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篱栽植修剪技术(绿篱栽植修剪技术要求)
1. 绿篱栽植修剪技术要求
绿篱的整形修剪:绿篱又称植篱、生篱。在公园、街道或专用绿地绿化时,常用各种形式的绿篱划分绿地或分隔空间,使园林布局规范化。绿篱还可以为花镜和甬道做镶边装饰,或用于庭园防护围墙,起到阻止人们穿行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同时使某些局部独立成院或自成一景。高篱有障景的作用,为了避免游人有一览无余的感觉,常用高篱作屏障,也可以用高篱将杂乱的环境遮蔽起来,起到助园填景的作用,又可以作雕像、山石、喷泉等背景。
绿篱可根据高度不同划分为以下类型:矮绿篱,高度控制在0.5米左右;中绿篱,高度约1米;高绿篱,高度在2~3米以上。构成绿篱的植物种不同,则名称也随之改变,如用带刺的植物,如小檗、火棘、黄刺玫等做植篱,称之为刺篱;如用开花的花灌木,如栀子花、米兰、七姐妹蔷薇等做植篱,则称为花篱。常见的绿篱形式有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种。前者不进行人工的整形,任其自然生长而成。而整形式绿篱是以人们的意愿和需要不断地修剪成各种规则的形状,形成一条整齐的、具有艺术性的绿色墙垣。整形式植篱在栽植的方式上,通常多用直线形,但在园林中为了某些特殊的需要,亦可栽植成各种曲线或几何形。在整形修剪时,立面的形体必须与平面的栽植形式相和谐。栽植绿篱时,可采用一年生苗和二年生苗,但以2~3年生的苗最为理想。
绿篱的栽植株距一定要按生物学特性的要求确定,要给绿篱植株日后生长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余地。采用开花灌木作绿篱,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按20~30厘米左右的株距,双行成品字形栽植;如果采用开花灌木做绿篱,通常按50厘米左右的株距;如用丛生性很强的蔷薇做花篱,株距一般应在1米左右。
每行绿篱只能选择一个树种,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胡乱搭配树种,所有苗木的高度、干径、分枝等大体上要相一致,以便为今后进行整形修剪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植后的绿篱,最好任其自然生长一年,以免因修剪过早,妨碍地下根系的生长。
从第二年开始,再按照所要求的绿篱高度开始进行短截修剪。修剪时要依苗木大小,分别截去苗高的1/3~1/2。为使苗木分枝高度尽量降低,多发分枝,提早郁闭,可在生长期内(5~10月)对所有新梢进行2~3次修剪。在2~3年内如此反复进行修剪,直到绿篱的下部分枝长得匀称、稠密,上部树冠彼此密接成形为止。绿篱成形后,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实际需要进行整形修剪。自然式绿篱一般不进行专门的整形修剪,在栽培过程中仅作常规修剪,将老、弱、枯、病、
2. 绿篱栽植要点
(1)、首先培养绿篱。绿篱以1.6m的间隔种植,在两道绿篱之间形成开放空间。
(2)、种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夏季,修剪周边,当绿篱达到1.8m高时,在其间隙的两侧插入一对垂直的树桩来支撑生长发育中的拱门,它们必须根系牢固,可以达到2.5m的高度。这两对木桩的间隔大约是1.5m,每对木桩之处间的距离为20~25cm,它们应通过平行的竹竿系在一起,在2m和 2.3m高处分别用绳子进行固定。
(3)、当绿篱达到1.8m高时,把表面修剪成水平状,只在间隙两侧留下大约80cm.
(4)、第四年夏季,修剪留下来的部分,允许间隙两侧的部分垂直生长,培育枝条形成拱门形状,在垂直的木桩之间试着用绳子将枝条绑扎成水平状。
(5)、当拱门形成的较好时,移走垂直的木桩和竹竿,如果有必要固定枝条直到拱门完全成型。
3. 绿篱的修剪方式包括哪几种?如何操作?
在园林布景中,绿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成高篱、中篱、矮篱或者绿墙等,一般用常绿花灌木、观果灌木、带刺灌木等做成。在众多的绿篱植物中,红王子锦带也是做绿篱的优秀植株,红王子锦带因为是常绿花灌木,做成绿篱效果很美观。
1、高矮相间
在一条绿篱中把一段修剪成高(如1米),一段矮(如50厘米),这样高高低低,很像城墙的垛口,显得很别致。
2、宽度不一
在一条同一树种或不同树种的绿篱上,有宽有窄,宽窄度不一样,一段宽(如60厘米-70厘米)、一段窄(如30厘米-40厘米),宽窄相间,看过去好像有个曲线,增加美感。
3、不同植物组合
需要在配植上实现多种植物组合,在一条绿篱上应用多种植物。如采用几种不同的树种针叶树种、大叶树种、小叶树种各做为绿篱的一段。
4. 绿篱的修剪整形技术要点
绿篱修剪方法如下:(1)初期修剪:易活者、种植时带土球者,可适当修剪; 裸根者、长势差者,第一年重剪,第二年后根据苗木大小进 行短剪,一般剪去苗高的1/3〜1/2。修剪方法为第一次修剪 位置要比预定高度、宽度小,生长季根据长势进行2〜3次修 剪,促发更多枝叶,且逐步向预定高度、宽度发展,又不至 于引起秃脚。
成形后修剪:①根据所需要的形状进行修剪;经验丰富者可目测后随手进行修剪,不熟练者则应先用线绳定型, 然后以线为界进行修剪。②较粗枝条修剪高度比篱面稍低。 ③绿篱每年应进行几次修剪,以免形状紊乱,下方光秃。
④花篱一般为花后修剪,常不作规则式修剪。⑤绿篱形状,以 横断面下大上小为好,这样不易秃脚。 多数绿篱为平顶绿篱, 也可将绿篱修剪成有节奏的波浪形或圆顶形、尖顶形或按一定距离进行凹凸形修剪。
5. 绿篱的栽植及管理技术
要种植藤本月季,冬天横拉便可打造绿色篱笆墙
6. 绿篱的修剪注意事项
绿篱的整形修剪:绿篱又称植篱、生篱。在公园、街道或专用绿地绿化时,常用各种形式的绿篱划分绿地或分隔空间,使园林布局规范化。绿篱还可以为花镜和甬道做镶边装饰,或用于庭园防护围墙,起到阻止人们穿行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同时使某些局部独立成院或自成一景。高篱有障景的作用,为了避免游人有一览无余的感觉,常用高篱作屏障,也可以用高篱将杂乱的环境遮蔽起来,起到助园填景的作用,又可以作雕像、山石、喷泉等背景。
绿篱可根据高度不同划分为以下类型:矮绿篱,高度控制在0.5米左右;中绿篱,高度约1米;高绿篱,高度在2~3米以上。构成绿篱的植物种不同,则名称也随之改变,如用带刺的植物,如小檗、火棘、黄刺玫等做植篱,称之为刺篱;如用开花的花灌木,如栀子花、米兰、七姐妹蔷薇等做植篱,则称为花篱。常见的绿篱形式有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种。前者不进行人工的整形,任其自然生长而成。而整形式绿篱是以人们的意愿和需要不断地修剪成各种规则的形状,形成一条整齐的、具有艺术性的绿色墙垣。整形式植篱在栽植的方式上,通常多用直线形,但在园林中为了某些特殊的需要,亦可栽植成各种曲线或几何形。在整形修剪时,立面的形体必须与平面的栽植形式相和谐。栽植绿篱时,可采用一年生苗和二年生苗,但以2~3年生的苗最为理想。
绿篱的栽植株距一定要按生物学特性的要求确定,要给绿篱植株日后生长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余地。采用开花灌木作绿篱,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按20~30厘米左右的株距,双行成品字形栽植;如果采用开花灌木做绿篱,通常按50厘米左右的株距;如用丛生性很强的蔷薇做花篱,株距一般应在1米左右。
每行绿篱只能选择一个树种,不能随心所欲地去胡乱搭配树种,所有苗木的高度、干径、分枝等大体上要相一致,以便为今后进行整形修剪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植后的绿篱,最好任其自然生长一年,以免因修剪过早,妨碍地下根系的生长。
从第二年开始,再按照所要求的绿篱高度开始进行短截修剪。修剪时要依苗木大小,分别截去苗高的1/3~1/2。为使苗木分枝高度尽量降低,多发分枝,提早郁闭,可在生长期内(5~10月)对所有新梢进行2~3次修剪。在2~3年内如此反复进行修剪,直到绿篱的下部分枝长得匀称、稠密,上部树冠彼此密接成形为止。绿篱成形后,可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实际需要进行整形修剪。自然式绿篱一般不进行专门的整形修剪,在栽培过程中仅作常规修剪,将老、弱、枯、病、虫、残等枝剔除。花篱大都采用自然式,最好在花谢后进行修剪,这样既可防止大量结实和新梢徒长而消耗大量养分,又能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或下期开花做准备。
规则式绿篱为了保持绿篱应有的高度和平整、匀称的外形,需经常将突出轮廓线的新梢剪平、剪齐,除冬春休眠与萌发初期必须整形外,二、三季度都需要用大平剪修剪,每季各剪1~2次。秋后如果温度适宜,绿篱生长量较大时,还可再剪一次,以轻剪为宜,控制绿篱的生长量。绿篱最易发生下部干枯空裸现象,因此在整剪时,其侧断面以呈梯形最好。
绿篱的侧断面示意图
可以保持下部枝叶受到充分的阳光而生长茂实不易秃裸;如果对绿篱两侧面的修剪强度完全一致,其断面则形成上下一致的长方形,那么下部枝叶会因处于树阴下,阳光不充足而逐渐发黄枯死脱落,最终造成下部光秃裸露;而如果断面呈倒梯形,则绿篱下部易迅速秃空,不能长久保持良好。绿篱经过多年的生长,在内部萌生了许多新主干,从而使主干密度增加,加之,每年短截新枝,促生许多枝条,造成整个绿篱内部不通风、不透光,特别是处于里面的主干下部的叶片枯萎脱落,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密度要求,疏除过多的老主干,保留新的主干,使内部具备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为更新后的绿篱生长打下基础。
下一步是短截主干上的枝条。将保留下来的主干,逐个进行回缩修剪,主干保留高度视周围环境和树种而定,一般保留30厘米。对主干下部所保留的侧枝,先行疏除过密枝,然后回缩修剪保留的枝条,通常每枝留10~15厘米长度即可。第二年对新生枝条进行多次轻剪(截),促发分枝;第三年再将顶部剪至略低于所需要的高度,以后每年进行重修剪。作为绿篱用的落叶花灌木大部分愈伤和萌芽能力很强,对于萌芽力较强的种类,当衰老变形以后,还可以采用平茬的方法进行更新,仅保留一段很矮的主干,而将地上部分全部锯掉。平茬后的植株萌发力特别强,可在1~2年内又可长成绿篱的雏形,3年以后就能恢复原有的绿篱形状。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