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景观千鸟(生物景观有什么)
1. 生物景观有什么
属于生物景观的典型代表有树`、花、草
2. 生物景观的典型代表
自然景观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天文景观、气候景观、生物景观等。自然景观是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
知识拓展:
1、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基本概念。
天然景观是指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
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
2、自然景观中的地文景观:
(1)山岳型名胜景观:主要指风景名山、历史文化名山和冰雪山峰。如东岳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湖北武当山、山东崂山等。
(2)喀斯特地貌景观:如广西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九寨沟钙华滩流等。
(3)风沙地貌景观:包括风蚀地貌和风沙地貌。如新疆乌尔禾风蚀“魔鬼城”、敦煌月牙泉的鸣沙山等。
(4)海岸地貌景观:如大连金石滩,海南三亚天涯海角等。
(5)特异地貌景观:如马岭河地缝裂谷景观、五大连池火山岩溶景观等。
3、自然景观中的气候景观:
(1)宜人气候。人们可以用来避暑或者避寒,并能够满足身心需要,使心情愉悦、体魄健康的气候资源。如北戴河、峨眉山、武夷山等。
(2)大气降水景观。主要由于大气降水形成的雨景、雾景、冰雪等等。如“黄山云海”“西山晴雪”、太白山的“太白积雪”等。
(3)天象奇观,。如极光、佛光、海市蜃楼等。
4、自然景观中的水域风光景观:包括江河溪涧、湖泊、飞瀑流泉、冰川景观等。
5、自然景观中的生物景观:包括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及栖息地等。
以上属于自然景观的基本特性。
3. 生物景观有什么特征
景观分析图包括:基地分析(就是用地现状)、案例分析、竖向分析、交通流线分析、视线分析。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
对景观 的理解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某一区域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
(2)一般自然综合体:是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一致的整体,大如地图(即景观圈)、小如生物地理群落(单一地段),他们均可分为不同等级的区域或类型单位。
(3)区域概念: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自然区,是相对一致发生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
4. 生物景观有什么地方
首先,在旅游中,生物景观的构景作用主要是以“背景”来体现的。是以大范围的森林、草原及栖息于其中的动植物来体现的。比如北京百花山已知有维管束植物92科800多种;野生动物40多科150多种;松山有维管束植物106科783种及变种,野生动物53科184种及亚种等。
这只是说明北京的这两个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物种,人们到这里来游览可以有机会观赏到、找到这些种类的动植物,感受到自然保护区的气息、氛围和特点。但是在两地游览之时,并非想看就能看到这么多种类的动植物的姿态。这是因为植物种类分布面积广,同一山地由山谷到山巅,由林下到石缝间;每一种植物各有自己的花期、果期,前后不一;各种植物生长时多呈混合状态,一般游人难以辨认。而动物更具有游走、迁徙等流动性。
游人于某天某时于某地想要都见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动植物资源丰富只是作为景观的大背景出现加以欣赏的,这也正是我国古人很少有对每一种植物、动物一一进行观赏描写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游人将会在这一领域中领悟出独到而新颖的见解。
第二,生物景观虽然是以“大背景”形式出现的但却是所有背景材料中最丰富多彩、最变化无穷、最富有生气的组成内容。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风景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和天象等均属非生命物质,由它们构成的景观,虽有动有静,但多属以地球内、外营力为表现形式的自然演变过程,所以这种“动”是无生命的“动”。
只有动、植物的存在,才使自然界增加了生命的活力、灵气,成为一种充满了生机的千变万化的动和静相结合的景观综合体。如果你到北京郊野旅行,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看到许多落叶阔叶林,在一年内随着四季的转换,其形态、色彩发生着千妩百媚的变化。春天,树木、花草长出了新芽、新叶,开出了鲜花,溢出了芳香;夏季,大地铺满了绿荫,田野一片青翠;秋天,树叶变黄、变红,果实累累挂枝,形成一个色彩斑斓的金秋世界;冬季草木凋零,空间通视加强,遇降瑞雪,山林披银戴玉,晶莹剔透,与夏季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夏季的几个月中,北京山区的草甸地带各种野花一批批的开放,有的地区会变换三四次不同的景象。
总之,北京一年四季鲜明的气候,使这块土地的景观发生着既有规律又很奇妙的变化,给人以多种形象的、直观的、多变的观赏美感。环境空间中又生活着不同的珍禽异兽或观赏昆虫。这种美的活力变幻,正是居民四季出游所感受的不同的灵气。可见风景植物在旅游中的功能之大、之多。动物更是风景动感的载体,成千上万只兽类、鸟类、蜂、蝶,奔走或飞翔、鸣叫于浓密的森林和起伏的原野之间,鱼、虾、两栖动物游弋或跳跃于波光粼粼的水中、田边,把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变成了热闹非凡、生机盎然的灵动世界。因此,从旅游角度而言,一切有观赏意义的风景生物都是装点河山、造景育景、最富灵动美的自然要素。
第三,风景动植物比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更多的旅游功能。这是因为:动植物种属和数量繁多,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生存。地面、土内、水下、空中到处都有动植物繁衍和生息,每种生物又有各自的生态、习性、色彩、造型等特点,可满足人们多种观赏心态及娱乐、健身、考察、食用等功能需求。
如观赏植物具有观花、观叶、观形、观果等功能;观赏动物具有观体形、观色态、观姿态、听鸣叫声等功能。除了这些观光功能外,还可利用植物为人类创造幽境、别墅、小庭院;利用动物开展垂钓、狩猎、围捕、采集等活动,以达到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增加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发展精神文明等社会、经济目的等多种精神需求。
第四,风景动植物是活的有机体,它们既有适应自然环境、维持其遗传性的特点,又有适应新的生存条件,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可能,因此,风景动植物在旅游造景中也具有可移动、可组合造景等可能性。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动、植物都有自己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反映在有机体生活上则为带有其祖先遗传特性的生物学特性。因而要想使其正常地生息和繁衍以发挥其固有优势,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发展或者创造其所需要的固有环境,以利繁殖。如可以通过了解植物的芽期、花期、果期和发叶落叶及其条件等物候学特性,动物的休息、活动、嗜食以至于发情、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以达到异地引种的目的。
此外,由于生物生活的可塑性及人们创造环境的能动性,也可以按生物的适时适地原则和逐步适应变异原则,就地就近或从稍远地方引入,以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广见和观赏反差心态。实际上,我们今天见到的许多园林树种和花草均是靠人工栽培和引进的方法,来发挥其旅游观赏效应的;许多人工兴建的动物园,让动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或模拟那种动物生态条件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以适应旅游观览活动的要求。如植物园、动物园就是这些生物体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组合造景的具体表现内容。
因此,生物景观具有组成独立景点的潜力。以种类繁多的植被类型为大背景舞台,开辟具有观赏价值的特殊片林或珍奇树种、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稀动植物群落景观为独立景点展示给游人,将是未来森林公园的旅游规划中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新课题。
5. 生物景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生物景观是指以生物群体构成的总体景观和个别的具有珍稀品种和奇异形态个体。具体可以分为植物旅游景观和动物旅游景观两大类。
一、植物旅游景观 (Plant tourism landscape)
(1)珍稀植物:指以单体存在的珍贵而稀少的植物。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植物:松、柏、槐、银杏,是我国极为珍贵的植物,以下的植物也是世界上极为珍贵但又极为稀缺的植物: 玉莲—世界上最大的莲 热带雨林巨树—望天树 蕨类植物之冠—桫椤 奇异的长命叶—百岁兰 世界植物活化石—水杉 中国的鸽子树—珙桐
(2)观赏植物:主要可分为包括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观形植物。其中中国主要观花之地有苏州吴县赏梅胜地,洛阳牡丹“甲天下”,杭州玉帛玉兰林,云南奇花异卉大观园,最大杜鹃花观赏胜地贵州“百里杜鹃”林,福建漳州“百里花市”看水仙,此外还有扬州琼花、广州菊花、桃源桃花园等等。 世界著名花卉有:日本樱花、荷兰郁金香等。
(3)奇特植物:奇特植物不止具有奇异的形态,而且具有奇特的寓意。 例如: 岁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梅、兰、竹、菊 花草四雅—兰、菊、水仙、菖蒲 园中三杰—玫瑰、蔷薇和月季 花中四友—山茶花、梅花、水仙、迎春花。
(4)风韵植物:中国十大名花:“花王”牡丹,“花相”芍药,“花后”月季,空谷佳人“兰花”,“花中君子”荷花,“花中隐士”菊花,“空中高士”梅花,“花中仙女”海棠花,“花中妃子”山茶花,“凌波仙子”水仙花。
(5)森林景观:指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功能的野生、原生以及人工森林。中国著名的森林景观主要有: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景观(“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温带生物自由基因库、红松之乡)。 世界主要森林景观:欧洲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世界最大针叶林)、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地中海沿岸的亚热带常绿林景观等,瑞典有“锯木场”之称、芬兰有“森林之国”之称。
(6)草原景观:主要指大面积的草原和牧场形成的植被景观。
中国著名的草原景观资源主要有: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草原;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是中国第二大草原;甘肃夏河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世界主要草原景观:澳大利亚中西部大草原;阿根廷潘帕斯大草原;非洲热带稀树草原。
(7)古树名木:主要是指单体存在的古老名贵的树木。中国名木主要有:水杉、银杏、鹅掌楸、珙桐等;黄山迎客松(黄山四绝之首);陕西黄帝陵的“轩辕柏”,已经5000年的历史,堪称“世界柏树之父”;山东孔庙2000多岁的“孔子桧”;泰山“五大夫松”等等。
二、动物旅游景观 (Animal tourism landscape)
(1)珍稀动物:指现存数量较少或者濒于灭绝的珍贵稀有动物和保护珍稀动物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中国四大国宝:白鳍豚、白唇鹿、大熊猫、金丝猴。同时,中国的东北虎,藏羚羊,丹顶鹤,台湾黑熊等动物也是极为珍贵的。 世界上珍稀动物及栖息地有:澳大利亚大陆特有动物袋鼠、考拉(树袋熊),尼泊尔奇特万皇家公园是孟加拉虎最后的避难所和亚洲独角犀牛的栖息地,还有南极大陆的“主人”─企鹅。
(2)观赏动物:指体态、色彩、运动和发声等方面的特征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动物,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如孔雀开屏时的美丽就极具有观赏价值。
(3)表演动物:动物园中的动物在驯兽师的长期训练下会在驯兽师的指挥模仿人的一些行为。如猴子骑车,鹦鹉算数,狮虎表演等。
(4)迁徙动物:深秋时节北方的燕子、鸿雁等动物会迁徙到温暖得适宜的地方去过冬,春季再飞回北方?? 我所选的观赏类型是动物旅游景观。 我的鉴赏方式是亲身去动物园中对观赏动物和表演动物进行观赏。 我去石家庄动物园游玩,那里的动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或模拟那种动物生态条件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以适应旅游观览活动的要求。基本上达到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因为那里的动物基本上已经适应了人工制造的“自然环境”。 动物园将各种动物分门别类的放在各个区内,如大象馆,火烈鸟馆,狮虎谷,猴山,河马馆,熊谷,及热带爬行动物馆等12个场馆,拥有数百种动物。它的山坡台地区利用现有山坡和台地,因山就势建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区。主要有鸟语林,猛禽区,食草动物区。给游客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6. 生物景观的概念
1、田园山水:由田园景观、气候、水体、生物等要素有机组合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其中田园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的本底,是乡村聚落景观的基本特质。
2、乡村聚落:乡村总体布局形式以及街巷、民居、水系等物质要素构成的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网络,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和游憩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与田园山水是营造乡村意境的主体元素。
3、乡土建筑:这些建筑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元素,正是这些幸存的乡土建筑弥补了当今普遍存在的建筑形式过于单调的缺陷。
4、民俗文化:以语言、礼仪、仪容、服饰、节日庆典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景观,涉及乡村的社会、经济、宗教、政治等各方面,是乡村聚落景观中重要的文化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