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繁殖方式(蔬菜繁殖方式有几种)
1. 蔬菜繁殖方式有几种
青霉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是分裂繁殖,在条件恶劣情况下是用芽孢繁殖,即无性繁殖。
青霉属:真菌的一种。属于子囊菌亚门,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散囊菌科,青霉属。间有性生殖阶段。菌丝为多细胞分枝。无性繁殖时,菌丝发生直立的多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继续再分的指状分枝,每枝顶端有2到3个瓶状细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新个体。有性生殖极少见。常见于腐烂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绿色。亦能引起柑橘的青霉病。
2. 蔬菜繁殖方式有几种类型
猫咪是哺乳型动物,主要的繁殖方式是胎生,通过雌雄猫咪交配后自然繁殖。等到猫咪身体和性成熟以后,就会定期的出现发情的症状,发情的猫咪就可以进行正常的交配。交配成功后,母猫进入妊娠期。同样妊娠期的母猫也会出现妊娠反应,等到怀孕时间足够后,猫咪就会进行分娩,而诞生出猫仔。一般来说,猫咪都是多胎繁殖,每胎繁殖的猫咪数量会在几只到十几只不等。
宠物猫的妊娠期平均在63 天左右。由于饮食、生活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猫咪流产、早产、难产、推迟生产的情况。当猫咪正常发情进入第2-3 天时,就可以让猫咪进行交配了。
在猫咪怀孕的前30 天左右,饲养者不需要给与猫咪准备特殊的饮食照顾,按照猫咪平时的饮食情况,在适当的加强食物的营养管理即可。
在猫咪怀孕期间,饲养者要适当的限制猫咪的行为活动,避免剧烈的运动和撞击,导致猫咪出现流产的情况。同时在猫咪怀孕的最后阶段,随着胎儿在体内逐渐长大,猫食量也渐增,行动稳重,活动减少。此时,饲养者应该为猫咪补充适量的瘦肉、蔬菜、鱼肉等蛋白质食物,
减少粮食类碳水化合物食量,以免母猫过肥而难产。在猫咪的食物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钙片、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以促进猫仔的骨骼发育。
猫咪在正式分娩前也会出现分娩的征兆,此时饲养者要提前为猫咪做好分娩的准备工作。准备猫咪生产的产箱,毛巾、止血剂、剪刀等等。在猫咪分娩的时候也要安静的在一旁观察猫咪的身体情况,一旦猫咪出现难产症状时,就要及时的给与帮助,给宠物猫助产,让它能顺利健康的生下猫仔。
3. 蔬菜种子繁育
1、风力传播
蒲公英、杨柳等植物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种子成熟后随着风飘向远方。
2、水流传播
椰子、睡莲种子可以通过水流传播,椰子果实成熟后掉落在海水中,偏向远方海岸,而睡莲种子成熟后沉入水底,腐烂后漂浮在水面,传播到远方。
3、鸟类传播
浆果类植物可以通过鸟类传播种子,其鲜艳的果实颜色能吸引鸟类的注意,让鸟类食用后将种子排出。
4、粘附传播
苍耳等植物的种子上带有刺毛,会粘黏在路过的动物皮毛上,随着移动而掉落。
5、昆虫传播
虫媒花会利用昆虫传播花粉,从而孕育果实繁殖后代,而果实成熟后,昆虫会啃食果柄,使果实掉落。
6、喷射传播
凤仙花的果荚成熟后为椭圆形,受到外力触碰就会炸裂,喷射出细小的籽粒。
7、掉落传播
果树上的果实成熟后,就会从树上掉落到地上,果实在腐烂的过程中,内部的胚芽就会逐渐发育成熟,最终长出幼苗。
8、弹射传播
油菜花成熟后,会长出细长的荚果,荚果生长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然破裂,将种子弹射到远处。
9、动物传播
松鼠等动物有储存食物,冬季食用的特点,而储存最多的食物就是种子,在松树没来得及食用的情况下,种子就会逐渐发芽,长成新株。
10、人为传播
农作物、蔬菜等植物在栽培的过程中,人们会在秋季采收成熟的种子,保存至第二年春季播种在土壤中,完成繁殖过程。
4. 蔬菜的繁殖技术
答案是:可以给虎皮鹦鹉喂食大小米、稻谷,还可以喂食清淡的蔬菜和水果,才能使虎皮鹦鹉繁殖快,补充它对营养的需求,还能补充虎皮鹦鹉的体能,但不要喂食难以消化的刺激性食物
虎皮鹦鹉大多都是大小米、稻谷为食物,那虎皮鹦鹉吃什么繁殖快,当虎皮鹦鹉要下蛋时,可以吃墨鱼骨、青菜叶等食物给虎皮鹦鹉吃,补充营养需求。
5. 蔬菜的育种方法
包括:适合盆栽的蔬菜选取、土质选择与配比、光照、水分、养分管理。首先,适合盆栽的蔬菜有:茄子、辣椒、西红柿、豆角等。其次,选取土壤要选用肥沃、疏松、透气、保水的混合土,配比可根据蔬菜的需求进行定制。然后,光照要足够,一般的阳光即可,不宜过度阳光照射;水分要保持潮湿但不过度浇水;养分要选择合适的肥料,在季节变化的时候注意调整养分配比。此外,新手可以了解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进行分区种植和翻耕混合种植,以增加菜地的保育效果和丰富健康食材的种植多样性。
6. 蔬菜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种植快菜吧!
快菜的生长速度比大白菜快3倍,30天可收获,易种植。快菜是大白菜的一个品种。和普通的白菜比起来,快菜的口感更细腻,各种烹饪方法都适合来制作快菜。
快菜的生长速度,和它的名字一样,是非常快的,一般都是在播种后的30天左右,就可以陆续的摘些幼苗拿到市场上售卖或者是食用的。而大白菜的生长时间一般是在90天左右,快菜和大白菜的生长速度比起来,快了3倍,所以快菜的名字也是叫的名副其实了。
虽然快菜的生长周期很短,但是它的营养价值是不会减少的,和大白菜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除了生长周期短之外,快菜种植起来也是非常容易的,自己在家就能轻松种植快菜。在松好的土壤上,采用条播的方法,基本上3天左右,就能看见快菜的菜苗,在10天左右,就可以进行介苗或者是移栽的工作了。
为了避免过度拥挤,而对快菜的生长造成影响,在10天的时候,要对快菜的根部进行松土,让根部呼吸排水通畅,以免因积水造成根部的溃烂。快菜进入快速生长期,只要注意土壤湿润,不要过于干燥就可以了,过于湿或者是过于干,都不利于快菜的生长。最后,在30天左右的时候,快菜就可以采摘食用了。
喜欢吃蔬菜的朋友,可以在自己家的小院子里种上一些,不仅能快速收成,而且自己种的吃起来也放心。而且快菜的口感也是很不错的,烹饪方法基本上和白菜的相似,不过做出来的快菜,吃起来口感会比白菜细腻。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评论,敬请关注每日的更新。
7. 蔬菜种苗繁育
1 匍匐茎繁殖法
草莓的匍匐茎繁殖法又叫匍匐茎分株法, 是生产上最常用的育苗方法。 即利用匍匐茎形成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后的匍匐茎苗进行繁殖的方法。 该法繁殖能保持原有品种的特性和果实品质 , 繁殖容易 , 繁殖系数高。 草莓一般 1 年内可产生匍匐茎苗 75 万 ~150 万株 /hm 2 。 匍匐茎是草莓的一种特殊的地上茎,是草莓在营养生长阶段, 由新茎的腋芽发出向水平方向伸长的新茎,其特点是茎细、节间长。 从母株上发生的匍匐茎,一般在偶数节部位向上发生正常叶,向下形成不定根, 接触泥土后生根长成一株匍匐茎子苗, 新匍匐茎腋芽当年还能抽生匍匐茎和新的子苗,如此不断反复生长。 在生产中,可利用产生的大量匍匐茎子苗进行无性繁殖,此法繁殖方法简单、管理方便,具有繁殖系数高、秧苗质量好、不易感染土传病害等特点,是草莓生产中常用的繁殖方法,每亩可生产优质壮苗 3 万 ~4 万株。
1.1苗圃地的整理
1.1.1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圃地,沼泽地、盐碱地、石灰土、沙土、黏土均不适宜繁殖草莓。 前茬作物未种过烟草、茄子、马铃薯或番茄,以免发生再植病害或共生病害,一般前茬作物是小麦、瓜类、豆类、菜园地为宜,且该地块 2~3 年未种植草莓,避免重茬连作。
1.1.2整地做垄
整地时,先将土壤进行深翻熟化,以利于保墒和根系生长。 进行土壤消毒,铲除病菌和虫卵, 清除地里枯枝、 落叶、 杂草、 石块。 每亩施1 500~2 000 kg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 20 kg 过磷酸钙,施基肥要全园撒施,然后耕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草莓喜湿怕涝,为排灌方便、通风透光,宜采用起垄栽植。 在整好的地块中,按垄畦面宽 70~80 cm 、垄畦底宽 90~100 cm 、垄高 15 cm 进行做畦起垄,垄间距为 20 cm ,长度视地块而定,方向为南北方向。 做好畦垄后,适当镇压,使地块沉实平整,以免栽后浇水引起秧苗下沉而影响成活率。
1.2定植母株
1.2.1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优质苗木作为母株。 优质壮苗的标准是: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茎粗( 1 cm 以上),叶柄粗短,具有 7~8 片发育正常的复叶,叶大,叶肉厚,叶片浓绿,花芽饱满 , 花数多 , 开花整齐,根群大,新根多,须根发达健壮,植株鲜重30g/株以上。
1.2.2定植时间
在莱芜地区一般于 9 月中下旬定植母株。 定植时,在畦垄中间进行单行栽植,尽可能带大土块移栽,株距为 40~60 cm 。栽植前要去除母株老叶和部分黑色老根,以减少水分蒸腾,促进新根发生。 最好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栽植,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遮荫措施。
1.2.3栽植方法
草莓新茎呈弓形, 栽植时将新茎的弓背朝预定的同一方向栽植,便于后期的管理。 栽植深度使苗心基部与土表平齐,即“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使根系在栽植穴内充分舒展。 若栽植过深埋住苗心,易引起苗心腐烂;过浅则新茎外露,秧苗因吸水困难易干枯死亡,因此栽植灌水后要及时检查,对倒伏、露根或淤心苗及时进行调整。
1.3定植后的管理
1.3.1水分管理
栽植后立即灌定根水,小水浇透,以后 3~5 d 每天一次, 保持地面湿润, 但防止过湿造成通气不良而影响秧苗的成活。 秧苗成活后可适当炼苗、 蹲苗, 适时浇水, 促进秧苗生长。 在匍匐茎大量发生期, 要保持垄面疏松湿润, 以利于子苗扎根生长。 雨季要及时排涝, 保证沟渠畅通。 后期适当控水, 控制苗高, 促进子苗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培育壮苗。
1.3.2越冬防寒
草莓根系能耐 -8℃ 的地温和短时间内 -10℃ 的气温, 在莱芜地区易发生冻害。 为防寒保墒,在土壤即将进入结冻期前,灌一次封冻水,灌水后一周左右用作物秸秆、软草、树叶等进行地面覆盖, 在莱芜地区覆盖厚度一般 5~6 cm 。 覆盖要做到细致、 压实、 不透风。 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分两次撤除防寒物, 第一次在平均气温高于 0℃ 进行, 第二次在地上部未萌发生长前进行, 促使地温提高、植株早萌发。
1.3.3合理施肥
在翌年春天发芽前和植株旺盛生长初期,分两次追施速效氮肥,一般可撒施 CO ( NH 2 ) 2 ,每次每亩可施用 7.5~10.0 kg ,促进母株生长,提升营养水平; 当匍匐茎大量发生期每亩追施复合肥 10 kg ,促进子苗生长;匍匐茎发生后期停止氮肥的施用,防止子苗徒长,可叶面喷施磷、钾肥,促进子苗健壮和花芽分化。
1.3.4中耕除草
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前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保持畦面疏松无杂草,深度为 2~3 cm ,注意不要损伤根系,以提高地温,保持墒情,促进秧苗及早进入旺盛生长期。 在匍匐茎子苗生长阶段,中耕除草要结合植株调整进行,注意不要损伤、拖拽子苗而影响生长。
1.3.5植株管理
定植后待大部分秧苗缓苗后,及时检查,发现弱株、死株、病株、缺苗,及时进行补植。在匍匐茎发生前及时摘除老叶、 病叶以减少营养消耗,当母株秧苗吐序现蕾时,及早摘除全部花序,促进母株及早抽生大量匍匐茎。 当母株幼苗展开 3~4 片新叶时,喷 10 mg/kg 的赤霉素两次,间隔时间为7~10 d ,可有效促进匍匐茎的发生,提高匍匐茎苗的产量。
1.3.6人工压蔓
大约在 5 月中旬, 匍匐茎大量发生。 当匍匐茎抽生 30~40 cm 后,及时将其理顺,引至空旷、光照良好的地方,勿重叠、交叉、缠绕。 将各条匍匐茎采用放射状布置,使其在地面均匀分布,保证子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在匍匐茎子苗展开第 2 片叶时及时进行压蔓, 将新抽生的子苗近前的匍匐茎用土压牢,使茎叶丛基部与疏松的土壤充分接触,注意不能压断,促使及早发根。 当每个母株有 30~40 株匍匐茎子苗且达到繁殖系数时,对匍匐茎进行摘心,多余的匍匐茎和过晚抽生的匍匐茎因其生长弱,不易培养成壮苗,应及早摘除,以减少母株养分消耗,保证子苗健壮生长。
1.4病虫害防治
整地前,进行土壤消毒,铲除病菌和虫卵;定植后至生长初期,重点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可选用辛硫磷乳油灌根或喷施进行防治;生长期喷阿维菌素或吡虫啉防治蚜虫。 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根腐病、立枯病等,栽植前用乙铝·锰锌浸苗,及时摘除老叶、枯叶、病叶,清理杂草,减少病菌的滋生繁衍,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进行喷雾防治。
1.5苗木出圃
一般在立秋前后栽植草莓时, 匍匐茎苗移栽前10 d ,将匍匐茎形成的子苗与母株分离,即可出圃。若土壤干旱,应在起苗前 2~3 d 适量灌水,起苗时用手拿住苗茎基部,不要捏住子苗心部,轻拿轻放,随起随栽,去除老叶、病叶,保留 4~5 片新叶,尽量多带泥土和根系,剔除弱苗和病虫害危害苗木。
2 老株分株繁殖法
又称分墩繁殖。 这种繁殖方法适用于需要更新换地的草莓苗圃或者不易发生匍匐茎的草莓品种,利用母株上产生的新茎分枝进行繁殖。 草莓新茎在生长期内,除了抽生大量的匍匐茎外,还能发生数个新茎分枝, 其基部能发生不定根。 在草莓果实采收后, 加强对植株的管理, 7~8 月份当老株地上部长出3~5 片复叶,地下部有较多须根时,及时将老株挖出,剪除新茎基部已衰老的根状茎和黑色的不定根,然后将每一个带有新根的新茎分开, 成为若干株新茎苗。 将分离出的新茎苗进行定植,及时浇水,成活后加强管理,保进秧苗生长。 该方法不需要设立专门的苗圃地、 不需要进行摘除多余的匍匐茎和人工压蔓等工作。 但该方法繁殖系数低,多带有分离伤口,易感染土传病害,培育新茎时间较长,一般 3 年生母株每株只能繁殖 10 株左右的优质新茎苗。
3 茎尖组织培养法
又称离体繁殖法。由于草莓茎上容易产生不定根, 在无菌条件下将茎尖剥离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诱导出幼芽,然后通过腋芽的增殖迅速扩大繁殖,幼株经炼苗驯化培育后,移植到大田进行生产。 该方法繁殖的秧苗无病毒、生长健壮、叶片浓绿、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同时该方法不占用土地、 不受季节和环境的影响, 可进行工厂化生产,加速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适用于草莓的大量生产。 但该方法投入较大,对生产设施、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工艺复杂、 操作严格, 不适合一般种植户对草莓进行繁殖。 一般适用于挽救严重感染病毒的草莓品种、 短期内加速繁殖草莓优良品种以供商品化生产或结合辐射诱变进行草莓品种的改良和选育。 实践证明, 草莓脱毒苗直接进棚后畸形果出现的比例比较大, 但是经过脱毒苗作母苗培育出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草莓苗的性状表现都比较优异, 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第二代或者第三代草莓苗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