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铁植物的特点(苏铁植物的特点有哪些)
1. 苏铁植物的特点
铁树学名苏铁,是一种裸子植物,别名是避火蕉、凤尾蕉、凤尾松、凤尾草, 是苏铁科、苏铁属植物,分布在亚洲东部及东南部、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亚热带地铁树的特点 铁树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茎高1~8米。茎干圆柱状,不分枝。
在生长点破坏后,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茎部宿存于的叶基和叶痕,呈鳞片状。叶从茎顶部长出,1回羽状复叶,长0.5~2.0米,厚革质而坚硬,羽片条形。
小叶线形,初生时内卷,后向上斜展,微呈“V”字形,边缘向下反卷,先端锐尖,叶背密生锈色绒毛,基部小叶成刺状。雌雄异株,6~8月开花,雄球花圆柱形,小孢子叶木质,密被黄褐色绒毛,背面着生多数药囊;雌球花扁球形,大孢子叶宽卵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直生胚珠。
种子12月成熟,种子大,卵形而稍扁,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
2. 苏铁植物的特点有哪些
苏铁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苏铁树喜欢强烈的阳光但是又有着温暖湿润特点的环境。这个特点就要求它只能生存在土壤肥沃、还要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地方。它的耐寒性较差,所以大多都是栽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它的叶茎长,叶形如羽,叶片表面光滑,而且四季常青,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它的美丽。
3. 苏铁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多歧苏铁更珍稀。
多歧苏铁的生长范围内,有滇南、差叶、燕尾等苏铁科植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家族式”生长区域。由于生存的环境没有变化或太大的变化,这类苏铁也因环境没有发生变异,依然保持着2亿年前的生长特征,这将为绿水河热带雨林中生代、古生代二叠纪的气候和地质结构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苏铁植物的特点是什么
铁树已知的种类有17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及亚洲东南部、大洋洲及马达加斯加等热带、亚热带地域。我国共有8种,分别是华南苏铁、海南苏铁、云南苏铁、台湾苏铁、篦齿苏铁、四川苏铁、叉叶苏铁等。
1、华南苏铁
华南苏铁(Cycas rumphii)又称刺叶苏铁、龙尾苏铁。我国华南各地均有栽培,源产地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越南等地,属常绿树。性喜强光,适合生长在温暖、干燥及通风良好的地方。学者王定跃认为C. rumphii在我国大陆并不分布,而且栽培稀少,而所谓的“华南苏铁”属错误鉴定,这一名应予以废弃,而恢复C. rumphii的中文名刺叶苏铁。
2、海南苏铁
海南苏铁,亦称刺柄苏铁。羽状叶长约1m,小叶疏生,叶形较小。种子干后呈红褐色。 常绿棕榈状木本植物。源产地于中国海南岛。性喜高温、高湿、半阴的气候环境,喜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分布于广东、海南岛、万宁及海口等地。
3、云南苏铁
云南苏铁(Cycas siamensis),又称暹罗苏铁。其干高可达3米;羽叶长120~150厘米,集至于树干顶端,叶柄长约为羽片的1/3;雄球花卵状圆柱形,雌球花扁卵形;种子卵形,黄褐色;产于云南南部,缅甸、泰国、越南也有分布,为国家三级珍稀保护植物。
4、台湾苏铁
台湾苏铁是古老的残遗植物,目前仅残存于我国台湾和海南的个别地域,数量极少,生长缓慢,繁殖力又弱。加之森林的破坏,生境的改变和过量的挖掘,已处于濒监灭绝的境地。
5、篦齿苏铁
篦齿苏铁树干可高达3米,老树常有分支,小叶较厚,宽约6到8毫米,边缘平或微卷,背面无毛,基部下延。叶脉在两面显著隆起,正面叶脉中央有一凹槽,羽叶基部的小叶成两列等长的针刺。叶长大,羽片厚革质,两面光亮。是中国的濒危物种。
6、四川苏铁
四川苏铁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又名铁树,是苏铁中的一种。其特点为:1、羽状叶子较大,叶子不反卷 ;2、主干不明显,似灌木状;3、.叶柄上有刺状齿;4、.种子成熟时呈黑褐色。
7、叉叶苏铁
小羽叶子呈二叉分歧,中文称之为叉叶苏铁是适合的。由于叉叶苏铁仅分布于从广西到越南河内狭小范围,又因奇特的叶形是研究苏铁植物系统发育的重要材料,被定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8、巴西铁树
巴西木学名香龙血树,别名巴西铁树、巴西千年木、金边香龙血树,为百合科龙血树属常绿乔木,高可达6米以上,盆栽高50厘米~150厘米,有分枝;叶簇生于茎顶,弯曲呈弓形,鲜绿色有光泽,花小不显著,芳香;稍耐阴,喜高温,低于13℃则进入休眠,停止生长,喜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盆栽时喜腐叶土或泥炭土;常用扦插繁殖,扦插气温要求较高,喜半阴和充分的肥料。
9、南美苏铁
南美铁树多为单干,干搞15~30cm,少有分枝,有时呈现丛生状,粗圆柱形,柱面密布暗褐色的叶痕,多年生的总干基部茎盘处常着生幼小的萌藤;叶多为大型偶数羽状复叶,丛生于茎干顶端,叶长60~120cm,硬质,叶柄长15~20cm,疏生坚硬小刺;
羽状小叶7~12对,小叶椭圆形,两侧不等,基部2/3处全缘,上部密生钝锯齿,顶端钝渐尖,边缘背卷,无中脉,叶背可见明显突起的平行脉40条;雌雄异株,雄花序松球状,长10~15cm,雌花序似掌状。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分环境,较耐寒,又耐旱,宜栽于通风场所。
10、德保苏铁
德保苏铁是中国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具极高的研究与观赏价值。树干大部分地下生长,地上部分高40-70厘米,径25-40厘米。德保苏铁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除了它的园林观赏、药用等直接的经济价值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苏铁植物本身的科学价值。
5. 苏铁植物具有真正的花
铁树花是铁树开的花,别名为凤尾蕉,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为苏铁科苏铁属下的一个种
6. 简述苏铁科植物的主要特征
苏铁不只是一个种,而是一个大类群,人们常称之为苏铁科植物或苏铁类植物,在植物学上,它属于种子植物门、裸子植物亚门、苏铁纲、苏铁目植物。
苏铁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曾与恐龙同时称霸地球,被地质学家誉为“植物活化石”。它起源于古生代的二叠纪,于中生代的三叠纪(距今2.25亿年)开始繁盛,侏罗纪(距今1.9亿年)进入最盛期,几乎遍布整个地球,至白垩纪(距今1.36亿年)时期,由于被子植物开始繁盛,才逐渐走向衰落。到第四纪(距今250万年)冰川来临,北方寒流南侵,苏铁科植物大量灭绝,但由于青藏高原、秦岭等的阻隔,在四川、云南等地有部分苏铁科植物幸免于难。
7. 苏铁植物学特征
虞美人和庄羽在一起了,靳希和甜甜在一起了
《两个人的小森林》讲的是虞美人为了追求一直醉心研究植物学的庄羽,而主动出击,与他发生的各种甜蜜又浪漫的相处日常,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拾起进行学术研究的初心,决定肩负责任,去利用所学的东西回馈家乡的故事。
虞美人的付出果然有了回报,庄羽这棵铁树终于开花了,而虞美人也重新认识了庄羽,两人都怀揣着保护环境的梦想携手并进,最后虞美人和庄羽应该是走到一起了,两人错过了那么多年,修成正果才是最圆满的结局。
8. 苏铁是种子植物吗
苏铁,俗称“铁树”,一说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铁而得名。
另一说因其生长需要大量铁元素,故而名之。又名凤尾蕉、避火蕉、凤尾松,多种植在南方,现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苏铁最为出名的是其开花,被称之为“铁树开花”。苏铁雌雄异株,花形各异,雄花长椭圆形,挺立于青绿的羽叶之中,黄褐色;雌花扁圆形,浅黄色,紧贴于茎顶。花期6~8月。种子卵圆形,微扁,熟时红色。其实苏铁是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这一生殖器官,所以,苏铁的花,是它的种子。种子成熟期为10月份。
9. 苏铁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
苏铁为常绿、棕榈状乔木,树干圆柱形,粗壮少分枝,高约2米,稀可达8米或更高,密被茎顶绒毛,叶痕宿存,呈螺旋状排列;鳞叶三角状披针形,长9~13厘米,宽0.9~2.5厘米,先端刺尖,背面密被棕色绒毛;大型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羽叶长75~200厘米,叶柄长5~14厘米,具刺3~10对,刺长0.1~0.3厘米,刺距0.8~1.2厘米。
羽片119~140对,条形,厚革质,坚硬,长8~22厘米,宽0.4~0.6米,向上斜展成“v”字形,边缘显著向下反卷,上部微渐尖,先端有刺状尖头,基部两侧不对称,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平或微隆起,下面浅绿色,中脉显著隆起,两侧有柔毛或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长30~70厘米,直径8~18厘米,有短梗。
小孢子窄楔形,多数螺旋状着生于中轴周围,长3.5~6厘米,顶端宽平,两角近圆形,宽1.2~2.5厘米,有0.3~0.5厘米长的短尖头,下面中肋及顶端密生黄褐色或灰黄色长绒毛;雌花序半球形,大孢子叶密生淡黄色宿存绒毛,顶片卵形、宽卵形或掌状卵形,边缘篦齿状深裂,长8~12厘米,宽5~9.5厘米,每侧具12~17条侧裂片,裂片条状钻形,长2.5~6厘米,先端有刺状尖头。
顶裂片条状披针形,长3~5厘米,具1~2对短裂片,大孢子叶柄长8~16厘米,直径0.7~1厘米,上端两侧着生胚珠(2)4~6枚,胚珠扁球形,被绒毛,直径约0.5厘米;种子成熟时红褐色或橘红色,倒卵圆形至卵圆形,长2~4厘米,直径1.5~3厘米,密生灰黄色短绒毛,后渐脱落,表面有不规则的皱纹,中种皮具两条棱脊,顶端有尖头。花期5~8月,种子10~12月成熟。
近缘物种中有台东苏铁与之形态相近,但苏铁羽叶较短,羽片成“v”字形开展,边缘反卷,大孢子顶片卵形,宽卵形或掌状卵形,种子倒卵圆形至卵圆形,长2~4厘米;而台东苏铁羽叶较长,羽片大致平展,边缘平而不反卷,种子较大,椭圆形,长4~4.5厘米,大孢子叶顶片阔卵形至圆形。
10. 苏铁类植物图片
挺拔又坚强的铁树。秋天到了,万物枯萎了,而铁树却一点也不枯黄,依旧是翠绿的。它像一个坚强的士兵,不怕风吹雨打。
台风来了,它手舞足蹈的,好象很高兴,别的花草树木不是折断了腰,就是连根拔起,铁树却是迎风而舞。
它不怕炎热,在毒辣辣的太阳底下暴晒,别的花儿沉重地低下了头,而它却挺直腰站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