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水生花卉 >

樟树的特点和用途(樟树的外形作用生长特点)

更新:2022-12-18 20:59归类:水生花卉人气:86

1. 樟树的外形作用生长特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   宋庆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2. 樟树的生长特点是什么

1、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

2、适应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下 ,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米。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山坡或沟谷中,也常有栽培的。

3、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扩展资料:香樟树的习性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生于深厚肥沃的酸性或中性砂壤土,根系发达,深根性,抗倒能力强。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子房球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毫米。果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6~8毫米,紫黑色;果托杯状,长约5毫米,顶端截平,宽达4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具纵向沟纹。花期4~5月,果期8~11月。

3. 樟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特点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 Sieb 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在我国长江以南城市绿化应用较多,树形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权威人士认为:香樟在黄河地区不能越冬,我们经过十多年的观察及四年来的引种驯化得出结论,香樟在郑州地区不但能够安全越冬,而且能够茁壮生长,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 一、概述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 Sieb 又名小叶樟,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又是世界著名的五大树种之一。香樟树姿优美,形态苍劲洒脱,枝叶繁茂,浓荫遍地,是长江以南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公园内、庭院中、道路旁,由香樟构成的美景随处可见,如杭州的“吴山天风”、南京的“莫愁湖风光”、上海的“淀山湖大观园”,均是以满目的古香樟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优美景观。香樟生长较快而且寿命也较长,在我国各地古树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杭州地区最多的古树就是香樟,树龄超千年的“法香寺香樟”,树龄八百年的“灵隐寺香樟”和“黄龙洞香樟”等都名扬四海。宁波市有一株叫“五叉樟”的樟树荣获“宁波树王”的称号,在国内也不多见。台湾、福建一带,参天的古香樟更是随处可见。 二、香樟的形态特征及适生环境 香樟为常绿乔木,树高可达50m一般20—30m,胸径可达3m,树冠广卵形,单叶,薄革质,螺旋状互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cm,先端渐短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深绿有光泽,下面青白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边缘微呈波状。雌雄同株,圆锥花序腋生于新枝,花小,淡黄绿色,小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果托杯状,5月开花,10—11月果熟。 香樟属弱阳性树种,幼树喜在适当庇荫环境下生长,但树高2—3m时喜光性即开始增强,到壮年时更需阳光,且喜暖热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严寒,一二年生幼苗尤其容易受冻害,直到长大后抗寒性才逐渐增强。喜湿润肥沃、土层深厚、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或壤土。 三、郑州的自然条件 郑州地处中原,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边缘地区,据气象资料表明,我市和长江以南地区同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都具有夏季高温、冬季不太寒冷,无霜期较长,降水量较多的特点。年降水量635.9mm,夏季6、7、8、9四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4%,年平均温度14.2℃,活动积温4684.8℃,7月份平均气温27.5℃,极端最低温度-17.9℃,极端最高温度43℃,年平均日照数2385h。无霜期216天。

4. 樟树叶子的特征

一般樟树的叶子不变红,但遇到病虫害侵害后,冬季会发现个别樟树叶子会变红(似红似黄)

5. 樟树的外形作用生长特点是

第一、樟树主要生长于亚热带土壤肥沃的向阳山坡、谷地及河岸平地,适应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800m以下,在长江以南及西南生长区域海拔可达1000m。

  第二、樟树喜光,稍耐荫,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耐寒性不强,适于生长在砂壤土,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避免水涝,以免导致烂根缺氧而死。

  第三、樟树的主根发达,根深,能够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第四、樟树的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

6. 樟树的植物学特征

1、乔木胸径的测量方法:乔木胸径的测量位置在我国和大多数国家定为地面以上1.3米高处,测量乔木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2、胸径是胸高直径的简称,指的是乔木的直径。

扩展资料:

在100年前出版的一部篇幅浩大的植物学著作中,曾列举了一些著名树种的树干直径。其中最粗的是栗树,直径20米。以下是墨西哥落羽杉,直径16.5米;悬铃木,直径15.4米;落羽杉,直径11.9米;巨杉,直径11米,猴面包树,直径9.5米;宽叶椴树,直径9米;桉树,直径8米……。

由此可见,长得粗的树,往往是一些不太高的树种,如栗树高不过30米,墨西哥落羽杉高40米左右,猴面包树仅20多米高。

在世界各地,粗壮的树,多是一些历经苍桑的古树名木。

例如,中国山东莒县定林寺中的古银杏树,高24.7米,胸围15.7米,据说已活了3000多年。中国广西全州有株树龄超过2000年的古樟树,高30米,胸径6.6米。在日本九州鹿儿岛县有一株日本最大的古樟树,高30米,在距地面1.5米处的树干周长22.7米。

7. 樟树的植物特征

拼音:zhāng shù 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类别: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樟目 樟科 樟属 别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产地 湖南 湖北 江西 四川 南方广大地区 樟树是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江苏省无锡市、江西省 南昌市 、 上饶市 、 景德镇市 、 樟树市 安徽省马鞍山、安庆市、湖南省长沙市、湖北省鄂州市、四川省 绵阳市 、自贡市、贵州省贵阳市的市树。

8. 樟树的作用和外形特征

香樟树为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樟科梓属的常绿高大乔木。初夏开花,黄绿色、圆锥花序,树冠广展,叶枝茂盛,浓荫遍地,气势雄伟,是优良的行道树及庭荫树。香樟树因含有特殊的香气和挥发油而具耐温、抗腐、祛虫之特点。是名贵家具、高档建筑、造船和雕刻等理想用材。日常用的樟脑就是由香樟树的根、茎、枝、叶蒸馏而制成的白色晶体,无色透明、有清凉香味,用于防蛀,也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化学工业。香樟树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

9. 樟树的主要特征

樟树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锐尖、宽楔形至圆形,坚纸质,上面光亮;

幼时有极细的微柔毛,老时变无毛,下面苍白,极密被绢状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4-6条,最基部的一对近对生,其余的均为互生,斜升,两面近明显;

侧脉脉腋在下面有明显的腺窝,上面相应处明显呈泡状隆起,横脉及细脉网状,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3厘米,腹凹背凸,略被微柔毛。

扩展资料:

樟树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以江西、浙江、台湾、广东、福建、湖南等南方地区最多。

幼苗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怕冷,冬季最低温度不得低于0度,低于0度会遭冻害,低于零下5—8度,会冻伤死亡。

多生于低山的向阳山坡、丘陵、谷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600m以下,台湾中北部海拔1800m高山有樟树天然林。以1500m以下生长最旺盛,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

10. 樟树的外形作用生长特点是什么

香樟为樟科常绿乔木。

树势高大雄伟,树冠广圆形,全株具樟脑香气,小枝绿色。花期为5月,9~11月果熟。喜阳光充足,也稍耐半阴、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干旱和严寒。樟树枝叶秀丽,树大浓荫,四季常青而具香气。其木材优良,枝叶可提取樟脑和樟油,为化工及医药上重要原料。

上一篇:构桔芽的用途(柑橘的芽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散尾葵的园艺用途(散尾葵如何养殖摘要)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