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水生花卉赞芍药花七绝(关于赞美芍药花的诗)

赞芍药花七绝(关于赞美芍药花的诗)

更新:2023-04-26 08:36:06归类:水生花卉人气:1

1. 赞芍药花七绝

1.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5.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6.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7.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8.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9.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10.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12.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13. 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14.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15.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16.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

  17.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1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9.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20.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2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22.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23.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24.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5.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26. 溪山深处苍崖下,数点开来不借春。

  27.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29.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30.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2. 关于赞美芍药花的诗

1、《芍药》——唐代韩愈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

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

译文:芍药花开,那硕大的花朵,浓烈的香气,都是从所未见的。红艳艳的花朵像是灯笼一般,叶子在花托下细心的呵护衬托着它们。一觉醒来,独自对着盛开的芍药,心里不觉惊疑不定,置身于天上神仙的宫殿里。

2、《扬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

3、《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唐代白居易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译文:今天台阶前的红色芍药,有多少花将要衰老,多少花是刚刚才开的呢?开放的时候尚不领悟,还想要跟别的花比较谁更美,凋落的时候才知道此身只如幻相。像这样离悟道还有多远的距离?我想要拿着残败的花朵请教高僧。

4、《芍药歌》——唐代韩愈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译文:丈人的庭中开了很漂亮的花,又没有普通花木和它争春天的华彩。翠色的细茎红红的花蕊是上天赐与的,这种恩惠不是黄钟家能给的啊。温馨而又熟美的鲜活香气飘起,像在学习君子的微笑无言。是霜雪修剪天女的功劳才使你这么美丽,为什么要低头学那些桃李凡花呢。

5、《红芍药》——唐代元稹

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琐。

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

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

烟轻琉璃叶,风亚珊瑚朵。

译文:芍药绽放,如同红绡一般,花叶在下面的篱笆编织出青色的围栏。金色的花蕊就像用繁复的金丝织成,火红的花瓣像炉灶里高涨的火焰一般。花瓣单看像是由红云剪裁雕刻而成,张开后的花朵就像裹在赤霞里一样。琉璃般美丽的叶子仿佛轻烟一般,风儿吹动了珊瑚一般的花朵。

3. 芍药花七绝诗

五月份描写芍药的优美好词好句:

  1、芍药花的叶子张开了,绿油油的,上面还挂着一滴露珠。仔细一看,叶子中间还藏着许多小花苞。

  2、芍药像故乡的小泵娘,从小就吃苦耐劳。它们不计较土地的肥沃和贫瘠,不计较雨水的多少,不论把它种植在哪里,它们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发芽、长叶、抽条……

  3、芍药花开了,浓馥的清香溢满窗明几净的卧室,溢满欢乐的农家小院,溢满故乡的大地。芍药花开了,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小花篮儿,飞进飞出,忙着采花蜜。那嗡嗡的叫声,合成了一支劳动的交响乐。芍药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儿映红了小泵娘的脸,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一群小泵娘在田间小憩,憧憬着丰收的美景。

  4、芍药的芽儿破土而出,嫩嫩的、尖尖的、红红的,家乡的大地像铺上了一块块黄底红花的大地毯。

  5、4月份,一株株芍药都长了四五十厘米高,干粗叶茂,一颗露珠儿大小的花蕾绽在枝头上,和煦的春风吹过,蓓蕾一颗颗都长大了,露出了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儿裂开了。

  6、四月份,一株株芍药都长了一尺多高,干粗叶茂,一颗颗露珠儿大小的花蕾绽在枝头。和煦的春风吹过,蓓蕾一颗颗都长大了,露出了笑脸,粉红色的花瓣儿裂开了。家乡的黄土地很快被一块块绿底红花的大地毯覆盖了。一群群农家小泵娘穿红戴绿,来到芍药地里拔草。各色的蝴蝶也纷纷飞来玩耍。远远望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蝶,哪是小泵娘。

  7、它们只有30厘米那么高,都还未孕育花苞。它们有的只从湿润的土壤里钻出一个个像小竹笋似的紫红色的“小脑袋”,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这充满生机的世界;有的已长出了笔直纤细的“笔杆”,互相竞争着比高低,花茎的头上面已冒出了一个个“小毛笔”,活像一只只正在描绘春景的神奇的毛笔;有的已伸出了四五只“手臂”,张开了绿色的“手掌”,好像在向你招手,欢迎你的到来;还有的已形成一簇葱绿的“竹林”,它们紧紧地聚拢在一起,互相伸出“手臂”但又互不缠绕,互不遮掩。

  8、芍药花开了,一群群勤劳的小蜜蜂,提着小花篮儿,飞进飞出,忙着采花蜜。那嗡嗡的叫声,合成了一支劳动的交响乐。

  9、芍药花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儿映红了小泵娘的脸,映红了火热的农家生活。一群小泵娘在田间小憩,憧憬着丰收的美景。

  10、芍药花的花期在5月,比牡丹晚开,恰值牡丹花谢才开,俗称“气死牡丹”。它是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黄紫、粉、红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有单瓣、重瓣之分。

“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芍药殿春而放,别名婪尾春。初夏时节,牡丹式微,芍药初绽。对牡丹意犹未尽的游人,纷纷前往牡丹园赏芍药。苏轼曾以“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道出怜花惜春之意。

据《本草》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芍药位列草本之首,被人们成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

自古诗家就喜爱芍药,留下许许多多咏颂芍药的优美诗词。有的赞美芍药的绚烂芬芳,有的因芍药而生情,有的借芍药以言志。

4. 赞美芍药花的七律诗

答:榴花

金:元格

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

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

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庭榴

明:杨升庵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

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

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西园石榴开

宋:欧阳修

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

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

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

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

榴花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山石榴寄元九

唐:白居易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石榴歌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柳宗元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侍宴咏石榴

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孙逖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

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海上移珍木,楼前咏所思。遥闻下车日,正在落花时。

旧绿香行盖,新红洒步綦。从来寒不易,终见久逾滋。

海石榴

唐:方干

亭际夭妍日日看,每朝颜色一般般。

满枝犹待春风力,数朵先欺腊雪寒。

舞蝶似随歌拍转,游人只怕酒杯干。

久长年少应难得,忍不丛边到夜观。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题山石榴花

内容:

一丛千朵压栏杆,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内容: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七律·农家乐

作者:邓柔刚

门前屋后绿油油,四季飘香入画楼。

桃树花开红艳艳,石榴果熟滑溜溜。

芭蕉蔽日垂长吊,金桔满枝挂彩球。

政策归心开富路,农家老少乐悠悠。

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作品: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

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

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

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七绝和汉宫秋词长咏石榴花

榴花初染火般红,果实涂丹映碧空。

自古人夸多子贵,如今徒惹恨无穷。

古风五月石榴

杨槐撑华盖,桃李结青子;

残红倦歇艳,石榴吐芳菲。

奇崛梅枝干,清新柳叶眉;

单瓣足陆离,双瓣更华炜。

热情染腮晕,柔媚点娇蕊;

醉入玛瑙瓶,红酒溢金罍。

风骨凝夏心,神韵妆秋魂;

朱唇启皓齿,灵秀瑶台妃。

山石榴

【唐】杜牧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

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

庆清朝榴花

5. 赞美芍药花诗词原创七绝

全文释义: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赏牡丹》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描写京城长安牡丹盛开的七言绝句。诗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成为传颂千年赞美牡丹的诗句。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了作者的个人抱负与情感,只有真国色方能动京城。作品赏析: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作者简介:刘禹锡(约772年—约842),字梦得,汉族,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 “刘白”。

6. 赞芍药花七律古诗

清代李慈铭《咏木香》诗云 :细剪冰蘼屑麝胎,双含风露落惊魂,分明洗砚匀笺侧,长见笼香翠袖来。

木香

宋-张耒

紫皇宝辂张珠幰,玉女熏笼覆绣衾。

万紫千红休巧笑,人间春色在檀心。

木香花

宋-陈渊

直自江梅堕雪英,便迟幽艳到清明。

杨花著地香初破,乞与愁人一解酲。

木香花

宋-张舜民

广寒宫阙月楼台,露里移根月里栽。

品格虽同香气俗,如何却共牡丹开。

黄木香

宋-张侃

名花爱向春深月,幻作人间黄玉花。

裛露承风娇不尽,好将逸语为渠誇。

和翁处静赋木香

宋-吴潜

黄蘂檀心襯绿衣,细成棋架四方齐。

只缘鼻孔撩天去,特遣清香起自低。

木香架

明-王绂

柔条架低屋,紫心开玉团。

摘花酿芳醑,清香入肺肝。

木香

清-彭孙贻

翠条成幄罨清芬,入座浓香缀白云。

繁蕊倒垂帘瑟瑟,绿阴晴散雪纷纷。

鞦韆乱影萦高架,蜂蝶钩衣住舞裙。

置酒山棚坐花下,人人如握茝兰薰。

花心动-木香花

清-熊琏

日暖风和,正满架浓阴,柴门深掩。

篱落萧疏,墙角清幽,望去琼瑶一片。

淡香飘向无人处,试问在、谁家庭院。

尽任著、山村水郭,牵藤布蔓。

林下风情未远。纵富贵何辞,也甘贫贱。

杏子青垂,柳带长拖,多少繁华先占。

殿春芍药同时放,不羡它、雕栏回槛。

须知道、生来野性萧散。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有龙和凤凰的传说吗 上海栾树园的设计风格(上海栾树园的设计风格特点)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