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花卉按观赏部位分为(花卉分类可以根据人们赏花部位的不同分为哪些类型)

更新:2022-10-27 15:09归类:花卉种子人气:68

1. 花卉分类可以根据人们赏花部位的不同分为哪些类型

多数植物,当花器各部分形成以后,便随即开放,尤其是草本植物。花朵开放的时期,称“开花物候期”。各种植物开花物候期的迟早,通常是与植物达到花前成熟期或与成花诱导的时期有关,这些阶段开始较早的,花芽分化也提早,开花期就偏早。在杭州,一些花卉植物花芽形态分化始期,蜡梅在5月中下旬,白玉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碧桃在6月底至7月中旬。开花期,蜡梅在翌年1月,白玉兰在翌年2、3月,碧桃在翌年3、4月。

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开花期的迟早明显受播种期的限制,通常播种早的,开花也较早,因此为了使同一种植物花期较为集中,生产上非常重视按季节播种。

常常看到,当花朵发育成熟,不是立即开放,尤其是一些春季开花的木本植物,这种含苞欲放的状态,往往要维持很久;显然这是与植物种类有关。但从目前研究情况看,开花物候期也还受环境气候与栽培条件的控制。这些控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1.开花前的温度能影响开花期

多数草本植物,当花苞形成后或形成不久就开花。因此关于开花前气温对开花迟早的影响,往往并不引起重视。但在木本植物上,情况却不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多。

日本中川行夫(1972)从探求开花前的气温与开花早晚的相关关系中发现,桃树盛花前30—40天的气温高低与开花期迟早有高度的相关。从而指出,大部分果树在盛花期前40天左右的平均气温或平均最高气温越高,开花期就愈早(表3—1)。

日本铃木、丹野(1970、1972)在关于苹果开花期预测的研究中,也认为,苹果在开花前10—20天的最高气温越高,开花也越早。从而指出物候期的迟早,是与此时期内的气温的高低呈正相关。

表3—1树木种类和气温高低对开花期早晚最有影响的时期

在我国华北地区,一些落叶果树,如枣、柿、苹果和梨,须在日平均气温达5%,土温在7—8℃时,经过10—15天,花芽才开始萌发,待开放。

桂花、牡丹、杜鹃等花卉植物,其花芽形成后,又须经过一定低温时期,才能在适温下开放。如桂花的开花适温是20—25℃,可是在开放前,花苞又须经过17—20℃以下的夜间低温,才能在适温下开放。

蔬菜植物,如大白菜及甘蓝类,当花芽形成以后,也存在温度低抽薹慢,温度高抽薹快的情况。抽薹以后,花朵才随即开放。

以上事实表明,花朵开放日期是与开花前某一段时期内的气温条件密切相关。花朵发育后期或是发育成熟以后,如遇气温较高,就能加速开花过程。也说明,自花器形成至花朵开放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实现的,往往需要一个过程。那些生长在热带的植物,可能这个过程很短,而一些落叶的多年生木本植物,这个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其原因,这些原产温带的木本植物,花器形成过程或是形成以后,植株正处于秋冬季的低温时期,由于温度的限制,植物体只能处于休眠状态。在这种气候条件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这类植物在花器发育过程或花器发育成熟以后,要求通过一个低温休眠时期,然后才能进入开花的准备阶段。

那些原产于夏季炎热、干旱地区的植物,夏季进入休眠,花芽分化是在休眠期间进行,待休眠结束后才开花。如水仙、郁金香、仙客来等植物。水仙花轴伸长的适温是5—9℃,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8—20℃,如能在休眠结束后,植物体便处于这样的适温下,就有加速开花的作用。

由此指出,花芽分化的某阶段或是分化的整个过程,须在休眠期内进行的植物,它们花芽分化所要求的休眠期低温,是与开花前所要求的低温或适温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例如牡丹和杜鹃,要求2—5%的冬季低温;而当休眠解除后,又要求在15—20℃的温度下才能开花。

2.开花期的适温

花朵的开放,就是花芽的萌发,一般须经过芽膨大、鳞片开裂、芽开绽和开放等过程。花芽的萌发须有一定的温度条件,一般来讲,温度高,花芽萌发过程加速。各种植物间开花所要求的温度范围不同。

日本中原(1948)研究了一些木本植物的开花温度(表3—2)。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植物都有开花的最适温度并且落叶树的花期,由于多数是集中在春季,因而要求的温度略偏低。

表3—2日本一些果树的开花期气温

草本植物花朵开放时期,也明显受温度的控制,同样是与原产地的气温条件有关。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年生花卉,开花的适温偏高,如牵牛花、鸡冠花、凤仙花、半枝莲、茑萝等,花朵开放须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因此花期在夏秋间。而原产于温带及较冷凉地区的二年生秋播花卉,开花的适温就偏低,如紫罗兰、雏菊、金盏菊、三色堇等,温度须在5—15℃左右才开花,花期便集中在早春。一些对温度要求适中的花卉,如金鱼草、蜀葵、虞美人等,开花适温是在15—25℃间,花期在初夏。秋菊的开花适温是10—16℃,因此花期在11月,但入秋以后气温降低,影响开花质量。

由于温度对花期的这种决定性作用,因此同一品种往往因栽培地纬度条件不同,花期常作相应的变动。

例如,梅花花期平均温度在8℃,当栽植在我国西南与华南地区,花期在12月至翌年1月;华中地区,花期在2—3月;在北京花期可延迟至4月上旬。

Bingham(1957)指出,纬度每北移一度,大多数松树的开花期要推迟5天。

经常可以看到,那些春季开花的植物,当遇到3、4月间气温回升较快的年份,花期普遍要提早。若遇到早春霜冻严重,晚霜结束又较迟的年份,花期普遍推迟。这表明,即使在同一地区,花期还受每年气温变动的影响。

开花期内温度过低或是过高,会使花朵遭受寒害或热害。

一些早春开花的植物,当遇到霜冻危害,花蕾或花朵,就遭寒害,影响开放或花朵较早凋落。寒害的轻重,通常可因花器发育程度而不同,发育越完善,寒害就越重。如苹果,在现蕾期能耐-7℃低温,而开花期内,花瓣在-4℃就受冻害。雄蕊在-3℃,雌蕊在-1℃时,均受冻致死。

使花芽致死的临界低温,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植物种类、年龄、生活力,以及花芽的发育程度。冻害的机理,认为是低温促使花朵组织细胞内原生质膜的透性突然增大,从而导致细胞内含物的损失和细胞死亡(Levitt)。

过高温度能引起花芽或花朵发生热害。高温不仅使成花量减少,而且影响花器发育与正常开放。例如,四季开花的月季,在7、8月高温季节开花量减少甚至停止。高温能引起热害,主要是高温导致植物细胞衰老加速与引起原生质变性。

3.开花期光照与肥水条件

开花与气温的关系虽然最为密切,可是光照、水分和植物体内营养状况,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也都会影响花的开放。

大部分落叶树木,是在春季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的。这些植物当花芽形成后遇到日照延长的环境,开花便加速。二年生叶菜类蔬菜,当花芽分化以后,长日照及较高的湿度,能促进抽薹开花。一些草本花卉,不论是在春季长日照或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开花,都要求光照充足,开花便加速,花期也较长,这是众所周知的。

植物体内的营养水平,也影响到开花。那些营养状况较好的壮年和幼龄树,开花期一般要比老弱树提早些。

4.开花的时间节奏

植物花朵发育成熟,不是立即开放,开放的时间是因品种而不同,而且开放与闭合的时刻有一定的规律。

(1)花时钟

开花不仅有一定的时期、月龄,就是在同一天内,开放与闭合也遵照一定的时刻。

早在18世纪,植物学家林奈,为了确切证明开花时间与光照的关系,编制出24小时内花朵开放顺序的“花时钟”。简列如下:

花时钟的正确无误,更证实了植物花朵开放时间是严格受24小时为一周期的时间节律的控制。

(2)花朵开闭的周期节律

常常看到,大部分植物花朵,一经开放后,这种开放的姿态就可以一直延续到凋萎或脱落。而有一些植物,花朵仅在一天内的一定时刻开放,又在一定时间闭合。这种开放与闭合的交替可以持续好几天,最后以凋萎告终。

目前研究认为,某些植物花朵,这种白天与黑夜表现为开放与闭合的信号,似乎是由黎明或黄昏的交替出现而引起。例如,月光花的花朵大约是在黎明后12小时左右,正好是在黄昏时刻开花。紫茉莉的花朵,也是在下午4时以后,黄昏到来时陆续开放,属于这类植物,还有晚香玉,又名“夜来香”。又有一些植物的花朵,是真正在夜晚开放的,如茉莉花,在下午6—7时(单瓣类型),或8—9时(双瓣类型)陆续开放,一直延续至次晨才开毕。昙花和白兰花也是在夜间开花。

还可以看到,荷花、雏菊、牵牛、茑萝等,它们的花朵又都是在早晨开放,这些花朵的开放也似乎是受黄昏信号的控制。如荷花,是在早晨8—9时开放,下午4—5时闭合。

另外一些植物,如半枝莲,又名“午时花”,花朵开放在接近中午时刻,郁金香、酢浆草花朵的开放,也属于这种类型。

夜香树花冠开放与闭合的周日循环,似乎这种关、启运动还与花朵芳香散发和花朵蜜腺分泌的周日循环相一致。

图3—1所示,夜香树花冠白天开放和夜间闭合的这种有节奏的变化,甚至将它放置在连续黑暗的条件下,还可以见到花冠开与闭的节奏仍持续下去,说明这种特性还相当稳定。图中曲线上升表示花开启、曲线下降表示花关闭情况。

图3—1夜香树(Cestrum noctunnm)花开放和花关闭的周日循环,甚至在花被置于连续黑暗的条件下都可以继续(Overland,1960)

(3)花朵启、闭的控制

花朵闭合的另一种现象是,花朵因凋萎而最终闭合。

目前发现花朵的最终凋萎或关闭通常出现在花朵授粉以后。如马齿苋(Portulaca),花瓣关闭是出现在花朵授粉后4小时。从图3—2,看出半枝莲花朵关闭是受雌蕊柱头授粉时间的控制。例如,授粉时间为7时、9时、11时、午后1时,则花朵的关闭时间分别在11—12时、午后1—2时、午后3时、午后4—5时(见曲线下降时间),而当在任何时间将雌蕊柱头切除,花朵便立即关闭,这说明雌蕊柱头授粉以后,花瓣已基本失去作用。

图3—2半枝莲花关闭约在受精后4小时左右,例如,在上午7时(P7)时授粉恰好是在花开放之后,结果在上午11时和12时之间关闭。在下午1时(P1)授粉,结果在下午4时和5时之间关闭

(Iwanami和Hoshino,1963)

许多植物的花朵,对雌蕊柱头授粉的感应,则是以花瓣凋萎方式而不是看它是否关闭。

花朵开放与闭合的周期运动可以重复几天,这些植物花朵启闭运动所表现的近似昼夜的时间节奏,似乎是受一种内部的控制系统在操纵。

从太阳光谱成分分析得知,早晨与黄昏时刻太阳的高度角较小,此时的红外光及远红光的成分偏多。而中午时刻,由于太阳直射,是以蓝紫光和可见光的成分为多。那么,是否那些使植物花朵产生开放与闭合的作用光谱,就可能正是能被该植物花朵吸收的黎明与黄昏时刻所特有的光波。这种波长的光线被该植物吸收以后,能在体内通过花朵内某些系统的改变,从而引起花瓣两侧细胞膨压的改变,最后导致花瓣的启、闭运动。至于为什么某些植物的花瓣,对太阳光谱一定波长成分的光线,会成为引起花朵启、闭运动的信号,关于这方面的机理还不清楚。

5.开花的生理机制

花朵开放,是通过花芽萌动、开绽、吐色、花瓣开展等过程。在此过程内,花组织的呼吸作用,细胞分裂和伸长,酶的活性等,均显著增强,因此要求较高的温度相配合。

普遍认为,花芽分化及抽薹开花,是与植株体内激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在花芽分化前,植物体内激素水平很低,当花芽分化开始后,直至萌动、开花,植物体内的激素水平在大大提高。

图3—3开花前贝母(Fritllaria)花梗生长速度高峰在花开放时下降,当果实生长继续进行时又上升。可扩散的生长素浓度同样呈现双峰曲线,但它与生长高峰并不一致

(Kaldewey,1957)

花器发育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花梗的发育,而花梗的生长速度又正与花朵内生长素含量的变化相一致。说明花梗的伸长,是受花朵发育中产生的激素所控制。而且发现,花朵内生长素含量的高峰,是出现在开花前及着果以后(图3—3)。

试验结果表明,当花朵开放后,子房通过受精,受精后子房内代谢活动剧烈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子房内生长素的含量在迅速增加。此时子房内大量的生长素“吸引”着营养器官的养分,而且集中运往生殖器官,以满足开花结实的需要。据此,生产上就常通过人工补充施加激素类物质,提供开花的需要,以达到提早开花的目的。

2. 花卉依观赏特性划分为

地被花卉是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同林地面而免杂草滋生并形成一定的园林地被景观的植物种类。这些地被植物大多生长低矮、扩展性强、控制高度在30~50cm或稍高,具有地面使用价值或具有观赏价值。它们比草坪应用更为灵活,在不良土壤、树荫浓密以及黄土暴露的地方,可以代替草坪生长。

  同时地被花卉种类繁多,可以广泛地选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它们不仅可以增加植物层次,丰富园林景色,而且适应性和抗逆性很强,可粗放管理。并能防止土壤冲刷、减少或抑制杂草生长;同时还具有净化空气、降低气温、减少地面辐射等生态作用。地被植物在同林绿化中所起的作片j越来越重要,已是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

  地被植物在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植物的搭配中,季相丰富的植物层次变化能形成吸引人的组合体。乔木、灌木、草本结构的植物群落其生态效益比乔木、灌木两层及乔木单层结构要好。

  按一定比例栽植地被植物可组成稳定性好、优美整洁的植物群落。特别是很多地被植物有着鲜艳的花果,色彩丰富的叶片,可营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多质感的景观,半富了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可明显提高绿化效果。

3. 在进行花卉分类时,可以根据花卉的()

植物按可供观赏的花、叶、果、茎等器官进行分类。

1、观花类其主要观赏部位为花朵,以观赏其花色、花形、花香为主的花卉。如菊花、牡丹、月季、虞美人、香石竹、大丽花、郁金香、唐菖蒲、杜鹃、山茶等,是观赏植物的主要类别。

2、观叶类以观赏叶形、叶色为主的花卉。花卉的叶形、叶色多种多样,色泽艳丽并富于变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目前国际上也风行各种观叶植物,特别是室内布置用得较多,特点是观赏不限季节,只要植株成活就能作为观赏布置用。要求耐阴,宜于室内栽培,并且是常绿植物。如龟背竹、花叶芋、彩叶草、变叶木、竹芋、橡皮树、一叶兰、万年青等。

3、观果类以观赏果实为主的花卉。其特点是果实色彩鲜艳,且能丰富秋冬季节观赏植物的种类。要求挂果时间长,果实鲜艳、干净、光洁,如石榴、代代、金橘、五色椒、冬珊瑚、佛手、金银茄、火棘等。

4、观茎类以观赏茎枝为主的花卉。这类花卉的茎、分枝形态奇特,婀娜多姿,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如仙人掌、佛肚竹、竹节蓼、光棍树等。此外,还有观赏其他部位或器官的花卉,如银芽柳主要观赏冬芽;马蹄莲、火鹤花等主要观赏佛焰苞;一品红、叶子花等主要观赏苞片;海葱等主要观赏鳞茎。

4. 按观赏部位将花卉分为

花卉是花的部位,“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指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气味香馥的观赏植物,“卉”是草的总称。习惯上往往把有观赏价值的灌木和可以盆栽的小乔木包括在内,统称为“花卉”。

温室球根花卉:从栽植到收获种球,大部分时间必须在温室完成,称为温室球根花卉,如仙客来、小菖兰等。宿根花卉:指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连续生长,多次开花、结实,且地下根系或地下茎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一类多年生草本花卉。

5. 观赏部位分类,可以将花卉分为

1.餐巾折花摆放的基本要求

  餐巾是餐桌上的普通用品,餐巾折花则是一项艺术创作,它可以烘托宴会的气氛,增添宴会艺术效果,因此餐厅服务员要掌握餐巾折花摆放的基本要求。

  (1)突出主位。根据主宾席位选择花型。宴会上,主宾席位上的餐巾折花被称为主花,主花一般要选择品种名贵、折叠精细、美观醒目的花型,以达到突出主位、尊敬主宾的目的。

  (2)注意协调性。餐巾折花的协调性是指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宴会,除主位外的餐巾折花要高矮一致,大小一致,要把一个台面或一组台面当做一个整体来布置。一般主位的餐巾折花与其余的不同。

  当只有一桌的宴会上选用各不相同的花型时,主花要明显。如果选择的花型都是比较矮的,与主花高低相差不能太多。除了主花以外,如果还有高低差别较大的花型,则要以主花为主,其余花型高的不能超过主花,同时要高矮相间布置,不要将高的花与矮的花挤在一起摆放,使整个台面整体协调一致。

  2.餐巾折花摆放的艺术性

  餐巾折花在台面上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要每个花型都发挥其作用,餐厅服务员就要了解每个花型的最佳观赏位置,在摆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花要摆插在主位。主花摆在主位,一般的餐巾花摆在其他宾客席上,但要高低均匀,错落有致,达到一种视觉艺术的美。

  (2)餐巾折花将观赏面朝向宾客。摆放餐巾折花,要使宾客正面观赏,如孔雀开屏、和平鸽等花型,要将正面朝向宾客。适合侧面观赏的,要将最佳观赏面朝向宾客。

  (3)相似花型错开摆放。在一个台面上,摆放不同品种花型时,形状相似的花形要错开,对称摆放。

  (4)恰当掌握杯内餐巾花的深度。餐巾折成花型后,放人杯内的深度要适中。杯内的部分要折叠整齐规范。

  (5)摆放距离均匀。各种餐巾花之间的间距要均匀,做到花不遮餐具,不妨碍服务操作。

  餐巾花既是用餐的一种卫生用品,又是台面上的一种艺术品,具有实用和观赏两种属性,餐厅服务员要认真掌握餐巾折花的折叠方法,做到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达到台面的完整和谐。

  3.餐巾折花发展新趋势

  (1)线条简洁明快挺括。因为这类花型折叠所需要的时间短,速度快,而且这种花型散开后,餐巾褶皱少,实用方便。

  (2)趋向盘花。因为杯花是用手将花插入杯中的,所以折花之前手要严格消毒。用盘花可减少手握杯的环节,满足宾客清洁卫生的心理。因此,逐渐向盘花方向发展。

  六、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

  餐巾折花的基本技法包括推折、折叠、卷筒、翻拉、捏、穿等六大部分,下面予以一一介绍。

  1.推折

  (1)在打折时,两个大拇指相对成一线,指面向外,指侧面按紧餐巾推折,这样形成的褶比较均匀。

  (2)初学可以用食指或中指向后拉折,这时应用食指将打好的褶挡住,中指控制好下一个褶的距离,三个指头互相配合。

  (3)推折时,要在光滑的盘子或托盘中进行。

  (4)推折,可分为直线推折或斜线推折,折成一头大一头小的褶或折成半圆形或圆孤形。

  2.折叠

  就是将餐巾平行取中一折为二、二折为四或者折成三角形、长方形等其他形状。折叠的要求是:要熟悉基本造型,折叠前算好角度,一下折成。避免反复,以免餐巾上留下一条褶痕,影响餐巾美观。

  3.卷筒

  将餐巾卷成圆筒并制出各种花型的一种手法。卷的方法可以分为直卷和螺旋卷两种。直卷:餐巾两头一定要卷平;螺旋卷:可先将餐巾折成三角形,餐巾边要参差不齐。无论是直卷还是螺旋卷,餐巾都要卷紧,如卷得松就会在后面折花中出现软折。

  4.翻拉

  将餐巾折卷后的部位翻成所需花样,翻拉大都用于折花鸟。操作方法是:

  (1)一手拿餐巾,一手将下垂的餐巾翻起一角,拉成花卉、鸟的头颈、翅膀、尾巴等。

  (2)翻拉花卉的叶子时,要注意对称的叶子大小一致,距离相等,拉鸟的翅膀、尾巴或头时,一定要拉挺,不要软折。

  5.捏

  捏的方法主要用于折鸟的头部。

  操作时先将鸟的颈部拉好(鸟的颈部一般用餐巾的一角);然后用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捏住鸟颈的顶端;食指向下,将餐巾一角的顶端尖角向里压下,大拇指和中指将压下的角捏出尖嘴。

  6.穿

  是指用工具从餐巾的夹层褶缝中边穿边收,形成皱折,使造型更加逼真美观的一种手法。穿时左手握住折好的餐巾;右手拿筷子,将筷子的一头穿进餐巾的夹层褶缝中;另一头顶在自己身上,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将筷子上的餐巾一点一点往里拉,直至把筷子穿过去。皱折要求拉得均匀,穿好后,要先将折花插进杯子,再把筷子抽掉,否则皱褶易松散。

6. 花卉从观赏部位可分为观花类

切花自由是在把剪切下来的花朵、花枝、叶片等用于插花、花束制作、插花篮等花卉装饰的过程中比较随意、自由的自作,没有什么固定模式。

切花,主要是指从植物活体上剪切下来的、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新鲜花枝,有时也包括观果、观叶和观芽的枝条。在花卉园艺中,鲜切花既是一种有生命的装饰材料,又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鲜活商品,其主要用途是瓶插或制作花束、花篮、花环、花车、胸花等装饰性用品。

鲜切花依其观赏部位可以分为观花类切花、观叶类切花、观果类切花和观芽类切花。

观花类切花是鲜切花中的主导产品,以花朵大或数量多、花色艳丽、花形娇美为主要特征,如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百合、郁金香、非洲菊、鹤望兰、花烛、小苍兰、石斛兰、文心兰、牡丹等。

上一篇:公园里一般的球茎类花卉(根茎球类花卉有哪些) 下一篇:广东花卉批发市场(广东花卉批发市场进货)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