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分大类为(中国盆景分几大类)
1. 中国盆景分几大类
盆景用盆种类很多,通常按质地、大小、专用目的而分类。主要类别有紫砂陶盆、釉陶盆、瓷盆、云盆、瓦盆、水泥盆、木盆、塑料盆。
我家中常用的花盆有:
1、小黑方
小黑方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小花盆,经常用来养一些比较小型的植物,比如小型多肉,或者用来扦插也是很不错的,透气性好,扦插花卉成活率极高。
2、陶盆
陶盆是一种透气透水的花盆,用来养花是很不错的,适合养护一些怕积水的花卉,比如天竺葵、多肉等等,尤其是一些艺术陶盆,在家里摆一盆都很有档次,但价格比较贵,而且花盆也重,适合养一些大气的花卉,比如兰花、君子兰等等。
陶盆还有上釉陶盆,这种花卉颜值倒是挺高,但是透气性不好,容易积水,所以用上釉陶盆养花一定要用疏松透气的土壤,并且少浇水,避免出现积水烂根的情况。
3、瓷盆
瓷盆的透气性不是很好,但是只要有排水孔,养花也不会担心会出现积水烂根的情况。但是瓷盆比较重,女生养花不建议用瓷盆,搬动不方便。
4、加仑盆
加仑盆是一种很常见的塑料瓶,而且质量也是很不错的,只要不被暴晒,不摔坏,一般用纪念都没关系,透气透水,外观也是很美观的,用来养铁线莲、月季花等多弱都是可以的。
5、瓦盆
瓦盆也是一款透气透水的花盆呢,用来养多肉、君子兰等花卉都是很不错的,但是瓦盆外观不好看,而且也比较重。
6、青山盆
青山盆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塑料盆,外观比不上加仑盆,但是透气性好,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2. 中国盆景有哪些流派
川派,岭南派,扬派,苏派,海(沪)派,没有听说八大流派,可能有哪个不甘寂寞的也想挤进来。
1.岭南派(特点是苍劲自然) 2.川派(特点是虬曲多姿) 3.苏派(特点是清秀古雅) 4.扬派(特点是严整庄重) 5.海派(特点是明快流畅)3. 我国盆景分为哪几类
中国盆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植物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巧妙结合,它是用植物、
山石等材料,经过艺术加工,种植或布置在盆中,模仿大自然优美景色的一种陈设品,
盆景根据所用植物的不同,分为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
盆景四大家:金雀、黄杨、迎春、绒针柏。
盆景七贤:黄山松、缨络柏、榆、枫、冬青、银杏、雀梅。
盆景十八学士:梅、桃、虎刺、吉庆、枸杞、杜鹃、翠柏、木瓜、蜡梅、天竹、山茶、罗汉松、西府海棠、凤尾竹、紫薇、石榴、六月雪、栀子花。
盆景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4. 中国盆景分几大类别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苏派盆景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扬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川派盆景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岭南派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1] 。
其它风格
编辑
中州风格:以果树盆景为特色
北京风格:以小菊盆景为特色
湖北风格:以“风吹式”盆景为特色
湖南风格:以大悬崖式为特色
八桂风格:大树型
福建风格:榕树盆景和配石悬崖式
5. 中国盆景分几大类型
依自然花期及生态类型分类:
1春菊,: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2夏菊:花期5月下旬至7月。
3秋菊:花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4寒菊:花期12月上旬至翌年1月。
2
/4
依瓣形、花型分类:中国园艺学会、中国花卉盆景协会1982年将菊花分类如下:第一
类 平瓣类其包括宽带型、何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第二类 匙瓣类其包括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三星、匙球型 第三类 管瓣类 单管型、翎管型、盘管型、松针型、疏管型、球管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第四类 桂瓣类包括平贵瓣、匙桂瓣、管桂瓣 第五类 畸瓣类 包括龙爪型 毛刺型 剪绒型
3
/4
依花径大小分类:
大菊:直径在18cm以上者。
中菊:直径在9~18cm者。
小菊:直径在9cm以下着。
4
/4
依整枝方式或应用不同分类:
1独本菊:一株一花
2立菊:一株数花
3大立菊:一株上有数百种乃至上千朵菊花
4悬崖菊:小菊经整枝而成悬垂状。
5嫁接菊:一株上嫁接多种花色的菊花.
6案头菊:株高通常20cm,花朵硕大。
7菊艺盆景:由菊花制作的椿景或或菊石相配的盆景。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