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蕨的植株管理(巢蕨的植株管理方法)
1. 巢蕨的植株管理
可以
蕨类植物可以水培,蕨类比较容易水培,可以选择在20度左右的室内,首先选取透明的玻璃容器,易于观察植物根部状况,保持环境湿润,可以定期对蕨类植物的根系进行修剪,保证无细菌滋生,植株可以正常生长。
2. 巢蕨的植株管理方法
一、水分不足:有时盆土缺水或空气比较干燥,易引起叶缘干枯蜷曲,叶子逐渐变黄,有时碰到梅雨季节是尽量少浇水但有些人不知道一天浇一次这样也会导致叶子发黄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烂根现象。
处理方法:盆栽鸟巢蕨不仅要求盆土湿润,而且要求有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生长季节浇水要充分,特别是夏季,除栽培基质要经常浇透水外,还必须每天淋洗叶面2次至3次,同时给周边地面洒水增湿,维持局部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既可增加叶面的光。冬季气温较低时,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可多喷水,少浇水,以免在低温条件下因盆土中水分过多而造成植株烂根。 在梅雨季节应尽量少浇水。
二、光照不足:长期将盆栽鸟巢蕨置于室内,造成光照不足,这样叶片会变得薄而宽,呈鲜绿色,而光照过强又会使叶色发黄,生长受阻。
处理方法:夏季要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这样有利于生长,使叶片富有光泽。在室内则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不能长期处于阴暗处。冬季要移入温室,温度保持在16℃以上,使其继续生长,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
三、施肥不足:如果植株缺肥,叶缘也会变成棕色。还有就是长期没有分时间段进行施肥,若施肥次数多也会导致叶子发黄现象。
处理方法:盆栽鸟巢蕨,在其生长旺盛季节,宜每半月浇施一次氮、磷、钾均衡的薄肥,可促使其不断长出大量新叶,夏季气温高于32℃,冬季棚室温度低于10℃,应停止一切形式的追肥。
四、温度不适:若冬天在北方零下几十度的话也会导致鸟巢蕨叶子发黄严重会冻坏。若长期将盆栽鸟巢蕨置于阳光底下也会导致温度过高,从而叶子发黄。
处理方法:它的生长适温为16℃至27℃,其中3月至10月为22℃至27℃,10月至翌年3月为16℃至22℃。夏季当气温超过30℃以上时,就要采取搭棚遮阴和给环。
五、土壤换盆:若选用的土壤缺少营养成分,而且长期没翻盆,没得让土壤透透气,久而久之鸟巢蕨叶子就会慢慢变黄。
处理方法:盆栽基质可以是以腐叶土或泥炭土、蛭石等为主,并掺入少量河沙,也可用蕨根、碎树皮、苔藓或碎砖粒加少量腐殖土拌匀混合而成。盆栽鸟巢蕨,可每2年换盆一次,将其从花盆中脱出,抖去宿土后,剪去部分残根和枯黄的叶片,剥离的子株另行栽种。
六、病虫危害:线虫危害鸟巢蕨,可导致叶片出现变黄。而且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叶片易感染炭疽病,其病斑为褐色,后期轮纹明显。
处理方法:对于线虫的危害,可用克线丹或呋喃丹颗粒撒施于盆土表面,杀虫效果较好。此外,还应及时防治短额负蝗和蜗牛等啃食叶片。 对于炭疽病,发病初期,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3. 巢蕨的繁殖方法
王冠蕨又名巢蕨、鸟巢蕨、山苏花,商品名“聚宝盆”,为铁角蕨科铁角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可用孢子播种和分株繁殖。孢子繁殖作为商品化批量生产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的可用分株繁殖。
植株生长 较大时,往往会出现小型的分枝,可在春末夏初新芽生出前用利刀慢慢地把需要分出的植株部切离,再分别栽植即可。
因其产生的分枝较少,少用常见的分离子株的办法分株,通常将生长健壮的植株在春末从基部分切成2-4块,并将叶片剪短1/3-1/2,使每块带有部分叶片和根茎,然后单独盆栽成为新的植株;盆栽后放盆栽后放在温度20 以上半阴和空气湿度较高地方养护,以尽快使伤口愈合。
盆中栽培基质稍湿润,不可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待新叶生出后可逐渐恢复原来的形状。
4. 巢蕨的植株管理技术要点
1、先在土壤里挖一个小洞,再将种苗放在里面,切勿种得太深。穴盘里所用土壤必须很疏松,透气性好,不含粗糙成分如针叶或碎木,与珍珠岩混合效果更好。蕨类在泥炭土中生长旺盛,pH值5.5为宜。
2、组培苗移植到穴盘后,应立即将穴盘移进已搭好的塑料拱棚里,并给种苗浇透水。拱棚内的温度最低为18℃,最高为24℃。光照强度不低于3000勒克斯,最高15000勒克斯。
3、种苗生根后,拱棚内的温度最低为18°C,最高为24°C。光照强度最低为3000勒克斯,最高为15000勒克斯。相对湿度为80%(将拱棚的塑料膜揭开20厘米的空隙,就可降到80%的相对湿度)。
4、移栽到花盆里后,植株可以离开拱棚,直接在温室里生长。根据所要生产的成品不同,可将种苗移栽到8厘米、10厘米、13厘米、15厘米、20厘米、25厘米和30厘米的花盆里。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不同,移栽后到成品所需时间也不同。
5、夜间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8℃,白天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4℃。当光照强度大于40000勒克斯时,要开始遮阴。有些品种能忍受较高的光照强度,尤其是那些适合于室外种植的品种。
6、如果植株生长很茂盛,不同花盆的植株叶片相互接触时,需要拉开花盆的间距。同时注意叶片不要接触地面,避免真菌感染。
5. 巢蕨适合养在家里吗
鸟巢蕨比较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不耐强光,经常生长在雨林或季雨林内的树干上,或者是林下岩石上,在很多热带地区都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
鸟巢蕨的株高大概为80-100厘米,它的根状茎是直立的,颜色为深棕色,根茎的先端有很多的鳞片,鳞片的形状为阔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稍有光泽。
6. 巢蕨观赏期
室内大型绿植虎皮兰耐阴好养。
1.虎皮兰耐阴植物里最好养、最耐旱的大型绿植,那肯定要提到长叶虎皮兰,它的叶片又宽又长,可以养在大花盆里,也可以搭配高脚花盆,但底部一定要垫上足够高的隔水层。
2.五彩千年木五彩千年木会长出比较高的杆子,叶子斑斓亮丽,叶片上有着红色、绿色相间的斑纹。
7. 巢蕨有什么好处
1、肾蕨
肾蕨属于附生或土生的蕨类植物,整体呈直立生长,下部分有粗铁丝状的茎叶呈匍匐状态,不分枝。肾蕨生长在中国的华南山林地区,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除了观赏作用,还是传统的中药材。
2、铁线蕨
铁线蕨也叫做“少女的发丝”,因为其茎叶细长横走,并呈棕褐色,形如少女的秀发而得名。在我国,铁线蕨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和两广。铁线蕨喜湿润环境,常在流动的溪水边生长,除了观赏价值,也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作用。
3、桫椤
桫椤也叫做“蛇木”,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称谓。桫椤和小型匍匐的蕨类植物不同,能长成大树,是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非常珍贵。桫椤常见于我国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4、鹿角蕨
鹿角蕨产自中国云南,叶片形态神似张开的鹿角,可作为家庭养殖的盆栽。鹿角蕨忌阳光直射,通常养殖在有散射光的室内,日常需要多多浇水,保持鹿角蕨土壤的湿润状态,同时,空气湿度要在80%以上。
5、峨眉耳蕨
峨眉耳蕨分布在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峨眉耳蕨长生长在溪边的石缝里,或者是潮湿古木的树干上,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采用无性繁殖和孢子繁殖的方法繁殖,一般在夏秋两季采收,洗净后可食用。
6、截基盾蕨
截基盾蕨通常生长在海拔较高的贵州和广西地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截基盾蕨可全株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去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病症。
7、毛蕨
毛蕨通常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海南等地区。毛蕨属的蕨类植物繁多,还有缩羽毛蕨、渐尖毛蕨、锐片毛蕨、锐尖毛蕨等等。毛蕨全株可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作用。
8、凤尾蕨
凤尾蕨的根状茎较粗短,直立生长,叶片有锯齿状边缘。凤尾蕨的嫩叶可食用,作为盆栽具有一定的额观赏价值,可用于点缀书桌、阳台等。另外,凤尾蕨全草都可以供药用,民间常用于治痢疾和止泻等等。
9、水蕨
水蕨属于多汁的水生蕨类植物,茎叶根都较为柔软,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地区。水蕨的嫩叶绿色多汁,可以止咳可口的菜肴食用,同时水蕨可供药用,茎叶入药,有活血解毒的作用,可以治疗跌打损伤等病症。
10、巢蕨
巢蕨的叶片终年绿色,相聚在一起呈鸟巢状,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著名的附生性观叶植物。在日常生活种,人们常巢蕨来制作吊盆观赏,另外,鸟巢蕨还可以食用,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与油菜、西芹等蔬菜相似。
8. 巢蕨的栽培管理
1、土壤配置
鸟巢蕨的栽培土壤基质应当选用土质疏松、透气性达标、疏松性佳、排水性好的品类,富含腐殖质营养则更好。可以选用腐叶土、泥炭土、少量苔藓、碎煤渣、碎砂砾等混合制成。禁用黏土或者盐碱土养殖栽培。
2、水肥灌溉
浇水方面,尽量避免植株干枯脱水,在高温天气下除了浇水外,还可喷洒水雾降温增湿,并用湿巾擦洗叶片。生长期的肥料使用叶面肥,半月一次即可,不要过多或过频,使用前一定得先稀释再灌溉,否则会影响鸟巢蕨的生长。
3、光照温度
鸟巢蕨比较害怕强光直射暴晒,以温暖明亮的散射光照为主。每天的光照时间保证在4~6小时最好,夏季需使用遮阴网养护。而温度方面,则应当以春秋的适中温度为标准,冬夏两季气温太过极端,得做好保温和防暑措施。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