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花需每年栽种么(马齿苋一年种植几茬)
1. 马齿苋一年种植几茬
1、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扦插繁殖。在连茬田块,6月份马齿苋开花结实时,可留部分植株不采收上市,让其开花结籽,散落的种子来年就出苗生长,不用采种播种。
2、盆土准备
用于栽培马齿苋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径35~40cm的泥盆最为适宜。马齿苋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生长加快,茎叶幼嫩,品质特佳。马齿苋喜肥水,耐强光,尤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要注意摆放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茎叶生长。弱光下马齿苋生长快而幼嫩,光照过强,则易老化。
2. 马齿苋一年种植几茬最好
38%莠去津:砂质土中38%莠去津使用量为2700-4000 mL/hm2,壤质土中38%莠去津使用量为3750-7000 mL/hm2,黏质土中38%莠去津使用量为6300-8000 mL/hm2。38%莠去津可以防治稗草、马齿苋、狗尾草、豚草属、荠菜、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但是莠去津药残效期长, 因此后茬只能种玉米、高粱这种非敏感作物,否则就会受到药害。除此之外高粱在与敏感作物如豆类、蔬菜等间作套作时也不能使用莠去津。
40%西马津胶悬剂:每公顷高粱地应使用40%西马津胶悬剂3000-4500 mL,对水600L稀释后均匀喷洒到土层表面。西马津药效持续时间长,后茬最好不要种植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若后茬要种植非敏感作物,如玉米、甘蔗,可加大40%西马津用量,每公顷高粱地可使用7500mL。
50%扑灭津:每公顷高粱地应使用50%扑灭津1650-3300g。扑灭津可以防治早熟禾、荠菜、车前、猪殃殃、千里光、苣荚菜等杂草。扑灭津不宜使用在砂质土中,在有机质含量高、黏质土中要加大扑灭津用药量,而在有机质含量低、壤质土中,则要减少扑灭津的用药量。
3. 马齿苋一年生还是多年生
土人参(学名:Talinum paniculatum (Jacq.) Gaertn.)又名:栌兰、假人参、参草、土高丽参等,马齿苋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可供观赏。根入药,滋补强壮。土人参栽培容易,繁殖迅速,病少虫微,根、叶均可食用,可炒、可做汤、可涮、可炖,药蔬兼用。作为蔬菜食用部分是不断生长的嫩茎叶为宾馆蔬菜。肉质根,是一种药用补品,具有滋补强壮作用,能补气血、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带血。
4. 马齿苋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吗
马齿苋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仅限是大棚种植的。它喜欢温暖环境,耐寒性差。大棚种植才可很好的控制住温度,才可保证正常生长。若是露天种植的,最好选春天种,具体的时间要根据所在地定。若是南方地区,立春后就可种植。若是北方地区,要适当退后,最好在四五月份温度稳定后再种。
但野生的就只一年一次
5. 马齿苋一年能割几茬
这样做:马齿苋适应能力非常强,只要有土壤的地方就能生长。但是如果生长的时间较长,土壤中的肥效薄,天气又干旱,又容易开花,也就标志着马齿苋已经老化。为了马齿苋生长的鲜嫩,可以对开花的枝条进行修剪,修剪掉老枝,开花枝,在进行追肥浇水,半个月之后,马齿苋就生长的非常鲜嫩,可以收割食用。
6. 马齿苋一年种植几茬好
贵州六盘水中海拔地区可以“一年多茬蔬菜”高效种植技术
1.“春夏白菜-茼蒿/菠菜-马齿苋/红苋菜/-上海青/小白菜-油麦菜/生菜”一年多茬种植模式
2.“大白菜-上海青-茼蒿-萝卜苗-菠菜”一年多茬种植模式
3.“豌豆尖-叶菜型甘薯”一年两茬多次采收种植模式
7. 马齿苋一年开几次花
做法
1,把跑马菜折去根部取嫩条,然后洗净,要多淘洗几次。沥水待用。
2,烧水,放点盐和油再焯煮马齿苋,可以保持绿色蔬菜的颜色。水再次沸腾后煮约30秒左右即可。
3,捞出来放凉白开水中浸泡降温。再沥干水分。
4,调个酱汁:芝麻酱3勺,酱油3勺,醋1勺,香油半勺,凉白开1勺,味精和白糖少许,调匀备用。
5,马齿苋放入盘中,淋上酱汁就可以了
8. 马齿苋种植一亩产量
1、繁殖方法。马齿苋的是一种生命力比较顽强的草本植物,其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种子繁殖,还有一种就是插杆式繁殖,这两种各有各的好处,种子繁殖的话比较符合目前大面积人工繁殖的现状,而插杆的话需要一定的技术,但是可以选用优质的品种插杆,达到高质的培养效果,如果打算大面积的种植的话建议使用种子,这样利于整体的管理。
2、移植管理。前面两种方式最后培育成功都需要移植,一般在2-3周后可以开始移植,此时的苗种刚好最适合移植,根系处于平稳发展,移植后存活率会很高,移植的土壤事先要准备好肥料,土壤以砂性透气的土壤为最好,移植后需要浇灌一点水,不用太多,能够湿润表层土壤即可,每株的间距控制在20-30厘米,让其能像四周生长,提高产量。
3、种植管理。移植后的管理比较注重的就是肥水方面的,因为马齿苋里面的杂草相对会比较少,因为其属于草本植物,施肥方面建议以尿素为主,这样有助于于其根系和枝条的快速生长,一般在第一次采收前基本不用施肥,所以初期的基肥要多施放,每亩控制在2500斤左右,后期则少量的释放一些农家肥即可,施水方面的话建议3-7天一次,可以视情况加减,每次水量控制渗入2-3厘米的土层就好了。
4、采摘注意事项。马齿苋是一种长期采摘的作物,所以每次采摘要注意不要过度,让它下次能更好的长出来,采摘时尽量只摘取最鲜嫩的枝叶部分,对于根茎预留4-5节左右,马齿苋从第一次采摘后的生长周期大约在2-3周左右,要及时采摘,采摘过晚不利于后续的生长。
9. 马齿苋栽种时间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长的,从每年春天三月里一直可以生长到秋天的十月中下旬。但是它的耐寒能力极差,冬季的温度又低。如果不能控温处理,放在室外就会被冻死不能过冬,
对于马齿苋的种植其实也很简单,而播种的时间也是根据当地的气候,还有环境来决定的,一般来说马苋菜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种。只是春播开始较迟,品质柔嫩。夏、然而在秋播种虽然易开花但容易导致品质粗老。一般情况下二至八月间均可播种。
10. 马齿苋一年种植几茬合适
1、繁殖方法
马齿苋可以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扦插繁殖。
在连茬田块,6月份马齿苋开花结实时,可留部分植株不采收上市,让其开花结籽,散落的种子来年就出苗生长,不用采种播种。
2、盆土准备
用于栽培马齿苋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径35~40cm的泥盆最为适宜。马齿苋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 但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生长加快,茎叶幼嫩,品质特佳。马齿苋喜肥水,耐强光,尤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要注意摆放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茎叶生长。弱光下马齿苋生长快而幼嫩,光照过强,则易老化。
3、肥水管理
幼苗高5~6cm时匀苗、补苗,每窝留苗3~4株,并除草,追肥1次;苗高15cm时,进行第2次。7月可再扯草。追肥1次,肥料都以人畜粪水为主。
4、采收
马齿苋是1次播种多次采收,采收是挑采。采摘应在花前,以保持茎叶鲜嫩,新长出的小叶是最佳的食用部分。嫩茎的顶端可连续掐取,掐取中上部,留茎基部抽生新芽使植株继续生长,直至霜降。采收时也可间拔,收大留小。
5、留种
马齿苋的蒴果成熟期有前有后,一旦成熟就自然开裂或稍有振动就撒出种子,且种子又很细小,采集时可以在行间或株间先铺上废报纸或薄膜,后摇动植株,让种子落到报纸或薄膜上,再收集。
6、病虫防治
主要有蜗牛为害,可在早晨撒鲜石灰防治。危害马齿苋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及叶斑病。病毒病用1:1:50的糖醋液叶面喷施防效达80%以上;白粉病常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防治;叶斑病用百菌清、多菌灵、速克灵防治。
11. 马齿苋播种时间
马齿苋的种植方法: 栽培时期 马齿苋从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种。在日平均气温 15℃以上,即可播种生产。春播开始较迟,品质柔嫩。夏、秋播种易开花品质粗老。一般2-8月间均可播种。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也可以用其茎段或分枝扦插繁殖。 1、 整地施肥:亩底施优质农家肥2000— 3000kg ,磷肥 50kg ,浇足底墒水,耕翻15— 20cm ,耙平,做成1— 1.2m 宽的畦。 2、播种:将畦面楼平,乘墒在畦面上开相距23cm的沟,沟深1cm,将种子与5—10倍的细沙混匀,均匀的撒于沟内,轻轻的楼土覆盖种子即可。亩用种量500—700g。 3、播后管理:温度高,墒情适宜时,播后2—4天即可出苗,马齿苋苗期生长缓慢,要注意清除杂草,撒播的,出苗10天后,幼苗长到3-4厘米高时就要开始间苗,苗间距5cm;沟播的,出苗20天后,苗高15cm时,当苗田苗高15cm时,间苗,苗间距10cm。间苗后追1次肥,亩追硝酸铵15kg,随浇水施入。生长期间,每次采收后再各追肥1次,用300倍的尿素水,亩施5gk左右,随水施入,浇水2—3次。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马齿苋极少发生病虫害。 在连茬田块,6月份马齿苋开花结实时,可留部分植株不采收上市,让其开花结籽,散落的种子来年就出苗生长,不用采种播种。 马齿苋阳台种植方法 马齿苋 是我国人民自古就喜欢采食的一种野菜,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止痛的功效。家庭盆栽马齿苋,安全、卫生,采食方便。它的技术要点是: 马齿苋品种选择 马齿苋可分两个类型。一种为马齿苋属中的野生种,春季及初夏在田间、路旁、原野、菜园采集嫩茎叶供食用,亦可全株采收,氽水后晒干,冬季作包子、饺子馅料,美味可口,食之不厌。野生马齿苋常见的有三个品种:宽叶苋,窄叶苋、观赏苋。窄叶苋耐寒抗旱,但植株矮小,宽叶苋叶大而肥厚,但不耐寒,较抗旱;观赏苋只用于观赏,其花瘦小但很鲜艳。用作蔬菜栽培时宜选用宽叶苋。一种为马齿苋属中的栽培种,自2001年来,台湾省推广的荷兰菜就属此类型。 马齿苋盆土准备 用于栽培马齿苋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径35~40cm的泥盆最为适宜。马齿苋生长强健,对土壤要求不很严格。但选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生长加快,茎叶幼嫩,品质特佳。马齿苋喜肥水,耐强光,尤喜空气干燥、土壤潮湿的环境。要注意摆放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利于茎叶生长。弱光下马齿苋生长快而幼嫩,光照过强,则易老化。 马齿苋种植方式 在我国,马齿苋多以春夏季节到田野采集野生种的茎叶供食用为主,在有些发达国家已逐步转向以人工栽培为主,我国台湾省正大力推广人工栽培。 栽培季节,亚热带地区的台湾省南部、广东、海南等地区,2月下旬开始播种,陆续采收到11月;江浙一带,春季于5月中下旬播种,如用保护地种植,可提前到4月份播种,6月-8月为生长旺期;华北地区露地栽培于6月上中旬播种。 各个地区气温超过20℃时,可随时播种,分期播种,分期上市。 盆栽马齿苋多采用压条及播种两种繁殖方法。压条就是将植株较长的茎枝压倒,每隔3节用湿土压1个茎节,压土处的茎节生根后与主体分开,形成新的个体。播种要待气温超过15℃时进行。播种前,先将盆土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播,随后覆盖0.5cm厚过筛细土。播后应注意保温保湿。播后2~3天即可出苗。出苗7天后间苗,株距3~4cm左右。当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间拔幼苗食用,保持株距7~8cm。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追肥要求薄肥勤施,每周一次,最好施用颗粒复合肥。 马齿苋繁殖方式 马齿苋有两种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无性繁殖。 马齿苋栽培要点 马齿苋种子细小,故要精细整地,并以条播为好。每亩施腐熟厩肥2000kg,耕翻深度15cm,打碎土块,畦面达到平、松、软细的要求,作宽1米的畦,沟宽40cm。畦面开21~24cm宽的两条播种浅沟,进行条播。为了使播种密度均匀,可在种子中加入100倍种子重量的细沙进行撒播。因种子易掉入土壤孔隙中,播后只需轻耙表土,无须再行覆土。如土壤干燥,则用洒水壶略喷湿畦面即可。当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采拨幼苗供食,使株距保持9~10cm,让其他苗继续生长。播后25天左右,株高25cm以上时,正式采收。一般幼苗单株产量达35~40g。采收时要注意在植株根部留2~3节主茎,以后陆续采收。在生长期间,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倍液1~2次,每亩每次用尿素5kg。马齿苋几乎不发生病虫害,也就没有农药残毒问题。 马齿苋树主要用扦插繁殖。在生长期均可进行,选取健壮、充实和节间较短的茎干作插穗,长10-12厘米。插前可晾干数天,插于沙床,插壤应稍干燥,约15-20天可生根,极易成活。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荫,在散射光条件下生长良好,耐旱,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10℃。 病虫害防治 危害马齿苋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及叶斑病。病毒病用1:1:50的糖醋液叶面喷施防效达80%以上;白粉病常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粉锈宁防治;叶斑病用百菌清、多菌灵、速克灵防治。主要害虫是蚜虫,用乐果乳剂防治。 采收方法: 马齿苋的采收主要有两种方法:连根拔起和收割茎叶。保护地种植的马齿苋通常采用连根拔起的方法采收。采前3天叶面喷施30ppm的920溶液,不仅可使植株嫩绿,而且增产 30%以上。收割时镰刀离地面2厘米左右,收后2天不浇水,并盖上地膜,待休眠芽萌发后浇1次小水,并追施1次氮肥。 马齿苋生长期间要注意除草。出苗后人工拔出小杂草,当马齿苋长密后就不会长杂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