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桔梗乳汁管显微图(桔梗横切面可见乳汁管)

更新:2023-05-05 00:09归类:花卉种子人气:83

1. 桔梗横切面可见乳汁管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或纺锤形,下部渐细,有的分枝,长6~20cm,直径1~2cm。表面淡黄白色,微有光泽,皱缩,有扭曲的纵沟,并有横向皮孔玟痕及支根痕,有时可见未刮净的黄棕色或灰棕色栓皮;上端根茎(芦头)长0.5~4cm,直径约1cm,具半月形的茎痕,呈盘节状。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略不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棕色,木部淡黄色。气微,味微甜、苦。以根肥大、白色、质充实、味苦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有时残存;木枪细胞偶含草酸钙小方晶。皮层窗。韧皮部宽广,外侧有时有裂隙;外侧韧皮射线渐弯曲;筛管群与乳管群伴生,作径向散列,乳管壁略厚,内含黄棕色颗粒状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施射状排列;木射线较宽。本品薄壁细胞含菊糖。

2. 桔梗乳汁管显微特征

桔梗科(Campanulaceae)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科。草本,稀灌木,大多有乳汁。叶互生 、对生 ,稀轮生 ,无托叶 。花序各式,最常见的是聚伞花序,花两性,花萼通常上位,花冠合瓣,辐射对称,胚珠多数。蒴果,少为浆果 。

广布于全球,约有70属2000余种。中国有17属约 170种,主产西南部。刺萼参属和同钟花属为中国特有属。桔梗科包括70属大约2000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一些种是小乔木,一般茎叶折断后都会流出无毒的白色乳汁。 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在南部非洲也有许多种类。中国有16属约150种,以西南地区最多。

该科植物主要为药用,有许多著名中药材,如党参、桔梗、沙参和半边莲等。桔梗亚科的乳汁管含有多种苷,如桔梗中的桔梗苷,沙参中的沙参苷,它们在医学上常用于消炎,消肿,消蛇毒。本科风铃草属和沙参属植物的花大、形状如钟,有观赏价值,国外已引种栽培。

3. 桔梗横切面组织简图

外部分泌组织位于植物的体表,其分泌物直接排出于体外,其中有腺毛和蜜腺。

腺毛:是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来的,有头部和柄部之分,头是分泌的地方。头的细胞覆盖着角质层,而分泌物则积聚在细胞与角质层之间所形成的囊中,如薄荷叶。

蜜腺:是分泌蜜汁的腺体,由一层表皮细胞或及其下面数层细胞分化而来。蜜腺的细胞具浓厚的细胞质。细胞质产生的蜜汁可由扩散通过细胞壁、由角质层的破裂、或经过表皮层上的气孔而到体外。蜜腺常存在于虫媒花植物的花瓣基部或花托上,如油菜花,但有时也在叶或托叶上产生。

内部分分泌组织

内部分泌组织存在于植物体内,其分泌物贮在细胞内或细胞间隙中。按其组成,形状和分泌物的不同,可分为:

1. 分泌细胞:是单个散在的分泌细胞,其分泌物贮存在细胞内。分泌细胞在充满分泌物后,即成为死亡的贮藏细胞。分泌细胞有的是油细胞,含有挥发油,如肉桂皮、姜、菖蒲,有的是粘液细胞,含有粘液质,如白及、知母。

2.分泌腔:它是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贮存在腔室内,故又称油室。腔室的形成,一种是由于分泌细胞中层裂开形成,分泌细胞完整地围绕着腔室,称为离生(裂生)分泌腔,如当归;另一种是由许多聚集的分泌细胞本身破裂溶解而形成的腔室,腔室周围的细胞常破碎不完整,称为溶生分泌腔,如陈皮。

3.分泌道:它是由多数分泌细胞形成的管道,分泌物贮在管道里,分泌道顺轴分布于器官中,故横切面观呈类圆形与分泌腔相似,但纵切面观则呈管状。分泌道中的分泌物有的是挥发油,称为油管,如茴香;有的是树脂或油树脂,称为树脂道,如松茎。

4.乳汁管:是由一个或多个细长分枝的乳细胞形成。乳细胞是具有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生活细胞,原生质体紧贴在胞壁上,具有分泌作用,其分泌的乳汁贮在细胞中。乳汁管通常有下列两种:

(1)无节乳汁管:是由单个乳细胞构成的,随器官长大而伸长,管壁上无节,有的在发育过程中,细胞核进行分裂,但细胞质不分裂而形成多核细胞,因而常有分枝,贯穿在整个植物体中;若有多个乳细胞(如欧洲夹竹桃),它们彼此各成一独立单位而永不相连。具分枝乳汁管的如大戟、夹竹桃,具不分枝乳管的如大麻。

(2)有节乳管:是由一系列管状乳细胞错综连接而成的网状系统,连接处细胞壁溶化贯通,乳汁可以互相流动。如蒲公英、桔梗等。乳汁大多是白色的,但也有黄色的,如白屈莱。乳汁的成分复杂,有些可供药用,如罂粟的乳汁含有多种生物碱。

4. 桔梗的乳汁管存在于是

丛参,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乳汁。

丛参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茎缠绕,不育或先端着花,黄绿色或黄白色,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叶柄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

产地中国北方海拔1560-3100米的山地林边及灌丛中。

5. 桔梗横切面的主要特征

原料:草鱼1500克,黄瓜条250克,米凉粉条200克。

调料:

A料(麻辣鱼调料1包(约150克,)),金宫特级鸡精10克,B料(盐5克,鸡蛋1个,干淀粉20克),鲜汤1500克,C料(熟牛油50克,葱段、大蒜瓣各10克,花椒4克,干辣椒节50克,干辣椒面10克,红糖、白胡椒粉各5克,盐12克),香菜15克,色拉油1千克(约耗50克)。

制作方法:

(1)将草鱼治净,切0.5厘米厚的抹刀片,用B料挂单面糊,下入烧至六成热的色拉油中,待鱼片表面呈淡黄色后捞起。

(2)炒锅留底油30克炒香A料(油温不宜过高,不停得翻炒),加入C料及鲜汤烧开,下黄瓜条、米凉粉条,倒入烧热的石锅中,下入炸熟的鱼片烧开,撒上香菜即可上桌。

制作关键:

1、斜切鱼肉纤维长

草鱼、鳙鱼、黑鱼鱼肉常用于制作石锅鱼、水煮鱼等菜肴,在刀工处理时,要将带皮净鱼肉“从尾部至头部”斜切成抹刀片,这样处理的鱼肉不易松散。原因是草鱼、鳙鱼鱼肉的纹理(横切面)呈“M”形,从尾至头斜切,可防止肌肉纤维紊乱。若反向斜切,则可能导致鱼肉中的鱼刺断面过多,且肌肉纤维容易断裂成瓣状,影响口感。

2、单面挂糊易入味

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生性凶猛,肉质紧实,用于煮制鱼片时,上浆即可。但草鱼、缩鱼是杂食性鱼类,肉质相对较松,水分含量较大。有些师傅用于煮制鱼片时会将鱼肉挂全蛋糊,我借鉴北方菜中“锅塌鱼扇”的做法,将鱼肉单面挂糊,油炸后再煮制。这样调味汁容易渗透到鱼肉中,且鱼肉不易松散。

3、石锅保温鲜嫩烫

烧热的石锅锅壁较厚,散热慢,能持续保温半小时左右,不需要用酒精炉加热大火煮制,即使煮也不会把鱼片煮得很松散(重庆石锅比铁锅传热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鱼片的鲜嫩。

6. 桔梗横切面可见乳汁管是否正确

桔梗,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全株有白色乳汁。主根长纺锤形,少分枝。茎无毛,通常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叶3~4片轮生、对生或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2~7cm,宽0.5~3cm,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尖锯齿,下面被白粉。

花1朵至数朵单生茎顶或集成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花冠阔钟状,直径4~6cm,蓝色或蓝紫色,裂片5,三角形;雄蕊5,花丝基部变宽,密被细毛;子房半下位,花柱5裂。蒴果倒卵圆形,熟时顶部5瓣裂。种子多数,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上一篇:洋桔梗发芽受什么影响(洋桔梗发芽率大概多少) 下一篇:桔梗的乳汁管是什么型(桔梗乳汁管手绘图)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