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哪个寺庙有棵百年牡丹?
一、兰州哪个寺庙有棵百年牡丹?
中川牡丹园就位于中川机场高速口,占地面积1000余亩。园内荟萃了全球观赏牡丹优良品种500多个,紫斑牡丹是中国牡丹仅存的野生原种,这里的紫斑牡丹品种达300个,牡丹总数量100多万株。在牡丹园的北面,有一处红墙灰瓦的寺庙建筑群,这就是灵丹寺。
二、世界各国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国花牡丹(未定)、智利国花百合花、英国国花玫瑰、意大利国花雏菊、新西兰国花桫椤、新加坡国花卓锦、西班牙国花石榴、坦桑尼亚国花丁香花、孟加拉国花睡莲、日本国花樱花和菊花、墨西哥国花仙人掌、美国国花山植花玫瑰、肯尼亚国花肯山兰、荷兰国花郁金香等。
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而花更是美的象征,每一个事物都会有一个独特的特征代表着他,此外也会有另一个具有相同寓意的事物代表他。同样的,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个象征他们的花朵,我们称之为国花,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
1、中国国花——牡丹/梅花(未定)
很多人说中国的国花是牡丹,其实中国的国花并不是牡丹。至今,中国的国花还没有确立。中国人还在纠结是选牡丹作为国花,还是选梅花作为国花。牡丹代表的是雍容华贵,梅花代表的是坚强不屈,这两种代表都是中国人自古就有所追求的。
2、朝鲜——天女木兰
天女木兰花的花、叶、茎均含芳香油,可提取高级香料。这种天然香料可广泛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卷烟、糖果、化妆品,是增香剂中的最佳品。天女木兰花除具有特异芳香外,清白美丽,花期长,所以又是绿化、美化庭院的珍贵观赏树种。天女木兰花的木质也很优良,可做家具、农具和雕刻用材。
3、日本——樱花和菊花
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其实日本的国花是菊花。菊花是日本皇室所定的,想具体了解这段历史建议大家看一本美国作家所编写的《菊与刀》,这本书是研究日本文化十分著名的书。
4、韩国——木槿
木槿花,即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的花,又名白槿花、大碗花。木槿花多色艳,非常美丽,花似锦葵,白色、粉紫色到紫色,基部一般深红色,某些品种有重瓣花。是作自由式生长的花篱的极佳植物。因生命力极强,所以象征着历尽磨难而矢志弥坚的性格、红火、念旧、重情义。
5、老挝——鸡蛋花
鸡蛋花花语:孕育希望,复活,新生。鸡蛋花花期是五月到十月,它没有神秘的传说,没有优雅的气质,高贵的芳姿,却有着很简单的外表---用五片花瓣组成了一个清新,充满希望的花语。在中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
6、缅甸——龙船花
龙船花原产中国南部地区和马来西亚。在17世纪末被引种到英国,后传入欧洲各国。龙船花株形美观,开花密集,花色丰富,终年有花可赏。是重要的盆栽木本花卉。广泛用于盆栽观赏。
7、马来西亚——扶桑
“扶桑”是马来西亚的国花,不过那里叫“大红花”。马来西亚人把“大红花”当作马来民族的热情、爽朗的象征,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8、印度尼西亚——毛茉莉
茉莉花在菲律宾人民心目中是纯洁、热情的象征,是爱情之花,友谊之花。菲律宾人称茉莉花为“山巴一吉塔”,这是青年男女表示爱情的用语,意为“爱的誓言”,所以茉莉花也称“誓约花”。
三、高考古诗原文及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 张在 南邻北舍牡丹开,年少寻芳日几回。 唯有君家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 (1)“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请具体说明这句诗含有哪两层意思。(4分)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回答。(4分) 其参考答案分别是: (1)一层意思是就老柏树自身而言,表现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自己原有的风姿;另一层意思是就观赏者而言,表现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的态度,即使是春风吹来的时候,人们也不去关注它。(两层意思各2分) (2)主要是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趋之若鹜来反衬对老柏树的视而不见,突出了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以姿色取悦迎合世俗的精神品质的赞叹。(“反衬”或“对比”1分,分析到位3分。) 对此答案,我觉得有几处严重误读甚至误导。对该诗没有真正理解到位。 先审读诗题。诗题是《题青州兴龙寺老柏院》(一说《龙兴寺老柏院》)。兴龙寺也好,龙兴寺也罢,应该是寺院。寺院居住的自然是和尚了。和尚与世无争,是超越尘世之外的人。那么,他们的清静自修,独来独往,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就不应该叫做孤独寂寞,而应该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从容。 再结合所写之物的象征意义来理解。作者有意将人们欣赏牡丹和不来寺院看大柏树对比展现,借以突出大柏树的品质。牡丹的意象很明显,那是一种富贵花;人们欣赏牡丹,除了看花赏春的本意外,这里因为对比了寺院中的古柏,其象征意义就是指世俗之人对功名富贵的孜孜追求。而寺院、古柏的意象呢?寺院本身就是超然物外的象征,而古柏四季常青,不随外在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即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不为世人的追捧或者贬抑而改变内心,它又生长在寺院中,当然应该是超然物外、从容淡定的象征了。因此,前面写世俗人们对牡丹的赏爱,表现世俗之人对功名富贵的积极追求;而后面写“君家”(寺院主人家)老柏树的“春风来似不曾来”,前后对比,借物写人,既突出了寺院主人的超然淡泊,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在意人世荣辱得失的人生态度的欣赏与向往。 综上两点可以说,(2)中所说的“突出了老柏树孤独寂寞的处境”,是对意象特点理解不当的严重的误读。 另外,从写作的对象看,作者赞赏的是寺院中的大柏树,写牡丹是为了烘托老柏树本身的精神品质和气度,而不是为了批评人们对它采取的态度。因为,它根本就不在乎人们的态度。即感受着“春风来似不曾来”的对象是老柏树,归纳此句的含义应该围绕着老柏树,而不是他人或环境。据此我认为,(1)中所说的“表现人们对它视而不见的态度,即使是春风吹来的时候,人们也不去关注它”,是对象错误的严重误读。 另外,关于(2)中表现手法的回答,我认为,“衬托”“对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应该有其他的回答。如双关,(1)题既然说“春风来似不曾来”有两层意思,那么从修辞手法看有双关;而修辞手法是表现手法的一种。再如象征,如牡丹象征富贵,寻芳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老柏树象征寺院主人等,这应该也是正确答案。 据此,我认为: (1)“春风来似不曾来”的两层意思是:①一层意思是就老柏树自身而言,表现老柏树不受自然条件的干扰,无论春风来还是不来,它都始终保持自己原有的四季常青的风姿;②另一层意思是兴龙寺主人从容淡定,荣宠(春风)不惊。 (2)衬托(对比),这首诗用世人对牡丹的趋奉和欣赏来反衬(对比)老柏树在春风到来之时保持这原有的姿态,突出了老柏树的超然物外、从容淡定,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不受环境影响,淡定从容精神品质的赞叹。 (或)双关,“春风来似不曾来”既写老柏树四季常青,不受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又突出了寺院主人淡定从容的高尚品质,一语双关。 (或)象征(以物喻人),如牡丹象征富贵,寻芳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老柏树象征寺院主人等。 (或)托物抒怀,如借老柏树在春风到来时依然保持自己原有的风姿,抒发了对超然物外、淡定从容品质的歌颂和向往。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