,也可保证牡丹安全越冬。待第二年春天牡丹花现蕾后,再连盆将牡丹从地中挖出,进行正常管理。
二、关于牡丹的介绍
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peony 毛茛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原产中国的传统名花。又称木芍药、洛阳花、鹿韭等。花大而多变,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被誉为花中之王。 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已有以牡丹根皮入药的记载。南北朝时始栽供观赏;至隋已成奇花。唐时牡丹为皇宫珍品,开元年间长安栽培很盛,且育出许多品种。北宋时牡丹栽培中心自长安移至洛阳,号称洛阳牡丹甲天下。明代栽培中心又自洛阳移至安徽亳州。约在明嘉庆、万历年间山东曹州菏泽牡丹兴起,至清代即取代亳州而在全国名列前茅。牡丹约于8世纪时传至日本,后育成许多品种。1787 年传入英国。此后辗转流传,成为世界性名花。 牡丹具深根性肉质根。株高0.5~2米。枝多而粗壮。小叶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2~5裂,背面具白粉。花单生枝顶,花瓣5~10,雄蕊多数 。原种花红紫色,栽培品种则多种颜色,并形成多种花型。春末开花。蓇葖果。种子球形,黑色,有光泽 。牡丹品种繁多 , 迄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一般可按花色分为白、黄、粉、红、紫、墨(暗紫色)、雪青(莲青)、绿色等品种;按花期分为早花、 中花、 晚花品种。中国古时还按花型分为多叶与千叶两类。近代中国的分类系统依据雄蕊、雌蕊的瓣化将牡丹分为3类12型。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部的甘肃、陕西、山西、四川、河南等山区。性喜阳光充足 、干燥温凉 、夏无高温 ,冬不甚寒之地。要求排水良好、中性至微碱性(pH7.0~7.5)的深厚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粘质壤土 。分株 、压条 、嫁接或播种繁殖均可。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紫纹羽病等。牡丹雍容华贵,花大叶茂,适于庭院种植或花坛布置,可丛栽,也可孤植或盆栽。如成片群配以山石道路 ,则可成为牡丹园 。根皮可加工成中药“丹皮”,有镇静作用。
三、怎么种牡丹啊
丹屬於芍藥科﹐是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肉質根, 性冷、怕熱、喜燥、惡濕 。“濕度”是它生存的主要因素,即使短期的淹水也會造成傷害,輕的傷根﹐葉變黃, 嚴重的爛根,枝葉枯死,長期水量偏多的牡丹,開花顏色平庸,所以最好種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又疏鬆的中性或微鹼性( ph 值在6.5~7.5)的壤土或砂質壤土中,才能根深葉茂,花開時花大色鮮。南部熱帶地方則選側方有遮陽之地為佳。 牡丹有“春發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眠 ”的習性,每年3月間發芽開始到10月底葉片枯落為止是它的生長發育期,從葉枯時到次年春芽萌動為止则是它的休眠期﹐一般開花的溫度在60 ~65°F ( 16~18°C)時最理想,秋季則是栽植牡丹的最佳時期,有利於早發新根,又有利於早恢復植株的元氣 ,存活率高,俗語有“春分栽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說法,具體時間從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為宜,在此之內,越早越好,所以掌握時令,及時栽種十分重要。 ( 照片)
牡丹的繁植可以採1.實生繁殖(播種 ) 2.無性繁殖(壓條、分株、嫁接 )等多種方法,其中以分株、嫁接、播種、最為常用,而播種法主要用於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或培育新品種時。俗稱的“實生苗”則為從種子培育而出,開花不易,至少需時4到5年,如果用種子繁殖﹐採種時間﹐在8月底9月初﹐當果角呈蟹黃色時採收最佳﹐過早種子不成熟﹐過遲種皮發黑變硬,種子不易出苗﹐播前將種子泡在溫水中(60°左右)20~30小時﹐ 種子採收後未乾就立刻下種﹐過晚出苗率會低﹐播種後﹐一般30天左右即可萌發出幼根﹐因為牡丹有上胚軸休眠期﹐幼根經過了冬季的低溫後﹐完成休眠期的生理變化﹐第二年春才可萌發﹐所以當冬天來時﹐幼根就停止生長﹐直到第二年春再度開始生長﹐然後視情況做小苗移栽。
(果實)
(種子)
(一年生實生苗)肥料方面:牡丹性喜肥 ,施肥是栽培管理中一項重要措施 ,新種的第1年﹐不施肥﹐從栽種後第2年開始﹐每年施肥3次﹐ 第一次在牡丹開花前15~25天左右﹐一般而言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間﹐這時葉子還未充分展開﹐同化作用不強﹐但枝葉花蕾生長旺盛﹐需要大量的養份促進生長。第二次在開花後半個月内進行﹐這時正是枝葉生長旺盛和花芽開使分化的時候﹐施肥有利於牡丹恢復健壯生長及利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為來年開花打下基礎﹐這時施肥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次在秋冬之季施用﹐份量可多些﹐有助於牡丹的過冬保護。肥料用全肥﹐可施用市面上所售的玫瑰肥即可。
修枝拿芽:修枝的目的在于保持牡丹地上部與地下部生長的平衡﹐至於每株留多少枝﹐依不同品種而定﹐一般而言﹐每株留5~8枝﹔拿芽就是除去從植物根頸上長出的﹐多餘的芽﹐避免枝葉長的太茂密﹐影响開花﹐新種的第一年不需要修枝拿芽﹐全部保留﹐任其自然生長﹐到第2年春季再進行﹐時間約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間﹐這時每枝枝芽應該都有3~5片葉子了﹐以後便要年年進行。
(萌芽)
(嫩葉及花蕾)摘蕾方面:一枝芽開一朵花﹐不但花朵大而且鮮豔﹐若一枝開數朵﹐則花形較小﹐而且影响次年的開花﹐所以應該在3月底花蕾已經長大時摘除形小又密生的﹐使每一個發育較好的枝上僅留一個頂蕾﹐去除側蕾。倘若牡丹發育較弱時﹐就摘去所有的花蕾﹐保護母株﹐為次年的開花打下基楚。
牡丹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 , 因此栽培容易 , 管理簡便 , 非常適合庭院應用 , 在一般環境條件下 , 和一般栽培管理下 , 都能生長和開花 , 為了讓枝葉繁茂﹐花大色艷 , 注意以上幾點 , 就能在庭院中 , 欣賞到自己栽種的各式各樣不同花形、不同
顏色的美麗花朵了。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