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如何分类(兰草种类太多怎么辨别)
1. 兰草种类太多怎么辨别
1、首先是分类,中国的兰花主要分为五大类: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和墨兰。其次是对于品种的鉴别,主要分为三看: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屏。
2、接下来介绍不同兰花的特征。春兰是白色的根肉质,春兰的叶片比较硬而且粗糙,叶片齿具明显。
3、蕙兰是淡黄色的根肉质,比春兰直立粗长,叶缘比较粗糙,花淡黄色唇瓣是绿蓝色,叶下还具有红紫色的斑点。
4、剑兰的叶子较大较宽,花有绿色到浅绿色,还有暗紫色的纹理,建兰和春兰是非常相像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建兰的齿距没有春兰的多,并且叶子也比春兰少。
5、墨兰的叶子非常光滑,并且根部非常尖,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一般情况下它的花瓣颜色是带有墨绿色的,颜色较深,一根花茎可以开出很多花。
6、寒兰与墨兰较为相似,寒兰的叶脉会比墨兰透明,寒兰的叶脉在叶背上比较突出,而墨兰的叶脉是不透明并且是淡绿色,寒兰的叶较为紧密并且不开叉。
2. 兰草怎么认识品种完整视频教程
和天下属于建兰的一个品种,特点如下
从植株造型来看,其实算是一款中矮型的花卉品种,宽厚的圆叶头造型,整个植株的叶片翠绿且为以免纵向生长,行龙明显清晰,属于绿杆绿花的品种。花朵纯洁没有别的杂色出现,花朵硕大美观,圆润肥厚,花舌中间还带有着部分红色斑点状,与周边的绿色相对比之后会显得非常显眼。一般一株君临天下可以盛开出四朵左右的花卉,花开出架,上盆后非常的有气势,与普通花卉摆在一起的话,它那君王般的高贵气质油然而生。
3. 兰草怎么分辨品种
春兰:主要特征是植株矮小,叶狭带形,4-6枚集生,花单生,少数2朵。其缘有细齿,假鳞茎很小,常包存于叶茎之内,花单生,偶有2朵,莛直立而短,苞片很长,常超出子房既花柄部分。花色绿色;红绿色为主,花极香,花形多变,品种极多,主要变种有春兰,雪兰,线叶春兰。花期1-3月。
蕙兰:假鳞茎不明显,叶脉透明,晶亮。叶直立性强。株叶5-9枚,长25-80cm 宽1cm 叶齿粗,叶茎对折,断面呈V字形,花莛直立但稍有浪曲,多为出架,莛多花。常为5-18朵。花黄绿色,极香。花瓣小于萼片,唇瓣三裂不明显,中裂片长椭圆 形,有许多透明小乳突桩毛。主要变种有原变种惠兰,峨眉春惠,送春,花期在3-5月。冬兰或寒兰冬10—12月以及次年元月份开花;
莲瓣;亦称小雪兰,曾隶属春兰,叶狭长而弓曲,叶宽0.4-0.8cm 长30-50cm 叶中段跟叶基、叶尖端一样粗细。叶数较多:6-9片,花期在1-3月,花3-5朵,以白色为主,略带红黄,藕色脉纹明显。花瓣较薄。萼片形明显不同,萼片为三角披针形。
春剑;曾隶属春兰。叶片直立性强5-7片,边缘具锯齿,花茎直立,花2-7朵,高20-30厘米,黄绿色,紫红色,其变种有春剑原变种,软叶春剑,朱砂兰,通海春剑,花期1-3月。
建兰:也称四季兰。长根粗如筷子,常有分枝,假鳞茎微扁圆形,株形3-6枚丛生,长25-50cm 宽1.2-2.3cm 带形叶(线状披针形),中段增宽而平展,先端顺尖或钝尖,主脉居中,明显后凸,叶齿极细而不明显,端部叶齿有锐利感。叶薄革质,叶色黄绿色,富光泽,叶背相对较粗糙无光泽。
花莛从假鳞茎基部叶鞘内侧生出,形圆,直立,色淡,绿白,长25-40cm ,多与叶丛面等高。不少品种花莛能高出叶丛面。苞片长约等于叶柄长的三分之一强。苞片基部有蜜腺。花径4-6cm。含苞时,唇瓣一侧朝上,开放时,扭转180°,成直立壮,芳香浓烈。
野生花多为黄绿色或乳白、浅黄色,披挂紫红脉纹和洒红斑,萼片长狭,矩圆披针形,平展;侧萼略短于中萼,为小落肩花形,花瓣,椭圆披针形,约萼片的1/3长,前伸合抱。中裂片,端钝反卷,主要变种有建兰原变种,素心建兰四季兰每年开花2-3次,花期6-12月。
寒兰:根略比建兰细而有分枝,假鳞茎长椭圆形集生成从。叶鞘长而薄,成苗后张离,叶脚高。叶柄环明显。株叶3-7枚成从。直立性强,长 30-80cm 宽0.8-1.6cm 。宽叶种长60-110cm 宽1.5-2.2cm 叶狭带形,叶基特别狭小,多数叶端披拂下垂,薄革质,色深,叶片平展而光亮,叶背粗糙,叶脉明显,并向叶背突起,中脉和侧脉沟明显,先端渐尖或长尖,叶端之细叶齿,较锐利。新苗叶中脉两侧白亮,占叶宽的三分之一,犹如中透缟艺状,其双侧的绿色部分有明显龙骨节状的隐性绿色斑纹,这样独有特征其他兰所没有的,是鉴别寒兰的依据。
因花期跟春,惠,建等花期交错自然杂交,变异极多,可分为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苏芦寒兰,色型可分青寒兰,紫寒兰,青紫寒兰,红寒兰。
墨兰;又名报岁兰,根粗而长,假鳞茎椭圆形,株叶3-5枚从生。剑形,端部向外斜展或弧垂,长45-80cm 宽2.7-5.0cm 叶缘微后卷,端缘有细叶齿,叶薄革质,叶面浓绿而富有光泽,叶背相对较粗糙。花序直立,花5-17有褐红色,黄绿色,白绿色,花期9月到来年3月主要变种有墨兰原变种,秋墨,彩边墨兰。
豆瓣兰叶4-6片丛生,线型,花葶直立约12-18cm,每葶着花1-2朵,花期11月底至翌年3月。
送春:送春系蕙兰的变种,叶多可达十八枚左右,常开出数箭花。
台兰:台兰又名蜜蜂兰,花高15-30cm,有花15-40朵,花期4-6月。
套叶兰:叶长40~60cm,宽0.8~1.5cm,花莛直立稍有弯曲,高约40cm,莛花5~9朵,花期11月。
4. 怎样识别兰草的好与坏
1、兰花根又圆又细且数量多的为好。
2、兰花叶以基部紧,中上部阔为好。
3、兰花的花的色泽以嫩绿为上,浓绿次之,赤绿更次之。花红色鲜明者也佳。索心或素花即全花一色的更佳。
4、兰花的花香以清雅、纯正、温和者为佳,有过于强烈之异味者为劣。
5、兰花的花的外三瓣以均匀而质地稍厚并糯质者为贵。主瓣阔,副瓣窄或瓣外翘者为劣。
5. 兰草种类太多怎么辨别真假
一、用一些江浙地区原产的蕙兰(九花兰)、春兰,先将其叶缘叶肉部分用刀削去,仅留下粗硬的侧叶脉作为叶缘,然后再用利刀刮去叶脉上的绿色表皮,使叶脉裸露出来呈金黄色,便成为了所谓“金边”或“银边”。这种伪品可以用肉眼察看叶缘是否具锯齿,如无正常叶片的锯齿状叶缘或只剩下叶脉作为叶缘,那么这株“线艺兰”必属伪品无疑。
二、利用一些金色颜料,用笔在叶面和叶背划上一条条线纹,骤眼看法,似属线兰。但用心细看,就会发现这些色彩呈晦暗状,用手试擦,便会退色而显回绿色,且叶面所划的线纹与叶背常不一致,这无疑又是假货。
三、用一些有银边、金边的非兰科观叶植物的顶部,如银边富贵竹、金边富贵竹、银边铁树、银边吊兰、银边草、假金丝马尾等百合科植物,先将普通兰花的兰叶拔除,然后将这些观叶植物的顶部切断,沾上万能胶水,直接插入并粘合于无叶的兰头中进行移花接木。由于这些观叶植物可维持数天不凋,所以看上去如同真的一般,致使不少初学养兰者上当受骗。只要你对兰花的形态有所认识,就不会上当。真正的春兰、墨兰或者建兰,它们的叶片通常为长条形带状,叶缘或叶端有锯齿,而这些用来制作假兰花的观叶植物叶缘无齿,叶片较为短阔,用手轻轻向上一提,就会与兰头松脱。
6. 兰草种类太多怎么辨别好坏
识别好的兰花需要了解兰花的瓣型及色彩的变化,刚刚接触兰花的时候,看各种各样的兰花都长得差不多,等了解了兰花的瓣型文化后,才发现不同兰花品种之间是有区别的,好的兰花都是符合瓣型文化的,而且这些好的兰花都有其对应的特征。中国兰花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对兰花的美丑总结出了一套可以量化的体系,这套体系符合国人大部分人的审美观,是国兰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石,判断兰花的好坏可以从花朵的形态和颜色来判断,也可以从叶片的颜色来判断,它们属于两套不一样的体系。通过兰花花朵的形态来识别一个兰花的好坏是依照瓣型理论来的,好的兰花的花瓣形态主要有梅瓣(像梅花的花瓣),水仙瓣(像水仙的花瓣),荷瓣(像荷花的花瓣),普通的兰花花瓣都是狭长的,像竹叶和鸡爪。好兰花的花瓣要求短圆厚实,捧瓣软硬适中,舌头短圆,上面的颜色素净或色彩工整,花朵颜色要靓丽纯正,花杆高出叶面更好,叶片带艺的要色彩鲜明,对比强烈,花瓣工整,叶片带艺更佳,现在都喜欢追求叶花双艺,好的兰花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满足的条件越多,也就越好。兰花吧,2012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每天发布专业的兰花知识,带你深入了解兰花,轻松养好兰花!
7. 兰草种类太多怎么辨别品种
1、春兰
它是在春季开花,花杆非常直立,一个枝干上只有一朵花,少数是两朵花,花瓣也不相同。它的香味比较浓郁,花期较长,叶片比较短,可以用紫砂盆来栽种。盆土要疏松透气透水。
还有一种台兰,也在春季开花,但是一个枝子上有20朵花苞左右。
2、蕙兰
夏季开花的兰花,有蕙兰,它的一个枝干上有十朵花左右,花瓣上有紫红色的小斑点,花朵比较芳香,花期在春末初夏。叶片比较有光泽,发亮,花朵非常香,开花从夏季天开到秋天。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畈刚养护。
3、建兰
它在秋季开花,一个茎可以开十朵花苞左右,香味比较浓郁,花色是黄绿色,上面有斑点。叶片非常直立,花很多,味香,适应能力强,容易养护。
4、冬季开花的墨兰和寒兰
墨兰的花色比较深,一般在2月份左右开花,韩朗的话,花朵是黄绿色,花期在年底和第二年初,寒兰的颜色比较多,有绿色,红色,白色,等等颜色。寒兰冬季不能放在温度过低的地方养护。
8. 怎么认识兰草好坏
看一颗兰花的好坏,要看芦头,芦头壮不壮,有没有病斑,颜色好不好,一般芦头有青色,底色显白的为好。不注意观察芦头,就不能充分掌握苗情,兰叶上有点问题,比芦头上出现问题,病情要轻得多,芦头出问题可以直接导致兰花的死亡。
养兰花要重视芦头,小问题,大技巧
三、防病上的技巧
两腐病发病都在芦头部位,这个地方的清洁卫生,一定要搞好。夏天,芦头部位要通风防潮,打药必须要打到这个部位。有兰友总结经验,芦头周围用硬植料,不用软植料,有效防止兰花生病。
养兰花要重视芦头,小问题,大技巧
四、催芽上的技巧
夏天,芦头要防湿,春秋天则要稍湿一些,如果太干,不利于发新芽。要想芦头多发新芽,应给芦头旁边营造较高湿度的小环境,这和用苔藓捂老芦头催芽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