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文化最早表现形式和目的?
一、中国花文化最早表现形式和目的?
花文化无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困此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随看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兴衰而起落。中国花文化从一出现起,就深受中国绘画,书法,文学,艺术,造园工艺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并随之而发展,所以中国花文化是在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也是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看密切的关系,与历史上儒、道、佛、诸家思想密不可分。
从考古遗迹中证实,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里,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远古祖先将大自然中美丽的花草树木引入生活中来,在粗制的石器上刻划各种花朵的纹样,甚至染上漂亮的色彩,用来美化生活,这可能就是中国花文化的最早表现形式。到新石器时代(距今上万年以前〕文化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当时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中国人一年四季中的第一种花是?
梅花,兰花、荷花、菊花、梅花并称“四季名花”,又称“中国四季名花”。 兰花代表春季,荷花代表夏季,菊花代表秋季,梅花代表冬季,是花文化在群众中发展而形成的,从被人格化的花卉身上提炼出来的称号。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虽各开一季,但它们皆被国人赋予一致的特征:高尚的品质、高洁的品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内涵。
桃花 桃花在一年四季中的春天最先开
三、中国园林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园林艺术是依照美的自然规律改造园林环境,使之更自然、更美丽、更符合时代与社会的审美要求。园林不仅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的主体是建筑、植物、水系。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思想感情的沟通,使各自的园林艺术风格都产生了惟妙惟肖的变化,从而使园林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先提出园林建造的是公元1631年明代的计成。我国的园林艺术同文学、绘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以建筑为主体的园林艺术转向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艺术的创作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已经被认为是一门非常重要、融入各种艺术为一体的荟萃艺术。17世纪中后期,法国造园家勒诺特提出,要强迫自然接受均匀的法则,他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苑,利用地势平坦的特点,开辟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被称为勒诺特风格。我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展现。园林意境给予游赏者以情感方面的共鸣,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园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按绘画原则创造的,另一种是按建筑原则造的。以自然山水为主体的园林就是把大自然风景中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整体;以建筑为主体的园林则用建筑方式来安排自然事物,人们从大自然中取来花草树木,是用建筑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喷泉、水池、道路、雕塑等,使他们形成一个整体。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