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分类及特征(兰花分类及特征描述)
1. 兰花分类及特征
区分兰花看花瓣、花杆
春兰:主要特征是植株矮小,叶狭带形,4-6枚集生,花单生,少数2朵。其缘有细齿,假鳞茎很小,常包存于叶茎之内,花单生,偶有2朵,莛直立而短,苞片很长,常超出子房既花柄部分。花色绿色;红绿色为主,花极香,花形多变,品种极多,主要变种有春兰,雪兰,线叶春兰。花期1-3月。
蕙兰:假鳞茎不明显,叶脉透明,晶亮。叶直立性强。株叶5-9枚,长25-80cm 宽1cm 叶齿粗,叶茎对折,断面呈V字形,花莛直立但稍有浪曲,多为出架,莛多花。常为5-18朵。花黄绿色,极香。花瓣小于萼片,唇瓣三裂不明显,中裂片长椭圆 形,有许多透明小乳突桩毛。主要变种有原变种惠兰,峨眉春惠,送春,花期在3-5月。冬兰或寒兰冬10—12月以及次年元月份开花;
莲瓣;亦称小雪兰,曾隶属春兰,叶狭长而弓曲,叶宽0.4-0.8cm 长30-50cm 叶中段跟叶基、叶尖端一样粗细。叶数较多:6-9片,花期在1-3月,花3-5朵,以白色为主,略带红黄,藕色脉纹明显。花瓣较薄。萼片形明显不同,萼片为三角披针形。
春剑;曾隶属春兰。叶片直立性强5-7片,边缘具锯齿,花茎直立,花2-7朵,高20-30厘米,黄绿色,紫红色,其变种有春剑原变种,软叶春剑,朱砂兰,通海春剑,花期1-3月。
建兰:也称四季兰。长根粗如筷子,常有分枝,假鳞茎微扁圆形,株形3-6枚丛生,长25-50cm 宽1.2-2.3cm 带形叶(线状披针形),中段增宽而平展,先端顺尖或钝尖,主脉居中,明显后凸,叶齿极细而不明显,端部叶齿有锐利感。叶薄革质,叶色黄绿色,富光泽,叶背相对较粗糙无光泽。
2. 兰花分类及特征描述
常见的兰花大类上包括中国兰和洋兰,具体如下:
① 中国兰。多为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寒兰、建兰和墨兰等。这些种类虽花小不鲜艳,但芳香、叶态优美,深受中国、日本人们的喜爱。
② 洋兰。多为附生兰,如卡特兰、石斛兰、蝴蝶兰、兜兰、文心兰、万带兰和指甲兰等。这些种类花期较长,花大而色艳。
3. 兰花的种类及图片和名称大全集
1、春季开花类,又称为春兰。主要品种有:宋梅、西神梅、龙字、翠一品、汪字、翠盖荷、迎春蝶、笑蝶、文团素、月佩素绿等。
2、夏季开花类,又称为夏兰。主要品种有:蕙兰、台兰等。
3、秋季开花类,又称为建兰。主要品种有:建兰、漳兰、魫兰等。
4、冬季开花类。主要品种有墨兰、寒兰等。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兰花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它的观赏价值很高。兰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绿、黄绿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为名贵。兰花的香气,清而不浊,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兰花的花姿有的端庄隽秀,有的雍容华贵,富于变化。兰花的叶终年鲜绿,刚柔兼备,姿态优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叶胜看花”。这首诗就是用来形容兰叶婀娜多姿之美。置几盆兰花,点缀室内,顿觉生意盎然,花开之日,清香阵阵,会使你感到生机勃勃,心旷神怡。
4. 兰花花型分类
按花瓣形状兰花品种有以下这些:
①梅瓣类:宋梅、西神梅、方字、逸品、天章梅、集圆梅、蔡梅素第一圆、玉梅素、绿英梅、吉字、天兴梅、翠云、贺神梅、翠文、元吉梅等。
②水仙瓣类:龙字,翠一品、春一品、蔡仙素、后集圆、宜春仙。
③荷瓣类:郑同荷、绿云、张荷素、翠盖荷、宪荷等。
花瓣和萼片,全为淡绿或黄绿色称为“素心”,花形特殊称“奇种”,花色鲜艳称“色花”,叶上产生白色、黄色条纹或斑块的称为“叶艺兰”。
5. 兰花的分类及图片
蕙兰是继春兰之后位于第二位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国兰,留存至当今的传统品种较多,经过人们的甄选,把‘程梅’、‘上海梅’、‘关顶’、‘元字’、‘染字’、‘大一品’、‘潘绿’和‘荡字’定为蕙兰的老八种,而把‘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梅’、‘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和‘荣梅’定为蕙兰新八种。
6. 兰花分类特征的书籍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会稽内史王羲之和亲朋好友谢安、孙绰等人在兰亭聚会,进行修禊活动。兰亭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3公里处的兰渚山麓,这里绿水青山、风景优美。
修禊是古代一种民俗,在三月初三(上巳日),人们到水边祭祀、洗濯,可以祓除不祥。王羲之等人举行过修禊仪式以后,又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娱乐形式,即人们坐在清流激湍的小溪两边,将盛了酒的觞(古代的酒杯)放入弯弯曲曲的溪水中顺流而下,觞在谁面前停留,谁就得作诗并饮酒,如作不出诗还要罚酒。
这次活动有11人各作诗两首、15人各作诗一首,共成诗37首,还有16人没有作诗,被罚了酒。这37首诗被编成诗集《兰亭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写了序言,这篇序言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或“禊帖”。
《兰亭序》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但它对后世影响更大的是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东汉到魏晋,中国的实用文字已经由隶书过渡到楷书,但时间还不太长,楷书文字系统(楷、行、草)的审美观正在形成,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书法家们开始用新的美学观自觉地进行书法艺术创作。
王羲之们成功了,东晋书法家以他们的艺术创作实践开创了书法艺术新的天地,一门新的艺术形式成熟了,一批精美的书法作品诞生了。王羲之被后代尊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就是行书《兰亭序》。南朝梁武帝萧衍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兰亭序》的书法受到人们高度评价,王羲之本人也非常喜爱,他想重新写一遍,可是无论他怎样写,也不如当初写的这一篇。
我们欣赏《兰亭序》,就是一次美的享受。它的书体是行书,行书不似楷书的规规矩矩,横平竖直,更显得笔画灵动流畅、韵味无穷。如黄庭坚说“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它的章法似无意安排,但匠心独运、前后呼应、一气呵成,行气贯通,气势十足。其字体结构变化多端,相同的字有不同的写法。米芾说它“二十八行三百字,之字最多无一似”。全帖有二十个“之”字,虽不能说没有相似的,但最少有十几种不同的写法,并且个个生动漂亮。
《兰亭序》问世以后就受到人们的推崇,成为无价之宝,王羲之的后人把它珍藏起来,秘不示人。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为了得到《兰亭序》,他就派了一个叫萧翼的官员,从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徒弟辩才那里,把《兰亭序》骗到手。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以后,让宫廷中摹写碑帖的高手和善于书法的大臣临摹了多本,把《兰亭序》的摹本分赠与亲信大臣,而《兰亭序》的真迹只供唐太宗个人赏玩。据说唐太宗死后,将《兰亭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入陵墓,从此《兰亭序》真迹便从人间消失。
现在我们见到的《兰亭序》墨迹有好几个版本,分别是冯承素、褚遂良和虞世南等人的摹本。这几种版本在细微处不完全相同,但都多少保留了王羲之书法的特点和精华,是我们欣赏和学习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珍贵素材。
7. 兰花的分类和特点
兰属的花分为花萼和花瓣两轮,外轮为花萼、内轮为花瓣。均为3片。兰花中花瓣的一枚特化为唇瓣,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蕊上,称为合蕊柱或蕊柱。是区别兰科与其他科植物的主要特点。
1.花葶和花序----花葶(花莛俗称“花箭”,由假鳞茎基部生出。每假鳞茎上通常只生一枝,有时也有多枝的。每一丛兰草中常常出现多个的花葶,花葶以细而高为佳,矮缩被叶遮挡则不佳。春兰、惠兰若越冬时气温偏高,则开花时花葶不能伸长。花朵按一定顺序生长在花葶主轴之上,叫做花序。兰属植物少数如春兰为单花外,其余为多花。兰属花序都是总状花序。大部分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的花序都是直立的。一般花序高出于叶束之上,把花朵伸在显著的位置。半附性兰花的花序是倾斜弯曲的,如台兰、虎头兰;而附生兰花花序是下垂的,如冬风兰、硬叶兰等。
8. 兰花分类详细图解
兰花的种类很多,有上百种。如果按照兰花的总体分类,大致可分为四大种类,即春兰、墨兰、剑兰、蕙兰。然后在这四大类的基础之上,分化出很多品种来。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