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莲入泥后(碗莲入泥后怎么换水)
1. 碗莲入泥后怎么换水
碗莲在幼苗期需要换水,但是发芽之后换的频率不需要很多次。
碗莲属于阳性植物,喜欢阳光,不耐阴,养殖期间要把它放到采光好的地方,才能长势旺盛,开花也会更鲜艳,喜欢温暖的环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到30℃,养护温度不可低于15℃,夏季应保持在35℃以下,碗莲生长期间,当水位降低后要尽快加水,生长期不能缺水。
2. 碗莲入泥后怎么换水养
可以。无土水培碗莲发芽后,可以将发芽后的种子放入有泥沙的水中,促使种子生长出根须。在无土水培碗莲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每隔3-5天给植株换水一次,换水后还要将其放在太阳下,让无土水培碗莲多接触光照,有利于植株更好的生长。
3. 碗莲泥水怎么变清
这就要说到碗莲种植的第四步:定植。等芽长到10CM左右,可以移栽。根据碗莲种植的需要,选择土壤装入花钵内后,放入清水,并将土、肥拌和均匀。待泥水澄清后,将水培苗定植于花钵的中央,以种子全部入泥为度,使叶片自由舒展于水面。移植时应注意,不可折断叶柄,以免影响生长。植后保持3~5厘米水层,但千万不可把叶片淹没水中。碗莲喜光,花钵应放置在阳光充足处。幼苗娇嫩,遇阳光日灼有的会焦枯,但一般会发芽成活。浇水也不要过多,以提高水温,促进生长。待长出7~13片浮叶后即可出现立叶。一般来说,多花品种,在长出5~17片立叶后可始现花蕾。现蕾早晚,视品种而异,有的品种在立叶长出之前就现苗开花。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喜热,生长适温为20~30℃,气温低于15℃时生长停滞。喜湿怕干,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以富含有机质的肥沃黏土为宜。适宜的pH值为6.5。碗莲炎夏是其生长旺期。8℃-10℃萌芽,14℃藕鞭开始伸长,23℃-30℃为生长发育温度,28℃以上开花,35℃以上生长缓慢,40℃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忌雨后暴睛或大风吹袭。25℃时生长新藕。碗莲喜强光,强光有利其发育。也喜水怕淹、水深易烂叶、前期水要浅,后期逐渐加深。喜肥又不耐肥、肥重易烂茎,基肥要足,追肥要少。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微酸性粘质土壤,一般肥沃的河泥或菜园土均可。从栽种到开花约60天。
4. 碗莲怎么入泥定植
碗莲的种植方法有两种:一是子播。即:泡莲子,发芽后定植。二是种藕。即:取泥下之藕种,种之。
碗莲是花莲,主要是盆栽欣赏,可种在碗、盆、缸等小容器中,故谓之“碗莲”。
花盆要买盆口开放式的,即买口大肚子小,或像桶一样直上直下的,不要买大肚子小口的花盆。这是因为碗莲的藕鞭盘在盆底,枝干和花干是垂直向上生长的,大肚子小口的花盆影响碗莲的正常生长。
莲子不破口,种子很难发芽。有百年、千年古莲子复生者,说明莲子不破口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强。周劲松校长说:“破口的方法有很多,一是磨、二是夹、三是剪、四是切。磨就是用坚硬粗糙的物体磨莲子的凹面,将莲子磨出一个小口就行,千万不能磨得太多使种胚受伤。夹就是用老虎钳将凹部夹出一个小口,也要注意口的大小,以不伤种胚为度。剪就是用枝剪倒拿,将莲子凹部剪出一小口,不伤种胚。切就是用锋利的刀将莲子的凹部切出一小口,注意不要伤到手和种胚”。
将开口的莲子,放在小碗里,用水浸泡,置于阳光下催芽。泡至第二日,将泡软的莲子皮,剥去上面的四分之一,不要剥光了皮,以防腐烂。每天换水一至两次。切忌泡在大容器中,因为水有多深,芽就长多长。芽太长了不好。种子泡好的标准是:两叶一芯。即:两片小叶子,一根小芽芯,并在根部长有丰富的须根。
将泡好的碗莲种子定植在泥中。泥占盆的五分之三或一半,倒上水。刚定植时,可少加水。随着生长,逐渐加满水。据依朋的经验,水太少了,不利于碗莲的生长。
碗莲喜肥,但喜淡肥,新手勿轻意上肥。把握不好会烧死碗莲。种植碗莲的土是宿土,一年之中碗莲会吸收掉大量营养。有条件的建议一年一换土。或加点底肥,新土,改良复用。
5. 碗莲入泥后需要换水吗
3-5天,当碗莲发芽之后,不用天天换水,幼苗期通常是3-5天换水一次,保证干净的水质,可让碗莲更迅速的生长,当叶片处于生长期,可减少换水次数,不用经常换水,养护期间水位降低后,应及时补水,若容器内水质变差的话,可将容器内的水倒出一半,再加入新水就可以。
6. 碗莲入泥多厚的泥
养殖碗莲的时候,应该选择大小适合的花盆,植株大小是不同的,因此选择花盆要根据植株的大小调整。一般情况下,花盆的深度在20~62.5cm左右都行,盆的直径可在25~87.5cm左右。花盆不能太浅,因为要在盆中添加河塘泥还有水,太浅的话会影响它的根系生长,所以要用深点的盆。
久久花店版权声明: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