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花卉种子 >

蕨类植物有没有发达的根系(蕨类植物有发达的什么组织)

更新:2023-05-14 10:09归类:花卉种子人气:92

1. 蕨类植物有发达的什么组织

蕨类植物已有【根】、【茎】、【叶】的分化,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发达。

也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2. 蕨类植物出现了什么组织

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存在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之中,输导组织是高等植物特有的组织,通过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无机盐、有机物,也能对植物体各部分之间进行物质的重新分配和转移,根据输导组织运输的成分不同,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

蕨类植物的数量比较广泛,现存的蕨类植物约有120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南及西南地区。

二、蕨类植物的品种介绍:

1、卷柏: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它的生命力很强,能适应很多恶劣的生长环境,可以随风移动,遇水也能生长,比较耐半阴,耐不住强光,在阴暗散光处生长旺盛。

2、肾蕨:肾蕨是附生植物,叶子簇生,叶子呈暗褐色,表面略带有光泽。肾蕨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忌强光直射,不耐寒。

3、巢蕨:巢蕨是铁角蕨科,铁角蕨属的中型附生草本植物。植株能高达1.2米左右,品种有皱叶、锯齿、大鳞、圆叶巢蕨等。4、其他品种:除此之外,还有石松、波斯顿蕨、铁线蕨、金毛狗蕨、纽扣蕨、鱼尾蕨、丽莎掌蕨、翠云草、紫萁、悬崖蕨等等

3. 蕨类植物具有什么

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为一个自然的类群,属于蕨类植物门,分为5个亚门,它们各自代表一条进化线,这5个亚门是:

(1)松叶蕨亚门,代表植物有松叶蕨;

(2)石松亚门,代表植物有石松、卷柏;

(3)楔叶蕨亚门,代表植物有木贼;

(4)水韭亚门,代表植物有水韭;

(5)真蕨亚门,瓶尔小草、观音座莲、紫萁、桫椤、槲蕨、苹、槐叶苹、满江红等等,都属于真蕨亚门。

学术界通常把真蕨亚门称为真蕨类,而把其它四个亚门都称为拟蕨类。真蕨类植物有发达的叶,成熟的叶片背面或叶缘生有孢子囊,许多孢子囊聚生成孢子囊群;拟蕨类植物的叶退化或细小,孢子囊不聚生成孢子囊群,而是单独生于叶的基部、叶腋或生于枝顶的孢子叶球内。拟蕨类在现代蕨类植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它们是古生蕨类植物所残留的后裔;真蕨类则是现代蕨类植物中占优势的一群植物,我们平常看到的绝大部分蕨类植物都是真蕨类。

4. 蕨类植物出现了什么器官

蕨类植物有三个器官,分别是:根,茎,叶。

苔藓植物有两个器官,分别是:茎,叶。

藻类植物有一个器官,无根,茎,叶的分化

5. 蕨类植物有发达的什么组织构成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维管系统,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蕨类植物的根通常为为假根,不能吸收水分,仅有固定作用。

茎多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柱通常分为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其存在的目的是保护蕨类植物的毛和鳞片。

6. 蕨类植物有真正的

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种子植物较低级的一个类群,旧称“羊齿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多为高大乔木,二叠纪以后至三叠纪时,大都绝灭,大量遗体埋入地下形成煤层。现代生存的大部为草本,少数为木本。植物体有根、茎、叶之分,有维管束,不具花,以孢子繁殖。孢子落地萌发成原叶体,其上产生颈卵器,受精卵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胎。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我国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如铁线蕨、卷柏、贯众、 肾蕨、满江红、鳞木和桫椤等属之,约12000种,我国约有2600种,多种蕨类植物可供食用(如蕨,紫萁),药用(如贯众、海金沙)或工业用(如石松)。

7. 蕨类植物有发达的什么组织结构

蕨类分为: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   

2、根为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固定作用;   

3、茎为地下茎(根状茎)或地上茎(气生茎),维管系统构成中柱(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多环中柱),具有保护作用的毛和鳞片;   

4、叶:   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仅有一条不分枝的叶脉,是原始类型。

  大型叶:均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多分枝,是进步类型。  孢子叶(能育叶):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营养叶(不育叶):仅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同型叶:营养叶与孢子叶不分,既能制造有机物又可产生孢子。  异型叶:同一植物体具2种不同形状和功能的叶。  演化顺序:同型叶→异型叶;小型叶→大型叶

8. 蕨类植物在植物界中的地位

虎皮兰不是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类是一个大型的职务类别,其中包括了铁线蕨科、桫椤科、鳞毛蕨科、鹿角蕨科、水龙骨科等类别。

中文名蕨类植物类别名蕨门分布区域世界各地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们

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多年陆生中小形草本蕨类,体形变异很大。高5-20cm。根状茎或短而直立或细长横走,具管状中柱,被有棕色或黑色、质厚且常为全缘的披针形鳞片。

虎皮兰又名虎尾兰、千岁兰,为天门冬科、虎尾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9. 蕨类植物具有发达的什么组织

有。

1

蕨类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从植物的系统发育上来说,蕨类植物的地位处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属于一个过渡植物类群,它们既是最高级的孢子植物,也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华中对囊蕨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了维管组织,比苔藓植物“高大”许多

2

蕨类的形态特征

有些蕨类长着不同功能的叶子。不育叶(营养叶)进行光合作用,为能育叶(孢子叶)提供孢子发育过程中必需的养料。更为神奇的是,还有一小部分蕨类,它们拥有两种大小不同的孢子,这样的蕨类被称异型孢子蕨。一般来说小孢子发育为雄配子体,大孢子发育为雌配子体。孢子体幼时生长在配子体上,长大后配子体死去,孢子体发展成成熟的植株独立存活。

3

蕨类植物的起源和发展

在植物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蕨类植物是最早脱离水体束缚、最早适应陆地环境和最早出现维管组织的类群,它们发展出的维管组织、根、茎及叶等成为今后所有高等陆生植物都必须具有的结构。

现在我们使用的大多数无烟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燃料。化石记录表明蕨类植物最早出现于大约4亿多年前,但它们的起源长期以来有不同的学说。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蕨类植物的祖先可能是一种绿藻。在志留纪,生活在滨海或浅海潮汐地带的一些藻类植物,为了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产生了有利于陆生环境的变异(如维管组织),出现了以裸蕨为代表的早期陆生蕨类植物。

4

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5

蕨类植物的分布

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在种类和数量上主要是由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化,特别是温度和降雨量的变化所决定的,其次,现代蕨类植物的分布格局是经历了漫长的地球历史变迁而形成的,它们种类的区域丰富程度变化很大。比如,整个欧洲大陆约101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仅有蕨类植物约130种,而面积约为欧洲大陆1/68000的鞍子河保护地却有约100种。

通过大量的研究得知,蕨类植物的孢子在散布过程中能够克服诸多的不利因素,如低温、干燥、紫外线和X射线等,迁移到约800千米范围内的其它地方。尽管这样,大多数蕨类的分布区还是比较有限的,仅少数种是广布的。这说明它们的分布范围主要是由环境决定的,而不是由孢子的传播范围或是动物的活动范围来决定的。

6

陆生蕨类 多数蕨类植物都扎根于土壤,就是所谓的陆生蕨类植物,它们喜欢生活在有荫蔽的地方。当进入鞍子河保护地,漫步在幽静的森林里,不经意间就会遇到这样的蕨类植物。

峨眉瘤足蕨 外周的营养叶向四面呈辐射状展开,利于接受有限的光照,又保护从中间长出的孢子叶,它挺立向上高出营养叶,羽片狭缩变形,有利于成熟的抱子在微弱的气流中传播。

附生蕨类 根状茎附着在树皮上,借助树皮表面的水份和腐殖质而生存的蕨类植物,被称作附生蕨类,它们一般不会伤害附主。

鞍子河保护地的空气湿度常处于饱和状态。在浓荫覆盖的溪畔或是飞流而下的瀑布旁,有一类附生蕨,它们形体不大,因为叶片是单层细胞并且呈半透明的膜质,被称为膜蕨。这些美丽而雅致的蕨类无需保水或贮水组织,碰上短期的干旱,叶片则反卷,一旦雨露滋润,就会舒展开来。

石生蕨类 这是一类生长在岩石上或石隙中的蕨类植物。多数石生蕨类都不是旱生性的,它们长在大气水与地表水都很丰富的林下,溪边的石上或石隙,与某些附生蕨有相同或相似的生境。夏季或雨季来临时,它们被溪水淹没或洪水冲刷,迫使它们以“盘根错节”的根状茎,牢固地附着在石上,人们徒手很难将其剥离。

除了陆生、附生、石生蕨类外,还有通过叶轴、茎和根状茎攀援的藤本蕨类以及生活在水中的水生蕨类。在漫长的时间里,蕨类植物进化出了能够适应不同环境的生活本领。

7

蕨类植物的生态功能

蕨类既是荒山草坡的先锋植物,又是森林草本层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维护生态平衡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的蕨类是环境指示植物,可用于环境监测,比如铁线蕨主要生长在钙质土生境,而芒萁则成为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8

蕨类植物的利用

有些蕨类的嫩芽是难得的美食,如畅销国内外的紫萁(俗称薇菜)、中华荚果蕨;有的蕨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如贯众能够解毒、止血,卷柏能够化瘀止崩漏;多样的外观和奇特的形态也使它们成为园林造景中不可缺少的植物种类。

10. 蕨类植物有发达的什么组织呢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植物孢子植物。生活史为孢子体发达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体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较原维管束维管组织。

配子体微小滋养色自养或与真菌共生,无根、茎、叶的分化,具有单细胞的假根。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管。无种子。现存约12000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尤以热带、亚热带地区种类繁多。大多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数为湿生或水生,喜阴湿温暖的环境。我国约有2600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一般分成5个亚门: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石松亚门Lycophytina、水韭亚门Isoephytina和真蕨亚门Filicophytin,前4个亚门的叶原始,无叶柄和叶隙,仅具1条叶脉,称为小型叶蕨类。

上一篇:桧柏根系发达吗(桧柏成活率低) 下一篇:自来水养水竹(自来水可以养竹子吗)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