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梨优质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
一、我国梨优质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何?
据统计,2006年我国梨树栽培面积108。74万公顷,总产量1198。6万吨,是我国的第三大果树,梨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支柱性产业。酥梨、鸭梨、雪花梨、库尔勒香梨等都是我国的传统梨果;华北、西北、川西、滇东栽培的白梨,燕山、辽西的秋子梨,胶东一带的西洋梨,淮河以南、长江流域栽培的砂梨都各具特色;河北、辽宁、山东、四川、陕西、安徽、江苏、湖北等省建成了规模化梨生产基地,形成了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梨产业发展的趋势:一是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形成早、中、晚熟配套的品种格局;二是加快优质梨生产技术的普及推广,以品质为中心,加强配套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三是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在不同生态栽培区选择或引进2~3个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形成区域特色;四是要提高生产中的无公害安全意识,大力推广无公害梨生产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梨果生产;五是走公司(协会)+基地+梨农三结合的路子,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把贮藏保鲜和加工梨果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拉长产业链,全面推进梨产业化发展。
二、我国花生生产如何分布的?
我国的花生生产与贸易我国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广东、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10个省区。多年来,我国花生生产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表现在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单产和总产量持续提高。
“八五”期间我国花生平均种植面积5064万亩,亩产159。0千克,总产811。89万吨;“九五”平均种植面积6150万亩,亩产190。3千克,总产1174。97万吨,“十五”平均种植面积7312万亩,亩产195。4千克,总产1426。73万吨。
2007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为5918万亩,亩产220。2千克,总产量达1302。7万吨。花生科技水平的提高,花生良种、地膜覆盖栽培、耕作制度改革及套种、新型农业机械等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产量的不断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花生的种植分布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九五”期间,全国前10位花生主产省区年均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5。5%,“十五”期间,前10位花生主产省及年均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3。8%,到2006年,前10位花生主产省份年均花生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2。6%,主产省份所占比重逐步减少,说明主产区内花生分布呈逐步扩散趋势,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
2008年,山东、河南、河北仍保持国内花生种植面积前三位的位置。东北平原、云贵高原、西北及东南丘陵等部分地区花生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安徽省为例,花生是安徽省第二大油料作物。全省各地均有种植,主要集中在淮北和江淮丘陵地区,分别占全省总面积的65%~30%。
近10年来安徽省花生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统计,从1998~2007年的10年中,年均花生种植面积383万亩。平均亩产230。1千克年均总产达到88。0万吨。与上两个10年(1978~1987年及1988~1997年)相比,种植面积分别增加了106。
75%和76。28%。亩产分别提高了113。78%和43。76%,总产分别增加了334。57%和146。50%。目前安徽省主推应用的花生品种有鲁花9号、鲁花13、鲁花14、豫花7号、豫花14、豫花15、远杂9106、皖花4号等。主推技术有地膜覆盖栽培、垄作栽培、轮作换茬、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化学除草及无公害生产等。
我国花生加工量持续增加,加工利用途径不断扩大,除传统的花生榨油业外,花生食品加工业蓬勃发展。不过榨油仍然是目前我国花生主要的加工途径,年花生油生产量2307万吨占花生总量的55%,另有30%直接食用或者加工食用,大约15%用作留种或出口。随着花生生产和油脂加工业的发展,我国在综合利用花生饼粕及其秸秆等副产品上也有很大发展,畜牧业对花生副产品的依赖度逐步提局。
花生与国内大宗油料作物比较,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出口,是我国传统的净出口农产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2001~2005年平均世界花生年贸易量为236。8万吨,中国、印度、美国、阿根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花生出口国,其中我国年均出口占亚洲出口量的64。
3%,占世界出口总量的33。2%。主要出口种类是花生果、花生仁等原料产品和油炸花生仁、烘焙花生仁等初加工产品。花生酱、花生油和花生饼虽有出口,但总量很少,并且我国还进口这些产品,实际进口量已超过出口量。如花生饼近几年进口量在4万吨左右,花生油约2万吨,花生酱约0。
5万吨,合计全年进口在6万吨以上。近年来,我国油脂油料消费的快速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进口油脂油料的飞速增长,据国家海关统计,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花生仍然出口22万吨。出口金额3。3亿美元,出口花生产品均价为1495美元/吨。
三、餐饮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方面的统计,餐饮业的增长率要比其它行业高出十个百分点以上。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餐饮需求又是复杂多变的,其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都可能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餐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看清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营销方法,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餐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快餐需求日益增加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上对快餐的需求量日趋增大,质优价廉高效率的快餐店必将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就曾经提出,应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建立快餐中心,以规模经营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来满足广大群众的饮食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2)绿色保健食谱走俏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自身健康等问题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许多餐饮企业适应这种要求,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绿色保健食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3)餐饮消费日趋个性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日趋个性化。到饭店用餐的客人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服务,比如心灵上的归属和满足。正是基于这样的一种需求,许多餐厅根据具体的消费场景、消费时间、消费对象,提供更有个性化的服务,情人餐厅、球迷餐厅、怀旧餐厅、离婚餐厅等诸类个性化餐厅逐渐走俏。
(4)促销手段更注重情感需求情感生活是人们的基本需要之一,近几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所谓“煽情”营销方法,就是通过各种措施活动刺激和调动人们的情感,以达到促销的目的。许多餐饮企业也通过设立诸如情侣包厢、家人茶座、情侣套餐、朋友烧烤等服务项目来促销,以增进父母子女情、兄弟姐妹情、乡亲情、同学情、朋友情等来调动人们的消费欲望,往往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5)连锁经营是发展趋势连锁经营不仅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帮助餐饮业突破发展中的管理瓶颈。连锁经营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应该是餐饮业经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餐饮行业整体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
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6)口碑营销、媒体营销被广泛应用“导吃顾问”、“美食侦探”为餐厅带来创新、改良菜品,电视专栏介绍、网络营销也被看重,用网络搜索自己中意的餐厅、美食已是普遍景象。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微博微信在餐饮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