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树养殖方法(松树伞养殖)
1. 松树伞养殖
松伞蘑生于松树林中地上,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有"素肉"之称,深受人们喜爱。松伞蘑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铁等矿物质;同时含有大量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经常食用对增强人体抵抗力、软化血管都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松伞蘑:"素肉" 松伞蘑又称红蘑,松树伞,学名血红铆钉菇,别名红蘑、松树钉。生于松树林中地上,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有"素肉"之称,深受人们喜爱。
松伞蘑菌盖肉质,初期近钟形至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盖面湿时粘,干后有光泽,红褐色。
松伞蘑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钙、铁等矿物质;同时含有大量的粗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经常食用对增强人体抵抗力、软化血管都可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深受人们喜爱。
美颜健肤选择松伞蘑 松伞蘑是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是非常珍稀的菌种。
松伞蘑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松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抗肉瘤。因此,它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
2. 伞树的养殖
鸭掌木又称伞树、鸭脚木、鹅掌柴,能耐弱光条件,喜半阴,非常适合作为室内栽培植物。那么,鸭掌木怎么养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鸭掌木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
鸭掌木的养殖方法
1、土壤:鸭掌木要求土质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盆栽一般可选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加1/4左右的河沙或珍珠岩混匀配制,为使其肥沃另加少量饼肥末作基肥。
2、水肥:春、夏、秋三季,每隔3~4天要浇水一次,水分不宜太多,否则会使根部积水腐烂。夏季生长期可适当每周进行一次施肥,用氮、磷、钾等混合的肥料进行养殖。每年的春季,鸭脚木的新芽萌发前要换盆,去掉植物的旧土,换新的。如果植物是多年老株,在养殖的时候,需要适时进行修剪或者换盆。
3、阳光:鸭掌木喜半阴,宜放在明亮散射光下莳养。光线适宜时叶色油绿明艳,可较长期欣赏。冬季可将其移放到南窗附近培育,使其多接受些阳光照射则叶色光亮。最好每年春、秋两季将花盆移至室外通风良好和适当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但室外养护期间一定要避免阳光曝晒,否则叶片易枯黄,降低观赏价值。
4、温度:鸭掌木不耐寒,冬季室温需保持在10℃以上;若室温长时间低于8℃,叶片就会逐渐枯黄;温度降到0℃以下则叶片脱落,茎枝干枯而死。所以,冬季养护保持适宜温度很重要。
5、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另外,红蜘蛛、蓟马和潜叶蛾等危害鸭掌木叶片,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
鸭掌木的养殖注意事项
1、养殖环境温度适宜、旱涝适宜,浇水及时即可。光照时间要保证,扦插成功的小株不要急着换盆,要等长势明显后再换盆,夏季要在叶面喷水。
2、每年换盆。在养了一年以后,鹅掌柴盆中土壤的养分基本都会被吸收殆尽,这时需要给它换上新的养分足够的盆土。
3、及时修剪。鹅掌柴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很容易长得很密集。这时需要及时修剪,剪掉过密枝以及徒长枝,保证剩下的纸条有足够的养分供给。
3. 松树伞可以人工种植吗
这种一般当然都是春天至夏天这段时间空气潮湿的时候就容易长蘑菇啦。不管是什么样的蘑菇,大部分都是在这个五月份左右,比如从三月份到这个七月份都是比较多的。
松树伞
各地俗名:松丁蘑、松蘑、松伞蘑
形态特征:幼时为半球形,以后展开,呈山丘形,成熟后变为盘状,中部稍凹陷。表面赤褐色,光滑,边缘稍内卷。菌柄圆柱形,与伞同质,比伞面色淡,中实。
生态分布:山区和半山区均产,秋季,生于松林下
4. 养殖松树伞蘑菇的条件
不能。
松树菌是目前还无法人工培植的野生菌。松树菌在生长时除了需具备一般蘑菇的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松树菌的外形是黄褐色,一般在重阳节后,从松树下面长出,是一种无公害的野生食用菌。一般棕红或墨绿色的松树菌是蘑菇中的上品,但这种松树菌不常见。
5. 松树伞蘑菇有养殖的吗
松蘑七天出一茬,松蘑一般7月中旬到7月底第一茬生长。生于松树林中地上的杂草丛林之间,一般是第一茬松蘑过季后才开始生长。肉蘑也叫红蘑,松树伞,学名血红铆钉菇。东北地区别名红松蘑、松树钉。生于松树林中地上,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肉蘑目前不能人工培养,所以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绿色生态植物,且产量极低,目前在承德坝上(围场)的深山中,青龙及燕山深山中,辽西凌源地区山野中生长。
6. 松树伞生长环境
1.移植法
在发生松蘑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出10~15厘米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准备种植松蘑的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方洞,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
2.松蘑细根地表诱导栽培法
在赤松树冠范围内松土,深度7~10厘米,切断细根以促使细根增殖。在地面堆积秸枝落叶形成落叶层,使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地表下,促使细根向上生长,可增加细根与松蘑菌丝共生的机会。在未生松茸的地方取土,用4份土、加3份米糠、1份豆饼、少量尿素,堆积腐熟后,撒到落叶层上;也可结合施肥,撒一些人工培养的菌丝体,落叶层厚度下要超过3厘米,否则对细根和松蘑发育都不利。在细根和菌丝旺盛生长后,便可生长松茸。
3.赤松感染苗栽法
此法是利用被松蘑感染的3~5年生赤松幼苗作为“运载工具”,把它栽到不长松茸的地方,使母树(17~18年以上的赤松)在土中的根再感染。具体方法是选3~5年生细根多的幼苗,用水洗净根部,适当剪去部分细根,留7~8厘米长,并剪去一半枝叶,再假植在装有肥料和厚土的塑料筐内,做成塑料框苗待用。于秋或春天,以松蘑发生位置力量指示,以其外侧10~30厘米处作为接种点,先把菌丝体附近40厘米范围内落叶和腐殖层除掉,露出赤松在土壤内的菌根,把塑料菌框横放在菌根上,用厚土掩盖,防止雨水渗入。要适度掌握松蘑菌丝的感染程度,以根的一半被感染为好,若全部感染,幼苗容易死去。通常是在1年后挖出移栽。形成菌根的赤松苗,牙咬易断,并有松蘑香味。移栽地最好是20年生、有充足阳光、土层较浅、比较干燥的赤松林。在选好移栽地的松树附近(约1米)细根多的地方挖坑放入感染苗,盖上厚土,加盖落叶以防干燥。移栽后,松蘑菌丝每年向外伸展15厘米,当直径达1米以上时才能长出子实体。因此,从培养感染苗到长出子实体,需5~6年时间。
7. 松树伞人工种植技术
不是的呦~松蘑菇在黑龙江这面俗称年蘑,粘团子,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外表是黄色的。纯野生的蘑菇,人工无法养殖。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松伞蘑,俗称“松树伞”“红蘑菇”,品相是红色的,这款蘑菇交个要比松蘑菇高很多,野生无法人工养殖的食用菌。有“素肉”之称,民间很多偏方说对癌症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