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花卉种子病害花卉急救(花卉病毒病防治措施)

病害花卉急救(花卉病毒病防治措施)

更新:01-31 02:57归类:花卉种子人气:3

1. 花卉病毒病防治措施

要立即用水冲洗。水可以冲掉84消毒液,并对它进行稀释。另外,84消毒液和空气接触后,会产生氯气有毒气体,也会伤害花卉,应将花卉及时带离现场。

当用水冲花卉叶片时,84消毒液可能会随水被冲到花盆的植料里,这时应该及时清理盆土,将盆里的植料倒出来,更换新植料。如果84消毒液已经接触到兰花的根部,那么就要把兰花整株取出,然后用水冲净和适当浸泡,晾干后重新上盆。顺便说一点,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消毒剂,能杀死各种病毒,像乙肝这样的病毒都能杀死

2. 花卉病菌的防治

正确使用的方法有灌根和寖种。

阿莫西林能拿来养花是因为它内部含有较为丰富的氨基酸,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花卉根部是最容易出现腐烂的地方,用它来养护,就能减少此类现象的出现了。

如果是药片型的需要碾碎成粉末,胶囊类型的药片,就直接把里面药粉倒出来即可。

我们需要把它们放进密闭的容器中,然后加水进行发酵,帮助药物养分迅速的析出。

这样静置发酵一段时间之后在拿来浇花的时候还是需要按照1:50的比例加水稀释,以防灼伤花根。这种药物养花方法,最多半个月使用一次,不然可能是会起到反效果。

3. 花卉病毒病用什么药

花卉百菌杀应该是主治真菌、细菌、病毒的广谱性杀菌剂!

4. 植物病毒病害防治措施

  病毒病是很多农作物都可能面临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叶片畸形、萎缩,植株瘦小,植株茎叶上出现异常斑纹等等,大蒜也同样面临病毒病的侵袭,那么大蒜病毒病的发病特点有哪些,如何才能更好的防范和治疗大蒜病毒病的发生呢?

  首先了解大蒜病毒病的发病特点

  各种大蒜病毒都可由种蒜(鳞茎)传播,田间发病的毒源主要来自带毒种蒜。病区连续多年种植而没有复壮或更新的品种,带毒率均高,用作种蒜造成严重发病。各种病毒还可随带毒种蒜的引种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大蒜病毒还可经病株汁液传播或介体生物传播。汁液传播又称为机械传播,病株与健株叶片相五摩擦或田间作业造成微伤口,病株带毒汁液接触健株,通过伤口传毒。传毒的生物介体有蚜虫、蛾类、线虫等,依病毒种类不同而异。生物介体传播的专化性很强。例如,桃蚜可传播大蒜花叶病毒和大蒜潜隐病毒,甘蓝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缔蚜则不能传播。大蒜病毒病害的发病程度与栽培管理也有密切关系。田间管理粗放,缺水少肥,大蒜生育不良,发病较重,减产幅度较大。间作套种不合理,大蒜田附近毒源植物多,传毒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天气高温偏旱有利于蚜虫发生,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喷洒消毒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大大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

  2、合理轮作(同时避免与葱类、韭菜等葱属作物连(邻)作),施足有机肥料,以优质圈粪和饼肥为好,增施磷钾肥。应选择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播种前应用新高脂膜拌种,下种后应及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提高种子出苗率。

  3、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时开沟排水,降低温度,在生长期及时喷施壮茎灵,同时还应在孕薹期喷施地果壮蒂灵,增强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产量。

  4、及时防治,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20%病毒克星4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或及时喷施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治。

  大蒜病毒病具有传染性,而害虫是传染该病的主要载体,所以做好害虫的防治工作对于防范病毒病十分重要,当发现病毒病时一定要加强对大蒜田的管理,尽量防止病情扩散,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大蒜病毒病

症状识别: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断续褪绿条点,后连接 成褪绿黄条纹。轻病株仅下位叶条纹明显,上位叶只产生褪 绿条点。重病株下位叶变黄,上位叶及蒜薹均条纹明显。严 重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化,有的植株心叶被邻叶包住,呈畸形 扭曲。病株鳞茎(蒜头)变小,蒜瓣、须根减少。严重者蒜瓣僵 硬,品质变劣,种性退化,产量明显下降。 病原田间多由2种或2种以上病毒复合感染,主要为 大蒜花叶病毒(GMV)和大蒜潜隐病毒(GLV)。此外,烟草花 叶病毒(TMV)、韭葱黄条病毒(LYSV)、马铃薯A病毒 (PVA)等也可感染大蒜。

发病规律:大蒜病毒经种蒜继代传播。播种带毒鳞茎, 出苗后即染病。田间主要靠桃蚜、葱蚜等传播,也可以汁液摩 擦传毒。由于大蒜是无性繁殖,以鳞茎作为播种材料,使病毒 逐代积累,病情加重。高温干旱、管理差、蚜虫量大、葱属植物 连作或邻作则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用脱毒种蒜。应用组培技术,培育无毒苗,在防虫网 室内扩繁无毒株(一级),再先后在防蚜条件下和中、高秆作物 田中间隔离区内增殖脱毒蒜种(二、三级)。生产田种植第三 级脱毒蒜种,一般可用3~5年。(2)加强栽培管理措施。施足有机肥,并保持大蒜生长期 和提薹后的田间湿润状态,以培育健壮植株。

药剂防治:

注意防治蚜虫。顺蒜行拉银灰膜条,田间及时喷药。 防治蚜虫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25克/公顷、5%来 福灵乳油150~300毫升/公顷、2.5%敌杀死450~750毫升/ 公顷、1.0%灭虫灵乳油3000倍液、10%吡虫啉粉剂4000倍 液、5%吡虫啉乳油3000~4000倍液,周到、细致、均匀喷布。 减少毒源,避免连作。避免与葱类作物连作。发病初期喷蓖 麻油100倍液、高脂膜2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7.5%克毒 灵水剂500倍液、20%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加绿叶 宝5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植病灵 乳剂1000倍液。7~3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必要时喷 淋与灌根相结合,隔7~10天一次,效果更佳。

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和施药方法有哪些!

大蒜叶枯病

症状识别:主要发生于叶或花梗。叶片受害多始于叶 尖,初呈花白小圆点,向下扩大呈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灰褐色病 斑。湿度大时长出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上半部枯死。花 梗被害易从病部折断,病部散生黑色小颗粒。严重时不抽薹。

发病规律:大蒜叶枯病是由枯叶格孢腔菌引起的一种真 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子囊壳散发出子囊孢子,侵入寄主引起初侵 染。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植株长势 弱或管理不善易发病。该病常与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被害叶和花梗。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集中 烧毁或深埋。 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提高寄主 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4%杀毒 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 57.6%冠菌清干粒剂1200倍液、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7.12%铜高尚 悬浮剂500~6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 液,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2~3次。

大蒜灰霉病

症状识别:主要发生于叶片。初发生时蒜叶两面布满褪 绿小白点,以后白点扩展成梭形病斑,顺叶脉方向蔓延。一般 从叶尖向下发展,可造成叶片枯黄。湿度大时病斑上密生灰 褐色霉层。严重时叶片水渍状腐烂变褐。蒜薹入冷库3~4 个月后也可以发生灰霉病,蒜薹腐烂并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 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大蒜灰霉病是由葱鳞葡萄孢和葱腐葡萄孢引 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或菌核随病残 体在土壤中越冬。菌核萌发成菌丝体或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 侵染。在田间主要靠病叶上的灰霉孢子随气流、雨水、灌溉水 传播蔓延。低温高湿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菌丝生 长适宜温度为15~21℃,孢子萌发需要水滴或95%以上相对 湿度。浇水多、土壤湿度大,阴雨天多、光照不足,容易发生灰 霉病。蒜薹收获后,靠潜伏在植株上的菌丝体、菌核,在低温 储藏条件下引起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 延,从伤口或枯死部位侵入,进行重复侵染。储藏窖或储藏库 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种植抗病品种,避免与大葱、韭菜等葱属 作物邻作或连作。及时摘除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压低菌源,减少田间自然传播。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的关键, 严防扫地风。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

药剂防治:

露地及棚室栽培大蒜,发病初期喷洒 28%灰霉克500倍液,或50%速克灵、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40%施佳乐悬浮剂1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 粒剂2000倍液,65%克得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好速 净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适乐时悬浮剂1000倍液,隔5 ~7天喷一次,连喷3~4次。棚室栽培大蒜也可用15%速克 灵烟剂3.75千克/公顷熏一夜,隔7~8天一次。储藏蒜薹时,温度控制在0~2℃,相对湿度80%以 下,并及时通风排湿。必要时用15%速克灵烟剂、45%特克 多烟雾剂,或保鲜灵烟剂熏烟。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到你。

5. 花卉病毒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马蹄莲又名水芋、观音莲,属天南星科多年生宿根草木花卉。叶片翠绿,形状奇特,花梗大体与叶等长,花朵苞片洁白硕大,宛如马蹄,花期长达6个多月。

    一、病害

    1、马蹄莲软腐病:植株接近地表处发生软腐脱离,向上引起叶片枯萎,向下引起肉质块茎产生黍上骨性软腐,根也腐烂,整株突然萎蔫而死亡。叶片边缘受害,变软湿腐。花梗受侵害,花变褐色,花梗软腐脱落,细菌性病害。

    防治方法:

    (1)采收时,剔除病球茎,用40%甲醛55液倍液处理1小时晾干后存放。

    (2)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并在病株周围用40%甲醛40倍液消毒土壤。

    (3)块茎种植深度不超过5厘米,避免过度供水。

    2、马蹄莲叶斑病:有3种真菌引起马蹄莲叶斑病,其中以叶点霉发生较为普遍,初期,叶上病斑小,近圆形,灰白色,逐渐扩展联合呈不规则大片烂斑,有时亦侵害花和花梗。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叶残基,避免过度供水。不要直接向植株浇灌。

    (2)发病时喷25%敌力脱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大生500倍液,隔7—15天喷1次,连续2—3次。

    3、马蹄莲病毒病:马蹄莲病毒表现有两种症状,花叶症状为病株叶片表现典型花叶,叶片缩小扭曲畸形,白斑或称环斑症状,是在叶脉附近出现褪绿环斑或条纹,叶扭曲,小花梗上呈现白点,花蕾上有浅色斑点花畸形,花叶病可由汁液,桃蚜传播。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母株繁殖,生长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2)在马蹄莲整个生长期,用50%马拉松1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乳油3000倍液防治蚜虫,蓟马等传毒介体。

    二、虫害

    二点叶螨:别名棉红蜘蛛,寄主有向日葵、马蹄莲、月季、桃、文竹、腊梅、孔雀草、木槿、玫瑰等。二点叶螨在叶背吸取叶片汁液,轻则叶片变红,如火烧,重则落叶。

    防治方法:

    (1)摘除有病叶片,并集中处理。

    (2)喷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或20%好年冬2000倍液,或25%爱卡士1500倍液。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中国花卉交易会(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官方网站) 十大抗旱花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