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根芋的养殖方法(大野芋根茎能吃吗)
1. 大野芋根茎能吃吗
大野芋的药用价值:解毒消肿 、祛痰镇痉,用于治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中风等。
大野芋的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倒圆锥形,粗3-5(-9)厘米,长5-10厘米,直立。叶丛生,叶柄淡绿色,具白粉,长可达1.5米,下部1/2鞘状,闭合;叶片长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可达1.3米,宽可达1米,有时更大,边缘波状,后裂片圆形,裂弯开展。
扩展资料:
大野芋的生境和外形均与海芋(滴水观音)相同或相似,滴水观音有药用价值,球茎和叶可以药用,其叶汁入口会中毒,根茎有毒。在空气温暖潮湿、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而且开的花像观音,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花语是志同道合、诚意、有意思、内蕴清秀。
滴水观音的优点是可清除空气灰尘,但它有很大毒性,它的茎汁中含有海芋素及生物碱等甾醇类化合物,被人误食或直接接触后会引起中毒,它能对人体的任何部位产生毒害作用,可引起口咽舌部的不适、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损害肝肾功能,甚至产生窒息,引起心衰。
而皮肤接触滴水观音的汁液会发生瘙痒、疼痛及红肿、甚至全身症状;汁液进入眼睛,会引起较严重的结膜炎,甚至失明。
2. 大野芋根茎能吃吗有毒吗
大野芋一年能长20厘米左右高。
大野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倒圆锥形,粗3-5(-9)厘米,长5-10厘米,直立。叶丛生,叶柄淡绿色,具白粉,长可达1.5米,下部1/2鞘状,闭合;叶片长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可达1.3米,宽可达1米,有时更大,边缘波状,后裂片圆形,裂弯开展。
3. 大野芋有什么作用
广芋,也被称为“广菜”。广芋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它是一种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后的大野芋,叶子并不会像其他芋类植物那样会麻口,引起瘙痒。
广菜的产量是粮食的3倍以上,而且不用喷洒农药,不需施用化肥,经济效益高,是一种非常值得发展的绿色蔬菜。广菜的叶子像荷叶,植株能长至人高,甚至是高于人。另外,广菜有止泻、解毒、消肿、敛汗等作用。
芋头杆能吃。芋头杆是母芋发芽长出来的枝干,这种枝干和莴苣一样,水分含量很高,很脆嫩,没有明显的纤维化,也不会先土豆嫩芽带有毒素,更没有奇怪的味道。
芋头杆能开胃消食、能降血压、能润肠通便。芋头杆也就是芋头的地上部分,它的营养价值也很高,有多保健功效,可以腌制食用或者炒食。
4. 大野芋根茎能吃吗图片
野芋长可达20厘米,常具高达50厘米的地上茎。叶丛生,叶柄淡绿色,具白粉,长60—90厘米,下部1/2鞘状,叶片长卵圆状心形,卵状心形,长40—50厘米,宽30—35厘米,有时更大,边缘波状,后裂片圆形,裂弯开展。
花序柄近圆柱形,常5—8枚并列于同一叶柄鞘内,先后抽出,长30—50厘米,粗1—2厘米,每一花序柄围以鳞片1枚;鳞叶膜质,披针形,渐尖,长与花序柄近相等,展开宽3厘米,背部有2条棱凸。
5. 大野芋根部
沼泽过滤最佳挺水植物很多,比如菖蒲,适合栽种在沼泽地中,生命力较顽强,适应性较好。除此之外,还有,旱伞草、鸭舌草、泽苔草、泽泻、水芹、千屈菜、姜花、香蒲、灯心草、梭鱼草、鸢尾、荷花、碗莲、马蹄莲、黑魔法黑叶芋、黑叶观音莲、紫芋、滴水观音、野芋、木贼草、水莴笋、马蹄、水生美人蕉、纸莎草、慈菇、水竹等。
6. 大野芋叶子的功效
1、菖蒲
菖蒲喜冷凉湿润气候,适合栽种在沼泽地中,但菖蒲不耐寒,最佳的生长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菖蒲就会停止生长,地下茎潜入泥中越冬。
2、水竹
水竹适合在温暖湿润、通风透光的环境中生长,怕烈日暴晒,并且水竹通常生长在河岸、湖旁灌丛中或者岩石山坡等地,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在各种泥土中都能生长。
3、风车草
风车草是一种挺水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强,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摄氏度左右,冬季气候寒冷时,风车草茎叶会发黄,养殖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
4、铜钱草
铜钱草极易泛滥,繁殖性强,生长速度很快,养殖过程中要勤修剪,否则池塘中会长满铜钱草,并且植株的根须细小,对生长空间的需求不高,生命力旺盛。
5、水生美人蕉
水生美人蕉分株迅速,繁殖速度快,可以将其栽种到河塘中,去污性强,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环境的作用,并且水生美人蕉喜光,适合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生长。
7. 大野芋根茎有毒吗
、选地与处理:选择缓坡二荒地作为种植园,头年冬季落霜前将土地浅翻20~25cm,去除并收集地面和地埂上杂草、树根,将其堆放作肥,并在地面和地埂上铺撒一层生石灰,将种植园圈围起来;
b、温室苗床制备:选用镀锌钢材为材料,在通风、荫庇、平整的空地中构架育苗大棚,棚内设有温度控制器及保湿装置,并在大棚中设有苗床,苗床上铺设一层幼苗培养基质,基质铺设厚度3~5cm;大棚采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并在大棚顶部及四周设有遮阳网,棚长5m、宽4m、高3m;
c、扦插穗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木质化、无病虫害的1~2年生的野地瓜枝蔓,剪成10~15cm长的枝条,将其置于ABT2号生根粉中浸染12~24h;
d、扦插穗温室培育:扦插穗浸染结束后置于干净流水中冲洗1~2次,洗净表面生根粉,并用无菌滤纸擦干表面水,将其扦插至幼苗培养基质中,扦插株距5~7cm,保持大棚内湿度65~80%,温度20~25℃,在艳阳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拉上遮阳网,阴雨天不需要遮阳;
e、温室培育肥水管理:扦插穗生根存活后喷施三元水溶肥一次;
f、炼苗:扦插穗生根存活8~10d后进行炼苗处理,炼苗时控制大棚内温度为15~30℃,空气湿度40~70%,艳阳天白天11点至4点拉上遮阳网,其余时间均不需要遮阳,保持棚内空气畅通;
g、幼苗移栽:3月中旬将土地再次浅翻20~25cm,除去地面和地埂上杂草、树根,将土地细碎平整,地面上浅挖30度的倾斜切口,斜口深5~10cm,待野地瓜扦插穗长至23~27cm后移栽至斜口中,每个斜口移栽一株幼苗,株距45cm,每亩500株,移栽结束后每株施放腐熟猪粪水1kg,并一次性浇透水,保证土壤湿度为40~45%;
h、肥水管理:移栽15d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时清理并补栽,以后每月除草一次,每周定期浇水一次,幼苗长出藤蔓后,在雨天施放一次混合肥,每亩300kg,以后每3月施肥一次;
i、藤蔓修剪:幼苗藤蔓生长茂盛后修剪多余藤蔓,使得地表上仅仅匍匐生长一层野地瓜藤蔓,避免相邻野地瓜藤蔓纵横交错;
j、病虫害防治:藤蔓茂盛生长期采用烤烟叶煮沸熬制烟液喷施叶面,预防病虫害;
k、采收与管理:每年6与中旬至7月下旬,当野地瓜长至九分熟时即可采摘,采摘时切勿破坏未熟野地瓜和野地瓜藤蔓;待野地瓜完全采摘后修剪过密枝蔓,晒干作药备用。
优选的,所述幼苗培养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腐殖土50~55份、玉米芯粉末17~23份、腐熟猪粪35~38份、松树锯末15~25份、艾草粉末5~8份、三元复合肥5~8份。
优选的,所述幼苗培养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腐殖土50份、玉米芯粉末17份、腐熟猪粪35份、松树锯末15份、艾草粉末5份、三元复合肥5份。
优选的,所述三元水溶肥为三元复合肥与水按1kg:20L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
优选的,所述倾斜切口的采挖方法为控制斜口方向向着地埂。
优选的,所述幼苗移栽方法为将野地瓜幼苗顺着斜口,倾斜移栽至斜口中,移栽后将挖出土回填,压紧轻微上提幼苗。
优选的,所述混合肥包括磷肥15份、钾肥17份、氮肥17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种植方法,选择缓坡二荒地为种植园,实现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与固土绿化功能;本发明将修剪出的野地瓜藤蔓枝条晒干作药备用,将野地瓜植株整体有效开发利用起来,提高了种植效益;同时本发明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野地瓜人高种植方法,满足人类市场对野地瓜果实的需求,种植成本低、产率高、果实营养价值丰富、肥大饱满、种植周期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与处理:选择缓坡二荒地作为种植园,头年冬季落霜前将土地浅翻20cm,去除并收集地面和地埂上杂草、树根,将其堆放作肥,并在地面和地埂上铺撒一层生石灰,将种植园圈围起来;
b、温室苗床制备:选用镀锌钢材为材料,在通风、荫庇、平整的空地中构架育苗大棚,棚内设有温度控制器及保湿装置,并在大棚中设有苗床,苗床上铺设一层由腐殖土50份、玉米芯粉末17份、腐熟猪粪35份、松树锯末15份、艾草粉末5份、三元复合肥5份混合加工制成的幼苗培养基质,基质铺设厚度3cm;大棚采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并在大棚顶部及四周设有遮阳网,棚长5m、宽4m、高3m;
c、扦插穗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木质化、无病虫害的1年生的野地瓜枝蔓,剪成12cm长的枝条,将其置于ABT2号生根粉中浸染12h;
d、扦插穗温室培育:扦插穗浸染结束后置于干净流水中冲洗1次,洗净表面生根粉,并用无菌滤纸擦干表面水,将其扦插至幼苗培养基质中,扦插株距5cm,保持大棚内湿度70%,温度23℃,在艳阳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拉上遮阳网,阴雨天不需要遮阳;
e、温室培育肥水管理:扦插穗生根存活后喷施由三元复合肥与水按1kg:20L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的三元水溶肥一次;
f、炼苗:扦插穗生根存活8d后进行炼苗处理,炼苗时控制大棚内温度为15℃至30℃,空气湿度40%至70%,艳阳天白天11点至4点拉上遮阳网,其余时间均不需要遮阳,保持棚内空气畅通;
g、幼苗移栽:3月中旬将土地再次浅翻20cm,除去地面和地埂上杂草、树根,将土地细碎平整,地面上浅挖30度的倾斜切口,斜口方向向着地埂,斜口深7cm,待野地瓜扦插穗长至23cm后顺着斜口,倾斜移栽至斜口中,每个斜口移栽一株幼苗,移栽后将挖出土回填,压紧轻微上提幼苗,移栽株距45cm,每亩500株,移栽结束后每株施放腐熟猪粪水1kg,并一次性浇透水,保证土壤湿度为40%;
h、肥水管理:移栽15d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时清理并补栽,以后每月除草一次,每周定期浇水一次,幼苗长出藤蔓后,在雨天施放一次由磷肥15份、钾肥17份、氮肥17份混合加工制成的混合肥,每亩300kg,以后每3月施肥一次;
i、藤蔓修剪:幼苗藤蔓生长茂盛后修剪多余藤蔓,使得地表上仅仅匍匐生长一层野地瓜藤蔓,避免相邻野地瓜藤蔓纵横交错;
j、病虫害防治:藤蔓茂盛生长期采用烤烟叶煮沸熬制烟液喷施叶面,预防病虫害;
k、采收与管理:每年6与中旬至7月下旬,当野地瓜长至九分熟时即可采摘,采摘时切勿破坏未熟野地瓜和野地瓜藤蔓;待野地瓜完全采摘后修剪过密枝蔓,晒干作药备用。
实施例2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与处理:选择缓坡二荒地作为种植园,头年冬季落霜前将土地浅翻25cm,去除并收集地面和地埂上杂草、树根,将其堆放作肥,并在地面和地埂上铺撒一层生石灰,将种植园圈围起来;
b、温室苗床制备:选用镀锌钢材为材料,在通风、荫庇、平整的空地中构架育苗大棚,棚内设有温度控制器及保湿装置,并在大棚中设有苗床,苗床上铺设一层由腐殖土55份、玉米芯粉末23份、腐熟猪粪38份、松树锯末25份、艾草粉末8份、三元复合肥8份混合加工制成的幼苗培养基质,基质铺设厚度5cm;大棚采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并在大棚顶部及四周设有遮阳网,棚长5m、宽4m、高3m;
c、扦插穗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木质化、无病虫害的1年生的野地瓜枝蔓,剪成15cm长的枝条,将其置于ABT2号生根粉中浸染15h;
d、扦插穗温室培育:扦插穗浸染结束后置于干净流水中冲洗2次,洗净表面生根粉,并用无菌滤纸擦干表面水,将其扦插至幼苗培养基质中,扦插株距7cm,保持大棚内湿度68%,温度25℃,在艳阳天上午10点至下午5点拉上遮阳网,阴雨天不需要遮阳;
e、温室培育肥水管理:扦插穗生根存活后喷施由三元复合肥与水按1kg:20L的比例混合加工制成的三元水溶肥一次;
f、炼苗:扦插穗生根存活10d后进行炼苗处理,炼苗时控制大棚内温度为15℃至30℃,空气湿度40%至70%,艳阳天白天11点至4点拉上遮阳网,其余时间均不需要遮阳,保持棚内空气畅通;
g、幼苗移栽:3月中旬将土地再次浅翻20cm,除去地面和地埂上杂草、树根,将土地细碎平整,地面上浅挖30度的倾斜切口,斜口方向向着地埂,斜口深7cm,待野地瓜扦插穗长至23cm后顺着斜口,倾斜移栽至斜口中,每个斜口移栽一株幼苗,移栽后将挖出土回填,压紧轻微上提幼苗,移栽株距45cm,每亩500株,移栽结束后每株施放腐熟猪粪水1kg,并一次性浇透水,保证土壤湿度为40%;
h、肥水管理:移栽15d后检查幼苗存活情况,发现死亡植株时及时清理并补栽,以后每月除草一次,每周定期浇水一次,幼苗长出藤蔓后,在雨天施放一次由磷肥15份、钾肥17份、氮肥17份混合加工制成的混合肥,每亩300kg,以后每3月施肥一次;
i、藤蔓修剪:幼苗藤蔓生长茂盛后修剪多余藤蔓,使得地表上仅仅匍匐生长一层野地瓜藤蔓,避免相邻野地瓜藤蔓纵横交错;
j、病虫害防治:藤蔓茂盛生长期采用烤烟叶煮沸熬制烟液喷施叶面,预防病虫害;
k、采收与管理:每年6与中旬至7月下旬,当野地瓜长至九分熟时即可采摘,采摘时切勿破坏未熟野地瓜和野地瓜藤蔓;待野地瓜完全采摘后修剪过密枝蔓,晒干作药备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