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花特点(龙胆花简介)
1. 龙胆花特点
龙胆花,高30-60厘米。根茎平卧或直立,具有多数粗壮、略带肉质的须根。花单生,淡紫红色或紫色、白色等。花期5-11月。
生长习性:种子发芽适温25度左右,生育适温20-28度C。喜充足光照。幼苗期适宜田间持水量60-80%。整个生育期干湿平衡,利于生长。
分布范围: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生长于山地草坡、路边、河滩、灌木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海拔400-1700米。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2. 龙胆花简介
土壤方面,宜选用疏松肥沃、透气性强、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光照方面,它喜光,适宜养护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另外,夏季阳光过于强烈时,需要为它遮光。
浇水方面,需要控制浇水的量,让土壤保持在湿润的状态即可。
施肥方面,在一开始栽培的时候往盆土里施加一些农家肥即可。另外还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3. 龙胆花的特点
龙胆花是高原花,所以生长在高原的花都是冷色调的,以蓝色和紫色居多。粉色也是冷色调
4. 龙胆花介绍
不能吃。
龙胆(学名:Gentiana scabra Bunge)是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根茎平卧或直立,具多数粗壮、略肉质的须根。花枝单生,直立,中空,近圆形,枝下部叶膜质,淡紫红色,鳞片形,先端分离,中、上部叶片近革质,无柄,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叶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突起,粗糙。花多数,簇生枝顶和叶腋;无花梗;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与花萼近等长,裂片常外反或开展,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边缘粗糙,花冠蓝紫色,有时喉部具多数黄绿色斑点,筒状钟形,花丝钻形,花药狭矩圆形,子房狭椭圆形或披针形,蒴果内藏,宽椭圆形,种子褐色,有光泽,线形或纺锤形,5-11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贵州、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400-1700米的山坡草地、路边、河滩、灌丛中、林缘及林下、草甸。
5. 龙胆是什么花
龙胆花大部分生长在高山和亚高山地区。
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流苏龙胆、兰玉簪龙胆、叶萼龙胆、大花龙胆、宽花龙胆等。秋冬时节一片枯黄草丛中,龙胆开花一片片一簇簇,临风摇曳。
由于近年来开荒、放牧、造林、采挖等诸多因素,使龙胆草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989年已被国家医药部门列入重点发展和保护品种
6. 龙胆花花型
龙胆的品种分类
条叶龙胆:与龙胆不同点在于:叶厚,近革质,无柄,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基部钝,边缘微外卷。花1-2朵;花萼裂片线状披针形,长于或等长于萼筒;花冠裂片先端渐尖。
三花龙胆:与上2种不同点在于:中上部叶近革质,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基部圆形。花3朵,稀5朵;花萼裂片狭三角形,短于萼筒;花冠裂片先端钝圆。
滇龙胆:(坚龙胆)与前3种不同点在干:无莲座叶丛,茎生叶多对,二型,下部叶2-4对,鳞片状,中上部叶片卵状长圆形、倒卵形或卵形,基部楔形,边缘略外卷。花多数,簇生枝顶呈头状,稀腋生,被包围于最上部苞叶状的叶丛中;萼裂片不整齐,2枚大,倒卵状长圆形,基部狭缩成爪;雄蕊着生于冠筒下部。种子黄褐色。
龙胆最高不过四、五十厘米,大部份是矮小贴地丛生。一株上有许多分枝,花生于枝上顶端,成古钟形或漏斗形,有4~5个裂瓣,全缘的,也有细裂的成流海似的须。花的颜色大部份是青绿色、蓝色或淡青色,一般多为秋冬季开。龙胆花在秋冬季一片枯黄的草丛中临风开放,显得分外朴实和幽静,龙胆开花一片片一簇簇,临风摇曳,显出一种淡雅、素静的美,因而成为着名的花卉。丽江一种深蓝色的龙胆被引种到英国皇家植物园时,轰动一时,被誉为19世纪引种最有价值的观赏植物之一。
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流苏龙胆、兰玉簪龙胆、叶萼龙胆、大花龙胆、宽花龙胆等。龙胆以其绚丽多姿的花形花色,赢得了人们的钟爱。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