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背竹虫害图片(龟背竹锈病图片)
1. 龟背竹锈病图片
龟背竹容易患两种病,一种是灰斑病,另一种是竹锈病。为减少这两种病对龟背竹的危害,需了解这两种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龟背竹灰斑病
症状:叶片从叶缘开始发病,起初叶片表面有灰褐色的小斑点,随后斑点逐渐变大,变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病斑可相互连接成片,最后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首先,改善室内环境条件,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控制室内温度,若温度过高,浇水降温,若温度太低,加防寒罩;还要注意合理施肥和浇水,及时防治害虫。一旦发现叶片上有病斑,要及时摘除掉,并把病叶销毁。其次,进行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波尔多液,后期喷退菌特。最后,搞好家居清洁。家居环境干净整洁,病虫害不易滋生。
龟背竹锈病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有黄色的斑点出现,斑点针尖大小,随后相互连结,变成大斑快。严重时,叶片布满斑点,变黄脱落。
防治方法:首先,避免喷淋式浇水,以减少病菌的传播;其次,种植龟背竹的花盆底部不宜密封且花盆与花盆之间要隔开一段距离;再次,通风排湿,降低植株间的通透性;最后,进行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和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2. 龟背竹病害图片
龟背竹灰斑病 又名叶枯病,为龟背竹的常见病害。发病严重时,能引起叶片枯死,影响观赏。 症状 叶片多从叶缘或损伤处开始发病,初期出现褐色斑点。随后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灰褐色至黑褐色,上生稀疏黑色小点,病斑可相互融合成片,最后腐烂枯死。 传染途径 该病由大茎点菌(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寄主植物残体上存活。通常室内温度偏低或受到烟熏、虫害后发病较重。该病多发在老叶上。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控制室温,不宜过低。及时防治害虫,剪除病叶或叶片的病组织,集中销毁。
2、药剂防治 可喷洒0.5%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3. 龟背竹锈斑病图片
应该是锈斑病,夏天主要是水大或通风不好或肥多的问题。 喷点代森锰锌如果没有就抹点达克宁在锈斑上。
4. 龟背竹叶子长锈斑
褐斑病在万年青、龟背竹等天南星科观叶花卉中很多种类均有发生,且均发生在叶片上。
5. 龟背竹锈病图片大全
原因:是土壤缺乏阳光照射,而且浇水过多,导致土壤过于潮湿,最终产生了霉菌,所以会长毛。
养花
介绍:
养花是人的一种生活爱好。
技巧:
(一)调节温度
一般北方的冬季温度较低,所以在栽培喜高温花卉时,就要注意保温,如白兰、米兰等冬季室温均不能低于10℃。而在夏季,应选择通风凉爽的地方来摆放仙客来、蟹爪兰等喜凉爽的植物。也可用调温的方法控制花期,从而达到使其按需开花的目的。
(二)防冻保暖
观花类植物,如米兰、扶桑、一品红、君子兰、仙客来等,冬季保暖温度多数需要在 5℃以上,还要防冷风吹袭。像百枝莲、美人蕉等花卉的块茎,到了冬天,地栽的必须掘起,放置室内保温,盆栽的也要注意保温。观叶植物,如苏铁、文竹、蒲葵、龟背竹等,冬季只要在12℃以上,不结冰即可。注意其中的龟背竹要求稍高,要保持在5℃以上。而仙人掌类植物则要在10℃左右最宜。
(三)暖气影响
冬季,在居室中生长的植物,由于供暖时间不均,室温很难达到要求。昼夜温差大,对植物生长很不利。因此,要注意通风换气,严防干燥,勤往植株上喷水,以此来增加空气湿度。植株要与暖气保持一定距离,以防温度升高使叶片干尖。
(四)忌于低温
有很多观叶植物只能生活在中、高温环境里,如果在低温下,就会产生冻害,甚至死亡。比如娄氏海芋,它最适温度为20--30℃,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8℃;变叶木遇冷会落叶,蕨类植物也忌低温。竹芋属植物最忌低温,一旦环境温度低于15℃以下,叶子就会萎缩、卷曲,直至脱落。因此,如果冬季居室内的温度低于15℃,那么在选择观叶植物时就要注意了。
(五)光照要求
花卉通常分为喜阳和喜阴两类。月季、石榴、菊花、水仙、荷花等都属于喜阳类,它们需要在阳光下栽培生长才会良好。喜阴类植物是指原生长在阴坡或林间较荫湿环境中的花卉。如四季秋海棠、君子兰、杜鹃、龟背竹等,它们都不喜欢强光直射。
(六)适时施肥
6. 龟背竹叶子生锈
龟背竹的叶子生锈的原因:
龟背竹受真菌感染时,很容易发生锈病,锈病主要危害其叶片,发病普遍,国内外均有报导,发病严重的叶片病斑累累,影响观赏,龟背竹叶片发生锈病时,要及时进行治疗。
龟背竹发生锈病时,叶片病斑初为黄色,中央渐变灰褐或灰白色,稍下陷,边缘有一黄褐色隆起线,病斑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毫米。叶背的病部生出黄色和黄褐色的锈粉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
病菌以菌丝体和冬孢子在活寄主体上越夏越冬,次年借助气流传播并反复侵染。本病在广州3~6月和10~11月为盛发期,高温和严寒气候消退。病菌主要在病叶上越冬。叶片被锈菌侵染形成坏死组织,往往为炭疽菌乘虚而入,复合为害,加重病情。栽植过密,园圃通风不良,温暖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龟背竹发生锈病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可采用以下的措施:
1、重病叶片应予剪除烧毁。栽植不宜过密,改善园圃通透性。
2、发病前喷洒1%波尔多液保护。发病期间交替喷洒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20%嗪氨灵800~1200倍液或40%多硫浮剂500 倍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交替喷施3~4次。
7. 龟背竹锈病图片欣赏
龟背的叶子有锈斑是生病了
龟背竹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尖大小的黄色小点,后扩大为直径1~2毫米的黄色疱斑,多个疱斑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黄色小斑块。后期疱斑破裂并散出锈色粉点。严重时,叶片布满锈斑,局部变黄以至焦枯。
病原为一种球锈菌属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病害主要通过风雨传播。在温暖、郁闷的条件下,发病较重的。
8. 龟背竹叶子有铁锈斑
龟背竹背面生锈的处理办法:
1、往往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水浇灌太多导致的,使得植物的根系变得十分的脆弱生长不好。所以需要先将病变的位置给剪掉,然后再将剪下来的叶片给焚烧掉。如果是栽种的比较密集所以需要将它疏通一下,避免它栽种的过密。
2、在春天多发的季节需要给它适当的喷洒一些波尔多液进行防护,如果已经出现了病情也可以用粉锈宁溶液与水配合进行喷洒即可。或者是用具有杀菌功效的百菌清和托布津混合搭配使用,来进行喷洒整个植物也是可以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