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凤尾怎么养(凤尾鲜花的养护方法)
1. 凤尾鲜花的养护方法
凤素兰花养殖细节
1、、温度:冬季温度不得低于3°,否则冻害。在20°~28°之间生长旺盛并开花结果,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大部分品种一年内可开花两次,其中某些被称为四季兰的品种可开花四次,不耐32°以上的高温,0°以下冻伤,植株发黑死亡。
2、湿度:喜湿润但怕水涝,因此栽培环境需经常喷雾增加湿度,理想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同时需在夏秋干燥季节经常向叶面喷雾。最低湿度一般不小于50%,否则干尖黄叶。夏秋高温高湿天气需加强通风,以防根腐和茎叶腐病。
3、光照:喜足量散射光畏阴暗,日光照度一般为8000~10000LX较合适,夏秋遮蔽日光70~80%,冬春遮蔽30~40%,棚内或玻璃房内栽培用遮阳网,家养用普通透光窗帘。但冬春季节遇日温10°以下天气时可接受全日照,以利增温萌芽,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植料及配比:凤尾素兰花根系发达粗壮,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较高。因此植料经常选用以粗硬颗粒植料为主,其中无机颗粒植料选用粒径7~10mm的小石子(无尖角)、珍珠岩、陶粒、火烧土、植金石(兰花石)、敲碎的砖粒(无尖角)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复配,有机植料选用泥炭土、腐叶土、草炭土、发酵的花生壳、发酵的锯末屑、发酵的原木刨花、腐熟的树皮等等,配土时无机颗粒植料与有机植料的体积比一般为2比1或者3比2,德国的泥炭土质量好,但颗粒径极小,掺入总量以不超过总体积的30%为宜。
由于无机粗颗粒植料填充后具有稳定的团粒结构,在大团粒之间有足够的空隙来进行空气的存贮与流通(形成毛细管),再加上一定量的相对稳定的有机物和肥料,这样的植料及配比配制的栽培土能沥水透气且含有机质,有利于日常管理和建兰的健康生长,并能减小病害的发生几率。这种现代的植料配比适合兰花的生理结构和自然习性,比古人养兰花更加科学和进步,更适合规模化养植,更省力省事。
当然也可以用全水苔、苔藓种植,但水肥管理难度较大,稍有不慎或环境恶劣,会造成根腐病发生。还可以用黄沙土和锯末屑等比例再加适量粗河砂配成植料。
总之植料来源很广,配比五花八门,只要养得好兰花都可以是好植料。但不推荐用普通种植土、粘性土养兰花,透气性差,易板结成块。
没有万能的植料和配比,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种养习惯和种养环境的植料和配比。一般高温湿润多雨气候环境下应加大粗颗粒植料的比例,反之低温干燥气候环境下应加大细颗粒有机植料的比例。一般一年中这两种气候交替变化,所以一般在春末和秋末采取翻盆换土的方式来应对气候的变化,通过调整植料的配方满足不同季节兰花生长的需要,并能减小病害的发生几率。
5、盆具:以透气性能佳的素陶盆或瓦盆为上,多孔塑料盆次之,上釉的瓷盆效果最差。
6、通风:这个不用说,养兰的基本要求,自然属性决定的,与兰根透气和叶面的呼吸作用息息相关,同时通风能抑制病菌的生长,尤其是抑制某些厌氧菌的生长作用重大。最好是六面通风,即花盆的六个面:上下、左右、前后位置均保持通风状态,无遮挡物,通风好,兰花病少,植株健壮。
7、肥料:凤尾素兰花为喜稀薄肥植物,由于配制的植料所含肥分少且不全面,所以必须薄肥勤施。肥料来源也很广,自制有机肥、商品肥品种很多,家养兰花建议使用商品复合肥,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并且防止污染室内环境、滋生虫害。为省事省力建议使用复合颗粒缓释肥,沿盆边3厘米左右的土下均匀放置即可,不可触及兰根及假球茎,每盆2~3g即可,适时再追加一些专用肥料,以下是兰友总结的施肥要领,供参考:
萌动期:氮肥按比例稀释后再稀释8-10倍,做到每次浇水有肥,每月叶面辅喷磷钾肥5-6次。确保兰株苏醒后纳肥及时,为兰株发苗打好基础。施肥要勤、淡。
春季生长期:当最低气温达到12摄氏度以上时,氮、钾肥各半按比例稀释后灌根一次,促使母株芦头细胞迅速分裂,分化新芽,这一段时间是兰株生长的黄金季节,及时施肥在一年的生产中至关重要,切莫施肥过浓损伤兰株,要严格按说明书比例略减施肥。自制的饼肥等最好通过实验观察后使用,切忌操之过急。因为这类肥料的含量把握不准,很容易造成损失。一般稀释500倍不会有问题(不绝对)。随气温逐渐升高,新芽迅速膨大,辅以磷肥喷叶。尽量采光,充分调动发挥植株生理机能,迅速吸收、转换肥力,施肥后要仔细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发现肥害应及时灌水或翻盆。
春季生长旺盛期:由于我们按比例灌施根肥不久,多数植料中仍含有部分剩余肥力,故不宜再刻意施肥,只需按比例1/8量结合浇水施之即可,2—3天喷1次叶面肥对兰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无碍,纯粗料可补根肥1次。
滞生期。这一段时间由于温度过高,多数兰株停滞生长,当年新苗即使生长却十分缓慢,而父草则在这一时间孕育着花蕾,因此,这时仍需喷施一些磷肥以促使父草生花。
秋季生长旺盛,这一时期当年新芽基本成苗,少数为半成苗,经过秋季均能长成大草壮苗,父草孕育花蕾基本出土,少数新株壮苗偶有出花现象。凡有花蕾者应停施根肥,叶面肥酌情减半,无花兰株可按比例灌根磷钾肥一次,确保当年新芦头硕大,明年开花才有希望。
8、病虫害防治:家养凤尾素兰花虫害极少,主要是杀菌消毒工作要做好,常用药物有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对症下药,尤其是高温高湿季节,每半月做一次杀菌工作不多,主要是按药物说明稀释后喷洒叶面。
2. 凤尾花怎么养才开花
首先,选种,盆栽凤尾花适合选择矮生品种,体型比较小,适合在室内养殖。盆栽土壤用腐叶土、园土、泥炭土、山泥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混合拌匀配制,并施入豆饼、骨粉等有机肥作基肥。
其次,分栽,选择健康的根茎在3-4月进行分栽。根据根茎大小切成若干,切口平滑,并在切口上涂抹草木灰。分栽时将有2、3个茎芽的根块埋入盆土,芽尖留在外面。
最后,养护,按照季节和凤尾花生长习性进行适当养护。分栽后第一次浇水要透,之后保持盆土湿润,长出5片叶子时,每隔10-15天施液肥一次(腐熟的稀薄豆饼水并加入适量硫酸亚铁,或复合化肥溶液,浓度以0.3%左右为宜),开花时停止施肥。开花期将凤尾花移至荫凉处可延长花期。花期后剪除花茎可促进其再次开花。在炎热夏季,水温过凉和高于40℃的气温会引起凤尾花叶缘枯焦、变黄。
3. 凤尾花卉
应该叫凤尾球为苋科青葙属的著名一年生草本观赏植物,源于印度和亚洲热带地区是我国主要花坛花卉之一,凤尾球喜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冷,霜冻要求充足的阳光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西双版纳民间一来就有栽培凤尾球的习惯既可观赏又可入药。
4. 凤尾花的种植方法
第一种容易导致凤尾竹叶片发黄的原因是土壤中的含水量不对。稍微有点湿润的土壤对凤尾竹的生长是很有好处的,既能提供充足的养分,又不会对土壤的疏松度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花友们浇水经常会浇多了或者浇少了,无论是浇水太多还是浇水太少都会让凤尾竹的叶子发黄,只不过发黄的迹象不太一样。
如果浇水太多了话,叶片整体都会发黄,新叶子会长得很慢;如果浇水太少的话,叶子也会发黄,只不过大多数都是表现在叶子的边缘那里,从叶子边缘往里变黄。如果判断是浇水过多,那就应该赶紧把凤尾竹放在一个通风情况好的地方,让水分蒸发一下;如果判断是缺水了,那就赶紧给它浇透水,过几天就能恢复。
第二种容易导致凤尾竹叶片发黄的原因是肥料使用不当。适当的肥料可以让凤尾竹长得健康、漂亮,但是如果施肥太多或者从来不施肥都会让凤尾竹叶片发黄。如果是长期一直没有施肥的话,就赶紧给它用一些含氮元素比较多的复合肥,过上一两天再浇一次透水;如果是刚刚施肥的话那应该就是施肥太多了,赶紧给它浇透水稀释一下就好了。
第三种容易导致凤尾竹叶片发黄的原因是光照处理不当。被强光晒伤或者长期处于光线弱的环境里都会让凤尾竹的叶子泛黄。如果被强光晒伤了就得赶紧把它移到阴凉地去缓一缓,如果是长期没见太阳就先找个有散光的地方晒一晒,等它适应了一段时间再到接受更充足的阳光。
其实凤尾竹对光照的需求并不是很强烈,花友们也不一定非得给它找个光照充足的地方,只要是有散光就可以了,放在室内靠窗的地方就非常不错。
5. 凤尾花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没有毒
凤尾花,美人蕉的一个名字。 美人蕉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生长季节经常施肥。北方需在下霜前将地下块茎挖起,贮藏在温度为5?℃左右的环境中。因其花大色艳、色彩丰富,株形好,栽培容易。露地栽培的最适温度为13~17℃。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佳,也适应于肥沃粘质土壤生长。江南可在防风处露地越冬。分株繁殖或播种繁殖。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