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红花什么植物图片(中间是红花的植物)
1. 中间是红花的植物
凤仙花,我们这也叫它天天开,喜光放阳台上明亮通风处最好,2--3天一次水,浇水时加点植物生长营养液会更好
2. 中间有红花的是什么绿植?
紫茉莉
也叫地雷花
紫茉莉,草本花卉,原产热带美洲地区,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广泛引种和归化,中国南北各地常作为观赏花卉栽培,是中国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紫茉莉喜欢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在江南地区地下部分可安全越冬而成为宿根草花,来年春季续发长出新的植株。紫茉莉高可达1米多,根肥粗,茎直立呈圆柱形,多分枝,无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花有紫红色、黄色、白色或杂色,花期6-10月,果期8-11月。紫茉莉的根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及大量淀粉,花含多种甜菜黄素等黄色素具有获胜价值。
3. 红花是植物吗
石榴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花;为石榴属植物,石榴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
石榴花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新叶嫩绿或古铜色。
花朵至数朵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萼钟形,肉质,先端6裂,表面光滑具腊质,橙红色,宿存。
花瓣5~7枚红色或白色,单瓣或重瓣。
石榴花常用扦插、分株和压条繁殖等种植方法。
4. 红花是什么植物的花
红色自古就是中国的传统色,在正红色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踯躅、桃色、薄柿、曙色、梅染、酡颜、苏芳等一大批红色系的“美色”。
踟蹰是偏艳丽的枚红色;桃色是娇嫩水润如桃花的粉;沉稳安静的灰粉色叫薄柿;曙色是天色将亮、微光初现的红;红中带褐,如梅树枝干的颜色被命名为梅染;朦胧酒醉的脸上,沁出的肉粉色是酡颜;静谧的酒红色叫苏芳。
5. 中间是红花的植物叫什么
千日红,一种经久不败、颜色持久不变色的花材,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它可经受得住千日红的考验而一直美丽不变。千日红,别名百日红、火球花, 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每年可从夏一直开放到秋季,即使进入冬天,它的植株干枯,花朵依然不会退色。
火炬树,漆树科落叶小乔木。果扁球形,有红色刺毛,紧密聚生成火炬状,因此得名火炬树。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火炬树作为外来物种,繁殖能力很强。
6. 中间是红花的植物是什么
凤梨花又叫菠萝花是原产于墨西哥、巴西丛林中的作物,作为凤梨(菠萝)的附带品。
叶莲座状基生,硬革质,带状外曲,叶色有的具深绿色的横纹,有的叶褐色具绿色的水花纹样,也有的绿叶具深绿色斑点等。特别临近花期,中心部分叶片变成光亮的深红色、粉色,或全叶深红,或仅前端红色。叶缘具细锐齿,叶端有刺。花多为天蓝色或淡紫红色。
7. 中间红色的花的植物是什么
中间一个像羽毛一样的花是铁兰。
铁兰,铁兰属,凤梨科附生性常绿植物。包含铁兰,银叶花凤梨,蛇叶花凤梨种类。原产美国南部和拉丁美洲喜欢干燥燥、阳光充足及空气湿度高的环境,耐旱性极强。生长适温为15~25℃,要求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铁兰又叫铁线凤梨,附生常绿草本,无茎,叶片呈莲座状排列,叶片细长,斜生,穗状花序椭圆形,苞片二列,为玫瑰红色,对称互叠,看上去像一支羽毛。花小,雪青色。
8. 中间是红花的植物有哪些
1、红杜鹃
红杜鹃的花朵颜色为鲜红色,盛花时一片红艳,灿如云霞,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并且红杜鹃有一定的耐阴性,适宜在室内栽培养护,可以美化环境。
2、鸢萝
鸢萝花期在7-10月,花色鲜红,点点铺撒在绿色叶丛中,清丽诱人,而且鸢萝是阳性植物,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全天候的日照,促使植株开花旺盛。
3、红掌
红掌属于热带花卉,喜欢空气湿度比较高的环境,平常可以朝植株周围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并且当红掌花苞开始变绿时,要及时将残花修剪掉。
9. 中间有朵红花的植物
红秋葵,别称:槭葵、槭叶秋葵,锦葵科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3米,茎带白霜,无毛,茎直立丛生,半木质化,高1-3m。全株光滑,披白粉。茎及叶柄紫红色。叶互生,掌状5-7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花大,单生于上部枝的叶腋,深红色。花期7-9月。
10. 中间一颗红花是什么植物
果子蔓,又名擎天凤梨、西洋凤梨,是凤梨花的一种,为多年生草本。叶长带状,浅绿色,背面微红,薄而光亮。穗状花序高出叶丛,花茎、苞片和基部的数枚叶片呈鲜红色。果子蔓叶片翠绿,光亮,深红色管状苞片,色彩艳丽持久,是目前世界花卉市场十分流行的盆栽花卉之一。果子蔓为花叶兼用之室内盆栽花卉,还可作切花用。既可观叶又可观花,适宜在明亮的室内窗边长年欣赏。
11. 中间开红花的植物名字
朱槿,又名:扶桑花、佛槿、大红花、中国蔷薇。学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锦葵科木槿属,落叶(常绿)灌木。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为中国。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现在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