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鲜花分类 >

兰科植物的生长类型(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

更新:2023-05-12 10:48归类:鲜花分类人气:85

1. 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

兰属的花分为花萼和花瓣两轮,外轮为花萼、内轮为花瓣。均为3片。兰花中花瓣的一枚特化为唇瓣,雌蕊和雄蕊合生在一蕊上,称为合蕊柱或蕊柱。是区别兰科与其他科植物的主要特点。

 1.花葶和花序----花葶(花莛俗称“花箭”,由假鳞茎基部生出。每假鳞茎上通常只生一枝,有时也有多枝的。每一丛兰草中常常出现多个的花葶,花葶以细而高为佳,矮缩被叶遮挡则不佳。春兰、惠兰若越冬时气温偏高,则开花时花葶不能伸长。花朵按一定顺序生长在花葶主轴之上,叫做花序。兰属植物少数如春兰为单花外,其余为多花。兰属花序都是总状花序。大部分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等的花序都是直立的。一般花序高出于叶束之上,把花朵伸在显著的位置。半附性兰花的花序是倾斜弯曲的,如台兰、虎头兰;而附生兰花花序是下垂的,如冬风兰、硬叶兰等。

2. 兰科花卉的形态特征有

1、茎:兰花的茎是假鳞茎,形状多是卵球形、椭圆形和梭形。

2、叶:叶子从假鳞茎的基部生长出来,一般是带状,也有一些是倒披针形和狭椭圆形。

3、花:兰花的花瓣和花萼区分不明显,共有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三片,下部的一片为唇瓣,相较于其他两片更大一些。雄蕊、雌蕊和柱头合成为蕊柱,这是兰科植物的一大特征。

3. 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它有哪些虫媒花特征

异花授粉能掩盖不良突变,有利于适应变化的环境条件,提高后代的生命力。为能实现异花授粉,植物采取了许多进化策略,如单性花(单性同株、单性异株等)、雌雄蕊异熟(同一两性花的雄蕊和雌蕊在不同时间成熟)、花的特殊结构(如萝摩科植物、兰科植物的花粉块、菊科植物花柱上的扫粉刷等)、传粉方式(风媒、虫媒、鸟媒、水媒)等都有利于异花传粉。

4. 兰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形态特征

1、茎:兰花的茎是假鳞茎,形状多是卵球形、椭圆形和梭形。

2、叶:叶子从假鳞茎的基部生长出来,一般是带状,也有一些是倒披针形和狭椭圆形。

3、花:兰花的花瓣和花萼区分不明显,共有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三片,下部的一片为唇瓣,相较于其他两片更大一些。雄蕊、雌蕊和柱头合成为蕊柱,这是兰科植物的一大特征。 4、气味:有清香,甜香等多种香型。还有淡香甚至基本无香的

5. 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兰科植物最主要的形态特征在于花的特殊构造:

1.

在花的两轮花被片中内轮中央的1 片变为奇特的形状,叫唇瓣(俗称“舌”),因此花是两侧对称...

2.

由于花梗和子房的扭转或弯曲,使花的唇瓣经常处于下方的位置,成为昆虫进入花中的降落台;

3.

雌雄性器官合生成柱状体,称蕊柱,其上只有一枚雄蕊;

4.

蕊柱的正面有-—个通常凹陷的柱头;

6. 兰科植物的常见特征

百合纲一般指单子叶植物纲,当中最大的科是兰科,兰科植物是百合纲中最进化的类群, 兰科植物进化出一些自身非常独特的花部形态特征:

第一,特化的唇瓣,既能通过奇特的形状和鲜艳的色斑吸引昆虫,又可作为昆虫进入花中进行传粉的踏足板。

第二,花粉聚集成块花粉块。具有欺骗性传粉机制来实现繁殖成功。

第三,雄蓉和花柱合二为一的合蓉柱,在散布花粉的同时接受花粉,最大限度地同时行使其作为父本和母本的功能。

7. 兰科植物形态结构

兰花叶自茎部(椭球状)簇生,线状披针形两面散开,叶片中间宽两边窄,叶片都为革质(无肉质状),叶片正反面无细毛刺,正面略带光泽,叶缘大多有锯齿,一般来说,对光线看,叶片的叶脉明显。叶片的宽度、数量根据品种不同各异。

就国兰而言:春兰叶片较窄,长线状,叶片3至7片,蕙兰原种叶片线状较长,野生种达1米左右,比春兰宽一点,叶片粗糙,叶脉较多且明显。建兰,叶2-6枚丛生较柔软,长30-50cm,宽1-1.7cm,略有光泽,先端渐尖,边缘有不甚明显的钝齿,收尾教急。墨兰叶片手感和建兰差不多,但较宽,犹如虎头兰一样宽。

扩展资料:兰花的形态特征: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兰花各器官特征

  根:根的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部分,最外层为包围全根的根皮组织,主要起着吸收和保护水分的作用,根皮之内为皮层组织,皮层细胞都是活细胞,有的含有针状结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当肉质根折裂时,其中有一粗约0.1厘米的黄白色纤维梗,称为中心梗,不易折断。兰根内贮丰富的水分和养料,有兰菌与它共生, 借此得到更多养料,促使繁茂。附生兰(气生兰)的根被比地生兰的更为发达,呈圆柱状,可攀附在树木、岩石表面生长。

  茎:兰花的茎具有储蓄养分及水分的功能, 如卡特兰、石斛兰等,具有粗大肥壮的“假鳞茎”, 因此较为耐旱。蝴蝶兰的茎很短, 所以不耐乾旱。万代兰的茎呈木质化, 水分及养分均存于肥厚的叶片里。拖鞋兰由于没有明显的茎储存水分及养分,叶片又薄,若长期干旱, 很易就会枯死。

  叶:兰花叶片的形态依原生环境的不同各有变化, 其构造由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间的叶肉组织所构成, 有明显的海绵组织, 通常喜爱强光的兰花, 它的叶片较肥厚、直立, 质地较坚硬, 如卡特兰(嘉德利雅兰), 万代兰, 相反; 喜爱弱光的兰花, 它的叶片面积较大, 质地较薄而下垂, 如

8. 兰科植物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1、茎:兰花的茎是假鳞茎,形状多是卵球形、椭圆形和梭形。

2、叶:叶子从假鳞茎的基部生长出来,一般是带状,也有一些是倒披针形和狭椭圆形。

3、花:兰花的花瓣和花萼区分不明显,共有内外两轮。其中内轮有三片,下部的一片为唇瓣,相较于其他两片更大一些。雄蕊、雌蕊和柱头合成为蕊柱,这是兰科植物的一大特征。

上一篇:植物科类型(50种常见植物科属) 下一篇:怎么在网上求购种苗(买种苗上什么网)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