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水生花卉叶片炭疽怎么治疗(炭疽叶枯病怎么防治)

叶片炭疽怎么治疗(炭疽叶枯病怎么防治)

更新:2023-04-19 00:30:07归类:水生花卉人气:1

1. 炭疽叶枯病怎么防治

炭疽菌叶枯病能造成苹果早期大量落叶,对苹果生产威胁很大。

目前,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原菌传播扩散,对已发病果园应及时铲除病菌,现提出如下防治措施供参考:

1、选择抗病品种:新建园尽量选择不易感病的果树品种。并实行起垄栽培。 2、阻止病菌传播扩散:彻底清理果园,清扫残枝落叶、刮除枝干病原销毁。喷施功能性液肥,强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3、铲除越冬病菌:10月份大量落叶的果园,喷施一次100-200倍的硫酸铜液+沃叶800-1200倍液;次年4月份苹果萌芽前,再喷施一次100-200倍的硫酸铜液+沃叶800-1200倍液,或其他杀灭性较强的铲除剂,目的是铲除在枝条和休眠芽上越冬的病菌。 4、生长季节防治:自6月中旬,交替喷施波尔多液和代森类(80%全络合态代森锰锌)+沃叶800-1200倍液喷施,或者选用77%多宁600—800倍液、50%美派安600倍液、80%丙森锌600倍液。以及其它的咪鲜胺加多抗霉素,炭疽福美、炭特灵等防治该类病菌药剂配合沃叶800-1200倍液使用。每10-15天一次,保证每次出现超过2天的连续阴雨前,叶面和枝条都处于药剂的保护中。5、补喷药剂:如果降雨前没有及时喷药,可在连续阴雨间歇期补喷代森锰锌+沃叶或波尔多液。或其它相关药剂。 6、果园排水:果园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雨水长期在果园积水。7、覆盖地膜:防止地面飞溅的雨水带菌,并有利于果园排水。 8、果园生草:改良果树生长环境。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2. 炭疽叶枯病前期症状

一、炭疽病的发病范围

炭疽病危害的果树类型十分广泛,市面上常见的果树作物基本都会普遍发病,如苹果、桃、梨、葡萄、柑橘、大枣、香蕉、山楂、李子、杏、樱桃、柿、石榴、核桃、荔枝、龙眼、芒果、菠萝、枇杷、木瓜、板栗、蜜柚;除果树外,大部分的果蔬作物以及园林植物也深受其害。

二、果树炭疽病的症状表现

炭疽病对中后期的果实、尤其是即将成熟的果实危害最大,同时对果树的叶片、新稍、枝条发生危害。

1、果实病状表现:果实受病菌侵害发生病情后,初期果面会出现淡褐色或者淡褐色的圆形小斑点,然后病部病斑会逐渐扩大、色泽加深、软腐凹陷,同时在病斑表皮下会出现无数稍由褐变黑的小粒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变成深褐色或黑色,呈现水渍状,然后病斑腐烂并在果实上蔓延扩大;严重时,病部会一直腐烂到果实果心,使果肉变成褐色,果肉变苦,同时也会使果实大部分或者整个果实腐烂,造成果实落果或者在枝条上皱缩形成僵果。此外,如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病菌会突破表皮,涌出一层粉红、绯红色的黏稠液物质。

果实炭疽病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也略有不同:干燥的环境下,果实病部会表现为近似圆形的“干疤状”;高湿的环境下,果实病部会表现为红褐色的“泪痕状”;在果树采收前后时,果实病部会表现为茶褐色的“腐烂状”。

2、叶片病状表现

叶片发生的炭疽病分为两种:急性炭疽病和慢性炭疽病。

急性炭疽病,一般发生在高温、持续阴雨的天气,病情多从幼嫩叶的叶尖、叶缘开始发病,病部会从淡青略带褐色的水烫状小斑,逐步扩大为云文壮的水渍大斑,使病叶快速腐烂脱落,防治不及时会造成整株大面积发生落叶现象。

慢性炭疽病,一般发生在短期阴雨后转晴的天气,发病初期,病叶叶尖、叶缘会发生黄褐色或灰白色的病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化,受害叶片病部颜色变为深褐色,病斑表现为隆起、轮稳状。

3、枝稍病状表现

果树枝稍炭疽病中病状也分为两种:①高温高湿环境下,嫩稍嫩枝会表现为从上到下、水烫状的急性萎缩凋零状态;②受害枝稍叶腋周边,会出现下陷的椭圆近似菱形的褐色病斑,随着病斑的发展,病斑会绕着枝稍茎秆蔓延扩大,直到枝稍枯干死亡,病部表现为灰褐色到灰白色,并有非常细小的黑色斑点。

三、果树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果树炭疽病病菌,一般寄存在园内的病枝病叶病果和枯枝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回暖时开始繁殖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侵染幼果、新稍,一年可以多次反复侵染,一直持续到果实采收后。

该病一般从果树坐住幼果后就开始侵染发病,造成大批量幼果腐烂和脱落,南方地区4月底到6月初是染病高峰期,北方地区5月底到6月初是染病高峰期,7月和8月的夏季,温度高、雨水大,果树抗病害能力较低,是病害的盛发期,尤其在果实成熟的中后期,果树发病率特别高。

炭疽病发病在13-38度的温度下,有适量的雨水便会发病,4月-11月高温阴雨天气下,极容易爆发流行。另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树势较弱、病虫害严重、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较重。

四、果树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彻底清园预防:在果实采摘后的冬季,结合冬剪,仔细把园内的病枝病果病叶、残枝枯僵果叶以及破伤枝稍全部清理出园,并集中进行焚烧,消灭病菌传播源头。

2、发病初期预防:在发现园内零星出现病果,应当及时摘除,以防病菌在园内重复传染危害。

3、园内管理预防:在施肥时,尽量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平衡施肥种类和配比,并重视叶面喷肥补充一样,尤其要加强钙肥的喷施,同时要根据树龄、树势和地情合理果树挂果量,加强园内排水排涝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最大化的培育壮树,增强果树的抗病害能力。

4、药物预防:

①在果树发芽前可以喷施1000倍的12%晴菌唑、50倍三氯耐醌、150倍五氯酚钠、10%重柴油乳剂等药物,能够有效灭杀寄存果园内的越冬病菌。

②在果树谢花后10天的幼果期开始交替喷药预防,药物可以选择200倍高脂膜乳剂、1000倍70%甲基硫菌灵、1000倍72%福·福锌等药物,每隔15天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4-5次。喷药时要注意,降水多多喷,降水少就少喷。

③在果树新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最好能喷施如800倍75%多菌清、1000倍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50%退菌特、1000倍70%甲基托布津或者波尔多液等药物,进行护稍护果。

5、病情防治:

①在病害发病初期,一定要加强药物防治。可以用600-800倍70%代森锰锌+800-1000倍70%甲基硫菌灵、600-800倍70%代森锰锌+800倍50%多菌灵、600-800倍70%代森锰锌+800倍10%苯醚甲环唑、600倍80%福美双·福美锌+600倍70%甲基硫菌灵、600倍75%百菌清+2500倍10%苯醚甲环唑等药物,进行交替喷施防治,一方面保护,另一方面治疗。

②病情较重时或者发病范围较广时,应当加大用药量。可以用500-600倍70%甲基硫菌灵、500-600倍50%异菌脲、2500倍12.5%腈菌唑、2000-2500倍10%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多菌灵·乙霉威等药物,进行交替喷施防治。

3. 炭疽叶枯病的防治

7月份重点应该保护叶片、促进果实膨大、控制新梢生长、调整果园通风透气,调节土壤水分。

叶片病害的防治。7月高温多雨,苹果褐斑病、炭疽叶枯病进入高发病时期。特别是炭疽叶枯病一旦发病,没有好的药剂防治,很快造成果树落叶。防治方法是在下雨前喷波尔多液,一般最少要喷2遍波尔多液。可用有机杀菌剂与波尔多液交替使用。有机杀菌剂可选用43%戊唑醇4000倍、10%苯醚甲环唑20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等。

4. 炭疽叶枯病已经大量落叶打什么药

喷施BM5度的石硫合剂是最好选择。石硫合剂杀菌广谱,对霉心病;炭疽病;斑点叶枯病;腐烂病等均有防效。杀虫广范,可有效防治介壳虫,康氏粉介;蚜虫;

叶螨类害虫。对介壳虫虫越冬虫卵效果显著。喷施石硫合剂合宜时间:树体萌动后,芽体露白喷施。切记露红以后勿喷,以免烧伤芽体。

5. 炭疽叶枯病是什么菌属?

25%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叶枯病锈病霜霉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褐斑病。

健丰25%吡唑醚酯菌酯白粉病炭疽病叶斑霜霉病黑星病叶枯病疫病纹枯病锈病菌核病蔬菜果树农用农药杀菌剂。

6. 叶片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危害桃树叶片的病害,主要症状为:

1. 叶片出现灰褐色的水渍,渐渐变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褐色病斑;

2. 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区域,向外扩散;

3. 病斑逐渐扩大并融合,导致叶片枯死。

该病害会严重影响桃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凋落和木质部腐烂。因此,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7. 炭疽叶枯病怎样用药

果树患有炭疽病一般可以用40%灭病威(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等药物进行喷施,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8. 炭疽叶枯病怎么防治的

1.波尔多液

波尔多液是预防苹果枯叶病的首选药剂,它并没有杀死病菌的效用,只能作为一种保护剂,一般在果树萌芽前使用,主要用于预防病菌侵染性危害。

2.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投入市场之后引起农业全行业的关注。吡唑醚菌酯和波尔多液的最大不同在于,波尔多液不能杀菌,自身只起到保护作用;而吡唑醚菌酯自身就能抑菌。吡唑醚菌酯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导致真菌细胞死亡,能同时保护和冶疗果树,而且对作物、人、有益生物和畜都安全,几乎零污染。但是,吡唑醚菌酯的杀菌性并不强,而且容易产生抗性,所以也是以防治为主,最好与其他的药剂复配施用。

3. 咪鲜胺

咪鲜胺对苹果炭疽叶枯病有很好的内吸治疗效果。这里的内吸治疗效果,指的是植物可以将药剂吸收到体内,循环到树体每一个部位。及时只喷施到30%的叶片,药水也能实现100%覆盖的效果。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橡皮树的叶片裂了(橡皮树叶子裂了) 多肉植物有什么品种 哪些植物属于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