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猪笼草图片(高地猪笼草和低地猪笼草)
1. 高地猪笼草和低地猪笼草
小猪笼草
猪笼草
属于低地猪笼草,瓶子不大,但造型简单,种植很容易。只要湿度达标就可以生长良好。枝蔓是攀爬性生长,点缀空间有限
2. 湿地猪笼草
猪笼草的氛围湿度节制在80-90%为最好,湿度太低直接影响笼子的构成。
莳植猪笼草碰着成绩最多的便是笼子枯败,且新叶的卷须没有发育成笼子就枯掉,这一样平常都是湿度不敷形成的。把猪笼草放在密闭的处所(如玻璃缸里或用塑料袋套起来等),很轻易获得一个高湿度的情况(但也须留意的是:失常情况下湿度不宜跨越95%,会克制植株的推陈出新及菌类轻易大批滋生,特别是历久放在密闭情况中,湿度连续在95%以上且光照不敷,植株叶片暗绿薄嫩无光泽,发展缓慢,植株极端衰弱,成活率降低,轻易呈现烂芯、烂茎、烂根的征象。)。
3. 猪笼草高度
瘦小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22 cm,宽至7 cm。下位笼的下半部为卵形,宽大;中部可能会出现笼肩;上半部为圆柱形。笼翼可宽达9 mm,翼须可长达1 cm。唇有光泽,可宽达1.8 cm,其前部较窄,两侧和靠近笼盖处较宽。唇颈处的缝隙可有几毫米宽。唇肋明显,高1.5 mm,间距为1.5 mm。唇齿可长达2 mm。笼盖为椭圆形或卵形,可长达6 cm,宽至5 cm。无附属物。笼盖基部后方的笼蔓尾不分叉,可长达2 cm。下位笼外表面大多数为黄绿色,带有暗红色或紫色斑点。内表面的颜色较瘦小猪笼草的捕虫笼及植株外观浅。唇为绿色或红色,且常带有暗红色或紫色的条纹。笼盖下表面为黄绿色或浅黄色,上表面为橄榄绿,常具有深紫色或黑色的斑点。在斯图尔特·麦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所观察过的所有瘦小猪笼草的个体中,其下位笼的性状都是一致的。
4. 高地猪笼草有哪些
猪笼草品类繁多,野生有170种,园艺杂交品种有1000多种,可是生活中常见的却不多,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猪笼草品种!
二齿猪笼草
它是世界上体积最大的猪笼草,茎蔓可以长到30公分。瓶身浑圆,盖子周围会长出两颗“獠牙”来吸引昆虫。蜜腺长在獠牙的两端,昆虫闻到蜜香会掉落到瓶子中。
风铃猪笼草
也叫迷你猪笼草,很稀有。瓶子呈漏斗形状,和其他的猪笼草不同,它的茎蔓是丛生在岩壁上。它的枝蔓长到一定长度后会停止生长,在底部长出许多的新芽重新生长。
小猪笼草
属于低地猪笼草,瓶子不大,但造型简单,种植很容易。只要湿度达标就可以生长良好。枝蔓是攀爬性生长,点缀空间有限。
苹果猪笼草
和其他种类不同,它的瓶子是向后翻的,到下雨天会积水。瓶子中装的都是其他植物腐烂的叶子,至于是否能捕捉昆虫不详!
宝特瓶猪笼草
巨型猪笼草,人工种植条件适宜能结出最巨大的瓶子。它的茎是直立的,没有互相缠绕的藤蔓,所以尽量不要淋雨,以免大于会灌入瓶子,致使叶柄折断。
5. 猪笼草高地低地区别
是啊,波浪叶大猪笼草是中高地,确实很多大猪都是中高海拔分布的,有着明显中高地的特征,如叶片表面呈现蜡质,可以抵挡部分高海拔强烈的紫外线。
6. 超高地猪笼草
马来王猪笼草
马来王猪笼草(学名:Nepenthes rajah),又名王侯猪笼草、拉贾猪笼草及猪王猪笼草,是婆罗洲马来西亚沙巴坦布幼昆山附近及基纳巴卢山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马来王猪笼草仅生长于蛇纹石土壤基质中,特别是有地下水渗出、土壤松散且长期湿润的地区。
食虫植物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而获得营养(非能量)的自养型植物。食虫植物的大部分猎物为昆虫和节肢动物。其生长于土壤贫瘠,特别是缺少氮素的地区,例如酸性的沼泽和石漠化地区。1875年,查尔斯·达尔文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食虫植物的论文。
这种能够吸引和捕捉猎物,并能产生消化酶和吸收分解出的营养素的食虫植物分布于10个科约21个属,有630余种。此外,还有超过300多个属的植物具有捕虫功能,但其不具备消化猎物的能力,只能被称之为捕虫植物。某些猪笼草偶尔可以捕食小型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所以食虫植物也称为食肉植物。
7. 高地猪笼草和低地猪笼草的区别
猪笼草的种子因为非常细小,因此播种时最好使用泥炭等颗粒比较细的栽培基质,以免种子掉入细缝中。在播种时为了使种子能够均匀地散布在基质上,可将种子与少量沙混匀,再洒到基质上。栽培基质必须保持湿润。同时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可以将盆口用保鲜膜封住并戳几个洞。
猪笼草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因此放在明亮的地方有助于发芽;但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否则强光导致的高热会杀死幼苗。由于猪笼草有高地猪笼草和低地猪笼草之分,在播种上也应要视品种而提供适当的温度。猪笼草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芽,约为一个月。发芽后可逐渐降低空气湿度,将保鲜膜上的洞逐渐扩大即可。约半年到一年后,就可以将小苗进行移殖,以免过于拥挤。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