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棕榈植物配置(棕榈植物配置原则)

更新:2023-05-14 06:06归类:花卉种子人气:95

1. 棕榈植物配置原则

小区内常用植物配置 常绿花木类:桂花、广玉兰、夹竹桃、含笑、栀子花、金丝桃、杜鹃等;落叶花木类:梅花、紫薇、石榴、白玉兰、紫荆、月季、迎春花、木槿等;观果类:枇杷、南天竺、火棘、枸骨、柑橘等;观叶类:海桐、珊瑚树、大叶黄杨、石楠、十大功劳、金叶女贞、枫树、垂柳、山麻杆、红叶李、红叶碧桃、红继木、苏铁、棕榈、芭蕉、丝兰、竹子等;荫木类:香樟、鹅掌楸、喜树、银杏、悬铃木、梧桐、泡桐、枫杨、合欢、滦树等;观叶针叶类:雪松、罗汉松、侧柏、花柏、撒金柏、千头柏、铺地柏、水杉、落羽杉、金钱松等。

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以常绿树为主,常绿与落叶搭配比例恰当,以增加绿量。在建筑物四周,栽植高大的乔木及灌木,参差错落,郁郁葱葱,形成不是森林,胜似森林的自然景观,将建筑掩蔽其中,达到良好的隔音、防噪、防尘的效果。沿湖可栽杨柳,形成垂柳依依,芳草茵茵,四季花木,疏密有致,点缀其间,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物象意趣,四季变幻。

在植物造景的前提下,适当多用松柏类植物、香料植物、香花类植物,如雪松、罗汉松、千头柏、撒金柏、香樟、芸香科植物、桂花、白兰、栀子花等香花植物。这些植物的叶片或花,可分泌一些芳香类物质,不仅对空气中的细菌有杀伤作用,而且人呼吸这类芳香物质后,有提神醒脑,沁心健身的作用。

2. 植物棕榈树

棕榈树不是国家保护植物,棕榈树是亚热带植物,而在我们国家棕榈树大多生长在贵州,云南,广西,海南等地

棕榈树属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它原产中国,除西藏外中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常用于庭院、路边及花坛之中,适于四季观赏。

3. 棕榈植物搭配

不完全是

蒲葵株高为5-20米,而棕榈相对要矮小一些,株高为3-10米。蒲葵叶阔肾状扇形,叶柄长为1-2米。棕榈叶片为圆形或近圆形,叶柄长75-80厘米。蒲葵分枝花序长35厘米,花药阔椭圆形。而棕榈分枝花序长15-17厘米,花药卵状箭头形。

4. 棕榈科植物在园林植物中有哪些应用?

棕榈股份(002431)主营业务:事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业务,主要为房地产景观工程、高端休闲度假区地产园林工程及政府公共园林工程等项目提供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服务,另外公司也从事苗木的种植与经营。

5. 棕榈养护

 基质选择:棕榈在酸性或者微碱性土壤中都可生长,土壤要排水性良好、湿润肥沃。

温度管理:养殖温度可在22-30℃左右,不要比 15℃低,也不要高于35℃。

水分管理:它很喜欢湿润,可以每周给它浇水一次,冬天可以10天浇一次水。

光照管理:要多光但不要被暴晒,也可在半阴处养。

6. 棕榈植物配置原则是什么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植物是常绿阔叶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

亚热带棕榈科植物

棕榈科植物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或温暖地区,尤其以南北回归线之间为主要分布地区,性喜温暖,温润的气候,大多数种类在全日照或半日照的环境下均能生长,有的种类则要求弱光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是单子叶植物纲中的一大群族其形态有常绿乔木,灌木或藤本,茎干有单生或丛生,通常不分枝,呈圆柱形,全缘或具锯齿、丝毛等,花有雌雄同株或异株,单性、两性或杂性;果实有浆果、坚果或核果,果皮为纤维质。

7. 棕榈科植物搭配

棕榈树是不能用来做木料的,但棕榈树具有浅根性,宜石灰土等特性,对治理石漠化非常有帮助,广泛种植可保护生态环境。棕榈树还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般被种植在城市中做观赏树木。棕榈树木材可以制作器具,叶子可用来做成棕榈床垫,也可以做成蓑衣挡雨,棕榈花可以做食品,棕榈树根可入药。棕榈果还可以压榨出棕榈油,是世界三大植物油之一,用于日常烹饪。

8. 棕榈植物配置原则有哪些

棕榈树由于较高大,叶片稀疏,所以会搭配一些较矮的叶片大的观叶植物。

9. 棕榈栽培要点

一.土壤碱性

很多植物都喜酸性土壤,棕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植株也适应了南方的酸性土壤,土壤中有充足的铁元素,叶片就会更绿。而北方地区的水土多盐碱,因此北方栽种棕树,由于土壤中铁元素不足,新叶就会缺铁黄化。

解决办法:土壤偏盐碱导致新叶缺铁黄化,可以往土壤中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使土壤酸碱平衡,促进植株恢复。

配土建议:栽种棕树要配制植株喜欢的土壤,如果土壤粘重,透气性排水性能差,植株根系在里面就会呼吸不畅,如果土壤太湿粘,就会导致植株烂根。因此小平建议花友们可以用沙质土壤来栽种棕树,北方的花友要在土壤中加入酸性腐叶土,把土壤调制成微酸性,有利于植株对铁元素的吸收。在养殖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土壤碱化,每隔一月浇一次矾肥水。

二.光照不足

棕树多分布在南方地区,植株长期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叶片碧绿,植株充满活力。北方地区的冬季较长,光照时间短,如果在把花盆放在室内养护,严重的光照不足,叶片无法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不但新叶发黄,老叶也会发黄。

解决办法:如果你养的棕树现在正在阳光不足的地方养护,建议把花盆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养护。在北方地区,不要急着把花盆搬入室外,五一之后气温稳定之后再搬入室外接受充足的光照。

光照建议:任何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光照,只是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棕树是非常喜欢阳光的,只有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植株才能生长旺盛,株型美观。花友们盆栽养殖棕树,除了夏季中午遮阴外,其它时间都可以放在直射光照下。北方地区冬季在室内养护,尽量放在有光照充足的阳台上养护,有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

三.浇水不当

棕树喜欢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量大,特别是盆栽养殖更要注意浇水方法,如果土壤中水分不足,空气干燥,棕树的叶片就会发黄。虽然植株对水分的要求高,但是也不能无节制的浇水,如果土壤一直处于湿粘状态,植株根系呼吸不畅就会腐烂,连锁反应导致叶片出现发黄现象。

解决办法:题主可以检查一下盆土,如果土壤干燥,要给植株浇水,浇水一定要浇透,然后把植株放在通风处养护。如果土壤湿粘造成的黄叶,就不要再浇水了,改善通风条件。如果根系腐烂严重,要换盆换土。

浇水建议:棕树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因此养护时要杜绝干旱,浇水要根据季节进行,不同的季节温度不同,所以浇水量也不一样。春季和秋季不冷不热,2~3天浇一次水,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夏季气温高,要增加浇水量,1~2天浇一次水,盆栽养殖还要给植株喷水。冬天棕树生长缓慢,每半个月浇一次水就行。

四.施肥不足

棕树茎杆粗壮,叶片大,如果缺乏养分供应,自然是生长不良,特别是在生长旺季,更不能缺乏养分,否则将会造成植株茎细叶小,叶片发软下垂,变黄的现象。不过也不能施用生肥,因为生肥会烧根,从而导致新叶发黄。

解决办法:养分供应不足导致新叶发黄,可施复合肥液或者发酵的有机肥液,营养充足了,叶片逐渐恢复正常。

施肥建议:盆土中养分不足容易造成新叶发黄,在植株的营养生长期要施氮肥为主,营养充足了,叶片葱绿美观。花芽分化前可以在土壤中施入磷钾肥液,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完全,有利于开花。入冬之前补充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进入冬季之后不建议施肥。同时注意要避免施入生肥。

五.冬季受冻

棕树属于南方树种,喜欢温暖的环境,植株适宜生长温度在25~27度。在南方养殖露地即可越冬,但是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最好要盆栽养殖。无论是地栽养殖或者盆栽养殖,冬季都要采取保温措施,否则植株受冻,轻者新叶变黄。重则植株被冻死。

解决办法:棕树受冻导致叶片发黄,建议移栽到温暖的地方养护,使植株恢复生机。

保暖建议:南方的花友养护棕树冬季不用担心植株受冻。北方的花友就要费些心思了,如果是庭院地栽,建议用稻草、棉褥子等缠绕树体进行保暖。盆栽养殖的话就比较省事了,在入冬之前移至有暖气的房间里养护,是植株安全越冬。

10. 棕榈绿植怎么养

棕竹是丛生的灌木,原产地是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棕竹茎干直立纤细,不分枝。叶片聚集生于茎顶端,叶片掌状;叶柄细长;花小,淡黄色。棕竹常生在山坡、阴沟旁,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由于棕竹喜欢半阴的环境,而且养殖过程不能积水,因此养护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具体方法:

种植方法

夏季炎热时节,除正常浇水养护外,经常叶面喷水和地面泼水,可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株枝叶上的积尘,能使植株生长良好。而梅雨及夏季阵雨季节,防止盆内积水。夏秋是棕竹生长季节,需适当增加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湿润,但忌积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饼肥水或人粪尿,能促使植株生长。

光照温度

棕竹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环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区作温室盆栽,要求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微酸性最合适。棕竹较耐阴,在明亮的房间内可以长期欣赏;在较暗的室内也可连续摆放3-4月。棕竹较耐寒,0℃低温对它生存影响不大,但忌寒风霜,故室内盆栽可安全越冬。

养好棕竹要注意做好冬季防寒、夏日遮阳、合理施肥、适当修剪等工作。棕竹长势强健,冬季只要移到室内,维持0℃以上就能安全越冬,若温度在10℃次上,则能保持叶色青翠。由于冬季气温低,植株进入休眠,基本停止生长,故要节制浇水,盆土要带干,停止施肥,盆土湿和低温条件会使棕竹烂根或大量脱叶。春季气温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户外养护;夏季要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在半阴和湿润环境中,能使新枝不断生长,老叶保持翠绿;烈日炎炎、干燥热风是造成棕竹叶焦、干枯的主要原因。

平时发现焦叶、枯叶,需及时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换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时进行。培养土常用园土2份、厩肥土1份、腐叶土和碧糠灰各0.5份混合使用。该培养土较茹重,易保湿且多肥,适合棕竹的生长。

浇水施肥

棕竹在5-9月生长眨期要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宁湿勿干,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高温期还应经常用水喷洒叶片和地面,增加空气湿度,秋冬季节适当减少浇水量。棕竹在生长期间每月施1-2次液体肥,可促使叶色浓绿苍翠,冬季要停止施肥。

棕竹施肥原则是勤施薄施,即少量多次,并做到氮磷钾三结合,以有机肥占主导,微量肥作补充。要求每10~15天根部施一次肥。以中等偏大的盆栽而言,每次每盆施氮磷钾复合肥25~30克,腐熟花生麸50~60克,兑沤制过的粪水2公斤左右,淋施于盆土中。另外,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1%硫酸镁、0.1%硫酸亚铁、0.1%硫酸锌、0.3%尿素、0.5%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均匀喷湿所有叶片,特别是要喷洒到生长点,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

8病虫防治编辑

棕竹腐芽病

主要危害幼芽和嫩叶,在开始发病时,未展开的叶片先行枯萎,呈褐色,后下垂。病菌从嫩叶基部扩大到芽的幼嫩组织,造成幼芽枯死腐烂,植株停止生长,严重时全株死亡。中央未展开的嫩叶基部变褐腐烂,散发出臭味。该病还危害散尾葵、鱼尾葵、大王椰子、假槟榔、椰子等棕榈科植株,为危害棕榈科植株最严重的病害。

该病菌以卵孢子在感病芽叶及根部,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或灌溉用水及淋水溅射传播。多雨季节及雨多日,气温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湿气滞留时间长时易发病。[5]

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透光,严防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发现少量病叶及时从茎杆基部剪去销毁。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轮流喷洒心叶及全株,每10天一次,延续3次至4次,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若管理不当,会遭到介壳虫、叶枯病、灰斑病和褐斑病的危害。介壳虫危害时要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灭杀;叶枯病、灰斑病、褐斑病危害时,要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上一篇:棕榈树会不会冻死(棕榈树会不会冻死呢) 下一篇:棕榈科植物有哪些(棕榈科植物有哪些用途)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