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草的资料(猪笼草的资料500字)
1. 猪笼草的资料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其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
猪笼草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猪笼草属植物共有野生种约170种,中国广东地区仅产一种,另外有园艺种超过1000种。 猪笼草虽然在广东的三岭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但很少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引进中国猪笼草的优良品种才主要用于花卉展览。
2. 猪笼草的资料500字
吃虫的植物的种类比较多,通常比较常见的吃虫的植物就有茅膏菜、锦地罗、瓶子草、挖耳草、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和黄花狸藻这几种,且吃虫子的植物的特点就是会通过自身分泌散发的腺体粘液来吸引一些小昆虫,将其粘入自己的吸收器官之中,从而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吃虫的植物有哪些
吃虫子的植物的特点就是会通过自身分泌散发的腺体粘液来吸引一些小昆虫,将其粘入自己的吸收器官之中,从而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吃虫的植物的种类比较多,通常比较常见的吃虫的植物就有茅膏菜、锦地罗、瓶子草、挖耳草、毛毡苔、猪笼草、捕蝇草和黄花狸藻这几种。
茅膏菜
茅膏菜是吃虫子的植物,属于吃虫子的植物中的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具有比较明显的茎部,在茎部上会长有细小的腺毛,一般在长江以南地区会比较常见。
捕蝇草
捕蝇草是吃虫的植物,捕蝇草的左右共长有一对夹子,在夹上长有刺毛,另外捕蝇草属于吃虫的植物中茅膏菜科的植物,比较喜欢在潮湿的沼泽地里生长。
毛毡苔
毛毡苔是吃虫的植物,毛毡苔的花朵会很小,在它的腺体部位会分泌一种物质来吸引昆虫,毛毡苔既属于喜湿的植物,也属于吃虫子的植物中的茅膏菜科植物。
猪笼草
猪笼草是吃虫的植物,猪笼草会长有一个捕虫囊,还会有一个盖子,囊器的下部分会比较大,在囊内会分泌一种物质,一般猪笼草在热带地区会比较常见。
瓶子草
瓶子草是吃虫的植物,瓶子草捕虫的位置是筒状的,在这个内部还会分泌一种消化液来消化捕获得昆虫,一般瓶子草属于吃虫子植物中瓶子属的植物。
3. 猪笼草的资料200字
The pitcher plant has racemes of small green or purple flowers, and the pitcher at the tip of the leaf is a tool for eating insects.
The capping surface of the bottle shape body can divide the secret fragrance and attract insects.
The mouth of the bottle is smooth, and the insects will be slipped inside the bottle and drowned by the liquid secre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ttle, which will decompose the nutrients of the insect body and gradually digest and absorb them.
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
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秘香味,引诱昆虫。
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4. 猪笼草的资料 作文
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所以叫“猪笼草”。它红不红,绿不绿,瓶口的花蜜十分诱人。还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生长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5. 猪笼草的资料与特点
不是的,
均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但分属于不同的属一为猪笼草属,一为捕蝇草属二者形态有很大区别猪笼草顾名思义,其最显著特征是生长着一种类似于笼子的器官,大口袋,顶端有盖,学名叫捕虫笼,
捕蝇草的特征器官呈轴对称结构,左右对称的两边合起来像夹子,分开像花瓣,学名捕虫夹二者地理分布也不同猪笼草主要分布在亚欧非的热带地区捕蝇草仅分布在北美,美国南卡罗莱纳州东南方的海岸平原及北卡罗莱纳州的东北角
6. 猪笼草的资料450字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猪笼草的盖子是防止进到笼子里的昆虫跑掉。
实际观察发现:蚂蚁爬上瓶口时,瓶盖没有合上;蝴蝶爬到了瓶盖上,瓶盖没有合上;蓝翅蜂爬上瓶口时,瓶盖还是没有合上。原来,猪笼草的瓶盖是不会关上的!
其实猪笼草的笼子内装的是消化液,盖的作用是防雨,防止雨水把消化液冲洗稀。
另外,早先的国外食虫植物资料上还记载着猪笼草能吃树蛙,可是据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高级教师华跃进观察:身陷猪笼草陷阱的树蛙不仅毫无痛苦感,反而个个怡然自得。每当用茅草伸入其中试探,树蛙们就会跳出来。
由此看来,树蛙并不是猪笼草的受害者,反而是得益者。特别是在春秋季节,树蛙们躲在猪笼草里守株待兔,既安享温暖,又有送上门的食物。
7. 猪笼草的资料简介
猪笼草的笼子有瓶盖,瓶盖下面散发香味吸引昆虫,昆虫接近后,落脚在光滑的瓶口,掉下去,被瓶中收集的雨水淹死。
千岁兰是沙漠植物,矮而壮,叶片枝茎可以到一米多,因为寿命可达100年到2000年,所以得名。
日轮花,日轮花是一种植物,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吃人植物。日轮花长得十分娇艳,其形状酷似齿轮,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很远就可闻到。日轮花的叶子大概有0.3米长,花就散在一片片的叶子上面。日轮花能发出诱人的兰花般芳香,很远就可闻到。叶子一般有一米长左右,花散在叶子上。日轮花生长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广袤的沼泽地里,日轮花虽然美丽飘香,却能帮助蜘蛛把人咬死。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吃人植物。
8. 猪笼草的资料大全
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散发出特殊的气味或释放刺激性气体来驱赶蚊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可以驱赶蚊子的植物:
除蚊草:除蚊草是一种热带植物,其叶子会散发出一种蚊子不喜欢的气味,可以有效地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薄荷:薄荷含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也是蚊子不喜欢的气味之一,可以通过点燃薄荷叶或使用薄荷提取物来驱赶蚊子。
薰衣草:薰衣草有一种柔和的香气,可以散发出刺激性气体,蚊子非常不喜欢这种气味,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薰衣草香薰来驱赶蚊子。
七里香:七里香是一种热带植物,其叶子和花朵会散发出一种蚊子不喜欢的气味,可以有效地防止蚊子进入室内。
垂丝海棠:垂丝海棠是一种花卉,其花朵和叶子会散发出一种蚊子不喜欢的气味,可以有效地防止蚊子叮咬。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些植物来驱赶蚊子时,应该选择新鲜的植物,并确保其没有受到污染或损坏,否则可能会产生反效果。此外,使用这些植物时最好不要过多使用,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9. 猪笼草的资料20字
大多数热带雨林(Tropical zone rain forest)都位于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在热带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层的植被,上面还有高达150英尺到180英尺的树木像帐篷一样支盖着。下面几层植被的密度取决于阳光穿透上层树木的程度。照进来的阳光越多,密度就越大。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的丛林地区,如亚马逊平原和云南的西双版纳。每月平均温度在华氏64.5度以上(摄氏温度约为18度),平均降水量每年80英寸(1英寸=2.54厘米)以上,超过每年的蒸发量。 19世纪,德国植物学家辛伯尔广泛收集和总结了热带地区的科学发现和各种资料,把潮湿热带地区常绿高大的森林植被称作为热带雨林,并从当时的生态学角度对它进行了科学描述和解释。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外貌和结构特征,与世界上其它森林类型有清楚的区别。热带雨林主要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温度18℃以上的热带潮湿低地。世界上三大热带地区都有它的分布。
最大的一片在美洲,目前还保存着40,000平方公里面积,它们约占热带雨林总量的一半即约占世界阔叶林总量的1/6。
第二大片是热带亚洲的雨林,面积有20,000平方公里。
第三大片是热带非洲雨林,面积18,000平方公里。 热带美洲、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的雨林虽然分开为三大片,但它们都有非常类似的外貌和结构特点。
由于生长环境终年高温潮湿,热带雨林长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从林冠到林下树木分为多个层次,彼此套迭。
在热带雨林中,最高的树木可长到80多米高度,例如马来西亚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双版纳的望天树亦高达70米。热带雨林的种类组成极端丰富,尽管热带雨林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总数却占了世界总数的一半。热带雨林有很多独特现象是其它森林所没有的。例如,大树具有板状的树根,在老茎杆上开花、结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杆上;有的通过绞杀其它植物而树立起自己;有的树木从空中垂下许多柱状的根,最后变成独树成林;林下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有滴水叶尖,而有的植物的叶子长得十分巨大;在林内,大藤本非常丰富,有的长达数百米,穿梭悬挂于树木之间,使人难于通行。
随着科学家对热带雨林的深入探查和研究,越来越多的生态现象被发现和解释。
但越来越多的发现也揭示,热带雨林中蕴藏着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生物学和自然规律。
特别是热带雨林物种的极端丰富性和植物生活类型的多样性并不能完全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
世界上除热带雨林外的物种充其量仅占总物种的一半。
植物生活类型亦仅只是一部分。例如,温带的森林,不仅种类贫乏,生活类型单调,各种生态关系和生态表现亦是相对简单和直接。依赖于热带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经典或传统的生物学规律和概念显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来解释热带雨林,自然有很多现象不可思议。
因此,科学家预测,通过对热带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许会完全改变原有的生物学观念。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人们还没有充分解开热带雨林之谜时,它就可能由于人类自己的破坏而永久地消失。