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的形态结构(苏铁的形态结构是什么)
1. 苏铁的形态结构
要注意苏铁的叶子形态。苏铁的叶子呈长椭圆形,叶尖略微向上翘起,叶子边缘呈波浪状。叶子的大小和形状是苏铁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识别苏铁时,要仔细观察叶子的形态。
要注意苏铁的叶面特征。苏铁的叶面光滑,呈深绿色,叶子表面有光泽。叶面的颜色和光泽度是苏铁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在识别苏铁时,要注意观察叶面的颜色和光泽度。
2. 苏铁的形态结构是什么
苏铁的果实不可以吃。虽然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很吸引人,但它不能食用,因为它的果实有毒,会对人体有害。
苏铁生长缓慢,只有生长10年以上才能开花,寿命却很长,会生长200年左右。铁树的果实一般在夏天或秋天采摘,将采摘的健康无病的果实用清水洗涤后,在太阳下曝晒、晒干后,放在阴凉处贮藏。苏铁的果实一般呈橙色,果实大小和杏仁、栗子一样,看起来很有食欲,然而它并不能直接食用。
3. 苏铁的形态特征
石山苏铁是江苏地区的一种特色工艺品。它以石山作为产地而得名,主要以铁作为原料,经过锻造、焊接等工艺制作而成。石山苏铁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采用的是地方产的石山铁,这种铁含有较高的碳内容,质地细密,加工硬度大,富有韧性。这使得石山苏铁器物质地坚硬而有光泽,不易磨损。
2. 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先将铁块熔炼、锤炼成形,然后用铁丝或铁条相互缠绕、焊接而成,极富有艺术感。主要工艺有缠丝、钉珠、钉线、折线等。
3. 造型优美独特。石山苏铁的器物造型都是由工匠人工手工精雕细琢而成,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和乡村风情。如梅瓶、荷包、烟斗等等各式造型。
4. 寓意吉祥如意。石山苏铁的装饰纹样和摆件都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如蝙蝠、双喜、金鱼、梅花等等,象征了富贵、幸福、吉祥等美好愿景。
5. 在江苏民间广受喜爱。石山苏铁已经成为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和民间艺术瑰宝。无论是装饰还是赠送,石山苏铁都深受江苏人民的喜爱,成为展现乡情与传承文化的媒介。
石山苏铁以其硬朗的外型,精细和优美的工艺,吉祥如意的寓意,已经成为江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彰显着江苏民间手工艺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也增加了中国古代铁器艺术的魅力,值得全面保护和弘扬。
4. 苏铁形状
1、叉叶苏铁
叉叶苏铁树干圆柱形,高20~60厘米,径4~5厘米,基部粗10~12厘米。种子成熟后变黄,长约2.5厘米。其花、叶、根、种子均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的功效。
2、巴西铁树
巴西铁树株高达6米以上,盆栽高50-150厘米。叶长40-90厘米,宽6-10厘米;穗状花序,花为黄绿色较小,具有芳香。其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是著名的新—代室内观叶植物。
3、海南苏铁
海南苏铁羽状叶长约1米,叶柄长约20厘米。海南苏铁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是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其四季常青,树形美观,叶酷似羽毛,常作切花用,种子大而艳丽。开花时被视为长寿、吉祥的象征。
4、印度苏铁
印度苏铁有20-30块坚硬的叶子,每块叶子长90厘米,形状像尖枪。其生长缓慢,寿命长达2000年以上,每年自茎顶端能抽生出一轮新叶。花期长达一个月,在6-8月间开的是雄花,10-11月开的雌花。
5、蓖齿苏铁
蓖齿苏铁树干高达3m,老树常有分枝。小叶较厚,宽约6~8毫米。花期6-7月,种子10月成熟。蓖齿苏铁是优美的观赏树种,茎内含淀粉,可供食用;种子含油和丰富的淀粉,供食用和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之效。
6、南美苏铁
南美苏铁羽状复叶长20-100厘米,雌球花圆柱形,长15-25厘米,直径6-7厘米,被淡褐色绒毛,6月初开花。它株形优美,叶片排列有序,常年青翠,给人以刚毅坚强之感,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观叶植物。
5. 苏铁的特点和用途
葫芦藓(Funnaria hygromentrica Hedw.) 葫芦藓Funnaria hygromentrica Hedw.属真鲜目(Bryales)葫芦藓科(Funariaceae)葫芦藓属。
植物体(配子体)高约2cm,直立,呈茎叶型,无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植株基部有单列细胞组成的假根。叶螺旋状着生,叶片具中肋1条,整个叶片除中肋外由单层细胞组成,中肋(midrib)是由数层细胞构成的不具输导功能的结构,其作用是支撑叶片。
茎的结构简单,可分为表皮、皮层和中轴3部分组织,不具真正的输导组织,仅中轴细胞稍作纵向延长。茎顶有生长点,生长点的顶细胞呈倒金字塔形,能三面斜分裂形成侧枝和叶。
树干高约2米,稀达8米或更高,圆柱形如有明显螺旋状排列的菱形叶柄残痕。
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下层的向下弯,上层的斜上伸展,整个羽状叶的轮廓呈倒卵状狭披针形,长75-200厘米,叶轴横切面四方状圆形,柄略成四角形,两侧有齿状刺,水平或略斜上伸展,刺长2-3毫米;羽状裂片达100对以上,条形,厚革质,坚硬,长9-18厘米,宽4-6毫米,向上斜展微成“V"字形,边缘显著地向下反卷,上部微渐窄,先端有刺状尖头,基部窄,两侧不对称,下侧下延生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央微凹,凹槽内有稍隆起的中脉,下面浅绿色,中脉显著隆起,两侧有疏柔毛或无毛。
雄球花圆柱形,长30-70厘米,径8-15厘米,有短梗,小孢子飞叶窄楔形,长3.5-6厘米,顶端宽平,其两角近圆形,宽1.7-2.5厘米,有急尖头,尖头长约5毫米,直立,下部渐窄,上面近于龙骨状,下面中肋及顶端密生黄褐色或灰黄色长绒毛,
花药通常3个聚生;大孢子叶长14-22厘米,密生淡黄色或淡灰黄色绒毛,上部的顶片卵形至长卵形,边缘羽状分裂,裂片12-18对,条状钻形,长2.5-6厘米,先端有刺状尖头,胚珠2-6枚,生于大孢子叶柄的两侧,有绒毛。
种子红褐色或桔红色,倒卵圆形或卵圆形,稍扁,长2-4厘米,径1.5-3厘米,密生灰黄色短绒毛,后渐脱落,中种皮木质,两侧有两条棱脊,上端无棱脊或棱脊不显著,顶端有尖头。花期6-8月,种子10月成熟。
6. 苏铁的主要特征
因为这2个类群的植物是古老植物的2类,保留了一些原始的特点。比如苏铁类植物是与蕨类植物最相似的种子植物,苏铁类植物幼叶拳卷,精细胞仍然有鞭毛。
银杏类则是除了苏铁以外,精细胞有鞭毛的种子植物了。
幼叶拳卷、精细胞有鞭毛被认为是古老植物具备的特点。
7. 苏铁的外形
多歧苏铁俗称独脚铁、独把铁。是1994年才发现的一种奇特的苏 铁。其树干短,顶生常只有1片高 大的羽叶,高达6米,叶柄长3~4 米,羽片3回羽状,末回羽片3至5 次二歧分枝。小叶倒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此种苏铁外形似蕨类,它对研究苏铁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 价值,因此极受重视。它特产在我 国云南红河中游河谷潮湿热带山地的雨林中°
8. 苏铁的形态结构特征
苏铁全剪叶后是半阴易出叶。因为苏铁喜欢半阴湿润的生长环境,全剪叶后容易导致其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如果放在强光下生长会加速水分蒸发,进一步影响苏铁的生长。因此,在半阴的位置放置,定期喷水,适当施肥,就可以帮助苏铁快速恢复生长。苏铁还可以通过下壳抽枝的方式进行修剪,帮助它更好地成长。下壳抽枝指将茎干下部的一段剪短,使其在这个位置生根,产生一个新的根系统,使苏铁更加注重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灌溉来维护苏铁的生长状态,尽可能避免干燥和水浸泡。
9. 苏铁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
苏铁为常绿、棕榈状乔木,树干圆柱形,粗壮少分枝,高约2米,稀可达8米或更高,密被茎顶绒毛,叶痕宿存,呈螺旋状排列;鳞叶三角状披针形,长9~13厘米,宽0.9~2.5厘米,先端刺尖,背面密被棕色绒毛;大型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羽叶长75~200厘米,叶柄长5~14厘米,具刺3~10对,刺长0.1~0.3厘米,刺距0.8~1.2厘米。
羽片119~140对,条形,厚革质,坚硬,长8~22厘米,宽0.4~0.6米,向上斜展成“v”字形,边缘显著向下反卷,上部微渐尖,先端有刺状尖头,基部两侧不对称,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平或微隆起,下面浅绿色,中脉显著隆起,两侧有柔毛或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长30~70厘米,直径8~18厘米,有短梗。
小孢子窄楔形,多数螺旋状着生于中轴周围,长3.5~6厘米,顶端宽平,两角近圆形,宽1.2~2.5厘米,有0.3~0.5厘米长的短尖头,下面中肋及顶端密生黄褐色或灰黄色长绒毛;雌花序半球形,大孢子叶密生淡黄色宿存绒毛,顶片卵形、宽卵形或掌状卵形,边缘篦齿状深裂,长8~12厘米,宽5~9.5厘米,每侧具12~17条侧裂片,裂片条状钻形,长2.5~6厘米,先端有刺状尖头。
顶裂片条状披针形,长3~5厘米,具1~2对短裂片,大孢子叶柄长8~16厘米,直径0.7~1厘米,上端两侧着生胚珠(2)4~6枚,胚珠扁球形,被绒毛,直径约0.5厘米;种子成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倒卵圆形至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1.5~3厘米,密生灰黄色短绒毛,后渐脱落,表面有不规则的皱纹,中种皮具两条棱脊,顶端有尖头。花期5~8月,种子10~12月成熟。
近缘物种中有台东苏铁与之形态相近,但苏铁羽叶较短,羽片成“v”字形开展,边缘反卷,大孢子顶片卵形,宽卵形或掌状卵形,种子倒卵圆形至卵圆形,长2~4厘米;而台东苏铁羽叶较长,羽片大致平展,边缘平而不反卷,种子较大,椭圆形,长4~4.5厘米,大孢子叶顶片阔卵形至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