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株高度(花卉植株高度标准)
1. 花卉植株高度标准
我个人感觉这个花瓶用多高不光是看植物的高度,还要看植物的体积和重量,如果是瘦高的植物比较轻的,比如说富贵竹,麦秆腊梅枝用10-15厘米的花瓶也可以,如果体积大比较重的花卉建议选15-20高的花瓶,这样不容易侧翻。比较大的花有瓶口支撑着也不会耷拉着!
2. 植物种植设计规范
植物的生存环境是土、水、光、温。盆栽花卉也不例外。
(1)
土:土是每一种植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特别是盆栽的绝大部分花卉,都需要富含多种矿物质的土壤。
一般来讲,土有三大类型:即酸性土(PH值小于7)、中性土(PH值等于7)、碱性土(PH值大于7)。南方花卉多为喜酸性土的花卉和中性花卉,喜碱性土的花卉较少。南方盆栽花卉的土壤PH值一般在5.5至6.5
之间较适宜,花卉长势好。
下面介绍几种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松、透气、保水、保肥、不积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岩发育的山砂质红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几种。其它两种需要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质土和砂质红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龟背竹、绿萝、绿巨人、鹅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红、绿宝石)等,称为双性土。又如:人工菌废料(必须是玉米杆粉碎料或米糠、豆糠料)塘泥或山地砂红、河砂或珍珠岩,以3∶2∶1
的比例混合均匀的栽培土,栽培巴西铁(香龙血树),多种兰花、天鹅绒、竹芋等。含有氮(N)磷(P)钾(K)钠(Na)钙(Ca)等多种无机盐、杀菌剂、植物纤维等多种花卉所需的养料,一次性栽培可长时间不需要施追肥换土,是理想的室内花卉栽培土。
(2)
温度和光照:各种植物因海拔各异植物的分布也不同,形成了每种植物的适生区域(小区环境),小区环境的不同,花卉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时数也各异。从热带引至亚热带种的假槟榔、斑玛、曼绿绒、发财树等,在热带地区适于室内外栽培,移至亚热带,由于紫外钱的照射强烈,夏季易灼伤;冬季易被霜冻冻坏,无法在野外越冬,必须移入大棚或室内。
(3)
水:水是植物的命脉,每种植物对水需求各异。如:兰科、茶科、禾本科三大科植物,每一科中的某几种植物需水相似,但从大科来讲又各有不同。兰科植物是阴性花卉,茶科植物是半阴性,这两个科的花卉对水的需求量比禾本科要少一些,禾本科花卉植物绝大多数呈阳性花卉,科内不同品种的花卉植物对水份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滇中地区,花卉的水份供给,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春末夏初至秋末冬初这一段时间,气温较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增,浇水应选择早晚,避免灼伤。室内花卉由于这段时间空气湿度大,室内叶面的蒸腾量较小,10天左右才需浇一次透水。从初霜冰到来之时至翌年春来(即倒春寒)这段时间,空气干燥,温度低,水温相对较低,浇水应尽量选择晴天下午。室内观叶植物的浇水要特别小心,浇室内花卉的水温必须在25℃-38℃之间,才能使用。
二、花卉的繁殖
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1)
;是通过有性(受精)过程得到种子,用于繁殖新个体。要得到优良种子必须有优良的双亲植株,并对优株采集到的种子进行合理的贮藏。有的必须随采随播。如:、黄兰、树蕨雪松、臭椿等。贮藏的种子必须放在荫凉、通风、干燥的房内。松、杉、柏、和的种子,贮藏以一年为限。的种球以半年为限,如香雪兰、白合、晚香玉(草本)、唐昌蒲等。
(2)
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方法有:扦插、分根、压条、嫁接、组培等,使其成为一个新植物。三角梅(叶子花),多种木瓜海棠、樱桃、五色梅(3种)、夹竹桃、月季、玫瑰、刺柏、黄杨、蔷薇、栀子花、竹类、紫薇等。无性繁殖花卉品种,会因季节变化而影响成活率。竹类、本报特约记者科、三角梅、夹竹桃、迎春花、紫腾、紫薇等春季成活离较高,秋后至立立前以蔷薇科、杨柳科成活率较高,三角梅到秋后繁育成活率就很低。为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下列激素,即:生花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α-奈乙酸、吲哚丁酸、乙稀和生长延缓剂等。
3. 植株的高度
绿萝柱的高度没有什么确切要求,它决定了植株盆景的高度,一般可以选择80公分到1米的,摆放起来比较好看,既能让绿萝进行攀爬,在装饰作用上又不会太突兀。
4. 花坛植物高度
可以坐人后树地花坛一般45至50公分。这个高度刚好成人坐着不吊脚,也不屈脚,又有足够的坭土种树。
5. 花卉植株高度标准是多少
花坛高度一般为10-15cm最高一般不超过40cm,宽度为10-15cm,具体视花坛大小来定,种植土厚度视植物种类而异,草本1-2年生花卉,保证20-30cm土壤,多年生及灌木一般为40cm厚的种植土层;在花坛设计方面应与整个园林植物景观,建筑格调相一致、相协调,才可能得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6. 园林植物高度
景观设计是结合室外场地的地形条件进行设计,其内容包括绿化,小品,建筑小品(如亭、阁等等),水面,小路等等,没有高度限制,是根据景观所需的空间序列,视线引导,景致层次,构图要素等因素确定。
7. 花卉植株高度标准表
通常情况下绿化树最高不会超过10米,多数小区的树不会高过三楼,应该不会被遮挡住。
住宅小区的树木高度标准为:
1、树冠外缘距居民住宅主要采光面窗户直线距离2米内,影响住宅通风采光的,以疏剪、修枝为主,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可以在居住区内迁移;
2、树冠外缘距居民住宅主要采光面窗户直线距离2米外,影响住宅通风采光的,以疏剪、修枝为主,原则上不予迁移。
8. 花卉植株高度标准图
1、高度大于50cm的花盆大多适合种植植株比较高的植物,比如虎皮令箭,大叶绿萝,常春藤,吊兰。一般情况下都是养墨兰,平安树,非洲茉莉,米兰,栀子花,茉莉花
2、低于50cm高度的花盆,适合种植兰花类、悬崖菊以及卧干式和悬崖式的树桩盆景;
3、其实很多高大深的花盆,是不能够全部填满土栽花的。大多数都是浅土的植物。在高盆里种花的最好方法是套盆,不管种什么花,也就是说在大盆里种小盆。这不仅可以减少使用土壤,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渗透性,不容易积水。
9. 植物种植标准
茶叶是现在每家每户的必备饮品,是招待客人的必须品,并且中国的茶道文化历史悠久。尤其是喜欢喝茶的人们,围着茶桌谈经论道。茶水是很好的调理身体疾病的饮品,可以清楚肠道的垃圾,在养生的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现在就来学习茶叶的种植技术。
一、茶树种植
1.茶园选择
若是荒山、荒坡,只要成片地生长有铁芒箕、映山红、油茶、松树、杨梅等植物的一般呈酸性,可以种茶;
茶树是深根作物,其根系发达,根系的垂直深度可达1米以上,其中吸收根主要分布在0-50厘米土层;因此深厚的土层是创造茶树根深叶茂的先决条件。一般要求茶园土壤土层深度至少在60㎝以上,并且底土无硬盘层。
一般选择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最高不能超过1600米。坡度最好选在25℃以下的坡地及丘陵地区,高山陡坡也不要超过30℃。
2.移栽定植规格
(1)定植规格:双行双株,大行距150cm,小行距0.33cm,窝距35cm,即150㎝×33㎝×35㎝。每亩植苗4000株左右 。
(2)移栽要领: 移栽时,茶苗根部先打新鲜黄泥浆,放入茶苗并让根系铺开,回填深层土壤覆盖,用脚踩紧土壤。
分层填土踩紧2至3次,盖土深度一定要达到13~17厘米,确保栽深栽紧。移栽后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中小叶品种留5~7片叶,大叶品种留3~5片叶,保证修剪后茶苗露土部分最高超过15厘米。注意四不栽“地不平不栽,土不碎不栽,土不潮湿不栽,病弱苗不栽,晴天烈日不栽”。
二、幼苗期管理
(1)抗旱、防冻保苗:茶苗移栽后,要保持茶园土壤湿润。一周内无雨,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此外,培土壅根、茶园灌水等对预防冻害,也有很好效果。
(2)茶园行间铺草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抑制杂草生长、稳定土壤的水热变化、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3)补苗: 新建茶园,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窝断行现象,必须抓紧时间在建园1-2年内将缺苗补齐,否则难以补上。最好采用同龄茶苗补,补植后要浇透水。
(4)勤除杂草: 茶苗移栽后要及时除草,用手拔除茶苗附近杂草。
三、定型修剪
第一次定型修剪:
当移栽茶苗高达30cm以上,茎粗3mm以上时,在离地面15-20cm处留1-2个较强分枝,剪去顶端新梢。
第二次定型修剪:
在上次修剪后一年进行。用整枝剪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5-20cm,剪后茶树高度为30-40cm。修剪时注意剪去内侧芽,保留外侧芽,以促使茶树向外分枝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
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若茶苗生长势旺盛也可提前。用篱剪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即离地面40-55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促进骨干枝正常生长。
四、投产茶树修剪
(1)轻修剪
轻修剪目的:刺激茶芽萌发,解除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使树冠整齐、平整,调节生产枝数量和粗壮度,便于采摘、管理。
修剪时间:秋茶停采后的11月上旬-11中旬进行
修剪方法:茶季结束后剪去3-5cm树冠,修剪宜轻不宜重,否则会推迟春茶开采期,造成春茶减产。
(2)深修剪
每隔4-5年一次,剪去树冠10-15cm枝叶,留高80-90cm,可在春末夏初成或年底(3月、11月)
修剪的枝叶有机质含量很高,养分含量丰富,是茶园很好的有机肥源;每年修剪的枝叶应设法归还土壤,可直接作肥料深翻入土壤,也可直接铺于土壤表面。
(3)重修剪:对象是未老先衰的茶树和一些树冠虽然衰老,但骨干枝及有效分枝仍有较强的生育能力、树冠上有一定绿叶层的茶树 。
常用的深度是剪去树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离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干枝 。
(4)台刈:茶树必须是树势十分衰老,采用重修剪方法已不能恢复树势,即使增强肥培管理产量仍然不高,茶树内部都是粗老枝干,枯枝率高,起骨架作用的茎秆上地衣苔藓多,芽叶稀少,枝干灰褐色,不台刈不足以改变树势的茶树。一般采取离地面5~10cm处剪去全部地上部分枝干。
台刈要求切口平滑、倾斜、不撕裂茎秆,必须选用锋利的弯刀斜劈或手锯锯割,也可选用圆盘式割灌机切割。尽量避免树桩被撕裂,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虫,而且破裂部分会有较多雨水滞留,影响潜伏芽的萌发。
五、施肥
追肥:
1.定植当年9月,亩施茶叶专用肥5kg。
2.第二年亩施茶叶专用肥1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3.第三年亩施茶叶专用肥25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4.第四年亩施茶叶专用肥30kg,即3月、6月、9月分3次施。
5.投产后,每年每亩施不少于40kg茶叶专用肥。
追肥施肥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开沟离树体20公分,沟深不低于5-10cm,施后盖土。
基肥:每年11月中旬结合冬季深耕把杂草、枯枝、表土等杂物与有机肥1000kg,同时配施茶叶专用肥,开沟深施,沟深宽不低于25cm,施后盖严。
六、采摘
幼龄树:当三次定型剪后,树高70cm以上时,新梢长
一芽五、六叶以上时,实行采高养低、采中养边,摘去顶端一芽一二叶,留3-4叶,着重养蓬。
成龄树:采高留低,采主枝留侧枝,采中间留两边,以采为主,采养结合。
10. 种植体长度选择标准
种植体之间至少3mm,种植体和邻牙之间至少1.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