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形态的主要特征(三七性状描述)
1. 三七性状描述
能。
三七粉为中药材三七的炮制品,取三七洗净,干燥,研细粉而得。
三七的入药部位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三七入药部位的性状特点: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 cm,直径 1~4 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
2. 三七性状描述是什么
1、科属来源不同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主要生产于云南文山州,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种植,但量很少。而费菜则是景天科植物,在全国各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2、性状不同
三七七分喜阴,三分喜阳。它的天性比较娇贵,不耐寒暑,对于其生长环境的气候、土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费菜则不同,土三七喜阳,耐旱,对于盐碱的承受力也是很强的,其生命力也远远高于三七。
3、味道不同
三七刚入口会比较苦,含着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受到甜味,同时也不会有其他辛辣、酸麻的味道。而费菜味道甜中带有一点苦,还有一种酸味,过量误食还会造成人体内部肝损伤。
4、外观不同
三七的叶片有七片,花成熟后会有红籽。外表有分杈,每杈的外形都像一个手掌一样,叶形比较宽大,身量也比较苗条。而费菜呈现茎圆柱形,表面呈现为灰棕色。由于其质感偏脆,所以比较容易折断。
总的来说,费菜和三七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三七可以作为中草药用药,费菜却不能,甚至过量食用费菜还会对人体内部肝脏损伤。所以,日常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区分清楚三七和费菜。如果自己区分不清,最好还是去专业地方购买,不要自己采药用。
3. 三七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三七的性状是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种皱纹和支根痕,而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木部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厘米,直径1~4厘米左右。三七的功效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滋补壮阳,同时还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氧化、有降血脂、降血糖等。
特征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主根肉质,多呈短圆锥形。根茎短粗,俗称“羊肠头”。地上茎直立,光滑无毛,单生,不分枝,有纵条纹。掌状复叶3-6片轮生茎顶,具长柄;小叶3-7片,长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5厘米,边缘具细锯齿,两面脉上有刚毛。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花多数,两性,初开时黄绿色,盛开时白色;花萼、花冠各为5枚。浆果肾形,成熟时鲜红色,内有白色种子1~3粒,多为2粒,扁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4. 三七性状特征
藤三七较性喜湿润,耐旱,耐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根系分布较浅,多分布在10厘米以内的土层。
根系好气性较强,在茎蔓分枝处易发生气生根,因此,以选择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栽培为宜。
藤三七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7~25℃,在华南地区可终年生长,其耐寒能力较强,能忍耐0℃以上的低温,但霜冻会受害,在-2℃以下的气温地上部分会冻死,但翌年地下部块茎或珠芽可萌发出新株。在35℃以上的高温下,病害严重,生长不良。在炎热的夏季,藤三七生长缓慢,叶片小,产量低,品质差。生产实践表明,在水源充足、有遮光的条件下,植株能顺利越夏。
藤三七对光照要求较弱,耐阴,在遮光率为45%左右的遮阴棚中生长良好
5. 三七性状描述不妥的是
1、科属来源不同。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主要生产于云南文山州,其他地方虽然也有种植,但量很少。而土三七则是景天科植物,在全国各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2、性状不同。三七七分喜阴,三分喜阳。它的天性比较娇贵,不耐寒暑,对于其生长环境的气候、土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土三七则不同,土三七喜阳,耐旱,对于盐碱的承受力也是很强的,其生命力也远远高于三七。
3、味道不同。三七刚入口会比较苦,含着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受到甜味,同时也不会有其他辛辣、酸麻的味道。而土三七味道甜中带有一点苦,还有一种酸味,过量误食还会造成人体内部肝损伤。
4、外观不同。三七的叶片有七片,花成熟后会有红籽。外表有分杈,每杈的外形都像一个手掌一样,叶形比较宽大,身量也比较苗条。而土三七呈现茎圆柱形,表面呈现为灰棕色。由于其质感偏脆,所以比较容易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